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平_郑板桥传

平_郑板桥传

时间:2022-05-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 平_郑板桥传向 楚[1]本篇悉依据《六译丛书》及其子姓门人等所述。平性纯孝,事母愉色婉容,而御子姓极严。生平著述百四十余种,未刻者十六种,其毕生精力尽瘁于说经,一意于尊孔。[光绪九年年,平年三十二]此期约五年。[光绪十四年,平年三十七]此期约十年。所著以《辟刘篇》、《知圣篇》为纲要。[光绪二十八年,平年五十一]此期当以《孔经哲学发微》为纲要。

 平_郑板桥传

向 楚[1]

本篇悉依据《六译丛书》及其子姓门人等所述。时贤论列,亦取以入录。

篇中主要:一、传略;二、思想与著述;三、对于教育之贡献及影响。

廖平字季平,四川井研人,初名登廷,号四益,继改六译,盖自述所学也。生清咸丰壬子(1852年),卒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年),年八十一。幼贫困,家故有茗肆,平挈壶误涴客衣,客怒诃之,耻,欲从塾师读,力不能脩脯,乃从溪涧捕鱼以为贽,师悦而教之。读于寺,寺僧馈黍饼,媵以糖,且读且蘸食之,误蘸墨沈,既乃知之。暮归,恒立檐前就灯下读。以同治甲戌(1874年)补诸生,食廪饩。光绪己丑(1889年)成进士,以知县用,改教职,历龙安,绥定教授,襄校尊经书院,长嘉定、资州、安岳诸书院及国学专门学校。平性纯孝,事母愉色婉容,而御子姓极严。与人固和易,讲说时杂诙谐,于及门弟子则庄词厉色以责之。自奉极薄,而周恤宗族不少吝。生平著述百四十余种,未刻者十六种,其毕生精力尽瘁于说经,一意于尊孔。其为学避剿袭,明系统,喜分析,辨真伪,富于假设,善变而不离其宗,往往发前人所未发,亦不免强群书以就我,穿凿附会,武断是已。平自称幼笃好宋五子书,八家文,丙子[光绪二年(1876年),平年二十五]从事训诂考订之学,博览考据诸书。庚辰[光绪六年(1880年),平年二十九]以后,厌弃破碎,专求大义[见廖氏《经学初程》]。综其生平,治学凡六变。(www.guayunfan.com)癸未今古,一变。[光绪九年(1883年)年,平年三十二]此期约五年。所著以《今古学考》为纲要。

戊子尊今抑古,二变。[光绪十四年(1888年),平年三十七]此期约十年。所著以《辟刘篇》、《知圣篇》为纲要。

戊戌小大,三变。[光绪二十四年(1988年),平年四十七]此期沈思八年,而其说始定,曾拟作《小大学考》,未果。成书中当以《地球新义》、《王制集说》、《周礼皇帝疆域图》为纲要。

壬寅天人,四变。[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平年五十一]此期当以《孔经哲学发微》为纲要。此后专就天人之说演进,不废其名。

戊午(1918年)专就六经分天人小大,谓六经皆孔子所作,象形文字亦古所无,为始自孔氏。五变。[民国七年(1918年),平年六十七]

晚年中风痹,喜医术,以《素问》所言五运六气为孔门《诗》、《易》师说。六变。[民国十年(1921年),平年七十以后]

平晚年自述其为学之所甘苦云:“学经六变,各有年代,苟遇盘根错节,一再沈思,废寝忘食,(平晚年,弟子胡孝廉冀前往请益,与之共榻,中夜自动,平呼问:‘醒否?醒则不宜再睡;凡白昼不能解决之疑案,一思多能省悟。平生平著书,实得力于此。)动以数年,豁然理解,如有鬼谋天诱,千溪百壑,得所归宿,旧日腐朽,皆为神奇”云。

