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不会培养接班人_王石的事迹

不会培养接班人_王石的事迹

时间:2022-03-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不会培养接班人_王石的事迹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说: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的核心价值,就是怎么能够保持这个组织长盛不衰的一些信条,它不是特定的文化内容,更不是具体的作业方式,也不是短期的盈利目标,是在赚钱之外还能够存在的理由……所以,王石早就公开表示,自己不会培养接班人。在他看来,培养接班人向来是不成功的,把传承对象建立在某一个人身上更是有着很大的风险。这一表态与王石先前公开表示过的看法形成了呼应。

不会培养接班人_王石的事迹

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说: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的核心价值,就是怎么能够保持这个组织长盛不衰的一些信条,它不是特定的文化内容,更不是具体的作业方式,也不是短期的盈利目标,是在赚钱之外还能够存在的理由……

万科进入“第三个十年”之际,制度化成长已成为它留给公众最为鲜明的特征。就像冯仑评价的那样,王石只不过是在用一种无处不至的细微精神,把万科打造成了一辆有牌的汽车。如今,接过万科牌汽车驾驶员位置的,正是第二代管理层的核心人物——郁亮。至于王石,不仅“赋闲”在外,还远涉重洋游学欧美。

1.不再管事的王石

“万科培养的是团队、建设的是制度,而不单单是一两个接班人。第一把手当然重要,假如实践证明接班的不胜任,但有制度保障,纠错换人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制度建设比培养接班人更靠谱。”这话是王石说的。(www.guayunfan.com)所以,王石早就公开表示,自己不会培养接班人。在他看来,培养接班人向来是不成功的,把传承对象建立在某一个人身上更是有着很大的风险。

如今,万科第二代经理人梯队的顺利担纲,成为产经学界竞相议论的热门话题。一些理论学者指出,一个企业创业初期,个人魅力往往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职业经理人的形成和企业制度的规范化,个人的魅力如果仍然强大,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危险了。

王石对此亦颇为认同。他认为,这么多年来自己最大的一个欣慰,就是在万科建立了一套较好的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了一些领军人物。至于王石的个人魅力,在万科内部将会越来越小。

2007年底,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王石首次为自己在万科的作用给予了评判:“我曾给万科带来了什么?首先,选择了一个行业;其次,建立了一个现代企业制度;第三,培养了一个团队。”这一表态与王石先前公开表示过的看法形成了呼应。

与此同时,当有人问起“万科的王石色彩是否还依然很浓”的时候,王石从心底里说出了一句话:“我已经不管事了,不过形象上我露露面而已。”

在此之前,王石也多次公开谈到,在万科起作用的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自己已经不怎么过问企业的经营事务了。业内对王石此话的解读则是:王石对郁亮等后来者们已完全认可。

“这样说吧,万科做得比你想象的还要好。但是,中国的企业发展特别快,很多地方也会很粗糙,这也是你想象不到的。可以说,万科优秀的方面你想都想不到,但是粗糙的方面你也想不到。”这话是王石面向媒体谈到万科职业经理人梯队的成功接棒时,得意的表述。

不仅如此,王石还不忘强调:“万科和很多国内公司不同的地方,就是国内很多公司虽然做得非常好,但是和一把手的关系非常大,而万科有没有我在都一样,我现在不仅登山、探险,还都到处做广告。”

精心打造出来的万科“第二代”梦幻组合,在2010年又让王石笑在了中国地产业的最前面——虽然不断地承受着游山玩水的指责和质疑,万科却在悄然之中成就了首个千亿的业内殊誉。

就连万科的少帅郁亮也曾得意地表示,万科已经是个成熟的企业,有优秀的总经理打理企业具体事务,有相当完善的制度和人力资源做支撑。身为董事长的王石,只需扮演好三种角色:第一,在决策上要确定公司的方向;第二,对管理层的决策进行监控;第三,培养和用好人才。

用王石自己的话说:“我就是我,企业就是企业,我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我是万科的一个形象代言人。”

事实上,王石的万科形象代言人不仅称职,而且很出色。即便淡出万科管理一线,且远方游学两年,王石依然占据着当下经济名人的中心位置,一举一动都深受公众的关注,是一个拥有大批粉丝的老“超级男生”。

成功转身为万科形象代言人后,王石原本的理想主义情结似乎得到了尽情释放。而在打造万科30余年的道路上,几乎每一个节点间都能看到王石内心迸发出来的理想主义色彩。以至许多业内外人士都曾说,王石的“理想主义”常常会过了头。

2007年底,面对媒体“您个人的理想主义色彩似乎仍然是万科的一个醒目标志”的时候,王石率直地反问:“理想主义已经是万科的文化了,郁亮不是理想主义吗?肖莉不是理想主义吗?都是。”

为此,几年前笔者也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了王石在建造万科核心竞争力上,试图打造的“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秘密武器,就包含着谁也模仿不了的“王石式理想主义”。

