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学的人文精神教育初探

高校教学的人文精神教育初探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把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渗透到整个培养过程的全程教学中去,依靠所有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和积累,才能收到真正的实效。只有这样,高校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才能够教学相长于人文精神的统一目标之下,形成良性的教学循环,由此生成优良的高校教学生态。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普遍缺失是形成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校教学的人文精神教育初探

何京敏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改革的关键时期,开始了新的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这也将是关乎高校生死存亡的竞争与发展。当今国家提出“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战略主题之下,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首先必须要培养人民满意的人才。国家在人才方面坚持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调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沿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思路,注重培养人才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其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和不断提高,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当下大学的教学,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教学,无论文理学科还是工医学科的教学,无论是艺术类教学还是体育类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现象普遍而较严重,传授知识的终极目的模糊不清,更有甚者,人文学科的教学缺乏人文精神的现象多有所见,不少学生的学习目的流于为个人的谋生或赚取更多的钱财,渐渐远离了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从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掌握上看,当今的大学生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任何时代,但从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判断上衡量,已远远达不到时代和社会的期望,更引起人们为中国未来发展所需的栋梁之才而担忧。

改变高校的这种现状已经迫在眉睫,但已经不是简单易行,需要长时间的综合治理和逐渐调整,还有待于社会大环境的逐渐改善。作为社会精神引领的高校,必须从自身内在的因素分析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应当主动寻找改变的突破口,找到突破现状的多种渠道,率先治理精神问题,在转变社会大环境的综合治理中,真正担当起社会精神导向的责任。

高校的教学是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技能的中心环节,社会现实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视,使得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铸造更多的是受到专业和基础学科课堂的引导和影响。因此,倡导高校整个教学课程贯穿人文精神教育,不失为改变大学课堂现状的一个有效突破口,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双向互动活动中,逐渐铸造起应有的大学精神,塑造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世界。只有把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渗透到整个培养过程的全程教学中去,依靠所有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和积累,才能收到真正的实效。

我们的社会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铸造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同等重要。不可否认,大学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大学生精神世界铸造的努力,但是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仅仅只有赖于“两课”,以及相关的人文科学课程本身的力量,仅仅依靠脱离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主战场的课外活动的影响,仅仅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熏陶等还是远远不够的,效果也是不显著的,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相脱离的。只有将大学教学的所有课堂都贯穿人文精神教育,使人文精神教育深入教学主战场的腹地,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并且水乳交融在一起,才能日积月累地把人文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浇灌到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自觉行为,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走入社会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精神楷模,才能担当起改善社会的重任,才能成为民族的脊梁,才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同时,只有将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所有教学课堂和教学的其他各个环节,教师才能自觉地扬起人文精神的风帆,真正从内心树立起道德规范,在课堂上用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课下以人文精神的行为熏陶学生,渐渐显现“人类精神的工程师”的本位。只有这样,高校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才能够教学相长于人文精神的统一目标之下,形成良性的教学循环,由此生成优良的高校教学生态。

一、高校教学的人文精神的含义探究

1.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广义是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我们可以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人性,即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这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其二是理性,即对真理的追求,这是广义的科学精神;其三是超越性,即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概括起来,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中心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中心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也就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关系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2.人文精神的当代特点

与人文精神产生的年代相比,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人类在极大地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一些旧有问题还未解决,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人类21世纪面临的共同挑战是:人文危机、精神危机和生态危机。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普遍缺失是形成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精神也不断汇入不同的时代精神,成为各个时代引领人们精神前行的精神向导。当代人文精神,秉承了人文精神的初始精髓,弘扬人文精神的永恒性精华,吸纳了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的优质,也汲取了后工业化时代和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经验教训。其特点是:突出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生命,守护人生的价值和幸福;敬畏自然,自觉将人的生命纳入自然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反省工业化造成的不良后果,反思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反省社会财富增长与人的精神萎缩的失衡现象,警醒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终极意义。人文精神成为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走向人类美好理想彼岸的终极精神导航仪。

在面临固有问题与新的危机双重压力的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重拾、重返,以及如何结合新时代特征的重现、重建,尤其是在高校,是极其重要的、迫切的课题。

3.高校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含义

高校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指在所有的学科教学中都贯穿人文精神教育,教师在每一门课程教学中都须显在或潜在地体现出人文精神。

具体地说,人文精神在各类教学中无所不在,成为教师教学的潜在意识、自觉行为。高校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不仅仅是指人文课程本身教学中传授人文精神知识的问题,也就是说,在高校的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要贯穿或蕴涵人文精神。在传授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各种专业技能,以及打造学生综合素质的每个环节过程中,都要贯穿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都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铸造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教学全过程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过程之外。