时南皮张之洞督学四川,以纪、阮之学为号召,见平文大喜,以高材生调入尊经书院。盖平以“猘犬”义释《论语》“狂狷”之文。蜀士旧无知许氏《说文》者,独平偶得之败簏中而好之,故为之洞所嗟异。此平《六书旧义》所由作也。(据蒙文通《廖季平先生传》)及既沈浸经术,识其大者,随不乐为名物训诂之学。谓小学为经学梯航,自来治经家未有不通小学者,但声音训诂亦非旦夕所能毕功,若沈浸于中,则终身以小道自域,殊嫌狭隘。故经学自小学始,不当以小学止也。又谓如段氏《说文》,王氏《经传释词》、《经义述闻》,即使全通其说,不过资谈柄,绣槃帨,故决然舍去,别求所以安身立命之术。适湘潭王闿运来主尊经讲席,闿运言《春秋》以《公羊》,平治《谷梁》之说,悟《王制》为鲁学之宗,析礼制文句为二事。复论《王制》为十四博士之宗,与古学以《周官》为宗者异趣。著《今古学考》,定为今学主《王制》、孔子,古学主《周礼》、周公。清代常州学者治公羊学,初庄存与兼治《周官》,其徒刘逢禄、宋翔凤乃大张今学之帜,然与今古两派立说异同,其中心所在,实未知之,徒以三世诸义,滥及群经;又以立学官与否为断,以视前世区区欲以文字辩古今学者成殊,要其浮丽不根,知表而不知里,则一也。平依许、郑《五经异义》,以明今古之辨在礼制,而归纳于《王制》、《周官》,以《王制》、《谷梁》鲁学为今学正宗,平分江河,如示指掌。其由《春秋》而得悟于礼制者,皮锡瑞、康有为、章炳麟胥循此规以造说,虽宗今宗古之见有殊,平固亦屡变其说而莫可定,然终以《王制》、《周礼》为之主则未有异。刘师培于《西汉周官师说考》以古学为西周之制,而《王制》为东周之制;于《明堂考》又隐说为丰、镐、洛邑之殊。康、章以降,虽于今古各有是非,所论不同,而言今古之所以同异,则终莫能外。盖平发明经制,告颜子用四代,与子张论百世,斯文在兹,著于《论语》;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明载《中庸》;改周之文,从殷之质,亦《春秋》家师说。孙卿所谓“圣者尽伦,王者尽制”,《解蔽篇》征之六经,无不符合。虽专守古文学者,亦未敢断言孔子无创制之事也。故其书初出,论者比之亭林顾氏之于古音,潜邱阎氏之于古文《尚书》,为三大发明焉。乾嘉以来,世儒竞守《说文》、《礼》注,曰许郑学。平本《五经异义》所立今古二百余条,专载礼制,不载文字,以考两汉学说,今古家法,厘然不乱。谓自郑康成遍注群经,兼取古今,而家法始淆,则廖氏之取于许郑学,与乾嘉以来所谓许郑之学,于是辨也。廖、刘两家立说不同,廖氏过重视孔子,以为皆一家之言,以今为改制,古为从周,古为孔子壮年之学,今为晚年素王之制。(《论语谶》仲尼弟子子夏等六十四人篡孔子微言,以事素王。)刘氏过重视周室,以为皆一王之法,故说为丰、镐、洛邑之宜有别。其言今古两学立异之故不同,其所以辨今古两学则一。故廖氏之学,其弟子蒙文通谓能寻其义以明今文者惟皮锡瑞,能寻其义以言古文者惟刘师培,可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此廖氏说经之第一变也。

自丙戌(光绪十二年)刊《今古学考》,自谓历经通人指摘,不能自坚前说,乃以尊今者做《知圣篇》,辟古者为《辟刘篇》,又复有《古学考》。自己丑(1889年)试礼部后,谒之洞于广州。康有为与黄季度同访平于广雅书局,谈竟夕,并以《辟刘篇》、《知圣篇》示之。未几,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告成,盖《伪经考》本之《辟刘》,《改制考》本之《知圣》也。梁启超谓其师之学说原转变于蜀人廖氏,尽弃其旧说者指此。(平弟子胡翼挽平诗称康氏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不言其所自来。其实康有为初从沈子丰得《今古学考》,于平倾倒甚至。及会于羊城安徽会馆,平列举始皇未焚六经确证,康大悟,二书成,名满一时,张之洞有书责平,指康为其嫡传弟子、梁启超为其再传弟子,近人钱穆谓今刻《知圣篇》非廖氏原书,稿本今藏康家,则颇多孔子改制说,顾颉刚亲见之。)平初因宜宾陈锡昌疑《周礼》专条古皆无征,疑《周官》为新莽以后之书,为刘歆等颂莽功德云“发得《周礼》,以明因监”,可知《周礼》出于居摄之后。平初考刘歆文集,初年全用博士说,晚乃立异。欲知其年限,因考王莽传上言《周礼》者只二事,在居摄后,中下以后,则言《周礼》者十之七。如天子十二女,博士说也;百二十女,《周礼》说也。莽传上用十二女说“莽纳女事”,传下用《周礼》说“莽自娶一百二十人”,使《周礼》早出,抑刘歆早改《周礼》,则当时必本之为说,何以全无引用?是“发得《周礼》,以明因监”时,《周礼》始出,中多迎合莽意而作。于是专主今学《王制》为孔学,古学《周礼》为刘歆羼乱之学。以《周礼》与《王制》不两立,归狱歆、莽,用西汉法。此廖说经之第二变也。

