首页 名人故事 大洋彼岸起漩涡_王石的事迹

大洋彼岸起漩涡_王石的事迹

时间:2022-03-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大洋彼岸起漩涡_王石的事迹仿佛就在昨天,坊间广为流传的灰色故事还与中国的房地产紧密相伴:一位中国老太太和一位美国老太太相遇。此墓便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而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也是站在华尔街的纽约联邦大厅前宣誓就职的。其中处在顶层的,便是有着华尔街代理人之称的私有投资银行。受当时房市情况较好的鼓舞,贷款公司和华尔街的经纪人们出于高盈利的诱惑,开始大规模地向美国普通百姓推销并提供次级房贷。

大洋彼岸起漩涡_王石的事迹

仿佛就在昨天,坊间广为流传的灰色故事还与中国的房地产紧密相伴:一位中国老太太和一位美国老太太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工作了几十年,终于攒够钱买了一套房子。”美国老太太则回应说:“我辛苦工作了几十年,终于将住房贷款还清了。”故事习惯性地宣扬了美国人是如何懂得生活,而中国人是如何勤俭置屋的。

然而,当时光进入2008年后,一向得意宣扬自己会生活的美国人,却形同坐上了过山车,至今仍不能安稳地走下来。

1.疯狂的华尔街游戏

在自诩为当今最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美国,流传着一个关于纽约华尔街的冷笑话:它的一端连着一条河,另一端连着坟墓。此墓便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而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也是站在华尔街的纽约联邦大厅前宣誓就职的。(www.guayunfan.com)华尔街原本由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修建,人称“墙街”。它宽约11米,全长只有短短的500米。虽然看起来并不长,却被时代赋予了极为特别的含义:其一,它代表了世界金融中心;其二,它代表了美国经济;其三,它代表了美国股市;其四,它代表了天堂和地狱的距离只有短短的500余米。

而在中国,当房地产市场掀起全面改革发展之势的20世纪90年代,名为《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风靡全国。其中也有一句与纽约相关的经典旁白流传至今:“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让他到纽约去吧,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让他到纽约去吧,那里是地狱。”

为什么相隔着地球上最宽阔的太平洋,中美两国却有着相同的天堂与地狱之说呢?

去过纽约华尔街的人,几乎都会有这样的印象:首先是华尔街的“小”,因为这条街道从地理位置上看实在是“太小了”;其次是华尔街的大,因为它以全美“金融中心”闻名世界,它的每一块地砖中都渗透着财富

在这条小街上,门牌1号的是纽约银行,14号是美国信孚银行,37号是原美国信托公司、美国大通银行,40号是曼哈顿信托银行,48号是美国金融博物馆,60号是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111号是花旗银行……

难怪金融界的人们都说,如果在2008年前沿着这些门牌号数下去,几乎全球所有金融巨鳄的影子都能感受得到,一个个传奇的财富神话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不久前,国内一部名为《货币战争》的图书引得读者争相传阅。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凯恩斯摇旗呐喊,银行家推波助澜,罗斯福瞒天过海终于拔掉了金本位这个镇魔瓶盖,赤字财政与廉价债务货币这一对孪生怪兽终于从牢牢的禁锢中挣扎了出来……只看重眼前的权力、哪怕死后洪水涛天的凯恩斯有一句名言:‘就长久而言,我们都会死’,但是人们的行为及其后果将永远载入历史。”

作者这段话想要强调的,是华尔街金融巨头和才子们多年来乐此不疲、不断演绎出来的金融游戏。而投资银行和不断兴起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又在其间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这其中,便包括了所谓的华尔街证券三巨头——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

机构投资者的兴起,推动着投资成长为一种产业,并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尤其是1990年后,美国共同基金每年的增长比例都超过了25%。到2005年时,其规模已经达到了8.1万亿美元,占据着全球共同基金规模的半壁江山。

这种态势虽然一度引人惊疑,但华尔街并不在意,那些金融才子们甚至还因此而得意。

华尔街资本市场的扩张,推动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高科技浪潮,一大批科技含量极高的企业陆续实现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正是这种浪潮的相互推动,今天的美国才拥有着全球最多的高科技跨国公司。这其中,就包括现在的超级跨国公司Apple、Intel等。

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同样适用于金融领域。

得益于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美国资本市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便进入了新的膨胀时期。进入20世纪最后10年,美国资本市场更是一路狂飙。仅1990-2000年,道琼斯工业指数便从2000多点涨到了12000点,市值扩张近6倍,占全球市值一半以上。这使得美国资本市场在随后的时间里,牢牢地控制住了全球资本市场头把交椅的位置。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华尔街早已超过了它的地理本身,不仅跨越了国界,更扩展到了全球的众多角落,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金融帝国。

