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港城互动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港城互动的历史进程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港城互动的历史进程港城关系在港口城市演进的过程中互为因果关系,港口的发展将促进依托港口的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又促进港口的繁荣。(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9年是港城互动的初始阶段在初始阶段宁波港口发展始终处于河岸港发展阶段,港口与城市合为一体。在成长发展期港口对城市推动的主要作用因素是港口的工业功能。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港城互动的历史进程

港城关系在港口城市演进的过程中互为因果关系,港口的发展将促进依托港口的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又促进港口的繁荣。根据港口城市的生命周期理论,把宁波港口城市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生长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转型期。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9年是港城互动的初始阶段

在初始阶段宁波港口发展始终处于河岸港发展阶段,港口与城市合为一体。甬江口建设镇海港区,标志着宁波港实现从河岸港向河口港转变。这一阶段港口和城市在区域上紧密接壤,在功能上强烈依赖,处于相互依存、共同增长、发展的阶段。这是港城关系史的必经阶段。

1.港口规模小

承接解放前发展,宁波港长期设立在三江口甬江两岸,离出海口26公里。通过港道疏通,新建与扩建一批码头设施,开设外马路客货轮、白沙联运、江东三大作业区,其职能各有区分。外马路客货轮主要装卸什货,白沙联运作业区主要装卸煤、黄沙、矿石、什货,江东作业区主要装卸煤、黄沙、化工原料。1959年建成的姚江大闸,虽然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姚江两岸水利条件,但也带来了潮差增大、航道变浅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港口的发展。长期以来市区港口最大只能通行3000吨轮船。

1960年根据《浙江省宁波港港口规划(1961—1967)》,宁波市政府明确提出以市内河岸港为主、适当发展镇海港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新建与扩建相结合的方针,白沙作业区进3000吨海轮,镇海河进7000吨海轮的目的,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致使镇海港计划迟迟没有实行。

1973年,受周恩来总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重要指示以及粟裕将军在全国港口建设会议上的提议,宁波港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明确,甬江口建设镇海港区的方案正式确立下来。建设镇海新港,标志着宁波港实现从河岸港向河口港的转变。1978年10月万吨级、3000吨级煤炭专用码头落成并投产运营。两年后的11月4号,宁波港终于结束了只能靠3000吨级船舶的历史——万吨级的“红旗110号”煤轮,平稳地靠上镇海港区的煤码头。这是宁波靠泊的第一艘万吨轮。

在这个阶段,港口长期处于城市之中,与城市融为一体,固然可以带来交通便捷的优势,但也造成与城市发展争夺空间、城市框架不易拉开、城市功能混乱等矛盾。

2.产业链延伸处于初级阶段

在初始阶段港口对城市推动作用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港口的运输中转功能,由这一基本功能诱发产生的港务部门和集散部门,成为港口直接产业,它是港城初始联系的最初媒介。宁波当时的产业布局呈现与河岸港发展相适应的特点,呈现利用港口条件,沿甬江两岸布局、推进工业化的特点。自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围绕建成浙东地区近代化、现代化的综合性工业基础目标要求,宁波规划建设了6个工业区:江东冰厂路沿甬江一带为发展纺织、造纸、基本化学、化肥和电力等工业的地区;江北新马路、草马路一带为发展机械制造、金属冶炼、金属加工等工业的地区;江北白沙区孔浦沿甬江一带为发展造船、渔业加工、木材加工、纺织及为渔业服务的工业地区;江东镬厂巷以南沿奉化港一带为发展手工业金属加工等中小型工业地区;西郊马园村附近为发展罐头食品工业地区;北郊路一带为发展电力、漂染等工业地区。除西郊马园村外,其他5个呈现沿甬江、姚江两岸布局的特点。

随着港口外迁变化,宁波开始依托港口建设现代临港产业。宁波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条件,采用嵌入式模式发展港口城市产业链,引入新企业、新行业发展临港产业。针对当时缺乏电力、严重影响沿海城市工农业生产与生活的现状,在国家与浙江省的支持下,宁波依托港口开工建设镇海发电厂和浙江炼油厂,使临港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在临港工业建立以后,城市产业结构开始向重化工业方向发展。

