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金融的内涵与外延

电子金融的内涵与外延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定义的意义就是把电子金融当做新金融来对待,而不是把电子金融当做纯粹的工具。电子金融预示了一个新金融时代的到来,其组织结构、功能、交易、服务模式等都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旦技术定型,则电子金融的形态就基本确定,“新金融”就成熟了。③电子金融的意义还没有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包括没有为高层领导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也是电子金融含义的重要方面。

第二章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电子金融的内涵与外延

我们先从电子金融的英语表达来探讨电子金融的内涵。英语中有Electronic Finance、E-finance、IT Finance、Computer Finance、Internet Fi -nance、Net-finance、Network Finance等多种说法,意思不尽相同。①Computer Finance指的是早期如20世纪60~80年代的金融形态,那时还没有出现网络,计算机是孤立的,主要是小型机、大型机或者微机等。②Internet Finance、IT Finance主要指建立在Internet上的金融,比如说金融网站、Internet上的交易,银行局域网或者专线上的业务系统就没有包括在内。它主要强调3A (Anywhere,Anytime,Anyway)的特点,特指没有金融机构实体即营业网点的虚拟银行。③Network Finance,Net-finance,主要指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网基础上展开的金融活动。这些定义在电子金融发展过程中,往往针对特定的模式来展开论述,比如说IT Finance就是针对后来在Internet网上出现的金融业务这个特定阶段来说的。所有这些定义都没有针对电子金融的未来发展,而主要是对实践的总结与归纳。我们在研究电子金融的发展时,必然要顾及我们研究的目的,从而确定研究的范围。这样,电子金融的内涵和外延都必须重新审视。

电子金融的定义主要有两种:①金融行业及金融IT公司的人员在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依据实践经验下的定义。②主要从电子商务角度来理解电子金融,电子商务的定义自然影响到电子金融的理解。欧盟、美国以及中国自身,对电子商务的理解采取了广义定义,也就是说不只是Internet,包括电话、手机、有线电视、传真以及将来创新出来的新的通信方式基础上的商务活动都是电子商务。这种从电子商务的角度去研究电子金融显然有着重要意义。

从电子商务角度与金融技术创新的角度来定义电子金融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第一,从电子商务的角度研究电子金融往往强调其系统架构、组织架构、商务活动等概念层,而从金融技术创新的角度则要关注底层的技术。从软件设计的角度来讲,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设计等,电子商务更多关注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金融技术创新的角度则要关注代码、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平台模式等概念。从电子商务的角度来研究电子金融,高屋建瓴,强调宏观层面;而从金融技术创新角度的研究电子金融则更强调技术实现,强调微观层面。第二,如果要研究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必然要涉及宏观和微观层面,包括组织、激励、文化等方面。金融电子商务不必关心这些层面的问题。第三,金融电子商务没有必要去研究金融管理信息系统,而金融技术创新角度不能忽略金融管理信息化问题。

对于文化层面,部分学者认为由于以下原因,研究文化不应该成为研究对象。①企业文化很难改造和操纵,没有可行性。②企业文化的基础是社会文化,那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是制度变量中的虚变量,没有现实意义。③大多数领导不知道怎么进行切实有效的、产生经济效益的企业文化建设,对文化这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没有实感。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有很大的不同,难以量化,难以衡量成效,难以客观评价。笔者个人认为,虽然从个体心理复杂性的角度来说,文化确实难以把握,也不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关注文化既有可行性也有必要性。①企业文化是服务于企业目标和企业活力的,要研究创新和企业成长离不开研究企业文化。如果成长慢的企业以为不搞企业文化可以照样生存的话,则创新型企业必须关注企业文化。不关注企业文化,只能说明企业体系和企业制度还不成熟。国外跨国公司规模大,对管理的要求高,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建设。②企业文化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失败的主要原因,不解决这个矛盾就无法前进。③企业文化的内涵是可以具体化到适应企业快速成长的需求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思想工具,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因此,本书对创新文化会有所涉及。

本书对电子金融的定义为: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提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服务的技术、组织、激励、文化等方面形成的高效动态机制。

这样定义的意义就是把电子金融当做新金融来对待,而不是把电子金融当做纯粹的工具。电子金融预示了一个新金融时代的到来,其组织结构、功能、交易、服务模式等都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金融的发展还未完全定型,还处在中初级阶段,还需要四五十年的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一旦技术定型,则电子金融的形态就基本确定,“新金融”就成熟了。之所以说电子金融还处于中初级阶段,主要原因有:①电子金融市场,无论是信用卡,还是电子现金,都还没有发挥出完全的效率。现在城市建设全市一卡通,是与信用卡发展不同的模式。②技术基础还在不断更新、发展,如生物识别技术、数据库技术、硬件技术都在不断发展。目前的数据库主要还是进行文字信息处理,多媒体数据库还没有广泛应用。此外,数据挖掘、智能商务等概念虽然已经提出来有九年了,但是,实践要达到理论预期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电信技术、CPU的发展速度比操作系统发展快,Windows经过多次升级,已经保持稳定,多年没有更新的概念了。但是,Linux等开源技术打破Windows等操作系统的垄断,向社会释放技术利益,推动操作系统的发展。③电子金融的意义还没有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包括没有为高层领导发自内心地接受。观念的变化还要有一段较长的过程。④组织设计、产品创新、激励等方面在国内才刚刚起步。

既然我们把电子金融定义为: “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提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服务的技术、组织、激励等方面形成的高效动态机制。 ”那么,技术、组织、激励等方面的关系如何呢?这也是电子金融含义的重要方面。①没有组织变革,通常技术的效率就难以释放,比如说业务流程的变革是发挥技术效率的重要条件。计算机编程的基础是数据库技术,数据流程便捷可以简化业务流程,提高组织效率。计算机技术中的最优数据流程与现实中的业务流程并不完全相同,通过数据流程来改造现实中的业务流程,就是流程再造。由于一个组织的运作是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基本资源流动来实现的,而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员工只需要在信息流动的关键点进行适当的人工干预,其他工作由计算机完成。计算机完成工作高效、无差错,只要人为干预的关键点设置合理,整个流程的效率就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这就是说,金融等服务业的信息化相当于工业化中的流水线作业。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在于:一是工业产品的设计频率没有服务业快。二是金融等服务业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销售过程,不需要物流。三是服务业提供服务更强调个性化,而工业生产则更强调标准化。②有了技术的支持,激励可以做得更精确;同时,只有充分地激励员工进行创新活动,创新才变得可以预期,创新计划才有完整的人心基础。激励有奖金、名誉、股权、提拔、期权和“以事业用人,以感情留人”等复杂形式。