有人说,王石的理想主义情结与他的军旅生活有关。

因为,在普通人眼里,奉献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服从精神等都是军人所具备的特殊品质。而军人出身的企业家们,似乎都在这些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感悟。所以,军队的精神元素被植入知名企业管理之中,在中外已不鲜见。

如中国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华远地产的任志强等,无一不显露出了军人的厚重魅力。

而在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海军学院和美国空军学院,其主旨无疑是训练美国青年如何应对战争的。然而,不经意间却都成为美国商业领袖和政治人物的摇篮。据不完全统计,自“二战”以来,上述美国三大军事院校培养出的首席执行官超过了1500位,公司总裁超过了2000位,还有人数众多的各类企业家。

至于王石,他不仅有着军人的履历,还曾亲自带队问道过西点军校。王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说90年代万科是以索尼为学习的榜样,那么新的世纪,从2003年开始,万科在经营管理方面追求的目标就是西点模式。所谓西点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斯巴达克斯(严格治理军队)+雅典式(艺术、灵活),是严格纪律下的艺术。”

所以,有专业人士便对王石个人有了这样的评价:“与其他很多军人出身的企业家不同,王石兼具深厚的人文情怀,这一直是万科企业文化的灵魂所在。军人气概和人文情怀,构成了王石独特的人格魅力。”

而王石在“On line”留下的那句话,似乎正是自我的一个脚注——“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万科人穿行在夜与昼的梦想之中。”

2.被逼出来的“第二代”

无疑,万科的“第二代”是以郁亮为代表的。

郁亮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1994年出任万科董事,1996年任万科董事副总经理,1999年任万科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2001年,35岁的郁亮成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就是在那一年,郁亮颇有感悟地说:“我是被逼出来的。”

在加入万科前,郁亮曾在深圳外贸集团工作,1990年加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王石曾就此回忆说:“从深圳市万科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可以说,他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沉稳作风和出色的专业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在第二代职业经理人中,和郁亮一起跃入万科高层核心的,还有原公司企划总监丁长峰、原物业总监陈之平等人。这些人的年龄多在35岁左右,但在万科的履历却平均在10年左右。

与包括王石在内的万科第一代管理层相比,万科第二代领导人明显多了些“文人”的色彩。用一些评论人士的话说,在第二代经营者的眼中,王石更多的是“权威的老板,有点类似父辈的角色”。

事实上,出于企业的规范化和长远发展,王石希望万科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能够尽快成长,也希望万科成长的规范化能够早日成形。他虽然嘴上说不特意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却又无时不在锻炼着郁亮等人,严厉地“逼迫”着他们。

例如,公司很多重要的工作,王石既放手让员工去干,又绝不告诉他们具体如何去干。一些员工刚开始领受任务后,往往习惯再回头问王石该怎样做,王石的回答几乎是冷冰冰的:“这是你的事,你应当知道如何做。”

为使这种“逼迫”的效果更好,王石往往还在工作中不断地挑拣下属的毛病,常常毫不留情地“敲打”下属。一位知情者说,王石此举让下属时时会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而用心良苦的他也确实把一个个年轻人“逼迫”得会干了、能干了。

据了解,工作中王石如果心情不好,几乎所有人都胆战心惊。但在自身作风严厉的同时,王石又赋予了管理制度的绝对权威。

而在笔者看来,郁亮等人的登台,除了“北大经济高才生”的背景,与他在万科10余年的工作表现,以及王石内心的认可密不可分。

“这是一个进取心和自律能力很强的人。而且是一个在很多方面想在了我前面的人,有时是他在引导我前进……别看外表文质彬彬,其实他是一个很倔强的人,一旦开会决定了的事,即使是上司要改动,他也会据理力争坚持到底,不怕得罪什么人。而事后往往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王石对郁亮显然有着自己的评价。

王石曾说,郁亮是“江南的北大才子”,进入万科做过董秘、负责股权投资、接手过财务,但就没有直接负责过一个地产项目。

郁亮本人在正式履新时也曾公开表示:“作为总经理,其实我也有很多东西不懂。不懂没关系,我们当中有人懂就行了。现在的领导班子搭起来,感觉我们各个环节都不缺人了。每一个环节都有很优秀的人,剩下的就是沟通问题,把每个人的长处凝聚成企业决策层的优势。”在郁亮看来,另一个让他自豪的,就是万科团队在沟通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化不开的障碍

果然,其后的万科牌汽车,在郁亮的用心驾驭下,继续着一幕幕的精彩。

2007年6月,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访谈时,身为万科总裁的郁亮如此表示:“一个人成长的环境很重要。在宽松环境成长,更多往前看。这两年正好是万科业务比较顺的时候,我可以按部就班地思考我的职位能够给我带来什么,这个职位对我的要求是什么。”