3.港口城市发展缓慢

港口主要体现运输功能,虽然带来了一定程度上人流和物流的集聚,但是受港口发展规模以及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这个时期的城市规模普遍很小,空间结构比较简单,港口对城市的推动作用很有限。根据当时港口、产业以及人口集中于三江口,特别是甬江两岸布局特点,宁波重点发展江北区、江东区,逐步形成以三江口为中心,沿三江口及其甬江两岸扩展的发展态势。宁波中心城区面积扩大的幅度十分有限。市区面积仅从新中国成立初的14平方公里,增至1972年的16平方公里。在港口外迁的影响下,开始依托港口建设港口城市框架,通过非连续的方式扩大城市规模,提升中心城市水平。根据宁波当时港口发展的趋势以及产业布局的特点,宁波开始跳出三江片、跳出老城区,重视镇海片建设。宁波通过实施《宁波市1974—1980年城市建设规划》,重点发展镇海片,逐步形成一城一镇(老市区、镇海)的不连续带状群发展格局,为下一步城市空间格局奠定了基础。至1978年宁波市市区面积达到18.3平方公里。

(二)1979年至1997年是港城互动的成长阶段

北仑港开始建设,标志着宁波港口开发进入新阶段。随着港口外迁变化,产业、城市的功能与分布也发生相应的变化。1997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8220万吨,超过秦皇岛港而上升到第二位。在成长发展期港口对城市推动的主要作用因素是港口的工业功能。

1.港口规模得以不断扩大,港口功能提升

这个阶段港口设施不断完善,港口的发展速度继续递增,港口逐步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生存网络,发展空间同城市进一步分离,开始独立于城市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宁波依托北仑港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条件,开始大规模建设深水良港。1979年,北仑港区的开发建设标志着古老的宁波港走出甬江,开始了由迈向河口港到海港的历史性跨越。“七五”时期以后开始二期工程以及国际集装箱码头建设北仑港区加速向多货种、多功能综合性国际中转港发展。同时,改建宁波老港区码头,加快镇海港区杂货码头建设,形成由老港区、镇海港区和北仑港区组成的三个功能互补、辐射面较广的港口布局。1979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36万吨,到1997年达到将近10000万吨。1990年开始抓住国际集装箱运输加速发展的态势,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提升港口竞争力。1990年宁波港集装箱运量只有2.2万箱,到1997年已翻了近百倍。

2.开始依托港口建设现代临港产业

在港口开发的有力带动下,现代临港产业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一阶段,宁波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大榭开发区和宁波保税物流园区为载体与平台,实行优惠政策,大量吸引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壮大临港工业。宁波依托港口在北仑、镇海、大榭等沿海地带建立起石化、能源、汽车、钢铁、造纸、修造船等为代表的临港工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临港重化产业集群和加工工业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产业联动。借着港口与政策双重优势,宁波大力发展电力、钢铁、石化、造纸、修造船等临港产业群,形成各具特色的北仑、大榭、镇海三大集聚板块。与此同时,重视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现代物流业的空间布局。

3.开始依托港口建设港口城市框架。

城市迫切需要重新规划港口和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根据港口发展的特点与趋向,港口城市的框架结构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快速扩大面积与规模的非连续式扩张已经成为主基调。为了与海港开发相呼应,宁波在北仑建立新城加快北仑片区发展;又通过建立东部新城,更好地实现城市中心与港口互动,拉开了城市框架,全面拓展港口城市的空间链,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三)1998年至2008年港城互动的成熟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内外海运业全面兴旺的背景下,宁波港抓住国际产业转移、长三角地区经济腾飞以及杭州跨海大桥建成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港桥海联动发展,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提升港口的国内国际竞争力。1999年7月,国务院批复宁波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11月,浙江省政府批准“宁波—舟山港”名称。

1.港口地位提升,港口功能拓展

从单一海港走向港口群联动是本阶段的重要特点之一。2006年1月1日,“宁波—舟山港”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宁波、舟山两港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推动港口、城市的整合,对提升港口城市整体竞争力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和象山港跨海大桥相继建成通车,标志着港桥海联动发展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进入港口、产业、城市、区域、环境联动发展新阶段。自2006年以来,发挥两港合群优势,港口吞吐量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在2009年达到5.7亿吨,位居全球海港吞吐量第一,总量比2008年增加了0.5亿吨,增幅10%,增长速度全球第一。据浙江省港航管理局统计,宁波—舟山港2009年完成的5.7亿吨货物吞吐量占全省全年海港货物吞吐量的81.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4亿吨,占全省海港的92.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3万标准箱(TEU),占全省海港的94%。