继以今学囿于《王制》,则六艺虽博,中国一域之书耳。戊戌以后,乃言大同,盖寻诸《大戴》、《管子》,与所谓删刘之条皆符证,则斥《周官》为伪之论不可安,于是以今古为孔学大统与小统之殊。盖初据《王制》典章说之,以至龃龉不合,因诗之小球大球与小共大共对文(共作贡九州之贡,《顾命》之天球河图,纬说以河图为九州地图),纬书及古微书。《汉艺文志》春秋诸微,及纬为微书之证。平以纬书、微书即孔子之微言,因纬书有天球河图,即地球大九州之义。据诗书大小连文者,小字即在大字之上,定天球为天图,小球大球为地图,先小后大,即由内推外,乃用小球大球以说《周礼》。乃知《大行人》九服以内之九州即大九州,九州得方千里者八十一,即邹衍海外九州之所祖。内史三皇五帝之书而不及王伯,地官由四夷及四海。郑注以地中为万五千里,地三万里,四游浮沉。祀帝有二;一昆仑地中之神,一中国赤县神州之神。由是据《大行人》、《职方》两九州之神为帝小皇大。一书中兼二统,所谓小司马以小名官者,即《商颂》之小共小球,主五帝分方之小九州。所谓大司马以大名官者,即《商颂》之大共大球,主大司徒大行人之千里一服大九州,与《诗》、《易》礼制相同。邹衍方三千里之古九州,乃五帝分司五极之事,大于《王制》八倍,而小于皇者五倍者也。于是乃知今古之分,一为王伯,一为皇帝,一为禹方千里之九州,一为方二千里,方三千里,方四千里,方五千里,方六千里之大九州。凡《周礼》与《王制》不合者皆海外大九州之大统之制,求之经而《诗》、《易》合,而《戴记》、《左》、《国》合,求之子而《庄》、《列》是其专家,求之博士说而所谓五极五神四海皇帝之说,未尝不足以相证,由是削去今古名目,以帝王分之,以今古并不立,分属帝王,则不相妨而相济。(以上见《家学树坊》)于是刊《地球新义》,取《周礼》疆域别编为《皇帝疆域考》,所谓三皇五帝之三坟五典者,全以属之《周礼》取经,去其师说谬误,故改今古之名为小大,谓即此而群经传记各得依归,此廖氏说经之第三变也。

三变之说虽殊,皆以《王制》、《周官》为统归,而今古之中心终不可移。三变而后,于《中庸》言诚言道之文,别起中庸天学、大学、人学之论。人学为六合以内,天学为六合以外。《春秋》言伯而包王,《尚书》言帝而包皇。《周礼》三皇五帝之说专言《尚书》,《王制》王伯之说专言《春秋》。言皇帝王伯,制度在《周礼》、《王制》,经在《尚书》、《春秋》,一小一大,此人学之二经也。至于《诗》、《易》,以上征下浮为大例,《中庸》所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为上下察之止境。此天学也。而以《灵枢》、《素问》、道家之学辅之。平自序《四变记》(刘师培摘本)曰:“壬寅后因梵宗有感悟,终知《书》尽人学,《诗》、《易》则遨游六合外,因据以改《诗》、《易》旧稿,盖至此而上天下地无不通,即道、释之学亦为经学博士之大宗矣。”(按刘师培与廖季平书,驳此说极其深入,详后)其《孔经哲学发微》云:《内经》旧以为医书,不知其中有天学,详六合以外;有人学,详六合以内。故《病能篇》末有曰上经下经,(义与此篇不相属)《易》纬文也。(按平《文学处士严君家传》有云“《素问》上经下经之明文,不啻十余见,经文别无以上下名篇者,惟《易纬乾凿度》上下经两相符合,六相僦贷,季鬼、臾区、岐伯、少师、少俞、伯高教授黄帝、电公受命黄帝以传世,教者演六相之文,受者惟一雷公而已。雷公七篇每于上下经三致意焉。凡阴阳、雌雄、先天、后天、太过、不及、损益,皆易说也。而揆度奇恒,此类从容,尤于上经三朋,下经五中,提纲挈领,此新发于硎,百变不易者也。”)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为天学;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为人学。区别界限,不容溷杂。此《内经》所以为天人合发之书也。其全元起本所无,而为王启玄所补者,如《天元记大论》、《至真要大论》、《六微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记大论》、《至真要大论》,共七篇,发明五运六气六甲五要子之说。较《诗》纬尤为精确不可移易,当为《诗经》师说。其中惟论疾诸篇,乃为医学专书。上古天真论真人至人为《楚辞》之师说,专为道家神仙去世离俗之所本。读《内经》而后《楚辞》之本旨明,上二节为《尚书》、《春秋》师说,下二节为《诗》、《易》神游之学,为六经之纲要。知此而后孔圣天人之学乃得而明也。此廖氏说经之第四变也。