二、高校教学人文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教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其根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高等教育形式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失衡日益严重,高校教学的人文精神缺失现象越来越明显,特征也越来越凸显,主要表现有:知识传授的引导缺乏性;技能培养的目的缺失性;人文精神教育的表皮化;师生人文精神的缺损性。

中国社会精神问题已经严重侵入高校各个层面,从教师到学生,从领导到员工,从行政到教学,从学术到科研,从课内到课外,从学生学习到就业等。大学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问题,教学遭到严重的挤压,学术精神受到了空前的挑战。高校的课堂教学已被挤兑得只剩下传授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教师在科研数量指标的重压之下,课堂教学成了为晋升职称凑齐教学时数的工作附庸;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把课堂当成急于得到某种专业技能得以就业的手段,一旦感到课堂的这种功能不灵,逃课心理便成为常态。现代大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任务逐渐被淡化而濒临殆尽的边缘。大学生在自身人文精神严重缺失与社会拜金主义浪潮的内外夹击之下,其精神不可避免地越来越趋于迷茫,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校门时的美好理想,时间不长就被碾碎,意志消沉,心理脆弱,精神茫然。大学教师也在日益被轻视的教学和乏味而繁重的科研双向失衡状态驱使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渐渐成为遥远的梦幻,从事着人类精神创造性的工作,却往往难以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走入了从教之初是英才、逐渐变成庸才、最后成为蠢材的教师生涯怪圈。

(二)高校教学贯穿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高校教学的人文精神教育关系重大,它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人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我国高校改革方向、大学办学的根本目标;关系到民族社会的发展走向,国家在未来能否强大而文明;关系到人类能否进步前行,人类能否可持续地和谐生存与发展。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高校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高等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当代作家毕飞宇说:“想象力的背后是才华,理解力的背后是情怀。”只有在人文精神沐浴下,大学生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用人文精神铸造出来的精神世界,才能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塑造出健康完整的人格,才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无限的生命的价值意义。

高等教育具有导向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激励作用。高等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要具有人的自觉意识,其整体是引领整个社会不断进步的主要力量,这就要求培养的人才必须对真善美具有内在的追求。

2.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的转型时期,急剧扩招之后,面临着内涵提升的迫切任务,高校已经进入核心竞争力的角逐时代,核心竞争力不仅关系到高校质量的高下,还直接关系高校在改革中的生死存亡。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科研成果的增加与提升,校园文化的积累与升华等核心竞争力都要归结到一点: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为社会所承认、需要和欢迎。而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状态,必将成为社会承认需要和欢迎的基本前提条件。高校教学的人文精神,明确了教育为了谁的终极目的问题,是高校教育的灵魂,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构建核心。

3.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大学是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为目的,负有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引领的使命,是对人的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所以,大学应当有强烈而严肃的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使命感。大学不仅是人类社会的科学脊梁,还是人类社会的道德良心,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和国家民族发展的希望。因此,大学必须有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人类意识,自觉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负责,并致力于培养有国家责任感和世界责任感的新人。

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引领整个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深层走向,左右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影响着整个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前景。只有高校人才培养整体性人文精神的提升,才能引领民族、社会乃至世界、人类走向真正的文明与进步。如果高校培养的人才只有现代的科学技术,而缺少坚实的人文精神,将会面临放大科学技术双刃剑的负面作用的后果,甚至造成利用科学技术非法牟利、危害生命、破坏环境等恶果。

具备了坚实的人文精神才能称之为高素质人才,人才的一切作为才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才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技术消除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才能阻遏利用科学技术为非作歹行为。有了坚实的人文精神,才能在文化多元的世界格局中,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文化,汲取和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才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中间力量。才能达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想世界的彼岸。

(三)高校教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可能性

1.经济社会人们的迫切渴望

在经济飞速发展、财富急剧增长的当今中国,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人们的物质需求普遍攀升后,以“钱”为本的现象日益凸显,精神压力随之不断加大,人的精神出现了空前的迷茫,寻找精神家园的渴望愈来愈强烈。

高校是社会的先知先觉者,是人类知识的传播地,更是引领人类走向文明美好未来的重要精神导向。所以,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不仅关乎当今社会的现状,更关乎人类未来的命运向何处去,中国的未来取决于当今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铸造。人民对大学满意与否的主要前提,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坚实的人文精神。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根本任务,包括人才既具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知识和能力,又具有坚实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够很好地建设社会,而且还要成为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精神导航者。

社会需求是高校改革的根本动力,而人文精神教育又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高校只有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遵循高校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够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2.高校学生强烈的精神向往