最新电子金融方面的技术包括:①存贮技术。随着“大集中”系统布局的完成,对海量数据的存贮、检索、维护成了金融机构的必然需求。这方面的技术主要由国外HP、IBM等公司提供,国外相对来说无论是设备还是软件开发都占据绝对优势。②新的系统架构。从汇编语言,到第一代高级语言,再到面向对象技术,今天又发展成面向服务的技术SOA。面对终端用户对软件产品设计的速度、可扩展性、灵活性等方面的高要求,面向服务的技术采用建筑原理,利用组件技术、中间件等,使我们快速地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和布置。当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难以满足各行各业的大量的软件需求时,国外的系统架构公司就提出新的软件设计概念SOA。这是软件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的结果,软件需求量急剧扩大。③安全技术。这包括防火墙、杀毒软件、网管软件、代理软件、加密技术、各种协议(SET、SSL等)。④客户关系管理CRM、资源管理计划ERP等都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模式。⑤Call Center技术。⑥各种渠道设备,如ATM、POS、CDM等。⑦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银行所采用的大型机、小型机基本上都是IBM的,少量是HP的。服务器也基本上采用国外品牌,同样是IBM、HP等品牌的。交换机是华为的、Cisco的。数据库系统有DB、OS/2、Sybase、Informix、Oracle、微软SQL、Delphi等都是国外的。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Unix、Linux等。

在电子金融行业的技术投入、系统发展情况方面,银行好于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好于保险公司。主要是因为:①资产规模方面,银行几十万亿元的资产规模和几百亿元的年利润是行业最高的。②银行在金融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即银行可以经营证券、保险等业务,来涵盖整个金融业。③需求的刚性不一样。银行的支付需求使银行很早就建立了支付系统,比如说1993年即建成了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支付的在线人数、安全要求都是挺高的,必须要加大技术投入。证券行业交易系统的在线需求也较为刚性。保险行业由于在国内处于跑马圈地阶段,信息化投入一直处于次要的战略地位。

整体上来说,我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状况虽然在局部领域优于国外,如工行的个人网上银行,但整体上比国外落后。国内银行业如中信银行、青岛商业银行,引进国外的核心系统,在国内软件公司如神州数码等的协助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预期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

电子金融就是新金融,是未来金融的骨架,也是动脉。在国内,虽然在国务院出台了《我国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之后,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相应出台了《我国电子银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我国证券业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我国保险业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大公司的CIO也开始对金融信息化进行了更多的思考,但我国金融信息化还处在国外领跑、国内跟随阶段。而且,国内在金融信息化的战略规划方面处于明显弱势,系统整合过多地依赖国外公司的技术支持。

对于金融信息化没有足够重视,缺少电子金融创新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是目前的重要不足。我国金融行业对电子金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有:①我国金融发展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处于粗放经营、规模扩张阶段,重视存款轻视贷款,这使技术没有得到领导的足够重视。②领导对电子金融懂得少,没有相应的思维,而许多金融科技部门的领导也不太懂金融科技。③电子金融是一种高难度的运作机制,旧体制无法驾驭这种技术运作,只能学到形似,无法做到神似。

第二节 自主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一、国外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

图2-1 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模型

熊彼特在1934~1944年提出了第一代技术创新理论。他强调企业家的作用,如图2-1所示。

这个模型表明:①从科学发明到大规模的生产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说企业家活动、对新技术的投资等。②企业家未必是科学家或者发明家。但是,像爱迪生、诺贝尔等人则既是科学家又是发明家,且取得了非凡成绩。③企业家主导资源配置,他依托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④技术创新绩效的实现,离不开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等辅助创新。此时的模型强调企业家创新的动力问题,针对的是突变式创新。

第二代技术创新理论的主体是跨国企业,强调制造者与用户之间的反复交流和共用智慧。冯·希伯尔1987年提出黏着信息的概念,创新过程中需要不断试错,以提取黏着信息。这些信息不是轻易能够获得的,是隐性信息,需要通过实践来归纳总结。第二代创新理论仍然是从企业的角度看待创新,强调企业与上游、下游中用户的沟通。这时候,理论比第一代更加精致,开始强调销售、制造、研究与发展部门组成小组来进行创新活动。这是与跨国公司的众多创新活动分不开的。

第三代技术创新理论。20世纪70年代,Gille提出了技术系统的概念。80年代初期,Rothwell、Nelson对技术创新政策做了许多工作。80年代后期,学术界认为创新被政治、经济等因素结构性地决定着,1988年B.Lundvall和冯·希伯尔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第三代创新理论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对于解释美国等新经济现象也是有力的。

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还有社会资本的概念作为补充。

社会资本具有网络、规范、信任等社会组织特征,是企业所在区域有效合作和合伙关系的测度。良好的社会资本便利企业很容易获得创新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知识),可以平等地进行合作创新以及交易成果的扩散、交易,在此基础上企业集中于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降低创新的风险和费用。硅谷的根本特征是迅速创新和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可以商业化,微电子、半导体、生物技术、医学器械、医药系统等。

硅谷的社会资本:①名牌大学。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聘用世界各国的毕业生和老师,伯克利分校的电子工程和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约1/3是外国人。②美国政府的扶持政策。政府是大学研究的赞助者,并且是关键的首要用户。③风险资本公司。可以提供高技术投资的专门知识,为创业公司提供指导,提出战略和业务建议,与潜在的客户和合伙人联系。④法律服务。提供公司和知识产权服务,以股票取得报酬。⑤商业网络。10个工程师中就有1名律师、2名会计师,风险资本、工科院系、律师事务所、业务公司都知道彼此的情况。⑥认股权。雇员拥有的股权和股份占15%左右,关键性雇员因此增加了忠诚度。⑦劳动力市场。人员流动快,从整个世界招聘人才,创业失败的人仍然为猎头、风险投资公司、大公司所看好。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贵在“自”和“主” 。所谓“自”就是要能消化所运用的知识,以自己为中心,不完全依靠别人。所谓“主” ,就是有改变的实力和说“否”的能力,能实现最优化的决策,受到的制约比较少。 “自”是主体,而“主”则是主体的控制能力。 “自”是主语, “主”是谓语。 “自主”是为了追求一种“权” 。

