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力需求及其补偿

劳动力需求及其补偿

时间:2022-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技术进步、劳动力需求及其补偿从企业采用的技术类型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技术两种。因为节约活劳动的技术不但会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这会比节约资本的技术革新为厂商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及总体就业量的影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第四节 技术进步、劳动力需求及其补偿

从企业采用的技术类型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技术两种。不同的技术类型对劳动力的需求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劳动密集型技术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资本密集型技术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但是,资本密集型技术是技术发展的一般方向。也有的人认为,即使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在长期内也会实现就业的补偿,因而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会降低。下面我们就探讨企业技术的起源和补偿问题的充分与否。

无论要采用何种类型的技术都需要资本的投入,这就涉及资本的来源、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不同资本结构的融资成本会不同,不同的资本结构又会决定着企业的治理结构,决定着诸如企业技术选择等重大决策。例如,在以债权为主的资本结构的企业,债权人将可能会限制企业采取资本密集型技术,因为这种技术投入资金大、风险高,债权人要保证其贷款的安全性。

如果劳动力价格便宜,企业会倾向于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反之,如果劳动力价格昂贵,企业就会选择资本密集型技术。以上谈到的技术更新都发生在要素价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要素价格不变,厂商是否有动力采取新的技术呢?回答是肯定的,尤其是从长期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看做是资本积累过程的一般趋势,也即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进步的常态是节约劳动型的。这是因为,首先,在一个动态的以时间为基础的非稳定状态增长模型中可以说明,只要存在着资本积累必然会出现技术变动。因为资本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生产它也需要成本。假设资本品的生产成本也是由资本与劳动构成的,根据其边际生产力将有一种最初的收入分配,即工资率与利率,这种收入分配可以认为是反映了要素的稀缺性和边际生产率。资本品的生产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替代劳动,也为了实现厂商利润最大化,那就必须考虑生产资本品的成本和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品生产成本的变动。只有包含时间的投入—产出系数的变动能够使资本替代更多的劳动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时,资本品才能被生产出来。而更多的资本品产出对厂商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财富。从另一个角度看,当资本积累增加时,供给超过需求,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下降,从而使利率下降和工资率相对上升,厂商就会更多地用资本代替劳动,由此积累的过程会发生技术进步,这是比较静态的结论。

再从技术进步的产生来看,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厂商的技术越先进,其生产率越高,厂商的产品在市场上就越有竞争力。因此企业主总有动力去开发、运用新技术,这是由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决定的。

从现象上看,资本积累的增加就意味着技术的变动似乎很难理解。这里是从纯粹技术关系角度来看的,或者说将资本视为一种技术。现实中,技术完全不变的扩大再生产是不常见的,企业的技术进步往往是在不间断地进行,只是技术变动的幅度随时间变化有所不同。幅度较小时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影响很小,甚至可以被忽略,而实际上技术进步是在累积进行的。当受到重大的冲击(整个社会的技术调整、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企业就会加快技术改进的步伐,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深远影响。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进步的一般倾向是用物化劳动代替活劳动,即扩大生产资料,相对或绝对减少劳动力。因为节约活劳动的技术不但会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这会比节约资本的技术革新为厂商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此外,节约劳动的革新会在生产过程内部和生产过程之间引起革新的连锁反应,使得技术革新扩展到整个企业、部门乃至社会。最后,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不同于普通商品,它的供给受到人口自然增长的一定限制,它的价值决定又会随着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扩大而增加,它的价格即使因供过于求而下跌时也会受到工人的反抗,这使得劳动力价格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劳动节约型的技术革新成为一般趋势。