我国高校学生是在基础教育的应试重压下走向大学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自身,内心深处都怀有对大学无限美好的向往。静心分析这些美好的向往,其实内核中都存有对人文关怀的朦胧渴望。当今大学在扩招的过程中,都顺势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校园更加美丽,条件更加改善,学科更加多元化。但是多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后,多少都有精神上的失落感,很多毕业生认为大学生活不够美好,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大学生精神问题越来越多,自杀现象有上升的趋势,其中的原因很多而复杂,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其中主要的根源之一。当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时,没有强劲的内在精神支撑可以依赖,当外在的精神依赖又无处寻找时,轻视生命的悲剧就时有发生。在大学里看不到人文精神灿烂之花的盛开,进入大学时的美好向往就犹如春花经受不起风吹雨打,渐渐凋零了,对大学的生活由强烈而美好的向往,渐渐变成了无可奈何的叹息失望。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一切都应该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及其家长渴望通过高等教育,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但是更渴望在学校得到人文关怀,增强人文精神,健全完整而健康的人格,并能够在走向社会后,将人文精神传播出去。总之,当下大学生出现的种种精神问题,归结起来还是在于精神的脆弱与迷茫。当人们不断质疑当今大学生的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的大学有没有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坚实强大起来的教育,不是那种皮毛式的表层人文精神讲述,而是渗入到各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上的人文精神教育。大学生的各种精神问题,已经为我们的大学人文精神教育敲响了反思的警钟。

3.高校教师的教学终极愿望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高校教师的幸福指数经过扩招短暂地走高之后,越来越趋向低迷,在专业、待遇、职称等竞争压力之下,大学教师的职业越来越成为看起来好看,听起来好听,但做起来难做且乏味的职业。本应该教育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自身得不到全面发展,教学和科研兴趣被晋升的硬指标所扼杀,正常的学术竞争演化为待遇竞争、收入竞争,乃至金钱攀比。随着学术腐败不断充斥人们的视听,大学这座神圣的象牙塔在人们心目中被无情毁灭着。在种种压力之下高校学术不端现象比比皆是的时候,仅仅寻找个人原因已无济于事,高校教师的人文精神缺失已经非常具有普遍性。教师在学校得不到应有的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不出应有的人文精神,对学生也传递不出应有的人文情怀。片面地强调科研的晋升条件,使大学的教学已经沦为教师的副业,教师认真对待教学的态度、精心注入人文精神的教学热情,早已经被忽视教学的职称等各种评价体系挤兑得无处安身。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对教学本身的热情和兴趣的丧失,而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大学生逃课现象反过来又导致教师更没有课上的恶性循环,不断衍生恶性循环。

大学讲台本应是大学教师人生最精彩时光闪现的舞台,教师职业的价值意义、教师职业的人生追求、教师职业的精神满足都应该在讲台上得到最好的实现,教师的学术研究,应该是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是科研成果最直接最有效转化的价值显现。大学教师应该在传授人类知识的同时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生,使自身的精神力量丰富和强大,成为学生的人生和精神导师。大学教师应该在照亮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大学教师真正成为社会尊敬的职业,回归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现教师教学的职业、专业、事业“三业”并进,有效地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事业向前发展。

三、高校教学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研究

1.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首先是培养尊重生命的意识。培养生命是美好的深层意识,深刻认识生命的不可重复性,珍惜美好的生命,唤起对自身和他人生存权的内在敬畏,坚守捍卫生命的正义与神圣。

再者是对于美好人性的唤醒。弘扬和培育人性中美好的本性,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拓展,自我提升,并影响他人人性不断升华,把完成生命的美好历程作为生命的终极价值追求。

更深一层的是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索。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人生的真谛,追寻生命的价值意义所在,即对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不懈思索探寻,并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

2.批判精神的高举弘扬

批判精神是人的主体意识的高度显现,也是人文精神的行为显现,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对一切丑恶和缺损的批判。

批判丑恶的人性阴暗面。譬如对狂妄、自大、残暴、狭隘、嫉妒、野蛮、战争狂、虐待狂等人性丑恶面,特别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其人性中的阴暗面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对历史造成的倒退,要进行人文的批判。在传授各种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批判历史事件中人物的丑恶本性,分析丑恶行为的人性根源,教育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是非善恶标准,从中学会人的行为的正确与否,从而学会进行人的行为正确的价值判断。

批判丑恶的社会黑暗面。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任何社会都有黑暗的一面,这是大学教师在各个专业领域教学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面对社会黑暗现象,教师无需回避,而应该用人文精神准确地引导学生,将社会的黑暗现象视为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鲜活素材。

首先要实事求是地直接面对社会现实的黑暗面,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哲学方法和专业视角进行现象分析,最后引导学生以人文精神为终极标准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并引导学生寻找消除黑暗现象的途径,激发学生批判丑恶,改善社会,扬善惩恶的社会责任感。