当华尔街可以执世界金融牛耳之际,美国政府和普通民众便安然地享用起它的特殊利益来,直至华尔街成了美国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掌控者。

如同上文提到的那样,随着大量实业资本的进入,华尔街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增多,股票交易成了美国金融市场平衡所依赖的重要杠杆。其中处在顶层的,便是有着华尔街代理人之称的私有投资银行。[1]

受此推动,华尔街资本市场上开始出现名目繁多的虚拟金融,特别是资产的证券化。而象征着美国金融地位的华尔街,也俨然成了受人羡慕的“金融之子”们天马行空之地,他们用令人目眩的金融游戏挥霍着忘我的金融世界。这其中,住房贷款证券便是金融才子们广为操作的一种金融产品。

所谓证券化,就是通过金融创新流动性差的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转化为证券的过程。在美国,主要是指以SPV[2]为主的运营机构,把金融机构发行的大量住房贷款捆绑在一起,然后在对这些住房贷款产生的收益提供担保的基础上,把它们进行打包并发行新的债券卖给投资者。这些新的债券也称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RMBS),这一过程就是证券化过程。

而次级贷,即“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是与“高”、“优”相对应的、较差的一种贷款模式。在美国,很少有人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由于失业和再就业现象突出,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因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其在进行贷款活动时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次贷业务量水涨船高。受当时房市情况较好的鼓舞,贷款公司和华尔街的经纪人们出于高盈利的诱惑,开始大规模地向美国普通百姓推销并提供次级房贷。

怀着对风险判断的侥幸心理,房贷公司往往采取如下做法:它们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合作,运用所谓的金融创新把次贷转变成可以流动和交易的证券化产品;而擅长玩弄金融游戏的投行们,则会再把这些证券化产品转卖给普通的银行。

于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者,提高资产的收益率,华尔街金融才子们变着花样,把数量相当可观的RMBS又分成为不同的等级,再把中间级的RMBS和其他企业债相组合,然后又进行证券化,从而在1987年有了又一个金融衍生品——CDO,即债务抵押债券。

当然,对于享有金融才子头衔的华尔街人来说,金融游戏不会到此为止。在他们的手中,CDO同样可以划分成不同等级,而中间段的那部分还可以拿出来,用作为基础资产进一步证券化,成为CDO的平方、CDO立方,如此等等。在这些金融操盘手看来,无限证券化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收益。

于是,打着金融创新的口号,华尔街各大投行大举涉足次贷领域,次贷规模在短时期内就被推高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数字表明,2004年全球CDO发行量为1570亿美元。到了2006年,这一规模即倍增至5520亿美元。而在此期间,受美国房价仍在上涨的引诱,很多银行都在扩大购买次贷产品的规模,并一厢情愿地认为风险自有相关贷款公司承受。

当资本的逐利本性和人的贪婪本性融合一起的时候,疯狂也就不再是一种传说。

2.被挑逗的资本幽灵

就在众多投行和银行深迷于各自的金融盘算时,风险最高的CDO产品开始被美国对冲基金青睐,它们利用或明或暗的手段套汇了大量资本,并由此掀开了华尔街魔鬼般的买空卖空游戏运动。

对冲基金的做法是把CDO抵押给银行,获得几十倍的杠杆融资再继续从投行手里购进CDO。对美国金融界稍有了解的人都明白,所谓的对冲基金,从诞生之日起便习惯了干着买空卖多的勾当,并屡屡呼风唤雨,穿行于世界各地。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的,便是它们1997年掀起的那场亚洲金融危机

刚开始看到对冲基金因CDO产品大赚其利后,华尔街的投行们也希望借此再多分一杯羹。它们采取的做法是,想方设法去购买对冲基金,以图分享对冲基金运作的CDO带来的利益。

后来,当看到自己精心导演出来的游戏却没能赚到大头时,华尔街的投行和金融才子们又开始了新的金融创新,名叫CDS的衍生品诞生了,这就是所谓的“信贷违约互换”。随后,华尔街的金融才子们又设计出一个基金产品,用来专门买入CDS。

于是,在巨额保证金的掩盖下,华尔街各大投资机构面向全球,把基于CDS的基金产品卖给退休基金、养老基金、教育基金、政府外汇储备或者主权财富基金,直至全球众多银行机构,其中也包括中国的部分银行。

