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数字鸿沟的经济内涵与外延

数字鸿沟的经济内涵与外延

时间:2022-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数字鸿沟的经济内涵与外延所谓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从“逻辑上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范围”。[28]其中,万里安等人曾经估算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

第四节 数字鸿沟的经济内涵与外延

所谓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从“逻辑上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范围”。[2]本节以数字鸿沟具有的经济属性作为出发点,探讨数字鸿沟具有的经济内涵与经济外延,并作为本书的立论基础。

一、经济内涵

(一)信息与知识的经济价值

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来看,任何国家社会的经济形态都会经过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转变,并进而向信息经济社会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工业经济后期,信息和知识的价值已经逐渐体现出来。1912年,经济学家J.马尔萨克(J.Marschak)提出信息的价值就是获取信息前后的最大效用之差。C.斯蒂格勒(G.Stigler,1961)认为,信息的价值可以用购买行为中买主预期成本的减少额来表示。[96]阿罗(1977)则将信息描述为传递中的知识差,认为信息就是根据条件概率原则有效地改变概率的人和观察结果。包括斯蒂格勒、斯彭斯、斯蒂格利茨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非常重视信息在经济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不完美的,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而获得信息也需要成本代价。信息经济学的兴起推翻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认为资源“稀缺性”和“信息充分”的假设前提,认为信息虽然有时效性,但是可以无限量的供给(当然,专利权、知识产权等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短期内信息的稀缺性),同时信息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意味着不会被耗尽,难以排除被他人所使用。这些新经济学理论和革命提出了更具现实意义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将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和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相互联系起来。

知识的价值也不断被政府、学者、组织机构所认可。1996年,OECD研究报告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强调知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指出:“通过依靠传统资源,即劳动力、土地和(货币)资本,获取的利润越来越少了。财富的唯一(至少是主要的)创造者是信息和知识”。[97]知识具有的发展和共享非常迅速,它是唯一随着使用逐渐增加而不会减少的资源。知识可能非常昂贵,但是扩散成本却非常低。知识是收益递增的,具有可积累性,用得越多,就越有价值,形成了自我强化的循环。斯蒂格利茨曾经提出,由知识驱动的动态过程的特征似乎最终来源于知识违背稀缺性原则的易于扩张和非竞争性特征。一旦知识被发现以及公开,给更多的人使用是零边际成本。[3]因此,信息和知识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知识的生产和供给将决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和知识既是一种有形的独立要素,又是一种内含于传统要素中的无形要素,通过对传统生产要素的替代和组织协调来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同时也是对劳动要素与企业家才能要素的发展和升华。知识、信息又是知识型产业的劳动资料、劳动手段。这表现为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智力劳动的主体地位已经形成;在非物质资料生产的服务领域,如中介行业中的咨询业、律师业等各类事务所,知识和信息正是它们的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传统的生产要素靠知识和信息整合大工业造就了惊人的生产力,随着这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延伸为跨国、跨地区的经济活动,并形成国际分工及国际分工体系。因此,知识和信息在生产中的作用超过了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因为它不仅是生产要素,而且还是传统生产要素的凝聚剂或黏合剂。经济学将知识和信息视为生产要素,不仅承认了企业内部所有劳动者的智力在创造企业价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还将企业作为一个不断吸收整个社会的智力创造的开放系统。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丹尼森等人对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索洛余值”,并将其归因于技术进步的贡献。1986年,罗默对技术或知识赋予一个完全内生化的解释,认为知识和技术不是外生的,而是重要的内生变量。[98]

从知识属性来看,数字鸿沟正是不同主体之间在信息和知识资源配置上的严重不平衡。一方面,信息就是财富,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当今社会中重要的知识和信息的经济价值无法得到均衡的利用,导致那些没有机会接入信息网络的人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边缘化人群。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和知识,往往会使劣势群体即使已经接入了信息网络,但是仍然因为无法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导致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正如美国的一项研究认为:“知识较先前任何时候都更有力量,能领导信息革命潮流的国家方能称为强者。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个强者就是美国。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方面已具有相当的实力,但它更大的相对优势却在于收集、处理、应付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下一个10年肯定会得到增值。”[99]

(二)互联网具有特殊的经济规律

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国际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互联网接入、发展和使用的巨大不平衡正是数字鸿沟的主要表现形态。以知识为基本生产要素,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以互联网为主要物质基础的网络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形态的新规律。网络经济学从早期的通信产业经济学对接入成本和规制竞争的研究逐步转向对网络特征的高度概括,产生了网络外部性等重要理论,认为网络既是建立在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集,也是经济行为主体对不同经济目的采用的相似行为的一个集,网络经济重要的特征是不同结点和链路之间的互补性。同时,布莱恩·阿瑟(Brain Authur,1985)将报酬递增理论与网络经济融合,提出了正反馈理论,认为网络经济中存在着明显的自增强或自催化特征的动态系统,并最终导致经济系统的多态均衡、路径依赖、锁定和可能无效率。[100]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和万里安(Shapiro & Varian,1999)也从企业网络经营策略的角度对锁定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网络经济特殊规律对经济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互联网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28]其中,万里安等人曾经估算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101]

