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美的性质

环境美的性质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环境美的性质环境,作为一个一般性的概念,是可以从很多维度去认识的。严格来说,环境美不是一种美的形态,而是一种综合的美。值得强调的是,构成环境美的多元因素是会相互发生作用的,环境美是各种不同的元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在环境美的创造中,整体性成了第一金科玉律。环境美的整体性不仅体现在可感的现实环境中,还体现在这一环境的历史中。环境美具有动态的变异性。
环境美的性质_环境美学

第一节 环境美的性质

环境,作为一个一般性的概念,是可以从很多维度去认识的。从环境作为我们生活处所来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此环境可以说是生活环境;当我们联系到人才的培养来看环境,它是成才的摇篮,此环境可以说是生长环境;当我们联系到人们的生产活动来看环境,环境中的某一部分成为我们劳动的对象,此环境可以说是生产环境……以这些视角看环境有一个共同的点,就是将环境看成功利性的对象,与人的某种目的性的活动直接相关。环境也可以看成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功利的对象,那就是将环境看成是审美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产生一种审美的评价,即此环境美还是不美。当然,评价环境美还是不美,呈现在面前的景观是不是让人赏心悦目固然是重要的,不过,潜在的功利因素即此环境是不是适宜人的生活、生产则更重要。这就是说,环境美不是一个纯粹的概念,它联系着人类与环境的诸多关系,环境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美。

一、环境美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美学概论中说的美通常有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技术美诸种形态,环境美虽然与上述诸种美都相关,却不能归属到其中的任何一种美。严格来说,环境美不是一种美的形态,而是一种综合的美。以上说的各种美都可以存在于环境之中,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占主导地位或者说主流地位的美是不一样的。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美无疑占据主流地位,而在城市环境中,一般来说,自然美就很难占据主流地位了。在城市环境中,建筑占据主流地位,建筑当然有美,但建筑美也是一种综合性的美,它包含科学美、技术美、艺术美,甚至也包含一定的社会生活美。

环境美的综合性说明它的构成的多元性。值得强调的是,构成环境美的多元因素是会相互发生作用的,环境美是各种不同的元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相互作用,有正面与负面两种情况,正面的情况就是:各种构成环境的因素其相互作用的审美效应大于它们的总和。在环境欣赏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环境中某一因素如果单独地来观赏,它实在不怎么样,不美以至于丑,但因相邻因素的作用,它焕发出奇异的光彩。纽约的自由女神雕像是法国人送给美国人的礼物,曾经被美国人视为难看的作品,但当它矗立于曼哈顿河口时,因为有大海、港口、高楼群的衬托,就张扬出无穷的魅力,极具视觉震撼力。再如,上海的外滩,它由若干西式建筑、黄浦江、跨江大桥、江对岸的建筑组成,离开这个整体,任何一种因素都不能产生外滩的审美效果。

负面的例子也很多。在城市街区,我们不时可以发现总有那么几座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高楼存在,如果只是单看这些建筑,也许也称得上美,但就是因为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不仅自身的美不存在了,还严重地破坏了环境的美。在环境美的创造中,整体性成了第一金科玉律。日本的京都,是一座古城,它不像东京有那么多的摩天大厦,但是它很有魅力。它的魅力之一,就是整体性。京都并不缺少现代化的建筑群,这些现代化的建筑群相对集中,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而那些能体现日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老街,就尽量地保留它原来的风貌。京都的建设者决不在传统民居中硬插进几座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安徽屯溪的老街虽然多少不一地经过现代的维修,但其风格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它没有现代化的建筑,于是就显得特别地可贵。现代中国不少城市近年来建设的步行街,包括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武汉的江汉路,总是因为有几幢近几年来盖的楼房破坏了整体和谐而让人感到遗憾。

整体性不只是体现在相邻的物质性因素的相互作用上,还体现在人的活动与物质性的环境的统一上。一座城市,即便有宽广的景观大道,有顶天立地的摩天楼群,如果其居民的文明素质太低,比如垃圾遍地,又比如出言不逊,就很难说这里的环境有多美了。