正是在华尔街金融才子们的精心设计下,众多银行不可流动的金融资产转化成了可流通的证券,过去由银行一家承担的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持有贷款和回收贷款本息服务等业务,转化为多家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的金融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都进入了住宅金融市场。

至此,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发起者不仅有传统的储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公司、保险公司、公营和私营保险抵押机构、贷款服务机构,还有大量的抵押贷款经纪人。

而随着这些人摇身一变为贷款人或贷款机构的代理人,他们也就具有了双重职能——中介服务和售卖贷款。为了自己长远最大化的获利,这些经纪人更加努力地想尽各种办法推销贷款,期待着更多的人去负债。

根据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报告,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经纪人完成的交易活动占到了住房抵押贷款发起和贷款量的60%。正是在利益驱动和监管不当同时存在的局面下,被称为“掠夺性贷款”的大幕被完全拉开。

之所以称其为“掠夺性贷款”,主要是如下特征甚为明显:一是贷款人经常性地向借款人恶意推销贷款;二是贷款推销中存在广泛的寻租行为;三是因强行推销贷款相伴而生的大量误导和欺诈行为;四是贷款人为了达到推销贷款的目的,采用了多种诱骗手段,甚至在贷款合约条款中故意含糊不清,逃避可能的法律诉讼,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育水平较低、金融知识匮乏的次级贷款者,便成了华尔街经纪人唯利是图的牺牲品。这些次贷者们承接的贷款,绝大部分成为了高成本,甚至一辈子也无法还清的终身债。

《华尔街写真》的作者希拉里·戴维斯曾这样描述华尔街的经纪人:

“这是叫人透不过气来的奔忙,完全称得上是狂奔。一天下来,你会感觉自己给累垮了架,因为你一整天都得保持亢奋状态。简直是奇迹,时间可以凝滞不动,又可以转瞬即逝。全球之内,每分钟的证券交易额可达若干亿美元……没有哪个人甘心情愿当落伍者,头上顶着量子物理学和数学高级学位的‘金融工程师们’,操纵着手上的电脑,买卖着愈来愈复杂的金融票据。”

而美国社会长期孕育的贪婪之欲,也让越来越多的民众不受阻挡地投身于借贷市场。如大量低收入阶层不顾客观实际,在投机逐利的心理作用下,争先恐后地投入到房产消费活动中;中产阶层群体性地推崇提前消费,透支信用卡、向银行贷款愈演愈烈;所谓的精英阶层,在看似无限风光的华尔街诱惑下,竞相放弃第一、二产业,掀起了齐奔华尔街或曼哈顿寻找梦想的浪潮。

纽约时报》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就曾有过这样的记载:

一位华尔街的基金主管曾非常愉快地说:“是的,我就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华尔街真够劲。你知道,在这里,这么多富有才华的人在处理这样巨大的财富,他们创造着效率,也赚取着金钱;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这一切都很有乐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动的语气继续说道:“每天早晨,是什么在支撑人们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无穷无尽的资产,去为那些企业融资呢?如果你不热爱华尔街,你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所以唯一能够做出伟大事业的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华尔街从事的一切工作,对这种人来讲都如此有趣,以至于无论多么繁重的工作,都不觉得累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愿意做华尔街瘾君子。我以此为荣。”

在金融才子们越来越富有想象力的操弄下,华尔街的金融游戏被演绎得风光无限,无数的人们纷纷挤进了充满诱惑的金融“派对”。而那些有着“瘾君子”之称的华尔街金融才子们,在一派忙碌中实现的个人收入,自然高得吓人。

不妨看一看美国税务局的相关统计:2006年,华尔街30万员工的年平均收入已超过30万美元,是美国人均收入的7倍左右。即使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大学本科毕业新生,只要能够进入华尔街,就可以轻松地拿到10万美元年薪。而一个有着五六年工作经验的所谓“金融才子”,年薪则会在70万美元左右。

实际上,这些工资收入还不是华尔街“金领”们的主要收入部分,真正的主体收入正是他们无限奔忙而来的“红利”。据美国主流媒体披露,“红利”占到了华尔街“金领”们年收入的75%左右。由此不难计算出华尔街“金融才子”们的可观得利。

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也为了不让日益膨胀的资本影响次贷市场的发展,华尔街的金融操盘手们想出了随意放贷的解决方式。一时间,花样繁多的月利率、甚至零首付相继出现,按揭贷款的流程变得异常简单,有的按揭依据完全凭借借款者自己填报的虚假收入作为依托,甚至有的按揭贷款额竟然大于实际总房价。

与此同时,各家投行的杠杆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