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兴化故地,乡野风光_郑板桥传

兴化故地,乡野风光_郑板桥传

时间:2022-05-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兴化故地,乡野风光_郑板桥传宵来风雨撼柴扉,早起巡檐点滴稀。这首诗描写的正是郑板桥的家乡兴化春耕季节的乡野风光,至今在兴化依然如此。兴化在郑板桥前诞生的著作家已有5人,著作达161部,诗文集54部;有进士74人,与郑板桥年龄相仿的文人学士不乏其人,兴化小城自古以来可谓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可想而知,故乡兴化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所拥有的悠久浓厚的文化传统,对郑板桥一生所起到的影响。

兴化故地,乡野风光_郑板桥传

宵来风雨撼柴扉,早起巡檐点滴稀。

一径云烟蒸日出,满船新绿买秧归。

田中水浅天光净,陌上泥融燕子飞。

共说今年秋稼好,碧湖红稻鲤鱼肥。(www.guayunfan.com)——《喜雨》

作为一名对兰竹书画颇有造诣的诗人,描写风光景色的诗词在郑板桥的创作中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在这首著名的七言绝句《喜雨》中,郑板桥描绘了一幅关于故乡兴化静谧而质朴的田园风光画卷。

一夜风雨,撼动柴扉,到清晨,才淅淅沥沥、渐渐停歇下来。一夜甘霖浇灌了大地,也滋润了人们的心田,一夜风雨响起的是丰收的前奏,让诗人感到兴奋而沉醉。太阳升起来了,雨滴化为云雾,呈现出云蒸霞蔚、滚涌升腾的景观,烘托出早春插秧蓬勃、欢快的气氛。满载新绿的买秧船承载着农人的喜悦和希望。看向田边地头,春雨洗过的碧空融入了水田之中,等着人们去农作,而这缤纷忙碌的农活景象似乎也感染了早春的燕子,飞来飞去,衔泥筑巢。人们在早春的忙碌中,愉悦地互相告语,期望春日的喜雨能够给今年带来好的收成,这不仅是农人的迫切的希望,也是诗人良好真诚的祝愿。

这首诗描写的正是郑板桥的家乡兴化春耕季节的乡野风光,至今在兴化依然如此。郑板桥生养死葬的地方是江苏兴化。兴化古称邵阳、又称楚阳或是阳山,历来属扬州府管辖,在扬州城东北一百多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在此地繁衍生息。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江南之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得以建邵阳镇,属扬州府海陵县。五代十国时期,杨吴政权取“振兴教化”之意,将邵阳镇改名为兴化县。兴化地处偏僻,四面环水,湖面连绵数十里,成为小城天然屏障,战乱极少,让它在乱世中得以保全。

毫无疑问,郑板桥后来一生之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其故里的文化氛围及社会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兴化县城虽然很小,但在历史上却出了不少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南宋兴化第一个进士时梦珙,明初礼部尚书陆容,明朝知县邵斌,五代时期的宰相高谷,状元宰相李春芳,才子宗臣,东海贤人韩贞,左都御史李楠等,都是郑板桥的先哲前辈。兴化县城在明初嘉靖时曾建有一“四攒坊”,清代后改叫四牌楼,纪念了从宋代以来的四位历史名人。明清以后,凡是兴化当地的名人,即在上挂匾。到郑板桥时,已经悬挂有三十多块。有朝中宰辅、尚书、御史等数十人,还有文学家宗臣、星象学家陆西星、法学家解雪龙等。兴化在郑板桥前诞生的著作家已有5人,著作达161部,诗文集54部;有进士74人,与郑板桥年龄相仿的文人学士不乏其人,兴化小城自古以来可谓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战国时期,兴化一带是楚国的领地。楚国大将邵阳连克魏国八座城池,为楚国建功立业,官至上柱国。楚怀王并将兴化地区封为邵阳的食邑,邵阳率人在这黄海之滨海滩开垦,播下了文明的火种,后来其食邑因人而名遂称邵阳。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曾在兴化担任过县令。北宋天圣年间,范仲淹任西溪盐监,发现海堤年久失修,人民饱受海水倒灌之苦。为此,他上书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张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做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治捍海堰。经过范仲淹等人的坚持和努力,捍海堰终于修成,得以造福兴化等地。范仲淹在兴化期间还重视兴化的县城建设,建设了学宫、沧浪亭、县署等设施,为当地的文治发展建设不遗余力。

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也生于兴化。施家世居兴化,1353年(元至正十三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起兵,定都平江(苏州)建立抗元政权,自立吴王,施耐庵效力张士诚,之后施耐庵避乱迁居兴化。施耐庵三十五岁时曾中进士,由于对社会失望,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以元末起义军将领为原型,搜集整理了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创作了《江湖豪客传》,后改名为《水浒传》。还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了《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

明朝时期,曾有三位相国出自兴化——高谷、李春芳和吴甡。高谷,字世用,于永乐年间考取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少保、太子太傅。高谷为官清廉,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由中书舍人升至内阁大学士,故被尊为“五朝元老”。李春芳,字子实,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状元,经过六次升迁,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以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拜相,被称为“状元宰相”。李春芳一生勤学不倦,先后拜欧阳德、湛若水等天下大儒为师,又“请益”于王艮,受学于丁养晦。在兴化留下了东城外土神祠的“李文定读书处”和缸顾乡武陵溪的读书台。后与“射阳吴子”吴承恩相识,两人一见如故,并共同合作写出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李春芳个人所著的《贻安堂记》、《明隽》等被编入了明史艺事志中。吴甡,字鹿友,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先后任福建邵武、晋江及山东潍县知县。天启二年,升为御史,后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成为明代兴化第三位“宰相”。

在郑板桥之前的清朝时期,兴化也倍有才子、俊杰出没。如东原居士宗元鼎,字鼎九。宗元鼎生于清朝初年,康熙十八年贡太学,部考第一。在诗画方面都颇有造诣,与兄元观,弟元豫,侄之瑾、之瑜时称“广陵五宗”。宗元鼎以诗作闻名于江淮之间,《四库全书总目》有云:“……尝从王士祯。《渔洋诗话》称其诗以风调胜,酷似《才调集》。又称其缘情绮靡,不减西昆、丁卯。盖其所取法皆如此。”其中《题郊居》一首最为人称道:“茶灶声清响竹廊,小亭新构面横塘。渔翁晚唱烟生浦,桑妇迟归月满筐。一岑山花烧杜宇,满池春雨浴鸳鸯。篱边犬吠何人过,不是诗僧是酒狂。”清代学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中对宗元鼎的诗评价道:“定九爱洁不减倪高士,为诗最重风调而性情因之以出,非漫然语也。集中七言绝句尤近中晚唐人。”除此之外,宗元鼎还擅词,散文辞赋亦清新秀丽,为人所爱。后著有诗作《芙蓉集》、《新柳堂集》,词作《小香词》。

可想而知,故乡兴化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所拥有的悠久浓厚的文化传统,对郑板桥一生所起到的影响。而在郑板桥众多描写故土的诗词之中,总是不难觉察到这名出身贫贱的知识分子对家乡所饱含的朴素情怀在他的诗篇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郑板桥对他生养死葬的故土——兴化发自内心的眷恋和深情。也就是从这块秀丽朴质、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这位集诗书画“三绝”于一身的旷世奇才开始了曲折而又传奇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