四变以后,专就六经分天人小大,历十余年,复进而融小大于天人之内,以《礼》(修身齐家是为治平根本),《春秋》(治国学,《王制》为之传,儒、墨、名、法家主之)、《尚书》(平天下学,《周礼》谓之传,道家、阴阳主之),为入学三经,《王制》、《周礼》为之传;《诗》、《易》、《乐》为天学三经,《灵》、《素》、《山经》、《列》、《庄》、《楚辞》为之传,各有皇帝王伯之四等。当初变时,以今古两家所根据同出孔子,创为法古改制之说。兹更近而以六经皆孔作(以六艺皆由孔子译古书而成),且因《史记》入引孔氏古文,谓六书文字皆出孔氏(刘师培与廖季平书有数条为孔制六书之助,详后),盖必以六经曾皆归孔氏,而后小大天人之说乃有其系统可寻也。据《列子》引孔子之言曰:“吾修《诗》、《书》,将以治天下,遗来世。”《知圣篇摄要》云:“赞修六经,实参用四代,下俟百世,有损益于其间,非但抄袭旧文而已。”《荀子》曰:“《诗》、《书》故而不切”(原注:《班志》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是以《书》为孔子所作)《庄子》:“孔子翻十二经以说。”(六经六纬)《知圣篇》云:“《春秋》未修之先,有鲁之《春秋》,《诗》、《书》、《礼》、《乐》未修之先,亦有帝王之《诗》、《书》、《礼》、《乐》。其曰述而不作,言不作即作也,言述即非述也,与其文则史,其义则窃取同意。而作述之事即兼总六经不独说《春秋》。《戴记》总言孔子事,则云翻定六经,制作六艺,其并称之文,则多以作修属《春秋》,于《诗》、《书》、《礼》、《乐》言删正,文变而义同,无所分别。因作多属《春秋》,故同称则六经皆得云作修,而并举则惟《春秋》所独。此为异名同实。”又云:“孔子为素王,受命制作,翻定六经,皆微言也。”《知圣篇提要》云:“平客广州时,欲刊此本,或以发难为嫌,东南士大夫转相抄录,视为枕中鸿宝,时风气为之改变。湘中论述以为素王之学倡于井研者此也。”又云“《列》、《庄》言六经非陈迹刍狗,全为特创百世以下新法新理,作而非述”,力反章学诚六经皆史之说。其弟子黄熔述《五变记》云:“唐虞之事实狉獉蛮野,无可为讳,正如百家言黄帝,文不雅驯者也。文不雅驯,此真古史之言也。史公择言尤雅,以为本纪书首,明明谓孔子所传不离古文。史记八引古文,皆指孔经之文是古史之世本谱牒,史公犹及见之,以为荐绅所鄙弃,故协厥经传,待人深思。”又云:“诚知《尚书》之尧舜非唐虞之真尧舜”,平《孔子作六艺考·提要》云:“尧舜时洪水初平,兽蹄鸟迹交于中国,与《尧典》、《禹贡》典章美备,事出两岐。”黄熔申其师说云:“若谓中国唐虞而已四表光被,九州攸同,其可信乎?须知经之文明乃为后世立法,不为往古记事,则经史分途,孔圣之作以显”,则表里贯彻,可以说经(六经曾非旧史),可以论史,可以博古,可以通今。并征之诸子,其宗旨不同,则所举尧舜亦异;兵家之尧舜战争,法家之尧舜明察,墨家之尧舜俭质,道家之尧舜无为,儒家之尧舜德隆,农家之尧舜耕稼,借古帝以明学说,皆自以为真尧舜。(《韩非子·显学篇》说)其实尧舜未必然也。