在此,本书有必要论述一下“权”的概念。在分析“权”时,有政治权、经济权、人权等多方面的静态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种种“权”是交叉在一起的,形成一种状态。 “权”本质上就是一种优势,是强者对弱者的处置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是动态的。动态的“权” ,比如说一种机会来了,你就具有相应的权,不过如果你不抓住的话,这种“权”很快就会丧失。一个人如果很有智慧,就可能在弱势的情况下,也能发现“权” 。整体上来说,这种动态的“权”与静态的权力体系有着很大的联系。 “权”能降低总成本,带来总收益。它可以是制度性的,也可以是偶尔出现的机会。

如果一方处于受制约的地位,则无“权” 。无“权”者会付出代价,除非有一定的机制制约“权”者行“权” 。自主创新就是让自己在社会体系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保障未来收益。

大“权”制约小“权” 。比如说,我们可以运用“权”这个概念解释日本追求军事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日本国土一直有美国驻军,日本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对美国都存在依赖。虽然说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家电、汽车甚至计算机制造方面都超过美国,但日本与美国比较起来无“权” 。在美国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当美国向日本施加日元升值的压力时,日本别无选择。接着导致了20年的经济衰退,并且日本政府投资200亿美元进行模拟通信技术创新也失败了,败给了美国的数字技术革命。最终美国又大大超过了日本,在反“日本收购美国”的经济战中取得了胜利。

同样,中国在与美国经济的合作与较量中,中国多次抓住了“权” 。尽管美国逼中国人民币升值逼得厉害,利用贸易等大棒吓唬中国。2007 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位专家说,如果美国制裁中国,中国就会抛出上万亿元的美元债券,这会导致美国国内利率的迅速攀升,而且可能使美国本来就已经出现的住房次级债务危机更加恶化。结果,美国总统布什出面干涉,中国政府也出面澄清,中国与美国就达成了默契。我们把中国政府的政策与日本政府的政策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中国政府发现并利用了“权” 。

“权”这个概念既包含了综合国力,也包含了竞争力等含义;既包含了动态的机会,也包含了静态的制度;既包含了政治权力,也包含了经济、文化、军事等权力;既包含了权力,也包含了权利。利用“权”这个概念可以很好地分析当今社会。

试想,中国改革的成果,如果金融问题处理不当,所有民众创造的财富就会通过金融战而为美国所赚取。这是多么严重的后果! “权”是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生活等的本质,无“权”则丧利。

我国之所以在2003年之后提出自主创新的概念,就是因为我国虽然成了世界制造大国,但赚的是“血汗”钱;低工资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会逐渐丧失,而国家却没有更好的对策;产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陷阱,产业没有核心竞争力。一个庞大的国家,没有竞争力,就没有了说“不”的“权” 。如果长期处于劣势地位,我们将难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自主创新不但可以获得经济中的“权” ,而且可以获得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权” 。

国内对于自主创新含义的研究有如下结论:①合作创新也是自主创新。②引进、消化、再创新也属于自主创新。③自主创新的标志是自主知识产权,如专利。④渐进式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必然之路。⑤对于我国来说,自主创新主要寄希望于民营企业,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大量的中试基地、实验室、研发中心等,但是这条路径目前由于我国企业制度方面的局限难以完成。⑥国家通过高新技术产业计划,如航天、登月计划等带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⑦国家通过综合产业政策可以扶持高新技术的发展。⑧自主创新要考虑成本与收益,要尊重经济规律。

自主创新的内涵为经济组织(国家、企业、大学、研究所等)为了追求“权”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和制度自主创新,也包括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创新等形式,最终可以在产业或者产业的局部获得更大的产业主导权和知识专利权,从而获得利益。

三、自主创新与创新的区别

(1)自主创新通常需要布局,也就是通过产业群、专利群、产业聚集、产业集团来支持自主创新,来获得现实的利益。如果技术自主创新只是一两项,就无法形成现实的经济效益。自主创新既可以依托于少数大企业,也可以在产业聚集的条件下,依托众多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在没有产业集群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没有自主创新优势。

(2)自主创新需要高屋建瓴的战略支持,如人力资源、资金等投入都需要大手笔。支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大企业的资金与人力研发投入,第二种是中小企业以人力资本与风险资本结合的投入。这两种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别,第二种模式特别适合于IT等信息科技,其前提条件是优异的人力资本独立创业,它的优势在于激发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创办企业等市场手段为人力资本进行正确估价。它依托于中小企业等集群,形成灵活的市场,从而降低成本,并能发现商业机会。

(3)自主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两种方式。前者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美国国家研究中心、大学、研究所起主导作用,依托于雄厚的基础研究。后者主要以日本、德国为代表,主要依托于企业进行的生产制造环节的研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这两种模式并不互相矛盾,但一个国家往往难以同时具有这两种能力,即高超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制造能力。对于我国来说,先进的制造设备主要存在于外资企业,对国内生产制造技术的溢出有限。而我国对于新产品的设计能力也有欠缺。通过运用全国的国力,我们研发了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相关技术和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必须普遍提高这两种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4)我们需要设计不完全相同的国家激励机制来鼓励自主创新。比如说,对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的产品予以五年免税,对于渐进式创新也以较强的税收力度进行支持。对于创新则视情况予以相应的税收等支持。

第三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一、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内涵

“权”是在一定社会运行机制基础上出现的暂时的形势扭转机会或者保持压倒性优势的能力,参与者利用权或者扭转形势,或者强化有利形势,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当社会系统处于动荡、变革时期,扭转形势的“权”就多;而当社会处于稳定时,当权者的“权”就多。 “权”在主体博弈的态势下,预示着变化。 “权”的实现依赖于参与方的智慧、实力、运作。弱者发现了“权” ,需要创造和创新才能抓住机会。弱者不断实现小“权” ,就可以逐渐逼迫大“权” 。

我们把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定义为: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提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服务的技术、组织、激励等方面,由于经济组织(国家、企业、大学、研究所等)为了追求“权”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和制度自主创新,也包括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创新等形式,最终在产业或者产业的局部获得更大的产业主导权和知识专利权,以便获得利益。

二、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外延与分类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包括电子金融技术自主创新与电子金融制度自主创新两方面。电子金融自主创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新金融的代名词。我国金融目前的特点是网点多、员工多,扩张型、粗放式增长,每年产生大量呆、坏账,潜在的金融风险比较大。我国金融改革面临的任务:①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②为经济增长提供贷款、股金、风险投资等,促进经济效率提高,并降低自身风险。③提高金融行业自身创造利润的能力。