环境美的整体性不仅体现在可感的现实环境中,还体现在这一环境的历史中。也就是说,环境美的整体性不仅是空间性的,而且是时间性的。城市空间合理的布局诚然重要,但凸现城市的历史文脉,也许更为重要。有时就为了凸现这种历史文脉,不得不保留一些历史建筑,尽管这旧建筑的存在会给城市的空间布局造成某种缺陷。空间的整体性有时不得不让步于时间的整体性。韩国首尔极为现代化的繁华街区中夹有一些古老的寺庙、牌坊,表面上看来,似乎有些不和谐,但是,当你驻足稍许品味一下,特别是走进寺庙,登上高处纵览城市全景时,你就强烈地感到,这些古老的建筑为这座城市增加不少的分量。值得称道的是,首尔的建设者仍然注意在空间上处理好古老建筑与新的现代化建筑的关系,尽量将两者在色调、造型上统一起来,不让两者构成强烈的视觉反差,造成不和谐。

正是由于环境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融合了艺术美、技术美、社会生活美等诸多形态,跨越时间,整合空间,所以对环境美的欣赏就需要较任何单一的美的欣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和更高的审美能力。

当然,不同的环境所需求的精力投入是不一样的。对一片森林的欣赏与对一幅森林画的欣赏不一样,欣赏一幅森林画,主要动用视觉去看就够了,而欣赏一片森林,则不能只是看,所有感觉器官都派上用场。平时在审美中几乎没有什么意义的嗅觉,在对森林的审美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清新的空气、鲜花的香味、腐叶的气息,都进入了你的美感享受。

对一座城市或乡镇进行审美欣赏,全部感觉的投入已经不算最重要的了,身历其境的体验还要加上对其历史与现状更为深入的认识,方才能充分地感受这座城市或乡镇的美。这个时候,审美能力的高低就明显见出差别,而审美能力涉及的决不只是表层次的审美感知能力,还有深层次的审美理解能力。而审美的理解能力又是与人的全面素质与修养相联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的历史修养、哲学修养和文学修养以及对这个城市的情感态度与熟悉程度。到过北京的人非常多,但对北京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解读却是大相径庭的。

环境美具有动态的变异性。严格说来,天地万物没有不变的,美也不能除外,但天地万物其变化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就美来说,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相对来说,比较地稳定,环境美就不那么稳定了,原因在于环境本身就在片刻不停地变化着。自然环境中,高山的骨架,大海、大河的基本形态一时半刻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阳光、云雾却在不断地变化着,因为它们的变化,自然山水的色彩、面目也就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在黄山上观峰,一阵风过,白云涌了过来,白云将山峰淹没了,只露出一个山尖,此时,你会觉得这峰如睡荷,俏丽秀雅,但又是一阵风过,白云散开,山峰全然裸露,就完全是另一种美学品格,或峭拔,或峥嵘,与俏丽秀雅根本联系不上了。社会生活也是变化着的,其变化的情况非常复杂,有的体现为社会制度的改变,那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只是表现为经济、文化、教育等生活方式的变化,体现为落后向文明、贫穷向富裕的演变。不管哪种变化都在影响着环境美。

二、环境美的生态性和文明性

宏观来看,环境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断面,可纳入整个地球的生态网络之中。之所以强调“地球”,因为据我们所知,目前尚只有地球具有生命,而且人类也只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种关系系统;一是地球与宇宙的关系系统;二是地球自身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系统。正是这两种关系系统,使得地球成为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场所,而且是目前所知的惟一场所。

地球之所以具有生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地球和宇宙的其他物质处于一种特别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关系中。地球上维持生命所需的许多条件都准备得恰到好处。

生命是需要光能与热能的,这种能量来自太阳。太阳是个大火球,它与地球的距离平均是1.49亿公里,可以说恰到好处。太远,太阳提供给地球上的生命的能量不够;太近,地球上的生命就不能存活了。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白天与黑夜就交替一次。如果地球一年才自转一次的话,地球的一边就会全年向着太阳,这一边就可能变成滚烫的沙漠了,而不见太阳的那一边就可能一直处于冰点,一片冰天雪地。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之下,可以生存的生物寥寥无几,甚至完全没有。特别奇妙的是地球与太阳相对倾斜的角度为23.5°,这个倾斜度造成春、夏、秋、冬四季均衡轮转,四季分明。如果地球不是倾斜的话,就不会有四季更替,虽然还不至于不能活命,但生活的情趣就减少了很多。23.5°这个倾斜度正好,如果倾斜得多一些,夏天就会极端炎热,冬天就会极端寒冷。地球成为最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不仅因为它与太阳恰到好处的关系,还与它的大气层有重要关系,地球的大气层不仅提供了地球上生命必需的各种气体,还有效地阻挡了太阳有害于生命的辐射。从审美来说,正是因为有了大气层,天空才如此绚丽多姿,变化万千,美不胜收。

