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显态”与“自主性”的互化互惠

“外显态”与“自主性”的互化互惠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外显态”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严格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来施行一种道德控制,这种严格的道德控制与人的“自主性”的发展,与生命的自然取向不能不相抵触。这就是我们在注意道德教育的外显作用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的发展,相信在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下,他们完全有能力依托自身的生命内蕴,在追求整个宇宙的和谐过程中实现“自化”。
“外显态”与“自主性”的互化互惠_生态学校文化的构

一、“外显态”与“自主性”的互化互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晚自修时,李老师来到了高二(6)班教室检查纪律,过了一会,宁静的教室里突然响起了一声“咪——咪”的猫叫声。显然,有学生把小动物带进了教室。李老师立刻提高了声音说:“谁把小猫带进来的,请马上把它带出教室。”沉默了一会儿,李老师见没人反应,更严肃地重复了刚才的话,结果,一个叫许欣的同学站了起来,抱着怀中的小猫冲出了教室。这晚,许欣再也没回到教室。李老师后来也感到李欣有意无意地经常躲避着他了。

一天,李老师在走廊上碰见了许欣,就把他拉到一边,问他为什么不理老师,许欣不置可否,谈话无效。但在这次谈话后的一次周记里,李老师终于听到了许欣真实的声音。“老师,您知道您在我们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有多高大吗?您是我们全校唯一的一位特级教师,我们钦佩您课堂教学中的循循善诱,把我们领进知识的海洋,我们更欣赏您的人格魅力,是您的教诲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记得在我们班的一次活动中,作为生活委员的我,知道我班同学陈强能做好他所承担的那项工作,但他懒得去试一下!我就说:‘这很容易,你能做到的。’这时,站在一旁的您就悄悄跟我说,‘千万不要告诉同学做某件事容易,如果告诉他容易,而他又不能做到时,他所得到的唯一的结论是他肯定很笨。如果你告诉他做这件事很难,但你又相信他能做好时,那他就有兴趣去做了。因为做不好不丢脸,做好了就有自豪感。’”

“但是,这一切都过去了,自从你那天晚上的一声‘出去’,至少您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模糊。事实是这样的,那晚,我去学校,途中看见一只小猫在雨中缩成一团,躲在树下,我可怜它,才把它抱到教室,想在雨后再帮它找回主人。但没想到的是您不给我任何解释的机会,竟让我们在这么大的雨中离开了教室……”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李老师当面向许欣作了检讨。李老师承认了自己那天晚上对事情的处理方式的不妥及态度上的过急与过硬,同时,他也利用了这一事件要求全班同学谈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最终老师与同学们达成了共识:我们要善待自然,善待弱小的动物,善待人类自身,善待自我,善待所有的生命。但是,人是社会的人,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都需要遵守社会为维护共同生活的协调而建立的规范。教室是大家共同学习、生活的空间,在这一活动空间中,许多的规则都是约定俗成的,不允许任何个体去任意地改变或破坏,正像飞机、火车、公共汽车上的旅客不能带宠物一样,教室同样不能带宠物。

这个故事说明了在既有的德育中常出现的是德育的“外显态”,即德育是“可教的、可阐述的、可展示的、可评比的、可意识的和可科学地传讯的面貌出现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行为。”(郭思乐《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比如故事中的李老师,当他一听到教室里有猫叫的声音时,他的第一感觉肯定是大逆不道,于是他可以不加思考地呵斥带猫进教室的同学出去。当然,这对于李老师自身来说本也是无可指责的,因为从“外显态”德育的塑造心态的角度看,他必须把表现在学生身上的那些玩劣的东西驱除掉,他必须严格地按照教育的权威去行事,他必须严格地执行各种的规章制度,并严厉地处罚那些不服从的行为。在此同时,他可以无视人的情感,可以轻蔑人的人格,可以任意地去处置人的心智。所以,当学生许欣听到一声“出去”时会感觉到与老师之间的“恩断义绝”。而在李老师的感觉中呢?那只是一种教育的责任,教育塑造、培育的人必然应该遵守规定的道德规范,谁有理由加以拒绝和反对呢?

当然,李老师毕竟是一个有思想、有气度的老师,当他倾听了许欣的心声之后,他不但为自己粗暴而简单的教育方式而自责,并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同学们自己去感知事物的是非、真假、美丑、善恶,使德性的养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认识和需求,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外化为自己的德性素质。

郭思乐先生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感来自人类和谐与美的感受力,它常常在意识限阈以下存在,它不能以说教的形式直接获得,而是主要源于先天的美的感受功能和后天的感受活动的结合,这种道德感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思考的公同之源,是德性的根基和德性养成的最高境界。反思现行的道德教育,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学生不肯讲真话,学生为什么不愿讲真话呢?因为,“外显态”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严格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来施行一种道德控制,这种严格的道德控制与人的“自主性”的发展,与生命的自然取向不能不相抵触。所以,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不说真话的原因,要么缺乏一种内在的体验与感受,要么缺少一个能倾诉自己情感的场景。而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说教式的道德教育最终还是忌讳学生的真诚,不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因此,学生的不愿说真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那么,能促使学生讲真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在注意道德教育的外显作用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的发展,相信在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下,他们完全有能力依托自身的生命内蕴,在追求整个宇宙的和谐过程中实现“自化”。