当代的混业经营与1929年之前比较起来有以下不同:①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良好风险管理能力提供了基础。②产品研发能力,包括定价、衍生品的金融工程式设计能力都是过去不可比的。③监管当局的监管意识和能力也今非昔比。所以,电子金融做得好,我们就能够成功地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的金融发展从计划经济时单一的人民银行形态转向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混业经营状态,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成就。我国的信用秩序不良,金融业比较落后,金融机构委托—代理问题较为严重。若没有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在中国这样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单是分业经营的金融风险就难以防范了,几次大的银行呆、坏账的剥离和不断产生就是铁的事实。分业经营尚且困难重重,何来混业经营?恐怕再过50年,也难以有混业经营。我们可以想象,在市场竞争激烈,金融机构不得不违规经营的情况下,金融监管机构如何能在金融机构的海洋中管好金融?1984年以来,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一直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2003年之前,我们金融业存在较多问题,我们的监管机构本身也不成熟,监管条款与形势不符,变化太慢;监管人才不足,官僚文化突出;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数量无法提供足够的监管行为的数量和质量;宏观经济不断处于通货膨胀、通货收缩的循环当中,金融机构如果完全遵循监管机构的要求,就没有办法生存;信用秩序混乱、法律执行难;经济主体严重两极分化,贷款拓展风险较大;证券市场计划思维严重,市场基础不稳。但是,到了2007年许多问题已经解决了。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将在以下方面有利于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的内控:①总部领导能在当天看到总行的资产负债等信息,可以查阅贷款发放与管理情况。单是在线查阅业务进展情况这一点,根据银监会同志的介绍,这种信息透明可以杜绝大部分恶性的银行案件。正是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基层不法员工能够成功作案,长时间隐蔽作案。如果银行存款户发现自己的账户余额不对,就可以主动报案,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就会很快暴露。②为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员工素质提供了巨大空间。IBM的新一代营业网点模式,可以减少增设网点的成本。网络知识平台E-learning的存在大大丰富了员工素质提高的空间,工商银行员工都是IBM的E-learning平台的用户,可以为银行员工在线培训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教案。③风险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的总规模,从而有利于金融机构的生存。④信用评级和信用风险防范。目前,人民银行已经牵头组织了多家银行的贷款资料共享机制,以了解企业多头贷款的情况,便于整个金融行业协调一致,对恶性信用者予以惩罚。另外,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软件和评级模型对贷款者进行风险评级,并进行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金融机构改革如果没有电子金融跟进,信贷管理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也可按金融机构分为电子银行自主创新、电子证券自主创新、电子保险自主创新、电子基金自主创新等形式。电子银行、电子证券、电子保险等有着共同点,如安全机制、CRM、ERP等理念,但是在具体的业务与细节上是不同的。比如说,支付就是银行的重要功能。证券交易、结算、托管则是电子证券的重要任务,交易、结算、托管分别由不同的公司负责。电子基金在设计基金产品时,特别是衍生品设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银行只是销售基金,基金产品设计是基金公司的任务。保险行业则与银行和证券行业显著不同,其营销模式、精算原则、业务流程(投保审核、缴纳保费、理赔等)显著不同。电子金融自主创新问题针对行业来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按照电子金融的主要技术特点,可以分为安全机制创新、存贮机制创新、CRM模式创新、ERP创新、流程再造、渠道创新、技术架构创新、呼叫中心创新等。这些技术的出现有着历史的逻辑。比如说,随着宽带和无线网络的发展,出现了移动金融M-finance和网上金融Net-finance,M-finance即Mobile Finance,包括PDA、手机、车载通信工具等的金融平台;随着CTI技术逐渐成熟和语音技术的发展,电话银行出现了,融合传真、邮件、人工坐席等,服务水平从简单的客户投诉、咨询平台变成了主动营销、客户管理平台;软件技术不断升级,面向对象、面向服务等软件设计概念影响了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软件,从而应用软件的能力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完善,逐渐满足商务需求;随着银行大集中的实现,数据存储、检索、安全成了头等重要的事情,同时数据挖掘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些都是伴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可以说,电子金融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

三、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层次

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层次不高,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造成的:①我国金融一直处于转轨状态,金融整体上比较落后,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国外金融机构已经混业经营多年,像花旗等老牌银行的经营管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且,国外的金融监管环境、监管技术、监管人才与理论也比我们强。②我国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一直跟在美国的后面,不但我们的主要设备、系统软件依赖进口,而且实施方案、软件系统集成的思想CRM、ERP等都是来自国外。同时,我国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大多数也是从国外引进的。直白地说,我们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学生,学生要超越老师是有可能的,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却不是一天就能够实现的。我们要在微观机制上超越美国,恐怕还需要5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研究,现在所要做的其实是从战略上进行前瞻性研究。

我们将电子金融的技术分为八个层次:①CPU设计与生产技术。②大型机、小型机、高档服务器、普通服务器设计与制造。③操作系统技术。④数据库技术。⑤中间件技术。⑥应用软件开发平台技术。⑦系统集成技术。⑧应用软件技术。

我们将分别在这八个层次上分析我们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1)芯片技术。①中科院计算所自2002年开始了龙芯工程,生产了自主知识产权的64位龙芯2E处理器,主频达到1.0GHz,预计龙芯3号将具有64核能力。欧洲最大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公司买下了全球制造和销售龙芯2E芯片五年的技术许可权。中国已经生产出了千元电脑主要应用于农村,这种电脑生产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引起了国外AMD和Intel生产厂商的关注,使他们更加关注中国市场。②在中国自主芯片开发与生产的压力下,2005年10月24日,美国AMD公司向中国科技部指定的北大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转让了32位x86技术,北大于2007年6月26日公布了创新成果。③Intel计划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兴建芯片生产厂。④上海中芯国际主要进行IC芯片的OEM生产,工艺达到90纳米水平。⑤中星微电子的“星光五号”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产品占据了世界同类产品的60%。这说明我国的芯片制造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与美国公司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并有可能超越国外。

(2)大型机、小型机、高档服务器、普通服务器设计与制造。金融机构所使用的大型机和小型机基本上都是外国生产的,用的是外国技术,相应的系统软件也是外国的。对于服务器,国内主要有方正服务器、浪潮服务器等。由于金融机构的回避风险的特性,国内服务器只是在少数小型金融机构试用,目前的试用效果还不错,但离银行大规模使用的路还很漫长。根据调研,清华紫光、联想等服务器都是采用国外的硬件,自己主要做系统集成。比如说,清华紫光成立了实验中心,用来对不同的硬件搭配进行试验,硬盘、声卡、主板等进行搭配试机,并在上搭载系统软件。通常,为了加强对产品的控制能力,清华紫光会有一些自己研发的部件,这些部件在市场上买不到。

