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创业教育案例教学初探

高校创业教育案例教学初探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国内高校开始日益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可见,将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创业教育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以单独学科的形式进行教学,而是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互渗透的方式进行创业理念和创业技能的推广。

东北师范大学 沈 雯

摘 要:案例教学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本文结合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现状,分析案例教学在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并解读其独特优势与重要作用。通过对香港中文大学创业教育案例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和借鉴,提出关于吉林省创业教育案例教学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创业教育 案例教学法

一、我国创业教育现状

(一)创业教育的发起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创业教育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1989年,联合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的概念,后被视作“创业教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开端。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 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关心的问题;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999年,我国教育部公布《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回应创业教育,标志着我国政府将创业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考虑之中。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汇集了全国162所高校的416件作品,在全国掀起了创新创业热潮,并孕育了易得方舟、视美乐等一批高科技公司。至此,国内高校开始日益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

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召开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选取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9所高等学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教育部在会议上重点引导9所试点高校对创业教育进行实践性探索,鼓励其在开设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丰富活动形式和载体,积极开展创业论坛、创业实践和创业计划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

(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创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新创业能力也作为大学生能力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步被认可,但是我国创业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份针对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调查显示:44%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不具有针对性,28%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师资不足,45%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没有明显效果,16%的学生认为没有好的教材,33%的学生没有热情,对创业教育不感兴趣,6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身意识和社会的了解,难以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26%的学生认为学校引导不够,25%的学生认为学校并不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可见,将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创业教育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效果不佳。

我国高校普遍提供的创业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开设课堂教学,由教师讲解基本创业知识,如清华大学“创业管理”、上海交大“创业管理学”、南京财经大学“创业学概论”等。2.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承接全国“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各高校指导学生撰写商业计划书,组织校内的创业计划大赛。3.开展创业论坛,聘请企业家讲授企业管理经验,聘请成功创业者讲述创业经历、分享创业经验。4.建立大学科技园或企业孵化器,为大学生初创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协助企业成长。5.实施导师引领计划,选取具有丰富经验的校友和企业家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以上5种创业教育形式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起步阶段确实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第一课堂教学所占比例并不大,而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则占有较大比例。

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以单独学科的形式进行教学,而是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互渗透的方式进行创业理念和创业技能的推广。显性创业教育课程是指高校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兴趣,包括学习创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创业学科课程、进行创业演练的实践课程。隐性创业教育课程是指高校以内隐的方式间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课程,包括可以转化为创业资源的专业课程、强化创业意识的活动课程、营造创业文化氛围的环境课程。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呈现出隐性课程多、显性课程不足的情况,且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的联系不明显。

研究表明,在创业教育领域中,我国高校和美国高校的最大差距在于学科课程、课程教学领域的不同。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创业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是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因此,抓住创业教学的环节是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创业教育与案例教学法

本文将创业教育定位为“广谱式”创业教育,“广谱式”创业教育是相对于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创业管理学科开展的“专业性”创业教育模式而言的,它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企业家精神以及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创业知识和技巧。

(一)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采用理论教授为主,辅之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有学者概括性地描述了传统教育教学的五个特点:“一是通过传授、记忆、回忆与再现的方式,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二是更注重‘教’而不是‘学’;三是正确的答案被看作是重要的并给予奖赏,而近似的答案、猜测和多种解释不被重视甚至被排斥;四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至高无上;五是考试及其分数对学校、学生和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教学法是让学生习惯于“记忆知识”,而非真的“思考”与“探究”,这种缺乏生气与乐趣的“填鸭式”教学逐步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和老师都深感厌倦。

(二)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

“广谱式”创业教育呈现出的鲜明特点为实践性强。它更多地关注“怎么做”而不是“是什么”,这种能力不能靠“讲授型”教学来传授,而必须通过“探究型”的教育来获得。“探究型”教育能够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外,还在“精神品格”“思维方式”和“心智状态”等方面予以提升。而“学生的创造力首先是心智状态、思维方式问题,其次才是知识、技能问题”。针对我国高校创业课程现状,普遍存在选修或公共课为主、课时少、上课人数多、学生专业背景多样、硬件环境受限、实践机会少的现象,开展“探究式”教育选取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将“学”与“做”相结合。“因为案例一般是真实情况的写照,进行案例讨论时既要分析问题,又要尽可能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案例讨论通过真实或近似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就可能解决‘做’的问题。”“足不出教室,通过案例教学法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既是无奈之举,又是明智之举。”“虽然形式上,教师与学员在教室里上课,但实际上,他们每堂课都在进行‘管理实习’,从而使学员进入某种管理情景,在教师的引导、支持下,激发学员独立思考和相互间的交流,促进其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案例教学法本质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客观事件为材料,训练和提高学习者在复杂情况下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与实际能力。它的精髓在于设置一种氛围和情景,引导学生在面临使人困惑、模棱两可及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做出决策,争取成功。”案例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对实践性特征突出的创业教育尤为重要。