反思科学崇拜的过失面。自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和想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物质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是在科技带给人类物质享受的同时,又给人造成了许多无可挽回的灾难。人类已经开始反思,这一种反思也渐渐地为人文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特征。

大学的教学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精神,以人文精神为终极标准,正确对待和使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树立担当遏制科学技术滥用,甚至运用科学技术危害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行为的崇高责任感。

3.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日本学者黑田鹏信说:“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真善美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美学标准,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人间理想,与之相反的是假恶丑。从哲学意义上说,如果某一思维性事物有利于发展主体的本质力量,那么它就是真,反之就是假;如果某一行为性事物有利于发展主体的本质力量,那么它就是善,反之就是恶;如果某一生理性事物有利于发展主体的本质力量,那么它就是美,反之就是丑。真善美的判断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终极目的,最终是为了人的解放和自由与发展。

在大学的教学实践中,求真,就是张扬理性,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就是坚守科学精神,遵循客观规律;求善,就是弘扬正义,博爱为怀,就是关爱人类,保护环境,维护和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求美,就是引导人们构建和谐,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就是高扬个性和主体精神,维护平等和人的尊严,追求人的自由,执著于理想、信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高校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

1.实施的基础:教师主体

教师是高校教学的主体,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先导因素,其选择的教学的主要内容、思维的基本方法、语言的表达方式等都对学生有着引导性的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于极具可塑性的大学生来说,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有无,人文精神水平的高低,人文精神的引导作用对于大学生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乃至学习什么,以及人生观的形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大学教师是大学生名副其实的精神导师。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引向何方,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意味着将学生的人生引向何方。教师担当的人文精神责任不可谓不沉重,所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是大学教学人文精神教育实施的基础。

教师将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体现在学习方法的培养上、蕴涵在创新精神的培育里,落实在专业技能的打造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自己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精神,并且成为支配其教学行为的潜意识,在任何知识点的讲授中都自觉地贯穿人文精神的引导,人文精神教育化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

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注重“知行合一”,提出言行一致,甚至提出“身教重于言教”的道德要求。教学中人文精神实施的关键点,还在于教师行为上的人文精神体现,关爱学生,以生为本,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学习创造公平的环境,营造和谐氛围等。

2.实施的保障:政策导向

仅有道德上和规范上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道德上、规范上的要求必须落实到学校的政策中去导向,落实在学校对待教师的态度和措施上。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特别是自己的专业工作,每个人都有在实践中体现价值并得到承认的愿望需求。对于教师来说,最有效的政策导向是与专业评价、业务评估、业绩评比等指标相关的导向作用。

学校应该在制定职称评审的政策上,凸显教师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指标,而不仅仅只是规定教学时数的完成量,在重视教学效果的指标中加入人文精神引导效果的权重,这是对教师教学提出要求能够落实最为有效的政策导向之一。除此之外,还应在学生评教的内容里,设置教师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效果的指标,这不仅对教师是有力的政策性引导,也是对学生潜在性的引导,让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有人文精神的意识,也让学生懂得教学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提高对教师教学的人文精神引导的需求。另外,在教师工作的评比、先进人物的表彰等评比条件中,都应显现出教学的人文精神内容要求。同时,对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应该重点强调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凸显和引导方法的培训,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与人文精神相生相伴,水乳交融。以上种种政策的导向作用,无疑就是更好地为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人文精神教育营造出浓郁的氛围,使人文精神教育渐渐成为教师的潜在意识和自觉行为。

政策落实的前提是对教学主体的人文关怀,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关爱教师,学校为教师的个人发展创造公平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气氛,使教师在人文关怀的氛围中从事教学工作。学校各种政策的制定,都应该想配套,要有利于关爱教师,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实施人文精神的教育。

3.实施的关键:学科保障

学科建设是学校教学中心的重点环节,受到高等教育上上下下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人文精神教育的渗入必须蕴涵在学科建设的源头工程建设上。具体说来要渗入到学科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中,体现在各个课程的教学大纲目标设定上,表现在每个课堂讲授的内容选定、考试考查内容的选择及教师对学生各项成绩的评定上。

大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只有贯穿于学科建设中,才能深入到教学领域的腹地,与大学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水乳交融在一起,才能收到实效,才能彻底改变目前高校在人文精神教育中“教而不学,学而不教”的倒置现象,改变学生对人文精神学习上皮毛与内容脱离的现象。

大学的人文精神教育深入到知识传授的课堂中,专业技能的培养中,教师关爱学生的行动中,再与专门的人文精神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以及校园的文化活动相互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师生的人文精神提升,才能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才能培养出具有坚实的人文精神的专业人才。当这一目标实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才能得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