(3)操作系统技术。微软控制了操作系统,其在向计算机上、下游扩张时,遇到了法律上的巨大阻力。微软利用浏览器捆绑的办法,使网景浏览器的份额迅速缩小。今天,微软在Vista中捆绑搜索引擎的做法,又引起了Google公司的诉讼。微软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获取了大量的垄断收益。正是这个原因,开放源代码的Linux系统在市场上兴起,国内几家Linux利用这个机会做起了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Linux操作系统,如红旗Linux。Linux操作系统已经十分成熟,其性能比微软还优越,安全性也好。国内许多证券公司准备从2008年起开始使用Linux操作系统。2004 年2月,交通银行中国香港分行宣布:将借助于高阳科技有限公司Linux金融前端平台,全面替换所有营业网点及部门使用的OS/2前端系统,同时被替换的还有基于Windows平台的票据图像处理系统。另外,有消息称中国银行也打算把运行Linux的NC计算机作为银行网点的标准硬件平台。[1]Linux低廉的价格不仅为用户节省了投资,也为应用软件厂商创造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如果使用Linux和基于Linux的一些中间件软件,银行就可以将大部分投资用于应用软件的开发,从而有可能使国产应用软件发生质的飞跃。操作系统种类繁多,根据硬件结构,可分为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Windows NT、OS/2 warp)、分布式系统(Amoeba)、多媒体系统(Amiga)等。在Linux之前,我们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现在,我们掌握了操作系统技术,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主研发的硬件开发出自己的操作系统来。

(4)数据库技术。目前,市场上的数据库产品包括Unify、Sybase、Informix、Oracle、Apache Derby、Microsoft SQL Server、DB2等。这些数据库不断演化,在从小型机模式、局域网模式、Internet模式的变革中,Oracle数据库取得了越来越辉煌的成就。2000年左右,甲骨文公司总裁哈里·埃尔森取代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即反映了Oracle公司的市场地位和业绩。Oracle公司的Project Fusion架构被称为Oracle Fusion Architecture。甲骨文创造标准,遵从标准,与第三方公司一道,实现“插座式”组件。另外,Oracle公司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网格技术。它们的产品技术比市场上同类产品领先五年。甲骨文公司即Oracle公司先后收购了海波龙(Hyperion)、仁科(PeopleSoft)和希柏(Siebel)等30家企业,要在BI[2]领域占据先导地位。BI领域与数据库关系密切,主要有独立的BI厂商SAS、BO、Cognos和综合厂商SAP、惠普、微软、甲骨文。

(5)中间件技术。[3]金蝶、中科软、清华同方、拓尔思、浪潮、东方通、普元软件、中创软件都大量从事中间件开发。金蝶专注单一领域——应用服务器,其Apusic OperaMasks是一个开箱即用的Web Framework,以JSF为基础引擎,辅以原生的AJAX技术,同时提供丰富的组件和集成开发环境,使Web开发变得简单方便。东方通科技在国产中间件中产品线相对完整,拥有包括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应用服务器、安全中间件等众多产品。过去,中间件以技术为驱动,但现在业务已经成为中间件技术和产品发展的驱动力。SOA技术和Web服务的发展,使得中间件已经摆脱了纯粹的技术影响,更多地加入了业务特性。

(6)应用软件开发平台技术。平台有很多种:一是操作系统平台。IBM公司的Rational平台与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05都属于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平台;Apache+Mysql+Php for Linux等组合。[4]二是数据厂商如Oracle数据平台。三是建立在Web服务器的平台,如国内华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Charisma平台是基于Web的J2EE快速开发平台。四是基于硬件的平台,如手机平台、掌上电脑平台等。软件平台的整体分类如图2-2所示。

国产软件无法在操作系统领域和数据库领域与美国公司竞争,在平台上与西方的竞争相当激烈。我国软件公司主要借助中间件,力图形成自己的软件开发平台。由于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变动迅速,另外各大厂商迅速向终端业务领域渗透,中国企业的前景未必看好。我国企业数量巨大,个性化要求复杂多变,任何一家跨国公司软件厂商都无法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软件厂商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国软件厂商主要通过合作来提高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速度,消化国外的概念和技术精髓,之后将之应用到具体的应用软件开发中去。

图2-2 平台与应用软件关系图

我国管理软件的开发迫切需建立企业模型(EM),以便减少管理领域的业务模型、设计模型、实现模型、技术平台之间存在的不一致。传统开发模式存在着软件开发与应用的效率、质量和成本三大“瓶颈” ,它们无法取得数量级的变化,导致了管理软件的应用与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管理软件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其柔性非常差,不能适应用户业务的快速变化。②管理软件供应商的开发效率低,实施周期长,成本压力大。这两个方面的缺陷都集中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管理软件产业的基本矛盾,即不断增长、日益复杂多变的企业需求与落后的软件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企业的应用需求更加多变;另一方面,基于传统开发模式的中国管理软件公司的生产力还较落后。

如图2-3所示,管理软件企业模型从上到下由管理领域的问题,即业务模型、设计模型、实现模型、技术平台等组成。其一,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现实,抽象出具体的问题。其二,业务上如何实现呢?这需要懂业务和战略的人提出业务模型。其三,从业务模型到计算机实现,中间需要设计模型来承上启下。实现模型与设计模型是否一致呢?这需要测试来保证。其四,实现模型依赖特定的软硬件平台,一旦优秀的平台出现,实现模型就面临着推出重来的压力。总之,从管理领域的问题到软硬件平台这个长链条中,各个环节之间都面临着信息传递的失真问题。这种协调的复杂性是与专业细分相关的,因而,如果没有跨专业、跨流程的人才,压量就没有保证。而优秀人才的稀缺直接制约了软件生产力。

图2-3 管理软件企业模型图(EM)

注:此图参考了刘国华的文章《中国管理软件产品开发战略与平台化架构分析》 ,2006年12月24日。

为了解决软件产业的基本矛盾,人们一直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努力。概括起来,人们的努力有两个方向:一是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的方向;二是软件技术革新的方向。自软件诞生到现在,软件产业涌现了大量的技术革新。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向解决软件产业的基本矛盾迈进了一步。在所有的技术革新中,软件平台化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一个简单的批处理操作系统诞生到现在,软件平台已经历了50年的发展。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有三个标志性的软件平台,即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中间件平台(应用服务器)(见图2-4)。

正是这三种软件平台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软件平台及软件产业的发展进程。进入21世纪,软件平台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①中间件平台开始向“软件基础架构平台”转变;②“业务基础软件平台”的诞生。