实行道德教育“自主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莫过于对话和体验。什么是对话?对话不仅是一种交际手段,更是一种生命的内在诉求;对话不仅是一种信息交换,更是一种价值、一种感觉的交换。在柏拉图的《斐德若篇》中,苏格拉底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灵魂是一架马车,御车人驾驭这车并不容易,因为拉车的两匹马中一匹温顺,一匹顽劣。那匹温顺的马身材挺直,头项高举,黑眼白毛。它爱好荣誉,谦逊而节制,御车人不用鞭子教训它,只用轻声的劝导就使它拉着灵魂向着光明的美、智、善飞升。然而另一匹黑马桀骜不驯,骄横放纵,它向往情欲、刺激、快乐和满足,御车人难以驾驭,必须用长鞭使它就范,欲望使它难以受范,于是灵魂感到极端的痛苦和矛盾。但是,御车人最终使它学会了温顺,这才使灵魂在和谐中追寻所爱了。

苏格拉底的故事反映的就是一种生命内在的自我对话。御车人驾驭的其实就是他自己,那匹温顺的马代表情谊,那匹桀骜不驯的马代表欲望。是什么能使桀骜走向温顺,欲望变成情意呢?其中最主要的力量就是在于生命自身的内在诉求,在于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对话。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必须理性地回答自己的目的、世界的目的、灵魂的天职等涉及自我与善的问题;他必须通过认识世界的善,从而认识自我;他必须从精神的内部通过理性为自己的灵魂定位,为生活定位。

对话不仅是一种诉说,更是一种倾听。孩子们不愿说真话,那是因为对话往往会在父母的厌烦和孩子的伤心中中断,会在教师的自以为是和学生的委屈中中断。台湾作家刘墉曾这样告诫自己的儿子:

说话时,使听众注意力集中,是一门学问。

听话时,集中注意力于说话者,更是一门学问。因为前者是一种才能,后者是一种德性。

为尊重他人而倾听,为体谅他人而倾听,在尊重和体谅他人的同时,走近了他人;要宽容他人的异想天开,要容忍他人的语无伦次,在宽容与忍耐的同时,他人的生命情怀就得到了释放。培根曾说过:没有友谊,世界只是一片荒野。我们可以同样说,没有对话,世界就会没有蓝天、白云,人类的家园就将会在自我封闭中沦为颓败的风景。

什么是体验?体验是一个“人人熟悉,人人又不甚了解”的概念。美学认为,体验是一种生活感受,读者设身处地地推己及人的感受,哲学认为,体验是“内在于人的身体并改变人的身体存在形态的经验”。在我国教育界,朱小蔓教授认为,体验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通过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体验的方式是符合德育的特性的,因为体验能使道德教育与受教育者发生实际的情感关联,使受教育者经历感动,从而克服“控制性”道德教育远离受教育者的弊端;体验能使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发生贴己的理解和领悟,使自然生命内外互化。

摘录一段德国学生席林·亚夏在浙江三门中学的生活体验:

在这里的一周活动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他们学校的升旗仪式。4000多名师生汇聚在广场上,非常安静,伴随着国歌声,大家行注目礼,看着中国国旗上升。此时,我的脑海中涌现了无限的遐想:从电影中的中国的黄土地——荒凉、贫穷,到现实中国的青山绿水——繁荣、富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距离,多么大的变化啊!也就在此时此刻,我明白了,这就是一种民族的凝聚力,一种民族的文化,正因为有了它,国家才会强大,民族才会兴旺发达。

德国学生在中国的一周活动中,多方面地体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改变了他们原先对中国的错误的看法,并体会到了一个民族的强大必须要有一种民族的凝聚力,要有一股爱国的激情。由此可见,体验能使人的整个发展状态发生变化,使人的道德境界发生变化。

21世纪初,生态德育的提出,强调了德育应用一种互惠共生的生态和谐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人与人的一起成长。这较于传统的“外显态”的道德教育,确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三门中学在构建生态学校德育文化的过程中,突出了受教育者的自然天性及自主性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以“‘外显态’与‘自主性’的互化互生”的生态德育文化观,这无疑又是对生态德育内涵挖掘的又一个拓展。何谓内外互化?内外互化是指外在的道德经验必须适应学生既有的德性准备状况,才能为学生所内化;学生必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意感受,才能外化自己的德性。我们不排斥和否定传统道德教育中一系列优秀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包括一切外显性的德育措施,也不否认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在诱发和唤醒人的道德体验中的价值。但是,人之德性的形成,必须高度地依托以人的本能为内核的生命自然,为此,“内外互化”既顺应了人的发展天性,更是切合当代德育发展的一项举措。人、己、物互惠更是生态德育观的本质特征。生态德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人与人的一起成长。其宗旨就是希望达成一种人、己、物互惠共生的和谐。应该承认,当德行不再是对自身方面的剥夺,而是在惠人、惠物的同时,使自己也从中获得物质利益、心理享受或伦理价值的肯定,人便会在德行中获得积极的人道主义的反馈。

三门中学在认同生态德育文化的前卫意识的基础上,充任文化的守望者,通过体验和对话的形式施行学校的道德教育。让学生们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境中,感受“自然生态——类生态——内生态”的体验,并在生态体验中,唤醒和发展其生态潜能,领悟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自觉地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生存态度和生存方式。并在开放式的对话氛围中让对话的每一方都能诚恳地敞开自己的心扉,自由地交流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相互的对话之中相互碰撞、激发,从而不断地生成新的道德境界,产生新的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