子家皆出孔后,立标建帜,各发为一种学说。其所以推美尧舜者,盖以《尚书》独载孔圣大统之规,托始尧舜,故诸子亦祖述二帝也。《班志》谓九家皆六经之支裔,岂不然乎?《尚书》托古垂法,以尧舜为傀儡。宰我曰夫子远贤尧舜,正谓《书》之尧舜政治文明,非若龙蛇同居之景象也。《论语》夏礼、殷礼杞、宋不足征,则唐虞之文献必更无可据也。纬说圣人不空生,生必有制,由心作则,创起鸿谟,经异于史(经为雅言,史不雅驯),尚何疑义之有?”又云,“凡属经中之典制,莫非圣心所独断。”盖深知经意与史迥别雅俗也。又据《史记》八引孔氏古文以为孔子作六经先制文字(史公称‘孔氏古文’、‘诗书古文’‘春秋古文’,以为孔经初造古文之证),新城王树楠谓必有实据,乃足征信。黄熔为文搜证,伸其师说,谓人之称仓颉古文者,大氐根源许氏耳。然云仓颉初作书,并无仓颉古文之明文也。其曰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即谓孔子肇造古文。又曰亡新居摄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不言籀文)又马头人等说,皆不合孔氏古文,则明明以古文专归孔子。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此与《史记》所举《诗》、《书》古文、《春秋》古文、《尚书》古文、孔氏古文之说,造车合辙。许氏引孔子曰,即孔子初造古文解说字义之证。李尧勋(平门人)《中国文字问题》谓当草昧之初,所有语言假音,亦必同用字母。《易·大传》言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湘潭王氏以结绳象字母盘曲之形,太史公称字母为百家言,六经为孔氏古文,所称后世圣人,必为孔子无疑。平《伦理约编》引《三藏记》(梁僧佑):“昔造字之祖凡三人:长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蒙古所本),其书左行;少者仓颉,其书下行。梵及佉卢在天竺,仓颉在华也”。夫梵及佉卢皆字母,则仓颉亦字母可知。(若谓书契为仓颉古文,当云古之圣人,不当云后世圣人也。)读《庄子·天下篇》与《史记》本纪表传,当时尚有两种文字(即百家语言与古文六艺),书籍并行于世。是以孔子以前,但有语言假音,孔子翻经正名,乃特创六书雅言。(说详《中国文字问题二十论题解》,文多不录。)刘师培与平书云:“《说文》伊从人尹,是阿衡以前并无伊字。《夏书》有伊洛,《礼》有伊耆氏,均出阿衡之前,当阿衡未尹天下之前,果为何字,引而伸之,足为尊说孔著六书之验,又如偰字及偓佺二字,均以人名为正诂,然必有取名之义,字无正形;字有正形,因人而制。推之许书女部诸字(姬姜皆水名,何字不从水而从女),厥例均同,亦足资尊说之助。”章炳麟为平墓志,则谓“君之言绝恢怪者,以六经皆孔子所做,虽文字亦孔子造之,与旧说尤相左,人亦不敢言。”此廖氏说经第五变也。