(三)案例教学法起源和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却于1870年才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系统地应用于大学中,由哈佛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dell)率先倡导使用。1919年,邓汉姆(W.B.Doham)担任院长时推广使用。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学者使用案例,以团体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增进成员间的交流,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给予成员真实状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是哈佛式的案例教学,即教师使用事先写好的案例,组织、引导学员讨论从中学习管理知识;广义的则包含各种互动式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特征。第一,案例的内容必须与课程目标和教学主题,以及教学过程密切结合。“案例的内容与教学的过程,就像教材与教法两者不可分离,应密切结合,才能构成好的案例教学。”第二,案例教学强调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彼此之间的互动。“学习者经由互动可以得到教学者及其他不同学习者的意见和看法,增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可培养学习者表达和沟通,反省和批判的能力,以及尊重他人意见的态度。”第三,案例教学重视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只是达成学习目标的材料或媒介而已,最重要还是学习者对教学主题的了解及高层次能力的培养”。

相对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优越性。第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成为主角,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优势。第二,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呈现给学生逼真的情景,使学生深入现实情境中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三,在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增强互动性与启发性。充分的交流能够进一步激发灵感,启迪智慧,达到教与学的有效融合。

(四)创业教育的案例教学应用情况

案例库建设是案例教学发展的前提,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三大著名案例库,第一个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在1920年就成立了案例研究中心,目前有6000多个案例,各学科课程均门类齐全;第二个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案例库,目前有6500多个案例,拥有以决策为导向、以现场研究为基础的企业案例库;第三个是欧洲案例交流中心,该组织长期致力于推动和促进案例研究的基础管理教育和发展学习,并向世界各国组织提供管理案例研究材料、管理类书籍和国际管理论文

关于我国的案例库,学者何志毅2003年撰写文章认为“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并列为中国三大案例研究中心”。

学者王占仁结合近几年案例集出版的情况,认为“中欧国际商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亚太案例开发与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也重点加强了案例开发与研究”。

综观以上资料,可以发现无论是世界三大著名案例库还是我国已成形的案例库,所选取的案例均是企业管理类案例,主要针对商学院等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学使用,而非面向普通大学生的“广谱式”创业教育案例,这样“高大全”的案例对于学生而言距离感较强,针对性差、教学效果不佳。近年来,内地陆续出版了专门针对“广谱式”创业教育的案例库和案例集,如辽宁省教育厅组编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案例》、杨华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青年创业案例精选》、南京财经大学李时椿、常建坤编写的《创新创业典型案例集》等。但这些案例多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主观性强,所涵盖的教学要点不明晰,且多以宣传成功经验为主,忽视创业风险的揭示,缺少标准案例的主题、焦点、困境等要素,因此其标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都不能够为案例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此外,对于创业教育案例教学的研究情况也不容乐观。在中国知网以“创业教育”为关键词,可以检索到8195篇文章,主要是围绕创业教育的意义、体系、课程改革等问题的研究,多着眼于宏观的层面,涉及案例教学的研究论文只有几十篇,且多以研究国外案例教学和对比研究为主。综上可见,我国对于“广谱式”创业教育案例教学的应用,无论是案例库的建设还是深入研究都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三、香港中文大学设计创业个案研究

(一)设计创业个案研究源起

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创业教学主要包括讲座(研讨会)、案例研究、考察及参观和国际交流4个部分,其中案例研究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和香港设计中心联合举办的“志在创业——设计与创意工业课程”案例教学研究为例。

2009年香港特区政府确定出对香港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六大产业: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检测和认证、环保产业、创新科技以及文化创业产业。香港设计业是文化创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如今面临香港本地市场空间的萎缩、高昂的经营成本和激烈的竞争,香港设计师们应该何去何从?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和香港设计中心联合举办了“志在创业——设计与创意工业课程”,来帮助香港的设计师平衡设计与创业的关系,希望能持续激发香港设计师的创新精神、创造就业机会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课程教学在选取案例时发现香港设计类的管理课程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和本地案例,无法真正将案例教学应用到此门课程中,课程设计者希望能描绘出香港设计师的创业路线图,在“创意香港——设计志优计划”资助下进行香港设计师创业的个案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案例选取