“业务基础软件平台”是一种技术创新,也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软件体系结构,它使软件平台又多了一个层次,并将企业管理应用软件的业务逻辑和实现技术分离开来,使得应用软件的开发者可以集中关注应用的业务领域,而不必关注其技术的实现。这使管理与业务人员参与应用软件的开发成为可能。

图2-4 软件平台化架构的新趋势

业务基础软件平台(以下简称“业务基础平台” ,或者“业务中间件”)是指以业务导向和企业模型驱动的、可快速构建企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平台。业务基础平台包括集成应用平台与开发体系两个部分。从技术角度分析,业务基础平台为企业复杂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并有与之相应的、方便易用的开发与维护管理工具(见图2-5)。

图2-5 业务基础平台结构图

业务基础平台能满足复杂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如下要求:①速度要求。通过业务基础平台提供的基本框架,以及预置好的参考模型,软件提供商能很快地研制出用户所需要的复杂应用软件系统。②灵活性要求。通过业务基础软件平台提供的开发与管理工具,软件提供商能很方便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以及用户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变化的需求。③集成性要求。业务基础软件平台为复杂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集成框架,不仅为集成同一平台上的各种不同软件提供了规则,还为集成其他应用软件系统及下层的异构平台提供了集成接口。

业务基础平台具有以下两大优点:①面向业务,业务人员、管理人员能很好地参与到项目中去,避免了过去业务人员的需求通过正规的需求分析人员进行采集带来的信息失真问题。操作系统平台、软件基础架构平台等都是面向软件开发人员,它使用起来技术门槛也比较高。 “业务基础平台”使用更多的是业务人员就能理解的“业务语言”(管理语言),从而消除了复杂企业管理软件系统长期以来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即缺少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懂技术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懂技术,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一直存在着很难弥合的“鸿沟”)。这为解决管理软件产业的主要矛盾创造了新的条件。②技术无关性。业务基础平台“屏蔽”了操作系统、软件基础架平台的技术细节,开发人员在利用业务基础平台开发管理软件应用系统时,关注的焦点在于企业业务逻辑、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而不用关心采用何种技术来实现。换句话说,这种技术无关性其实也就是跨平台,即通过业务基础平台开发的软件能够顺利地在各种下层异构环境下运行。

业务基础平台的出现使软件平台多了一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战略层级,为降低企业管理软件尤其是大型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实现难度提供了新的途径。

(7)系统集成技术。系统集成通常包括硬件、网络、平台开发软件、应用软件等,分散各异的系统,集成一个完整的功能模块。比如说,分布式数据库就可以将分散各异的数据库集成到为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比如说将不同的网络集成为一个完整的可以互相访问的大网络,比如说通过数据接口,将不同的应用软件系统信息共享、互相访问等。在2004年之前,系统集成商每年都有大订单,订单金额上亿元。因为金融IT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异构的软件和硬件,随着金融IT系统的建设,需要将这些系统联系起来。在2004年全国金融系统基本都已经实现了系统大集中之后,系统集成的业务量迅速缩减。许多系统集成公司不得不寻找客户新的需求和服务模式。系统大集中的结果是,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IT公司更有可能与国外大公司进行合作,而对国内金融IT公司的资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8)应用软件技术。应用软件已经发展出许多类别,大体可以分为办公自动化系统、互联网软件、多媒体软件、分析软件、协作软件、行业软件等类别。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文档编辑器、报表程序、幻灯片报告、档案管理系统和文本编辑器等;互联网软件包括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客户端、网页浏览器、FTP客户端、下载工具等,多媒体软件包括媒体播放器、图像处理软件、音频处理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分析软件包括电脑代数系统、统计软件、数字计算软件等;协作软件有协作产品开发软件等;行业软件包括财务会计软件、企业工作流程分析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等。除此之外,应用软件还包括防病毒软件、加密软件和教育软件等其他类别。从市场规模上看,以ERP软件等为代表的行业软件占据了整个应用软件市场总额的大多数。前几年,金融IT市场存在许多小公司。这些公司主要靠关系生存,专门为金融机构开发业务系统。公司规模不大,高层次的战略人才、研发人才不多,主要是低端人才。这种人才结构使公司无法面对市场的急剧变化,公司没有研发力量预警市场的可能变化。国外大公司通常都将资源分布在现有产品、研发产品、未来产品方向。也就是如《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所说的,手头一批项目,储备一批项目,研发一批项目。

第四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中的创新组合

一、金融IT技术创新模式

金融IT技术创新组合模式要分为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对于硬件来说,由于存在制造过程,工艺创新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知道日本以工艺创新而闻名,美国则以产品创新为强项。这两种创新主要都是针对传统的制造业说的。硬件制造的需求相对来说比软件需求要简单些,所以这种模式是三种模式中最简单的模式。其理论也比较成熟,不存在什么争议。工艺创新主要在技术周期的后期,特别适合于大宗商品的规模化生产,成本较低,型号固定,质量较好。产品创新是建立在基础研究基础上的,产品创新主要在技术创新的早期阶段,其管理、文化、组织、销售等模式与工艺创新的组织模式相差较大。总公司的研发组织都有较强的组织、文化、管理独立性,而事业部级的研发组织则要受到较多的企业经营目标影响,其创新范围和创新空间相对来说,比总部研发机构窄,管理也相对刻板。

系统软件的产生较多地受到软件设计思想的影响,表现为概念级别的方法创新、概念级别的功能定位。比如说,Photoshop作为系统软件其产品有许多新思想,如图层。图层方便了图形编辑,图层叠加后形成最终的图片。系统软件在创新发生之前,已经有着概念上、设计思想上的准备。新产品推向市场,还要不断地进行功能、结构等的完善,通常要配套一些软件包。企业在与市场需求的互动中,不断提高其服务能力。

图2-6 系统软件技术创新关联模式图

应用软件与系统软件的概念是相对的。编写应用软件时,为了提高编写效率需要有一些工具,如网页编程的Dreamweaver,所见即所得。在应用软件推销过程中,为了提高软件的可重用程度,通常会模块化软件。这些思想发展到后来就有了插件技术、组件技术,以便于软件功能增删。重大的应用软件创新是指:功能更加丰富,性能更加稳定,平台转移、功能扩充、处理能力增强等,技术实现了较大飞跃,而且满足了业务需要,降低了维护、开发成本。

图2-7 应用软件技术创新关联模式图

二、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创新组合

企业在执行技术创新时,采取的并不是单一的创新形式,而是多种创新的组合。主要组合方式有:

(1)渐进式创新与重大创新相结合。软件在不断积累自己开发的组件之后,推出自己的开发平台。或者多次在不同环境下集成软件,开发出众多中间件后,再推出应用平台。或者在某个行业进行长期的积累,然后提出行业标准。众多形式都是在一定的量变之后发生质变的。

(2)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相结合。对于系统软件来说就是产品创新与软件设计思想创新结合,对于应用软件来说就是要与开发工具创新、软件体系结构创新等相结合,以提高软件应用于同类企业的开发速度。

(3)隐性创新效益与显性创新效益相结合。一个创新项目失败了,但是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知识存量增加,有利于下次自主创新。

(4)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相结合。技术创新通常离不开信息在组织内的有序流动、加工、存储,为了提高信息生产率,组织结构的适当变革往往能克服制约创新的瓶颈因素。SAP中国的上海开发中心,由开发人员自己选定研发题目,由SAP供给资金。为了真正考核工作成效,每年要进行两次集中展示与讨论,要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成果等。最后,大家互相评分,判定研发绩效。我国传统的论资排辈的管理方式,不利于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而国内外的研究表明,25~40岁年龄段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的,这个年龄段的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要充分调动。根据调研,对于那些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人员通常智力较高,自尊心也较强。如果外界对他的认同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他可能会愤懑不平,甚至离开本单位。对于普通的技术人员,他们没有太高的自我认同,一般的激励就能够发挥他们有限的能力。所以,对于真正的人才,制度要去适应他们,而不是这些天才适应制度。天才人物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有较强的标准意识和批判意识,容易标新立异,有时很固执。对于天才来说,他们容易认为自己是超越于组织之上的,认为制度错了,而他们是对的。

(5)独立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独立创新需要较强的基础研究和系统性能力,而合作性创新只要自己具有某一优势,就可以与具有另一优势的企业合作。两种创新各有利弊:独立创新有利于保持技术秘密,可控性强,但门槛高,投入高,难度大;合作创新则投入相对小些,容易学习别的企业的长处,但技术容易外泄,可控性也不如自己开发强。

图2-8 企业发展战略创新组合图

三、电子金融自主创新中的文化创新

之所以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特别需要企业文化,就是因为如果要激发人的技术创造性,一般不能拿着鞭子对着他吼。如果不需要技术创新,甚至不需要创造性,你就可以不需要什么企业文化。但是,一旦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技术创造性,就得有价值观、激励性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创新成果——产品。

根据本书的调研结果,电子金融有三种类型的管理文化:第一种是金融IT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主导的,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善于旗帜鲜明地宣扬本企业文化,凝聚企业的精神力量,达到激发气氛和精神的效果。第二种是技术骨干主导的务实型文化,按部就班地把工作做好,不愿出头。部分国有金融存在这种情形。第三种是依靠人际关系策略而在位的电子金融高管,不思进取,怕出乱子,通过外包将创新行为排斥在组织之外。政策性银行和四大银行中部分存在这种情况。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风貌、价值观、行为规范、产品和服务。最底层是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和精神风貌是企业家精神的外化。中间层主要是价值观,比如说金融界要成为中国的Bloomberg。另外,我们的银行业经常说微笑服务,这个微笑服务不属于价值观层次,属于行为规范;而为什么要微笑服务则属于价值观层次。企业文化的最高层就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层,比如说企业产品、标识等外在特征。我国文化创新缺少的是底层,即企业家精神。本来企业就应该有个性,这样它才能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但对于中央任命董事长的大型企业来说,企业家精神往往得不到宣传和强化,因为有个人主义的嫌疑。

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的电子金融自主创新来说,大量的国有金融机构倡导“和谐” ,反对对金融IT人员的高激励。这导致人才不断流失,最终高级人才供求严重失衡。企业文化要超越文化停留在纸上、墙上的阶段,努力做到:大家心情舒畅,有话就说,有矛盾就解决。很多时候,老于世故代替了坦诚相见,老谋深算代替了专心做事。

优秀的高科技中小企业都有着积极的以企业家精神为特征的企业文化,而垄断型企业文化往往趋于保守、消极。

文化创新是创业者和开拓者凝聚人气和团队斗志的需要,是一种思想工具。电子金融创新中,部分金融IT公司的核心企业家在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时不遗余力,天天讲,反复讲,力图将文化精髓渗透到每件事、每个制度中去。一旦员工接受和相信了企业的价值观,就会爆发出极大的冲击力。如电子支付公司易宝支付就是海归派创业的,特别强调公司文化与理念,公司发展迅速,是国内第三方支付的最具创新活力的公司。

文化创新要取得成效是有很多条件的。取得员工的信任是首要条件,以事业留人,以真情感染人,以看得见的进步激励人,才可以逐渐取得核心员工的信任,企业才能获得顽强的战斗力。一般来说,企业工资要高于同业水平。大多数员工不能忍受低工资,只有那些追求自我实现的中高层领导才能忍受暂时的低工资,因为他们对将来的回报充满信心。

文化创新能力是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标志,没有文化创新能力,怎么可能有真正的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呢?

四、电子金融的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形式之一。表2-1很有参考价值。

第一种方式,金融IT厂商需要与领先用户建立合作关系,以便建立行业软件的标准模式,或者硬件的标准配置。另外,金融IT厂商要同软件供应商和硬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目前,我国的市场就是这么运作的。

表2-1 电子金融合作创新的合作形式表

第二种方式,由于受到美国高科技技术出口的限制,我国的IT技术引进并不多。相反,中星微电子把自己的专利多媒体芯片生产技术转让给欧洲最大的半导体企业的,以获取许可费用。IT技术引进的环境不好,这是我国面临的不利局面。

第三、四种方式将在后文论述。

第五种方式,合资。最近两年,由于我国金融IT公司普遍规模小、技术能力弱,纷纷采取吸引国外大IT公司入股的方式。一方面利用国外品牌,另一方面利用它们的资金、技术和经验。由于这些公司不少瞄准着要在国外上市,所以这种方式双方都可以获利:外资渗透了中国的市场,并可获得国外上市的高额回报;内资上了台阶,不但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事业大发展,高科技创业人员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回报。

第六种方式,创新网络。这种形式既包括金融IT公司地域上的聚集,也包括将产业链上、下游联系起来的虚拟网络。随着时间的增加,虚拟网络成员相互间的知识和社会联系逐渐增多,信任不断增加,交易费用降低到一定程度,公司就愿意在网络成员那里购买和出售技术。这种方式在我国应用不多,有待研究和加强。