五变以后,《诗》、《易》为天学,非人间世所知,故辞涉玄远,义皆窃冥,与旧说极异。何邵公谓《公羊》多非常意义可怪之论。平说《诗》、《易》亦然。且持之甚坚,谓确有可据。凡有非毁,略不为动。惟《易》道化发微,穷理尽性,显天地之奥,通神鬼之情,谓为天学,语非不根。《诗》主言志,可通于政,兴观群怨,与《易》殊科。而平必谓天学者,以《诗》首《关雎》、《韩诗外传》论此篇即窈渺神奥,靡测端倪。《外传》卷五:“子夏问曰,关雎何以为国风始也?孔子曰,关雎至矣乎!夫关雎之人,仰则天,俯则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纷纷沸沸,道之所行,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大哉关雎之道也!万物之所系,群生之所悬命也,河洛出书图,麟凤翔于郊,不由关雎之道,则关雎之事将奚由至矣乎?夫六经之策皆归论汲汲,盖取之乎关雎,关雎之事大矣哉!冯冯翊翊,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子其勉强之,思服之,天地之间,生民之属,王道之原,不外此矣。子夏喟然叹曰,大哉关雎!乃天地之基也,诗曰钟鼓乐之。”《汉书·儒林传》:燕、赵间言《诗》者由韩生,韩生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为之传。《诗》、《易》相通,师说有自。《论语》孔子以“诗无邪”蔽《诗》三百篇。平以《鲁颂》之“思无邪”与思无疆、思无期,思无一例。无邪者犹言无涯也,不取《毛诗》发情止义之说。谓《小序》非子夏作,乃卫宏、谢曼卿伪造。黄熔述《五变记》引《齐诗翼氏传》云:《诗》之为学,情性而已(《集传》误解情性,以为男女之情),五性不害(张晏注:五性谓五行也),六情更兴废(六情:廉贞、宽大、公正、奸邪、阴贼、贪狠也),观性以历(历谓日也,即十日十干),观情以律(律,十二律也,见《月令》),律历迭相治(《内经》下加上临),与天地稽。(天干地支)《匡衡传》引《传》曰:(《诗经传说》)审好恶(《翼氏传》:北方之情好也,南方之情恶也),理情性(好行贪狠,甲子主之,恶行廉贞,寅午主之。东方之情怒也,怒行阴贼,亥卯主之。西方之情喜也,喜行宽大,己酉主之。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奸邪,辰未主之。下方之情哀也,哀行公正,戊丑主之,此以十二支为六情,可知五行十干为五性),而王(读作皇)道毕矣。(人学既终,方可进求天学。)下引《中庸·尽性参化》一章解之。据此所谓性情,乃指天地干支而言。班氏《律历志》引《传》曰:(《诗经传说》)“天六地五(以干支之升降气交言),数之常也。天有六气(《内经》六气,子午少阴,丑未太阴,寅申少阳,卯酉阳明,辰戌太阳,巳亥厥阴。)降(言降即有升)生(性者生也)五味。(五味通於五行、五音、五色)夫五六者,天地中合(干支合和于地中)而民所受以生也。(人受之以为性)”。《内经》五运六气之说,盈千累万,言之甚悉,即解此性情之义,莫非齐诗传说也。《论语》性不可得闻,即谓《诗》学深邃。(性非性理之谓)纬说有四始五际,五际即五运、五性,四始在寅、巳、申、亥月,为四时之始(如春秋首诗),得六情之二,加上下辰、戌、丑、未、子、午、卯、酉,即六气六情也。《翼氏传》云:“五行在人为性,六律在人为情。性者仁、义、礼、智、信也;情者喜、怒、哀、乐、好、恶也。”五常分五方,《诗》纬以邶、鄘、卫、王、郑五国处州之中为五音,《民劳》五篇为五民五极,《邶》四风,谷风东,终西风,凯风南,北风北。《崧高》四篇分应四方,加中央为五。