(三)ICT是新兴生产力

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ICT的迅速兴起给社会生产力带来了从质到量的深刻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首先,ICT延伸了劳动者大脑的工作能力,增加了劳动者的信息拥有量,提高了劳动者获取、传递、处理和运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从而增强了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其次,ICT本身就是一种新型的劳动工具,能够实现传统劳动工具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劳动工具的技术含量和信息知识含量。最后,ICT提高了劳动对象对科技的依赖程度,以及部分劳动对象的信息化、数字化。可以说,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长期被认同。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包括电报、电话以及互联网在内的ICT,使人类在存储和传递知识能力上的局限性得到突破,成为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支撑力量。诺斯曾经指出,经济发展历史上的“经济革命”具有三方面的明显变化,即社会生产潜力的变化、知识储备本质的变化以及实现生产潜力的组织发生了本质变化,[1]信息通信技术恰恰满足了这些基本变化,成为新的经济革命。

总之,在信息时代,接入和使用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信息与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知识和信息的经济价值改变了传统经济学赖以存在的基本架设前提,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ICT更具有传统经济学所无法认知和解释的特征和规律。因此,ICT表现出了强大的生产力特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加速增长与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工具。

二、经济外延

在经济学研究中的技术进步(technological progress)并不是指技术自身的变化发展,而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传统经济学家把技术进步限定在工艺的范畴,认为技术进步是指新的生产设施、生产方法、生产程序等产品工艺上的进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倾向于扩大范围,把所有导致产量增加或成本减少的经济活动都归纳为技术进步。[102]熊彼特在其著名的创新理论中,把技术进步理解为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三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并且把技术创新的大面积或大规模的模仿视为技术创新扩散。梅特卡夫则将扩散预期与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联系起来,认为扩散与经济结构变化一视同仁,在创新扩散的任何研究中,最重要的是新技术形式与经济相结合而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88年的《科技政策概要》中指出,技术进步是一个包括三种既相互重叠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综合过程:第一个要素是发明,即改进的技术设想,发明的重要来源是科学研究;第二个要素是创新,即发明首先被商业应用;第三个要素是扩散,指创新出现后被许多使用者应用。[12]从广义上讲,ICT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数字鸿沟的技术属性也说明,新兴ICT的产生与发展会不断创造出新的数字鸿沟,也就是技术差距的不断衍生过程。因此,数字鸿沟的经济外延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与开发水平的差距

研究与开发是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研究与开发是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具体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三个阶段。基础研究是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而进行的理论性或实验性研究。其成果具有深刻的认识功能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在当时和可预见的将来可能不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或经济价值。然而,一旦发现并实现其潜在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往往会产生深刻而全面的技术变革,导致具有划时代性的技术进步。应用研究是为探索科学原理在特定技术领域的应用,发现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研究工作,其主要功能在于对特定技术规律的认识和对技术开发的理论指导。试验开发则是利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新的技术原理和实际经验知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或建立新的工业、系统和服务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研究与开发是技术进步的源头,是产生新技术、新知识,并实现其商业性应用的重要途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在研究开发与产业成长、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基础研究可以发现并实现信息与知识潜在具有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应用研究可以探索科学原理在特定技术领域的应用,从而提高对特定技术规律的认识和对技术开发的理论指导。试验开发则利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新的技术原理和实际经验知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或建立新的工业、系统和服务而开展系统性工作。[102]虽然在研究与开发阶段,技术与经济仍处于分离状态,但这是从知识供给、创造层面产生数字鸿沟的重要方面。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

熊彼特(Schumpeter,1912)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103]因此,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一个技术范畴,具体包括:引进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技术、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原材料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技术创新是将技术应用于生产,将新知识转化为物质产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实现技术知识与经济结合的过程。技术创新可以实现从技术到经济的质的飞跃,将知识和信息等重要的软要素与ICT创新性地相结合,实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并通过资源替代改变资源约束的现状。数字鸿沟的存在正体现了从技术向经济质的飞跃过程中存在的创新能力的差距。

(三)技术扩散速度的差距

技术扩散是指新的技术和知识通过一定的渠道向潜在的采用者转移,并在生产中取得广泛应用的过程,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引进和创新模仿三个方面。技术扩散是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与开发产生新技术和知识,技术创新实现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实现了技术进步中质的飞跃。但是,质的飞跃只有经过量的进一步扩张,才能显示出它的经济意义。这种量的扩张需要在技术扩散中实现,并同时产生新的部分质变。随着技术的扩散,新技术将被更多的企业和个人采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才得以真正地发挥。因此,数字鸿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在技术扩散速度上的差距。

(四)ICT生产水平的差距

信息产业可以简要概括为信息的创造部门和生产部门(信息源)、信息的传递和传播部门以及信息设备制造业。能否实现ICT均衡的普及和应用,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充足的信息通信技术产品,是否能够提供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信息传递和传播工具,是否具有完备的设备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供给水平。从供给角度来讲,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生产与建设水平上的差距,这是数字鸿沟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曾经提到的:“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不在于他们生产了什么样的产品,而在于他们是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来生产这些产品的。”[4][104]数字鸿沟的经济内涵和外延在于企业如何生产,而不是生产什么。知识和信息具有的经济价值、网络经济特殊规律和ICT对生产力的改造都是当前数字鸿沟的经济内涵,国际间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ICT产品生产水平上普遍存在的差距成为数字鸿沟的经济外延。

【注释】

[1]1971年,美国的经济史学家格里列希斯在其所著的《杂交玉米和创新经济学》中,以杂交玉米的推广过程为例,对技术扩散的S形增长过程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技术扩散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扩散初期,一般速度较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速度不断加快,直至高峰;高峰以后,速度逐渐放慢,最终达到水平。

[2]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919,1295.

[3]邹明红,张培丽.知识经济问题讨论的新进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3).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译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版:408~4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