那个时候,郁亮刚好看完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他认为,书很是好看,但是看过就看过了,不太愿意回顾过去。“企业家一旦不创造奇迹,第二天就会被人忘记。”

郁亮的成熟,正是万科的持续成长。

自年仅36岁接过万科这家中国地产界最具实力的企业接力棒起,如今的郁亮已领导万科长达10余年时间。这10余年间,郁亮带领着第二代职业经理人团队,将万科这样一家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管理得有条不紊。

虽然有人认为,比起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王石,郁亮似乎少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然而,正如郁亮借用德鲁克那句名言所说:“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故事发生。”

3.万科基业如此长青

王石曾把万科的职业经理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能胜任负责的业务,但会留下隐患或后遗症;还有一种,胜任而不留任何后遗症,郁亮即属于后者。

“他们没有受过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所以思路上没有什么包袱,操作模式上也没有什么毛病,就可以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去管理操作。而像我们这一代,应该说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虽然承受力特别强,但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所以操作当中很容易出毛病,毛病多了企业形象就不好,企业也就损害了。”这是王石就万科“第二代”或者“第三代”的又一次公开评价。

2000年1月28日,万科集团举行一季度例会后,面对媒体王石表示自己“感到了欣慰”。因为,万科自1999后进行的一系列高层人事调整顺利完成,北京、上海和深圳公司的正常运作并没有因为第一把手的调整而受到影响。相反,王石看到的是大幅度的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带给万科的一派新气象。

在回应舆论对万科经理人流动的广泛关注时,王石认为,媒体对职业经理人流动报道的增多,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中职业经理人队伍正在壮大,同时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持续增加。鉴于自己和万科所倡导的“尊重每一个人”的理念,王石将舆论称呼的万科“人事调整”一说,更正为“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

王石强调,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必须遵守市场规律来调配资源,人力资源也不例外。他进一步解释说,万科的人力资源调整给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调整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是万科职业经理人建设走向专业化、制度化的一个标志,表明了万科的理性力量正在健康成长。

“职业经理人的运作是按部就班的,一步一个脚印。此外,西方现代企业按规则办事,感情色彩比较淡,我们的企业则不一样。情理情理,有情才有理,理反而在情之后。经过正规培训后的职业经理人,到中国企业后往往会遭遇到许多障碍,所以给职业经理人一个创造性的成长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这其中,就包括合理的体制环境和严格的法律环境,如此才会不断地有职业经理人脱颖而出。”王石曾说。

王石所说的这种水到渠成,在他辞去总经理一职和郁亮后来的接任过程中,便表露无遗。所以,当有媒体询问王石是如何选择郁亮作为万科第二代接棒人的时候,王石的回答是“并没有特别地选他”。在王石看来,已经成熟的万科不再要靠一个人,自己的辞职和郁亮的接班,一个很大的理由就是“他们是第二代,第三代……”。

不仅如此,王石在公开场合还屡次强调着这样的信息:万科的职业经理人调配没有结束,恰恰相反,在世纪之交发生的一些变化仅仅是一个开端。

2007年,在自己的回忆文字中,王石如此写道: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是很难自由流动的。现在关于人事变动报道的增多,最根本的还是因为现在的职业经理们,比过去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而且,只有当人才有了自主的选择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流动,才有可能实现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

心中有山,自会攀登不止。

2013年5月17日,从世界最高山峰之上传来了这样的一条微信:“刚到8400米的3号营地。我祈求珠峰女神明天能让我到顶峰看看,并让我平安下撤,我将向第三女神敬献一路带上山的哈达!如果手机有电,如果有网络信号,我将在地球最高处用微信向各位朋友问好!”

发微信的正是王石的得意接棒人、万科的第二代职业经理人代表——郁亮。

风云际会,雪覆无痕。10年前的5月22日,万科的开创者王石首登珠峰。如今,十年如同一瞬间,万科的第二代领航人又循着王石的足迹,再次站在了世界之巅。此一时刻,已经48岁的郁亮便汇集了“创业者”、“企业家”、“万科总裁”、“运动达人”的身份于一身。

获悉郁亮成功登顶,身为董事长且游学在外的王石连发三条微博祝贺。

其一:“不能寐,等待。悉:郁亮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正在下撤途中,预计下撤到7028营地。衷心祝贺!”

其二:“又讯:同郁亮一个登山队的曹峻、洪海、戴大为、芳陆、李星全部登顶珠穆朗玛峰!下撤途中。北大山鹰社精神永存!中国人需要点精神的,无畏攀登新高度!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座高峰,不言放弃!”

其三:“山就在那里,从未远离;峰永在心中,不言放弃。”

紧跟其后的,便是网友所说:“万科后继有人,现在连登山都后继有人了,王石可以放心了。”

如此,自言不再管万科之事的王石,自会有着更丰富的理由得意不止了。

本章结束于此,富有传承精神的万科团队,理当令人相信:“第三代”、“第四代”梯队……或许已在规划之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