更重要的是,从地球上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关系来看,地球上生命的存在与发展与无机物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人体的许多元素就来自无机物。这里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地球上有着极为丰富的水。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水不仅是生命之源,而且是地球环境美之源。正是因为有了水,我们这个地球才充满着蓬勃的生机,充满着丰富的色彩,充满着魅力无穷的美。

地球上的有机物与有机物之间存在着极为重要的食物链,任何一种物种的灭亡或过度发展,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人类的过度繁衍,已经造成了生态的失衡,这种失衡反过来必将危及人类的生存。承认生态在环境美中的基础地位,将生态平衡看做环境美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境什么都好,就是破坏了生态平衡,那就根本谈不上美。

但是,我们还要承认,任何环境都是人化的环境,具有文明性。完全没有人参加的环境是不可能想象的。环境中有人,有人的物质性活动的痕迹,有人的精神性活动的投射。所以,环境不是纯自然的产物,它也是文明的产物。环境本身体现出人类的文明,或者说它就是一种文明。

环境的文明性表现为一个历史的过程。在遥远的原始社会,人沉沦在环境中,蛮荒的自然是人类无法把握的,人类随时有可能受到闪电、雷雨、洪水、地震和野兽的侵袭,这时候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如何摆脱环境对他们的压迫。随着人类实践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对于自然的主动权,自然对于人类也就不那么可怕了。在取得相当多的对自然斗争的胜利后,人类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而将自己与自然并列起来。也就在这个时候,自然进入人类的审美视野。

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一样,地球上的各民族与自然建立审美关系的时间有早有晚。在中国,环境的审美价值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凸现出来了。那时的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热衷于以审美的心态来观赏以山水为主体的外在大自然,这就造成了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勃兴,同时,园林——这种更切合人类居住的人造环境受到贵族士大夫的青睐,因此在这个时候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人从这些艺术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环境审美意识的觉醒,足足领先了欧洲1300多年。欧洲直到18世纪进入浪漫主义时期,自然山水才真正成为审美和艺术的主题。在这之前,宗教意义上的西方人“被一个不出声的宇宙所包围,被一个对他的宗教情感和他最深沉的道德要求缄默不语的世界所包围”。[1]

欧洲工业革命的崛起,直接将人与环境发展到一种对抗性的关系——自然环境成为人们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人们期望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因而不断地设计和创造新环境,但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于是,人们生活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中,在嘈杂的噪音和污浊的空气中踽踽而行;不仅如此,大气污染、水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触目惊心的环境恶化临近到了每一个人。人们觉得理想的生活环境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不再是汽车、高楼大厦、高速电梯,而是干净的空气、树木和绿地以及清澈的河流。于是,人们开始怀念新鲜的空气、纯净的清水、安静的田园生活……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质量,开始向往人性的、诗意的人居环境。

环境的生态性与文明性总是发散为许多品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空间性、时间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层次性、变化性、多维性、神秘性,所有这一切使环境的审美发散出奇异的光辉。

空间性指的是环境的三维存在,它是立体的,具有远较任何艺术作品丰富得多的空间性。它最大丰富地满足了人们的好奇欲、探索欲,因而环境特别是优美的环境具有无限发散的魅力。