劳动节约型的技术是否一定会减少劳动力的需求呢?霍华德和金(1985)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力的排挤会由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以及资本积累的加速而得到补偿,[2]这里,增加投资带来劳动力需求的扩张类似于我们前面提到的规模效应。让我们再用图形分析一下。如图3-6所示,A点为发生技术变动前的等产量线与预算线的相切点,发生技术变动后,技术组合由A移到B,产量仍为Q0(这里没有要素价格的变动,是常态下技术变动规律,因而不涉及替代效应的分析),这种技术是节约劳动型的,会带来劳动需求的减少,由OL1降为OL2。但同时,采用新技术的厂商由于预期到会有更高的利润率,与其他厂商相比更“富有” ,因而愿意比原来多生产产品,产出的扩大也增加了劳动力需求。首先移动的是预算线,它与原有的预算线平行。假设等产量线从Q0移到Q1,这时的最优选择是C点,[3]此时劳动需求增加,不仅补偿了L1-L2,而且超过原有的OL1水平,达到OL3。通过图3-6可以看出技术进步是否最终减少就业量的关键在于产出增加的规模,只有产出增加足够大,能够补偿所减少的劳动力需求,技术进步才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img53

图3-6 节约劳动的技术与投资扩大:对劳动力需求的最终影响

这里我们分析的前提是节约劳动技术的采用与扩大产出是同时进行的,不存在时间的滞后。但在霍华德和金的分析中,要等到产生超额剩余价值以后,再用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进行再投资以增加劳动力需求。现实中可能更像霍华德等分析的那样,产出在采取技术的同时并不增加。因为在技术带来的收益存在着不确定时,厂商不敢盲目扩大生产。此外,投资的扩大也要受产品需求的制约。如果是这样的话,技术的采用就会首先降低劳动力需求,造成一部分人失业。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及总体就业量的影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Vivarelli(1995)将技术进步影响失业的补偿机制归纳为八种:①通过降低价格从而增加需求。②通过新的投资。③通过降低工资,工资下降会促使企业用劳动替代资本或延缓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过程。④通过新机器生产,带动产业间联系,进行补偿。⑤通过新产品创新。⑥通过技术进步增加的收入,进而转化为消费和投资。⑦通过“熊彼特效应” ,以创新增加投资。⑧通过“庇古效应” ,用价格下降来带动投资增加。[4]

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各种补偿机制都是不充分的,且存在着内部矛盾。首先来分析第一种机制,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会引起产品价格的下降,这一规律可以在电视、计算机等产品上得到反映。价格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P为价格,AP为平均劳动生产率,这里的b < 0。进一步地,价格的降低有利于消费的扩大,因为消费的方程为:

式中,W为工资,N为就业人数,π为利润。d和e分别反映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倾向,0 < d < 1,0 < e < 1。

实际上,这种补偿机制的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价格能否实现下降是一个问题,商品价格往往受技术变动的干扰,从而使最终结果更加复杂。正如A. Hansen(1931)所说:“技术变动干扰了相对生产率,从而扰乱了正确的要素定价。 ”结果,应该变化的价格没有变化或者推迟变化,从而形成价格刚性。E. Lonigan(1939)认为,“如果技术进步没有伴随着就业的上升,那它一定是价格体系、债务、资本、投资失灵的结果,而不是创新的结果。 ” “必须让价格变动充分反映技术性的收益。 ”Haberler则强调了货币信用体系在技术变动发生时对保持购买力、防止技术性失业的作用。因此“价格的灵活性和适宜的货币信用体系是重新吸收过程的关键。 ”[5]可以发现,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的充分竞争是保证价格体系灵活性的重要条件。所以,Mills(1932)认为,20世纪20年代的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体系刚性的增加导致对快速变化的技术缺乏调整。

新凯恩斯经济学则认为价格出现刚性,是厂商理性选择的结果,例如,菜单成本理论。这里提出了一个引申的问题,价格不变很可能是生产商独自获得技术进步的好处,而整个社会却出现了就业数量下降的局面。

退一步说,即使价格下降,需求也未必会增加。价格下降会使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提高,从而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但一般认为工人的消费倾向大于资本家的消费倾向,即d > e。于是就涉及工人与企业对收益的分割问题,尤其是由于生产率提高而增加的收益在两者之间的分割,只有收益更多地倾向于工人,才对消费需求的增加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利润、工资与生产率的关系可以分别表示为:

img56

式中,U为失业率,0 < g < 1,0 < i < 1,g + i = 1,反映了对生产率提高带来的收益的分割,现实情况是更多的收益被资本家所得,因此消费需求的充分增加变得困难。