《诗》之言六情者,《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已举上下矣。其他中心喜之,中心好之,逢彼之路,在彼无恶。《内经》言人身五藏六府,契合于性情者(分配干支),其文连篇累牍,皆所以发明《诗》旨也。《白虎通》:“人禀阴阳而生,内怀五性六情。”《钩命诀》:“性所以五,情所以六何?人本含六律五行之气而生,故内有五脏六府,此情性之所由出入也。”据此可见人之性情,本具天地干支之运气,修养在一己,即感动在天地。《论语》性不可得闻,言性不言情,性属天,举天以包地。《中庸》尽己之性,推之尽人物之性,可参天地化育,即兼括六情在内。《孟子》尽心者知性,知性则知天。《中庸》喜怒哀乐未发为中,发皆中节为和,致中和天地位焉。学者涵养一己之性情得其冲和,阴阳无愆,疵疠不作,穆然与天地合德,久而道成,则神游之境自不虑从之莫由也。其与门人说《诗》之旨,可约举者,有数义焉。一义以《周南》、《召南》为二伯,与《书》之羲和,《礼》之礼乐,《易》之两仪,《论语》之文质,《国语》之司天司地,泰古之天皇地皇,为二伯平分天下之事。凡各篇中有左右二字者亦指为二伯,与《吕览》、《淮南》等书言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义同。二义以三颂为三统循环,《周颂》、《鲁颂》、《商颂》,《鲁颂》在中,即王鲁之意。谓《春秋》实不王鲁,《春秋》王鲁乃何氏误说。故以旧说新周、王鲁、故宋、绌杞为三颂说。三颂中有鲁无杞,故绌杞为本义。《春秋》以宋首,以杞殿,亦得为绌杞。三义据《诗纬》列宿斗极以配十五国风四诗,《诗》之四始即《诗》篇名,正月、四月、七月、十月,仍以《诗纬泛历枢》“《大明》在亥,水始也。《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之说。五义以《易》为形游,《诗》为神游之书。神游之境,即《诗·周南》“辗转反侧”之义,大人占梦之说也。与《易》之“周流六虚”。《楚辞·远游》之“周流六漠”,《列子》之“御风而行”,《庄子》“游于无何有之乡”,《中庸》引《诗》之“鸢飞戾天”,其旨正同。(谓《诗》本灵魂之学,人以性情以进修,则卷之在身心,放之弥天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矣)六义以《诗》、《易》二经为大同以后,民物雍熙,相与合力精进,研究上述之学术。顾《诗》无方体,变动不拘。《论语》“小子学《诗》”,所以立初学之根柢,切磋素绚,警喻又极玄微,浅者极浅,深者极深,《孟子》意逆之教,最得说《诗》之三昧。尝谓《诗》为劝惩之书,其效不如《感应篇》、《戒淫文》远甚,而于朱子说《诗》,攻之尤力。据班氏《艺文志》言,《诗故训传》取《春秋》,采杂记,咸非其本义,而独以鲁为近。《鲁诗》传自申公,后鲜述者,惟《齐诗》四始五际,屏去人事,专主纬候之说。性情律历,发明于翼氏者,博大精深,浅见寡闻者所畏避。盖《诗》天学,翼氏斯为得之。犹《书》主大统,惟邹子为能言之也。《诗》非述往,乃百世以下之书,又为六合以外,《楚辞》是其师说,《中庸》为之大传。盖先人后天,由小推大,《齐诗》谶纬者此也。(其《论诗序》、《续论时序》剖驳诸家,其言甚辩。)暮岁于术数方技之言,无不明晓,堪舆家言成书五种,医家言成书二十余种。驳难经文乱古法,创新诊(斥存失尺之谬,主复古诊法,详申三部九候),自谓志在医医,不在医病。宜黄邱希明叹为绝学。笃老中风痹,益喜医术,以治医之故而移此说经。读王冰《素问》八篇,以此为孔门《诗》、《易》师说,举凡《鄘》、《卫》、《王》、《秦》、《陈》五十篇,《邶》、《郑》、《齐》、《唐》、《魏》、《邠》七十二篇,大小雅,大小颂,及《易》之上下经、十首、六首诸义,皆能贯通融合,专以五运六气明性与天道。此廖氏说经之第六变也。