时间性指环境的四维存在,环境的空间与时间是叠合的,任何空间表现为时间性的存在,而时间总是体现在空间的变化上。环境的时间性不仅让景物体现为动态的,变化的,具生命意味的,满足人对动态美的本能性的特殊喜好,更重要的是正因为环境表现为时间性的线性流程,从而让环境具有历史感。历史感是人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在这个世界上惟一有历史感的生物是人,虽然任何生物都有种族的繁衍,但除人以外的任何生物,都没有历史感。正是因为人具有历史感,作为人的创造物及与生活场所的环境也具有历史感。所以一株古树的价值决不只有它的现实性存在,还有它的历史性存在。它不仅体现了环境自身的历史变迁,而且记录了人类的历史沧桑。它这方面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环境总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人的行动方式对于行动的主体自身来说,它不是环境,但对于非行动的另一主体来说,它就是环境。我们到苗族聚居的地区去旅游,对于旅游者来说,苗族同胞的生活方式就是环境。即使对于某一个具体的苗族居民来说,他也具有两重性,当其以行动者的身份在行动时,他的行动不是环境,但是当他以欣赏者的身份在欣赏同胞的行动时,同胞的行动对于他来说就构成环境。

从环境与人的相互渗透性来看,环境美还表现在人对环境作用的参与,这种参与则表现为文明性。美国学者阿诺德·伯林特说得好:“我们与我们所居住的环境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在我们呼吸时我们也同时吸入了空气中的污染物,并把它吸收到了我们的血液中,它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2]

不仅是人与环境实行着能量的交换,更重要的是人将自己的活动作用于环境,使环境打上人的各种不同意义和形象的痕迹。这就是“自然的人化”。马克思说:“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3]自然人化的产物就是人类文明。环境作为自然人化的产物必然具有文明性,这文明性也凝聚在环境美之中,成为环境美的重要性质。由于人的出现,整个地球的自然界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尽管不是所有自然物与人发生了直接的关系,物质的或精神的,但由于物质世界的联系性,很难将某一自然物孤立起来看待,从理论层面,我们可以说,整个地球上的自然界都成了人的对象,都“人化”了。

人的行动,从人类发展史的意义来说,任何一种行动方式都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都是某一特定人群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形态、社会习俗及其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种行为方式,体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是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环境美的重要因素。一个地方的环境美离不开这种文明性。这种文明性如果从人类前进的尺度来看,是可以分出先进与落后来的。诸如,如厕的方式,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人民的文明水平。厕所在中国人过去的生活中,不是重要的生活设施,人们以最大的宽容允许它的简陋与肮脏。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们对如厕的方式要求高了。西方先进国家将厕所看做洗手间、化妆间、休息室,这种生活方式也传到中国,中国人的如厕方式改进了,其实,改进的不只是人的生活质量,还有环境的质量。

我们一方面认为人的生活方式存在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另一方面,也认为如果就人类生活多姿多彩的意义来说,各种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又并没有高低的区别。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方式、起居方式、衣着方式、婚娶方式、宗教方式等,如果不存在伤生残性这样反人性的性质,应该说没有高低雅俗之别。我们知道,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多有对歌谈恋受的方式,这种方式与汉族青年男女花前月下谈心交友一样美丽、动人。

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作为文明的积淀,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动态的,表现为一定的活动,包括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艺术活动和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另一种表现为静态的物资,如房屋、服饰、艺术品、生产工具等。这两种形态作为实际的生活,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当地环境美的因素。离开人们使用的物资,如果是文物,不具现实环境的价值,只具历史环境的价值,楼兰古城的废墟,只能让人缅怀当年的生活环境,古老的长城,本是汉族政权抵抗外族侵略用的,它在当年的实际生活中,构成活生生的环境的组成部分,而在今天,它当年的功能已失去,它只是作为历史的见证,作为凭吊古人的遗迹或作为旅游的场所而存在,它在今天虽然也是环境中的一部分,但已经失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而它的意义与审美价值完全不同于当年。

环境不管是哪种意义的环境,也不管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它作为人的生存之所、生活之所,都必然投射了人的印记。它的文明性,必然影响着环境的审美价值,影响着环境的美。

三、环境美的真实性与生活性

环境当其作为欣赏对象时它类似于一幅画,所以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松提出景观欣赏具有“如画性”。[4]这一观点的意思是说,景观具有艺术美的一些性质。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环境构成的景观与艺术形象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景观是真实的存在,而艺术形象是虚拟的存在。

请看屠格涅夫所描写的俄罗斯乡村的环境:

是静静的夏朝。太阳已高悬在明静的天空,而田野仍闪烁着晓露。一阵凉爽的微风,馥郁地从初醒的山谷吹来,群鸟在朝露未霁阒无声息的森林中快乐地颂着晨歌。在自顶至麓都满布着放花的祼麦的隆起的高原的瓴脊,有一个小小的村落。沿着到这村落去的狭径,一个少妇在走着,她穿着白纱巾的长袍,戴着一顶圆草帽,手里拿了遮阳伞,离开她的后面不远,尾随着一个僮仆。

她好像在欣赏这步行之乐,缓缓地前进,前前后后临风点首的祼麦,以轻柔地沙沙作响的长波摆动着,时而在这边投下一片灰绿色的光影,在那边皱起一道红波;百灵鸟在头顶上流啭,少妇适间从自己的田庄来,这田庄离开她正朝向着走去的小村落的一里许……

——《罗亭》

屠格涅夫这里描写的这个环境是真实的存在,按真实的存在,我们对它的感受是全面的,有视觉的、听觉的,还有肤觉的、嗅觉的,准确地说,我们是全身心地融入了这个环境。而在我们只是欣赏这段文字时,我们对这个环境的感受则要借助于想象,所有的感觉只是在想象中存在。也就是说,即便屠格涅夫这里全是写实,也只是写的实,而不是真的实。艺术的真实性是借助于一种约定俗成的法则所认可的真实。

现在的立体电影力求创造一个更为实际的环境。笔者曾在美国圣荷西市欣赏过这样的电影,表现的对象是尼罗河。的确,它比起平面的电影,感受要真切得多,仿佛那河流、那沙漠,特别是沙漠中行进的骆驼,就在身边。尽管如此,它与真实的感觉仍相差太远,我们仍然还只是运用视觉与听觉。我们感受不到沙漠上那份炎热,那份干燥,那份骆驼从身旁走过的一丝凉风。整个环境还只能借助于虚拟的想象才能完成,而且这种完成也只是精神性的,并非物质性的。

绝对的真实性是环境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说它绝对,是指它的存在是物质性的,是实际的存在,艺术也不是不要真实性,真也是艺术美的重要品格,但是艺术的真实性是一种虚拟的真实性,它的真实性是以艺术理论所规定的法则来认定的。各种不同门类艺术的真实性又有许多不同的要求。像中国的京剧,它的真实性是象征性的,一片桨叶,只在演员手中划动,就意味在划船了。

环境美的真实性联系到它的生活性。环境是我们的生存之所。我们欣赏别的美,目的是单纯的,特别是欣赏艺术美。艺术的功能虽然也可列出好几项,比如作为宣传的工具,作为商业谋利的手段,但它的本质性的功能却是审美,其他功能都可有可无,只有审美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了审美就没有了艺术。环境美的欣赏就不是这样了。在环境的诸多功能中,审美欣赏只是其中一项,也许还不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人们实际上是生活在环境中,而不是将环境单纯地当做一出戏或一幅画来欣赏。生活是第一位的,审美只是生活的派生物,如果要说欣赏,那也是在生活中欣赏。来到一座城市或一座乡镇,当然有第一印象,也有继入的印象,这些印象中都有审美的成分。尽管你是旅游者,你不会太看重这座城市的某些实用功能,你可能主要是欣赏,但是,你毕竟要在这座城市吃饭、乘车,要与这座城市的市民一起生活。这座城市的生活状况包括天气情况,都直接地影响到你的审美。自然环境美的欣赏虽然没有城市或乡镇的审美那样强调生活性,也没有那样复杂,但也是强调生活性的。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近距离是无法审美的,正在发作的海啸只会让人感到恐惧,而根本不能作为审美对象。道理很简单,正在喷发的火山与正在发作的海啸没有办法让人在其中生活,它不能是生活环境,因此就不能成为审美对象。但是,一幅描绘火山喷发的油画,一曲表现海啸的交响乐却是可以作为欣赏对象的,因为它们不是生活的环境。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生活中审美,而且审美性质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活的质量,这是环境美重要的甚至于本质性的特性。