下面我们来分析投资的补偿机制。投资方程为:

img57

式中,INNO为通过投入新机器和熊彼特创新效应而增加的投资。

投资补偿有赖于利用获得的利润,进行大规模、迅速再投入。投资要足够大,这又涉及技术进步收益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问题,从而与上面的分析形成矛盾:消费需求增加要求收益更多地向工人倾斜,而投资需求增加又要求利益更多地向资本家倾斜。看来,两种补偿机制不可能同时充分实现。而且投资的补偿还要求投资不存在时间的滞后,但这一条件基本上是不现实的。由于对未来的预期不稳定,资本家很难迅速增加投资。另一方面,如果投资的过程伴随着技术变动,形成的是资本密集型项目,则就业补偿的能力更加微弱。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的常态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即资本密集程度不断扩大。

由于技术性失业人口的存在,会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降低企业的劳动成本,如公式(4)所示。而另一方面,工资的降低可以延缓资本密集型技术的产生,促进劳动密集型技术的形成,以实现对技术性失业人口的补偿。用方程表示为:

这里的p>0,说明高工资导致对资本密集型技术的需求增加。

但是如果工资存在黏性,下降就比较困难。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是什么?有的提高是因为工资过高,或劳动力缺乏效率,因此,企业要用资本代替劳动。对这一解释的反驳是,有些产业劳动者的工资较低,但是资本密集程度仍然较高。对德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确实有节约劳动的倾向,但其产生的原因是否与要素价格有关并不清楚。

工资与消费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工资不充分增长和下降会抑制消费需求,从而减低补偿的作用。按照新古典的分配理论,工资应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即MP×P,边际产品即为劳动生产率,所以工资的增长率应为后两者增长率之和。但是如上所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收益往往没有被劳动者充分享有,而是要与资本家共同分享。因此,我们看到工资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和通货膨胀的增长率之和,甚至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本身,因而消费需求的增长是不充分的。另一方面,如果工资增长赶不上通货膨胀的增长,就会造成实际工资的下降,损害消费需求的稳定。虽然企业获得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收益,会通过企业主的高消费或者再投资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但这种影响效应对劳动力的补偿能力是有限的。

在有些情况下,实际工资的下降,也许会带来就业的扩大。即失业率的下降是以实际工资的下降或较低幅度的增长为代价的。荷兰的情况就是这样,由于存在着工会管制,在1980~1999年间,荷兰制造业的实际工资只上涨了7.5%,远远低于生产率的增长率。这使得荷兰在20世90年代保持了5.4%的较低的失业率。美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美国1973~1996年的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6.4%,而实际小时工资仅提高了1.8%,在80~90年代实际工资都出现了下降。[6]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影响本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在美国是依靠消费信贷来维持的,在荷兰则依靠出口的增加。

新机器的生产只能带动一小部分就业,如果是用节约劳动的新机器代替旧机器,则不会充分补偿。新产品创新的补偿作用体现在新产品的出现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并通过产品之间的竞争,使市场价格降低,从而完成补偿。即有公式:

img59

式中,PROD表示产品创新指标。产品创新的补偿不仅限于同一产业内部,还会波及其他产业。产品创新往往能够创造出新的产业部门,通过社会各行业间的产业联系,补偿的效果更大。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发现农业、制造业、采矿业、铁路运输业的就业人数在下降,但也有人认为减少的劳动力被建筑业、铁路以外的运输业、零售业所吸收,这些部门的就业数量是上升的,即存在着就业结构的变化。他们相信长期来看,技术进步的就业效果是正面的。

通过对各种补偿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种补偿机制存在着矛盾,就业补偿是不充分的。而且即使宏观层面的雇佣量增加,宏观分析考察的是长期的效果,往往会忽视短期与微观的效果。

此外,不同的技术类型对就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产品创新(Product Innovation)有利于宏观层面的雇佣量增加,而过程创新(Process Innovation)势必会造成负面影响。[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