通过资料搜集和整理,选出一批自主创业的设计师。根据地域(香港/外国)、类别、设计范畴、所属年代、业务规模、采访所需时间6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筛选,尽量涵盖各种创业类型和企业模式,并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逐一和他们进行了细致交谈,最终选定10个设计师的创业经历作为案例雏形。

2.制定案例研究框架

图1 香港设计创业个案研究框架图

3.完成初稿

案例初稿包括文字案例和视频案例两种形式,香港设计创业个案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管理、规模管理、资源管理、产品和服务管理、地点布局管理等方面。

4.举办个案验证工作坊

邀请香港设计师和商界人士对案例初稿进行讨论和验证,综合各方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个案。

5.总结分类

对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共同性,以求在多样案例的基础之上建立一条逻辑性论据链。提出设计界的创业家的7种主要类型,即学徒、商人、顾问、艺术家、企业建立者、平台主持和思想领袖。香港设计创业者在现实中占据一个主导类型的同时可能会具备其他类型的一些特质,设计创业家在不同类型之间的转变说明了他们在不断平衡创意与管理、创作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了香港设计创业路线图。

(三)理论基础

香港设计创业个案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波士顿大学和哈佛大学两位学者的“理论建构周期”。

图2 理论建构周期图

金字塔模型的理论建构周期分为两个部分,从金字塔底部向上是归纳过程,由顶部向下称之为演绎过程。归纳过程的第一步是观察叙述某个现象,给出最初的一个定义,此时会发现有异常现象,即最初定义的遗漏部分。第二步是对第一步所给的理论进行修正,将理论分割后分情况讨论,并建立新的框架。同时,由于理论分割后彼此之间会有联系,所以还要考虑分割后理论之间的联系。第三步就是得出结论。由于这种理论是对一个个小的现象描述得来的,所以称之为描述性理论。演绎过程则是先给出一个理论,然后对可能的现象进行预测,如果在某条件下预测正确,那么理论就在该条件下成立,称之为规范性理论。研究者们经过归纳过程和演绎过程的循环验证周期,逐渐完善、构建出最终的理论模型。

香港设计创业个案研究方法即以此模型为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对设计创业案例的筛选与分析,寻找到共性部分,构建了7种设计创业者类型,再运用7种理论类型衡量每一位设计创业者的具体情况,描绘出每一位设计创业者的创业路线,形成香港设计创业路线图。《香港设计创业路线图及个案》在案例研究的未来发展中提到“这次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我们仍未由这次研究得到足够的数据,去证实我们的结论。虽然如此,这分类方法已给予我们界定每一种类型的特质。我们希望这可以成为一个初步的架构,为往后质性和量性研究打下基础”。“这种结构,只是为了将涉及行业的创业行为初步分类,有赖更多的个案研究和定量研究作进一步的验证”。研究者们会在之后的演绎和归纳研究过程中不断地验证、修改、完善,进而得出最佳的理论模型,更好地解释香港设计师的创业路线。

四、吉林省创业教育案例教学的思考

通过对“广谱式”创业教育案例教学法实用性与优势的分析,以及香港中文大学设计创业个案研究的介绍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对于创业教育而言是非常有效且必要的。结合吉林省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各高校创业教学实施情况,笔者结合个人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学方法问题

案例教学法对于“广谱式”创业教育固然是一种适用且有效的方法,但其对教师能力、课程设置、案例选取、上课人数和硬件条件等均有较高的要求,而我省高校教学实际多是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上课人数较多、专业背景复杂、师资力量单薄,完全照搬国外或香港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如何结合吉林省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便显得尤为重要。

1.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有学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态度是两难的,一方面在心理上支持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但在课堂上却表现出热情度低、参与度低的情况,并将原因归纳为:不愿意参与、不能参与、不敢参与、不屑参与。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心理接受等方面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很难全面接受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能够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之上结合案例教学开展课堂教学,则会“有利于学生通过案例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而且便于主题讨论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从而做到‘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可以很好地平衡理论和实例的关系,亦可充分发挥教学的优势作用。