环境既然是人的生活场所,它的美必然具有宜人性。环境的宜人性,体现为生理的宜人性、心理的宜人性、文化的宜人性、活动的宜人性。

生理的宜人性。它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指感官的宜人性,也就是说,它让人悦耳悦目。当然,也不只是悦耳悦目,与任何一种艺术只是侧重于某一种感官让人感到舒适不同,环境对人感官的满足是多元的,也就是说人的所有感官都可以在与环境的接触中感到舒适。这里特别要提到嗅觉与肤觉。环境中清新好闻的气味,清爽洁净的空气,甚至具有较颜色与声音更为重要的审美价值。因此,较感官宜人性更高的层面是有益于健康,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里涉及的方面是很多的,不过,空气是否清洁、是否有噪声、饮用水质量如何看来应摆在首要地位,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健康。这是第二个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宜居性。环境对于人的生活有多方面的意义,其中有的宜于观赏,有的宜于居住。比如大漠,旅游者可能对它很感兴趣,摄影师也喜欢将它作为拍摄对象,但它不适合居住,不能说是优秀的环境。既适合于居住,又具观赏性的环境自然是理想的环境。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中关于阳宅的理论是兼顾了两者的。大凡风水上佳的地方,既适合于居住,又具有观赏性。

心理的宜人性。这种心理上的宜人性,主要是指情感上的愉悦,此种情感上的愉悦当然也含有理性的内涵,但它的表现形态是情感性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说的就是这种心理上的宜人性。心理上的宜人性既有群体性的,也有个体性的。环境对于人的心理上的宜人性更强调群体性,这与艺术似有所不同,因为环境总是将群体的利益摆在首位,也许某人对香烟的气味有特殊的愉悦,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烟味的环境不能说是宜人的。心理上的宜人性一般总是可以追溯或挖掘出某种功利性的意义,但也不一定有明确的功利性。大凡视野开阔、有山有水且空气清新的环境容易让人心情愉快。你若是要问为什么,一时还真回答不上来。

文化的宜人性。这种宜人性主要指人文社会环境,但也与自然环境相关。文化的宜人性涉及的面是非常广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的生活习惯与宗教习俗。这方面亦存在较大的宽容性,尤其在现代。不过,还是有必要区分旅游与居住。旅游追求刺激,异域风光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居住就不同了,居住要求居住者融进这个文化环境,否则就感到有诸多不便。

活动的宜人性。活动的宜人性与以上所说的宜人性有所交叉,之所以特别提出来是因为对当今世界上的人来说,活动的方便与否太重要了。这里说的方便主要指办事的方便,包括交通、通信的便利以及多方面生活满足的便利。除此以外,良好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安定祥和的社会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的质量如何对环境的美学质量关系很大。

以上说的种种宜人性并不纯是审美的,有许多超出审美的内涵,但种种宜人性融会提炼,均以审美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最简洁、最明确、最有生命力的表达则是这个环境美还是不美。

四、环境美的根本性质:家园感

环境美的生态性、文明性、宜人性是从不同的维度说的。生态性持的是科学的维度,它立足于人类的立场,是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文明性持的是人文的维度,它立足于人类某一族群的立场,这族群主要是指的是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活水准、不同的观念形态,这些所构成的环境则显示出民族文化的特色。宜人性则兼有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立足于个体生命的立场,重在环境对生命包括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

人在环境中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家,由此派生了环境美的重要特性——家园感。这是环境最根本的性质。

环境作为人类的家园,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

第一,环境是人的生存所托。人是环境的产物,这环境首先是自然环境,维持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材料包括空气、水、食物无一不是来自自然。人的肉体的任何元素都是自然物质化合而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环境是人的自然生命之源。人是群体的动物,这群体就是社会,虽然自然环境给了人自然的生命,却是社会环境给了人社会的生命,离开自然环境,人就没有了自然的生命,而离开了社会环境,人就没有社会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而且是人类生命之根。

人的生命也可以理解成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物质生命即肉体生命,它主要来自于自然界,但人类维持肉体生命所需要的物质材料的生产其实是不能离开整个社会的协作的,因此,也可以说它来自于自然与社会。人的精神生命是人的生命高于动物、植物生命之所在,它又来自于什么呢?同样也来自于自然与社会,是自然与社会的现象及其内在本质作用于人的感官并经感官传入大脑再经大脑创造性的制作而产生的。因此,从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之源来看,环境也是人的生命之本。

