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力概念及其结构

劳动力概念及其结构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劳动力概念及其结构一、劳动力概念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与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的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对劳动力资源有重大影响,即使人口总量不变,人口年龄的变化也会引起劳动力资源量的变化。

第一节 劳动力概念及其结构

一、劳动力概念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可见,劳动力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者的体力——劳动者的身体可以提供的力量和耐力;二是劳动者的智力——劳动中的理解力、创造力和判断力等。劳动者体力的强弱是由年龄状况和健康状况决定的。在劳动年龄内,年轻者体力就强,年老者体力就弱,因此,往往要从劳动者的年龄状况考察其强弱。同时,劳动力的强弱还决定于他的健康状况。有的劳动者虽然有某种残疾,但是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他们可以从事某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对这部分劳动者一般划为弱劳动力的范畴。有的劳动者虽然没有残疾,但患有慢性疾病,影响体力的正常发挥,也属于弱劳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劳动中的智力因素作用越来越大。劳动者的智力一般从文化程度和劳动的熟练程度去考察。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与劳动能力成正比。但是,劳动者的智力不仅决定于文化程度,还决定于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生产经验。如果一个劳动者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但无生产实践经验,技术不熟练,劳动能力则要受到限制。此外,劳动者的精神状态对其劳动能力的发挥也十分重要,如吃苦耐劳、进取拼搏的精神,商品意识和竞争观念,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

劳动力的数量主要是由劳动年龄、人口决定的。各国对劳动人口年龄的上限与下限都做了明确规定,大多数国家将劳动年龄人口定为15~60岁或至65岁。我国规定,男16~60岁、女16~55岁为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年龄的规定,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的性质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者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劳动年龄的下限与上限有提高的趋势。比如,由于劳动者受教育时间增加,劳动者实际参加劳动的年限明显后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废除了童工制,促使劳动年龄上移。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与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一些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退休年龄普遍规定较低,而经济发达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则要高得多。有的国家规定50岁即要退休,有的国家规定70岁才到退休年龄。我国对女科学家和女专家规定,她们的退休年龄可以延迟到60岁。

劳动力的质量取决于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利用的知识和技能。现在的普遍趋势是,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日益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一个国家的强盛其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的素质较高。因此,许多国家把教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智力投资水平,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文盲人数很少,有的已普及中等教育。

我国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比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同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差甚远。这种状况在农村尤为突出。在一些贫穷的落后地区,文盲、半文盲的人口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目前,我国人口的素质令人担忧。据统计,全国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1978年的81.7%下降到1985年的68.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30%~40%,农村则大大低于这个水平。1983年,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仅78.8%,中途辍学率高达30%~40%,小学毕业合格率只有30%。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给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造成困难。有的即使有脱离农业的可能,也因文化程度低,缺乏劳动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差,商品经济意识薄弱,进取精神不强等,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

三、劳动力的结构

(一)劳动力的年龄结构

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是指劳动人口的年龄构成,即各种劳动年龄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重。不同的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对劳动力资源有重大影响,即使人口总量不变,人口年龄的变化也会引起劳动力资源量的变化。如前所述,人口总量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越大,劳动力资源量就越多。同时,劳动力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劳动力的质量状况。我国农村将劳动力人口的年龄分成三个年龄段:第一段,16~18岁是刚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由于缺乏生产经验,技术不熟练,属于弱劳动力的年龄;第二段,男18~50岁、女18~45岁的劳动年龄的人口,由于参加生产劳动时间长,技术熟练,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属于强劳动力的年龄;第三段,男50岁以上、女45岁以上的劳动年龄的人口,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技术熟练,但由于年龄较大,体力开始下降,也属于弱劳动力的年龄。不过,这种划分方法主要是针对体力劳动而言,对于脑力劳动并不完全适用。

(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

劳动力的就业结构,通常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所占用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它主要反映一定质量的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数量关系。国民经济部门的划分大体有两类,一是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二是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就业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业结构是否协调、合理,对于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能否协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马克思指出:“……社会必须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规律。”[2]这就是说,要通过计划合理地分配社会劳动力,形成适合生产需要的就业结构,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三)劳动力的文化结构

劳动力的文化结构,是指劳动人口的各类文化程度的比例。通常将劳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分为大专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半文盲等类。劳动者的文化结构的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如前所述,也是反映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指标。

劳动力的文化结构应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适应。目前,我国劳动力的文化结构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革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在农村尤为明显。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调查,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一般能适应当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但这部分劳动者只占农村劳动者的1/3,还有2/3的劳动力是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劳动力的文化结构层次偏低。这个问题在第七章还要专题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