2.标准化案例和本地化案例相结合

我国创业教育教学面临本土案例质量不高且数量较少的情况,因此课堂教学使用案例的主要来源一部分应购买著名案例库的经典案例,如具有“决策导向”(产生冲突观点)的案例,另外也要就地取材,选取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案例,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加工和完善。由于中西方制度政策和社会文化的差异较大,不是所有的经典案例都适合本土教学,因此案例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选取,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形式上要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将教师讲解和企业家分享相结合、将理论讲授与创业实战相结合,让学生在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创业过程、感悟创业意义、获取创业知识。

图3 创业教育课程结构

4.师生角色和关系的转变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师的责任是将知识、技能与经验通过课前准备、精心组织、辅导答疑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一教学过程也是单向流动式的。案例教学主要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承担“倾听、促进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学氛围是“充满‘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一种教学心理氛围;允许学生的回答有错误,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允许学生挑战权威(包括挑战书本和老师);不以终端结果为唯一标准,更注重获得真理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大班授课存在“学习者搭车”的现象,不愿意发表意见,期待标准答案。案例教学法要求每一名学生都成为教学主体,成为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知识建构者。这也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该协助学习者作转换,如此才能减轻学习者的疑惑和不安,而能进行较具挑战性的高层次认知学习”。

(二)案例库建设问题

本土化案例库建设对创业教育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吉林省缺少北上广大都市的创业环境和资源,又无法和具有特色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相媲美,应该结合我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案例选材。

有学者强调案例选材时的注意要点:首先,选材的基本定位在于培养创业精神,而不是教学生开公司当老板;其次,选材的基本方向在于结合不同专业特点,而不是“一例通教”;最后,选材的基本原则是“就地就近”,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洋经典”。这三方面点明了“广谱式”创业教育案例选取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吉林省创业案例库建设应充分考虑地域性、时效性、创业领域、规模和国际标准等方面的问题。案例首先要考虑地域性,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程度和创业环境的差异对创业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实例更感兴趣,因此选取吉林省创业案例或各高校的校友创业案例更容易引发学生共鸣,达到“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效果。第二要考虑时效性,“时过境迁”的案例与现今社会环境不相切合,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新发生的事例则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要考虑创业领域与所学专业的结合,我省高校多、专业多,学生对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兴趣浓厚,如艺术、体育、工程、生物科技、旅游管理等,结合专业形成系列创业案例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第四要考虑企业规模,既要选取成功企业的经验,也要有初创企业的艰难,还要包括创业风险的揭示,要让学生全面了解创业的“真相”。最后,案例撰写要符合国际教学案例标准,要以真实发生的事件为依据,案例还要“以问题为导向”,有矛盾、冲突、困境,能够作为分析、讨论的基础。

(三)师资队伍问题

实施创业教育案例教学法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为保证,目前全国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都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案例教学法的推广要求教师对案例撰写、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均有较强的功底,因此着力培养掌握案例教学法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

首先,要为创业教育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机会,从一线教师中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前往国际创业教育案例教学较成熟的地区和高校进行实地学习与考察,开阔视野,将世界领先水平的教学方法带进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在师资队伍的组建方面,除创业教育授课教师外,还应聘请管理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感兴趣的专业课教师、企业家和投资者等多种类型的嘉宾担任创业教育教师,以保证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汲取知识,提升创业能力。第三,要为创业教育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通过教学比赛、创业期刊论文、研讨会等形式,增加各高校创业教师的联系,在相互切磋中共同进步,提升创业教师整体的教学和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孔令锋.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演进.载陈敬良、魏景赋、李琴.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赵建中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木志荣.创业计划竞赛:一种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载张玉利,李政主编.创新时代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

[4]肖亚涛,杨利军.案例教学在创业教育中的运用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5]徐茂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5)。

[6]刘帆.中美两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基于统一标准. 中国青年研究,2008(5)。

[7]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导论.人民出版社,2012(1)。

[8]唐德海,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教育研究,2001(2)。

[9]王占仁.案例教学法与“广谱式”创业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13(9)。

[10]张卓玉.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义的回答.商务印书馆,2009。

[11]谭志合.案例教学法在《创业学》教学运用中的悖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12]马新建,李庆华.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与学习方法(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3]陈德智.管理案例编写与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4]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九州出版社,2006。

[15]何志毅.对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建设的思考.当代财经,2003(1)。

[16]全球创业观察2009香港及深圳研究报告.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17]Paul R.Carlile and Clayton M.Christensen.The Cycles of Theory Building in Management Research,2005.

[18]胡林.案例教学法对高职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及应用.职业教育研究,2010(12)。

[19]张英华,凌培全.“校企结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