第二,环境作为人类的家园,还可以理解成人类的发展之所托。环境不仅造就了人的生命,而且人的生命要发展,也必须依赖环境。环境在不断地变化着,人类为了自身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必须适应环境,否则就会为环境所淘汰。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许多生物诸如恐龙就是因为不能适应地球上的变化而消亡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环境不停运动这一不容置疑的铁的法则迫使人类不能消极地生存,而要积极地生存。所谓积极的生存就是发展,在生命的发展中生存,更好地生存。可以说,正是环境自身的运动给了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人类的发展需要智慧,人类的智慧其根本源头也来自环境。环境中,自然是基础。人类智慧之一的自然科学即是自然界运动规律的相对正确的揭示。人类社会是由若干个人构成的,虽然由若干个人构成,但它的运动却有着不依某一个人为转移的法则,也就是说,它也有自身客观的规律性。对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构成了人类智慧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人类的发展从环境的运动中获得原动力和智慧;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本也是人参与其中的,如中国哲学所说的“与天地参”,所以,人的发展也推动了环境的发展。

第三,环境对于人类活动的意义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其一,它是人类的活动的资源或者是对象。如果这资源或对象属于自然环境,那人的活动就表现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如果这资源或对象属于社会环境,那人的活动就表现为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活动。人类认识或改造环境的活动,结果只能是如下两种:人与环境两益两伤,或一益一伤。其二,环境对于人类的活动的意义,还可以理解成它是人类活动的背景或者说凭借。

正是人与环境这种血肉般不可分离的关系,人对环境天然地有一种依恋感。美国学者段义孚(FuDuan)将这种感情称之为“恋地情结”(Topophilia)。[5]这种对大地的依恋感既好像儿女依恋母亲,又好像夫妻相互依恋。这是一种类似于对家庭的依恋,所以我们将这种依恋感称为家园感。

家园感作为人类的一种本质性的情感,是可以细分为若干层次的:(1)从人类学或哲学本体论意义上所体现出来的人类对自然、社会的依恋。这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人类与环境的那种生命关系,这种关系激发出一种对自然、社会的情感。这种情感相对来说,比较理性化,也比较抽象。(2)从伦理学意义上所体现的对祖国、对民族发源地和对故乡、对亲人的深深依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应尽力使每一个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真正看到田野、树林和河流,到过那些无名的、偏僻的角落,因为正是这些东西的独特的美构成了我们祖国的美,我们拄着棍棒,背着行囊,到家乡各地去旅行。这些旅行跟阅读好书一样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的土地上作过几公里旅行的学生,他才能体会到祖国的美,对祖国怀有眷恋之情。”[6]这种情感的对象具体程度有别,可能是整个祖国大地,也可能是祖国最有代表性的山水景观,也可能就是自己的家乡。杜甫在安史之乱之时流落四川,他十分思念家乡,他在诗中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时,他的心中所依恋的是有妻儿老小的那个家乡。(3)从人生哲学意义上所体现出来的对自然山水的依恋。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即属于此类。又如《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名士王子猷在临时租借的住宅周围种竹,人皆不解,而王子猷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4)从心理调控或意义上体现出对自然山水的依恋。美国著名哲学家乔治·桑塔耶纳说:“自然也往往是我们的第二情人,她对我们的第一次失恋发出安慰。”[7]

珍惜环境,就是珍惜我们的家。

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是称得上我们人类环境的只有地球,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

环境有大有小,看以什么样的主体身份和从什么角度去看,如果以人类为主体,那么,地球是我们的环境。如果以公民的身份来看,那么,你所在的国家是你的环境;如果以市民的身份来看,那么,你所在的城市是你的环境;同样,如果你只是以一个住宅小区的居民的身份来看,那么,这个小区就是你的环境。各种不同层面、不同意义、不同大小的环境都是我们的家。它们彼此联系,有着或远或近、或亲或疏的关系,保护、珍惜任何地方的环境,都是在保护、珍惜自己的家。

对环境的认同感最高层次是家园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家园感视为环境美的根本性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