综其平生经说,余杭章氏谓其后三变杂取梵书及医经刑法诸家,往往出儒术外。其第三变最可观,以为《周礼》、《王制》大小异制,而康氏所受于君者,其第二变也。《职方氏》表中国疆域,面相距为万里。君以清世版图,外及蒙古、伊犁,南北财距六千里,故推《周礼》以为治地球之书,且未考古今尺度有异邪?(《太炎文录·封建考》论此极详)语曰:“圣人不考,时变是守。”自《周官》之行,逮春秋之末,阅岁五六百,中更霸制,朝章不能无变异。《春秋》所记地望,南不及洞庭,西不及蜀,虽圣人焉能张大之?谓《春秋》无太平制,足以破董、何,其大小何足言?《王制》者,特后为儒掇拾残缺所为,愈不可为典要。其言东不尽东海,地反狭于《春秋》,海尽弃,小亦不得矣。顾君或未之思也。初君受学王翁,其后说渐异,王翁颇非之。清大学士张之洞尤重君。及君以大统说《周礼》,之洞遗书,以为“风疾马良,去道愈远”。而有为之徒,见君前后异说,谓君受之洞贿,著书自驳,此岂足以污君者哉?君学有根柢,于古近经说无不窥,非若康氏之剽窃者。顾其智虑流于谲奇,以是与朴学异趣。(以上见章氏所撰《廖君墓志铭》。)其分别古今,洞明两汉之家法,自二陈以来,可谓集古今学派之大成。章炳麟称其:“确然不易,为惠、戴、凌、刘所不能上。”(《程师》)“寻廖氏之学,则能推知后郑之殊乎贾、马,而贾、马之别乎刘歆,刘歆之别乎董、伏、二戴,而汉儒说经分合之故,可得而言。”其谓《王制》为孔氏删经自订一家之制,一王之法。俞樾、皮锡瑞同主所说。朱一新《无邪堂答问》云:“《王制》乃汉文集博士所作,卢传中明言之。当孝文时今学萌芽,老师犹在,博采四代典礼,以成是篇,乃《王制》摭及《公羊》,非《公羊》本于《王制》。周尺东田,明是汉人常语。”又曰:《王制》首篇即述孟子之言,故郑以为在孟子之后。按《史记·封禅书》云:“文帝召鲁人公孙臣,拜为博士,与诸生草改历服色事,明年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作《王制》,谋议巡猎封禅事”,《汉书·郊祀志》同。皆其明证,康氏《驳皮锡瑞王制笺》尤详。是孔子删订《王制》,诚不可为典要也。而康氏六经皆非史旧之说,谓《尚书》之尧舜非唐虞真尧舜,诸子各借古帝以明学说,皆自以为真尧舜。挽近托古疑古诸学说,横被其风,而加厉矣。近人金天羽敷说中国学术,亦引廖氏之言,谓前人功夫是割碎书之本文,散为类书;近人工夫是钩取类书插入本书。一二十年来,聚敛獭祭,剪裁比辑,窜句游心于有无异同之间,勇于著述者皆是也。夫记住篡类之不得为著作,正即功力之不得为学问,章学诚尝箴之矣。六译出分今古,终究天学,尝自署其楹曰:“推到一时,开拓万古;光被四表,周游六虚。”盖自赞也。刘师培谓其“长于《春秋》,善说礼制”。复推尊之曰:“贯彻汉师经例,魏晋以来,未有之也。”至天学诸论,比同孔释,“使飞鸢之喻有征,迓龙之灵弗爽。然巫咸升降,终属寰中,穆满神游,非超系表。盖无免之外,方属化城,非想之中,犹称火宅。内典以道超天,故借以天为道,玄家所云方外(六合之外亦然),仍内典所谓域中耳。内典要归惟诠出世,部居既别,内外有归,引为同法,无资崇孔,括囊空寂,转蠧道真。”《与廖季平书》此诚善善而审其非者也。又章氏论廖氏学云:“归命素王,以为其言无不包络,未来之事,如占蓍龟,瀛海之大,如观掌上,一字之近于译文,以为重宝,使经典为图书符命。”(《说林下》)其门人有李生源澄者,谓其师之于六变,其分今古乃对清儒言汉学而发。今古者汉学之事也,言汉代经学而不明今古,是汉人本异而治汉学者强同也。其分今古虽未密,较清儒言汉学,则更进一步矣。然此乃经学史上之一发现,与经学仍无关系。其于经学歧异之故不能得,故心累变不止。又见孔学式微,欲化腐朽为神奇,而言益远矣。故初则分平今古,而于今古无所轩轾;继之归狱歆,莽。亦是为经学去其不同,故终不得不尽弃前说。其致康有为书欲与南海互相呼应者,亦无非出于扶掖微学之意,后复以其书著之杂著。而公之世,无不可与人见者。梁氏以六译受张之洞利诱而变气宗旨,今人又以廖致康书为文人标榜之故智,一则厚诬六译,一则轻议前修,皆非心知其意者也。源澄又谓其师才实天纵,惟为时代所限,囿于旧闻,不免尊孔过甚,千流百壑皆纳之孔子。又时海禁初弛,外来学术,移译无多,不足以供其采获,虽乐资之为说,不能于其学大有所裨。使其迟生二十年,得时代之助,其精卓宏深,谁能测其学之所至?章氏所谓学者其师,义有未安,弹射纠发,亦无所避,此直谅不阿之论,岂俭闻肤受之徒所能妄诋其违牾哉?钱穆平议晚清学术,谓廖与康治经,皆先立一见,然后搅群书以就我,不啻六经皆我注脚,如考证学中之陆、王焉。康则并不说经,廖氏讥其《伪经考》外貌虽极炳烺,而内无底蕴,不出史学、目录二派之窠臼者(《致康长素书》)皆此弊也。自平三传同出子夏说出(谓左丘明实无其人,即启予商无变文,明与商、羊、梁同音,左丘明启予,左丘失明,则子夏丧明事,复推本罗氏卜、谷叠韵,公、谷双声,商、羊、梁叠韵之说,断为《左》、《公》、《谷》皆子夏所传)为提学者所辱,斥为穿凿附会,读章氏《程师》之作,至今有余叹焉。

【注释】

[1]向楚(1877~1961),字仙乔(亦作仙樵),号觙公,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孙中山先生曾誉其为“儒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