2.全面带动了产业链延伸

随着临港产业进一步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加速,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目前,宁波临港产业集群主要由港口物流产业群、临港重化工产业群和加工工业产业群构成。港口物流的市场主体的类型可分为:货主、船公司、运输代理企业、港站型企业、联运型企业、仓储型企业。宁波的重化工业集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大工程大项目为抓手,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打造石化、钢铁、能源等临港重化核心产业群。宁波临港区域也有发展加工贸易的独特优势。通过几年的发展,宁波的加工贸易、仓储业务、国际贸易取得了长足进展,已初步形成计算机产业群、微电子光电子产业群、软件产业群、精密机械产业群和国际贸易、仓储物流企业群,为宁波高科技产业和进出口物流集散打下坚实的基础。宁波也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内容,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相关产业不断提升,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3.城市空间框架不断完善

自实施《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以来,宁波市的城市总体框架不断拉开。2002年2月1日鄞县撤县设区后,宁波市区面积扩大到256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192.6万人。极大地推进了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建设。为了更好地适应宁波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贯彻中央、省委以及市委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精神,宁波市于2002年第三次修订《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宁波城市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为:以宁波中心城为中心,二区、T轴为主体的面向杭州湾的开放式空间布局结构。二区即以余姚南部四明山麓前沿至东钱湖、穿山半岛为分界线,形成北部都市区、南部生态发展区。T轴为杭州湾南岸滨海线与沿海国道等交通干线构成的T字型发展带。北部都市区是宁波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地区,重点发展港口、制造业、物流及金融、商贸、信息、科技、风景旅游等第三产业。规划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杭州湾南岸及滨海线形成带形组团城市结构。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为纽带,卫星状小城镇为组团,实现网络互动,整体发展。南部生态发展区是城市水源涵养地,重要的生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风景旅游、水产养殖加工和机械电子等与生态环境、风景旅游无矛盾产业。规划以宁海县城、象山县城为中心,西店—宁海县城—岔路,象山县城—石浦两条城镇发展纵轴及象山县城—宁海县城发展横轴组成点轴型结构。

2005年开始启动宁波东部新城建设,构筑中央商务区和行政中心区基本框架形成展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区域。2006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宁波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宁波“十一五”时期“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2006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根据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以及基础设施现状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承载能力要求,将重点开发建设10个功能板块(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湾头休闲旅游区、三江中央商贸区、科技文化创业功能区、长丰滨江休闲居住区、南部商务区、都市文化旅游商贸区、铁路南站客运枢纽区、镇海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区、宁波保税港区),从而全面提升宁波城市的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img135

图8-3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这个阶段港口吞吐量的增长速度与加速度递减,增长的动力明显减弱。港口城市的发展也进入成熟期,港口对城市推动作用逐渐减小。港口直接产业与港口关联产业的发展构成了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由此产生空间集聚引力,吸引与港口无直接关系的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这种乘数效应的集聚促进了城市产业体系渐趋完善。港口城市发展进入多元型经济发展阶段。

(四)2008年以来宁波港城互动进入转型期

港口城市最后进入自增长期,即港口不再能明显地推动城市的发展。港口城市在进入多元化型经济发展阶段以后,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种自增长效应,港口城市的发展逐步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多元化产业发展及城市经济的自增长发展。这时,如果城市凭借自增长效应继续发展,港城关系分离,港口经济的优势地位、主导地位就将逐渐失去、转移,港口的发展逐步停滞、甚至衰败,威尼斯和伦敦就是典型的例子,即表现出港衰而城市成功转型继续兴旺。当然,城市自增长效应并不能成为港口城市继续发展的强劲动力,还必须求助于新的动力,才能实现在原有水平上的飞跃,从而成功转型进入下一个新的周期。

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继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创建梅山岛保税港区,是宁波争创发展新优势,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的必然选择。要以此为契机,围绕新时期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目标,坚持协调性、科学性、渐进性和人本性的原则,实施港港联动、区港联动、港城联动、港桥海联动,推进宁波港城关系成功转型,在港口与区域关系上,强调港口必须为区域发展服务;在港口与产业关系上,强调依托港口实现产业的高度化与国际化,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为产业发展服务;在港口与城市关系上,强调港口必须为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区域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服务;在港口与环境关系上,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港口与自然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