补充一点,对于产学研结合、战略联盟等合作创新中的联合研究可以采取集中或者分散形式。美国喜欢集中形式,欧洲喜欢用分散式。如果是集中研究,成本较高,要取得较好的收益才能补偿,需要必要的研究计划、灵活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良好的设备条件。而分散式可以依靠自己的设备,定期集中研讨。

对于我国学校与企业的联合研究,缺乏长效和信任机制。合作的企业往往规模不大,缺乏资金,管理能力也不足,挣扎在死亡线上。企业就想利用一下学校,做一锤子买卖,学校总是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吃亏。或者学校贴牌,但并不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创新,而企业每年向学校缴纳相当的费用。在我国产学研合作整体上并不乐观的情况下,鼓励学校科研人员创业,是相对有效的方法。这种合作模式有着许多优势,成功率较高。彼此的信任是牢固的,合作的深度就可以挖掘。在电子金融领域,杭州恒生电子就与浙江大学建立了广泛合作。

五、企业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目前金融IT公司之间合作的重要形式。

2002年,SUN公司把统一身份认证系统Sun ONE Identity Server 6.0软件与PeopleSoft公司的Human Capital Management软件集成在一起。SUN公司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和综合性的网络身份认证管理解决方案,包括目录、政策和证书发放管理服务等多个功能,这就避免了要经过多个厂商和多次认证的费时又费钱、令人头痛的许多麻烦。PeopleSoft拥有一系列最好品牌的应用解决方案,除了Human Capital Management之外,还有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金融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以及新发布的AppConnect产品套件等。SUN公司与PeopleSoft公司的战略联盟还要深入到其他产品中去。

2007年1月24日,Sun Microsystems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UNW)与英特尔公司宣布将缔结战略联盟。合作主要围绕英特尔对Solaris操作系统的支持及SUN公司推出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全系列企业及电信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承诺。协议涉及Solaris、Java和NetBeans软件、英特尔至强微处理器。此外,还包括联合工程、设计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多年来,思科有着成功的战略联盟经验。合作伙伴关系不但有利于快速进入新市场(如思科通过与四家存储系统市场领先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快速进入存储市场),还能显著降低研发费用。思科公司一般能够在两到三年内收回战略联盟的成本,ROI高于30%。

战略联盟的动因是技术优势互补产品的结合、增强产品的技术能力、扩大双方产品市场等。其他原因包括:①分散投资风险。为了避免巨额技术开发投入失败的风险,联盟形式可以风险分担、成果共享。②开拓新事业。联盟各方拓宽合作范围,在彼此的非强项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开发与生产。③引进价格高昂的新技术。通过联盟壮大了资金实力,然后引进价格高昂的新技术使各方共同受益。④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缩短技术创新周期,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战略联盟的类型划分为:互补式、项目式、合并式。合并式指双方投资入股形成新的公司,这是一种长期合作形式。项目式是指战略合作建立在具体的项目基础上,项目完成合作结束。互补式是双方的技术、产品等互补。如SUN与Intel的合作、HP电脑与Informix数据技术公司的合作。一般来说,实力相当的战略联盟成功率在2/3以上,而战略伙伴力量悬殊的,60%会失败。

第五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金融创新的范围比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要广,但是金融创新越来越依托于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同时,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又会刺激金融创新的发展。下面,我们将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

一、金融创新越来越依托于电子金融自主创新

我们的金融改革有几大任务:①金融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②激发金融机构的活力和效率:一是不断减小经营成本;二是通过改善对优质客户的服务,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增加收益;三是提高对风险的管理技术和能力。③金融业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些方面都离不开电子金融自主创新。我们电子金融创新的同质性,就是同行业的电子金融创新类同,使得竞争同质化,没有差异化。这不利于提高银行的效益。金融机构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管理与技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金融业的目标。

电子金融支持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①风险在电子金融技术的支持下,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每个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风险模型,通过进行风险压力测试,可以预测一定经营行为条件下金融机构的盈亏前景。②通过电子金融技术协助,员工驾驭业务复杂性的能力得到极大加强。③复杂的产品设计和定价在计算机的支持下,也变得可以操作和交易。电子金融技术使原来风险不确定、风险点多、监管困难、产品复杂的混业经营变得可以管理。

中国的金融业比国外落后,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特别是在金融衍生品行业,我们的底子很薄。1995年,我们进行过全国期货行业的大跃进式改革,结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城市信用社和金融机构巨额亏损直接引发了其后一系列的地方金融风波。我国现代金融创新如果没有电子金融创新的支撑,金融产品开发周期长、营销水平低、市场广度和深度不够的缺陷就会暴露。如果有了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这个工具,就好比行程搭上了飞机,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私募基金利用天文学家、核物理学家、数学家建立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从短期和中期交易中赚取巨额利润。

另外,电子金融的发展使金融机构规模效益增加,金融机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全世界金融业正在进行着一波波的兼并重组,以发挥新技术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再过几十年,世界上可能出现几家大的金融机构赚取大部分利润的局面。

二、电子金融自主创新促进金融创新

电子金融主要为金融创新提供先进的交易技术和管理技术,并不能带来新的金融概念。新的金融概念仍然需要由金融创新来完成。这样金融创新与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就有了紧密的分工,类似董事长与CEO的关系。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促进金融创新的表现:①电子金融解放了手工劳动,使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交易的人员大大减少,从而可以增加研究与开发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研究与发展人员在金融业中的比例会逐渐上升,这是金融业发展的规律。高级人才专门集中精力进行金融创新,比如进行信用模型的设计,精确评判贷款人的信用风险等。②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增加了行业竞争压力,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润需要,必须大力进行金融创新。这种创新加速的链条,会一直延续到创新的潜力挖掘殆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既是技术又是制度,不同社会系统下的金融机构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组织机制与技术机制,才能发挥最大的技术效益。这个技术与制度相互适应、寻找最优组合的过程,也是金融创新的过程。③目前,正是电子金融自主创新促进金融创新的最活跃时期,这个过程会长期持续下去。

【注释】

[1]摘自计算机世界网http://cio.ccw.com.cn/research, 《Linux操作系统将改变金融业软件利润布局》 ,2005年3月。

[2]Business Intelligent商业智能。

[3]摘自http://www.chinabyte.com,其转自软件世界,作者孙泠。

[4]Linux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类似于Unix,Mysql是数据库,Php是Web编程语言,Apache 是Web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Web服务器、Web编程语言组成了可用的Web体系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