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潍县抗灾救难_郑板桥传

潍县抗灾救难_郑板桥传

时间:2022-05-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潍县抗灾救难_郑板桥传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潍县相比范县来说,更为繁荣鼎盛,对于郑板桥来说,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在前往潍县任职之前,郑板桥得以有空回了一趟老家,并顺道重游了扬州故地。也可见这次潍县调动,虽然官职上是平级,但辖区的范围和经济情况都上了一个台阶,郑板桥自然对于此行应是志得意满。这时候,潍县百姓家的烟囱早已断了炊烟,无米下锅,郑板桥当机立断,决定“开仓赈贷”。

潍县抗灾救难_郑板桥传

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

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www.guayunfan.com)——《怀潍县二首》

乾隆十一年,郑板桥五十四岁了,他已经在范县出仕差不多快五年。这个时候,他接到上级的指派,转往山东的另一个县城潍县(今潍坊)担任县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几年的宦海生涯。回顾范县的几年光阴,郑板桥初上仕途,过的是比较惬意的。他时时走向百姓,了解民生疾苦;又或是以文会友,推荐帮助贫苦的读书人;再或给无名才俊立传;闲暇之余将自己的诗集结册,付梓成书。政务之外,甚至还一显江南才子本色,做了点古玩的小生意。范县地处华夏文明发源地,历史悠久,但县城闭塞,货无识家,郑板桥便卖了一点,带回老家,或托朋友到扬州出售。对此,他颇得要领,甚感满意,在《与四弟书》中(泰州博物馆藏墨迹)写道:“我已买得滚盘珠十二颗,虽颗头略小亦可值二十金。有买得古镜一百面,亦可值百金。”这些古镜后来还赠予来看他的金德瑛状元,并题诗《小古镜为同年金殿元作讳德瑛》留念,“料得君心如此镜,玉堂高挂古清寒。”

这次调往潍县的原因,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相比巴掌大小的范县来说,潍县可谓是一座更为繁华的古城。潍县古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当年,秦始皇修筑的驰道,穿越潍坊城区,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从此,这里成为京东古道的重要枢纽,商贾聚会,物资集散,堪称胶东咽喉、工商重镇、军事要冲,城池的规模也由此出现。早在两千多年前,于秦国潍河上的一处重要渡口使得潍县古城的交通条件更为得天独厚。由于后来潍河改道东移,渡口也随着迁移到了东圩渠安家落户。交通的方便使潍坊的地位大大上升,成为当时驰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

潍县古城是名副其实的风筝的故乡。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于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县为盛。最早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朝中期,潍县已经有了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手工艺人。相传一名姓陈的哑巴艺人技艺最高。他糊的风筝新颖好看,花样繁多,而且放得又高又稳。清朝年间,潍县当地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据《潍县志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郑板桥的诗词中也不乏潍县风筝民俗的描写。

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

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怀潍县二首》)

山东历史上是鲁国的疆域,是孔子的故乡,潍县自古也是人才辈出的人杰灵秀之地。清朝年间,出自山东的六名状元中,有两名就出在潍县。潍县相比范县来说,更为繁荣鼎盛,对于郑板桥来说,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前往潍县任职之前,郑板桥得以有空回了一趟老家,并顺道重游了扬州故地。十载扬州卖画,郑板桥对扬州这片烟花故地,好比是人生的第二故乡,有着不一般的感情。此行重游,比起当年的落拓营生,可谓是荣归故里了,板桥心情一片大好。见《题李萌岁朝图》云:

一瓶一瓶又一瓶,岁朝图画笔如生。

莫将片纸嫌残缺,三百年来爱古情。

乙丑冬十有二月,游扬州东郭,见市上有此画,几于破烂不堪,属装画者托之,常挂几席间,聊以存元初笔仗云。板桥郑燮灯下志。

乙丑年正是乾隆十年。十一年郑板桥上任潍县,可见这首诗是当时重游扬州时候写下的。又见一首画竹的题诗中写道:

晨起江边看竹枝,一团青翠影离离。

牡丹芍药夸颜色,我亦清和得意时。

落款时间均是乾隆乙丑年,想必是同一时候所作。“晨起江边看竹枝”,“牡丹芍药夸颜色”,赏竹看花,自是“清和得意”自在的心情。在这段时间的诗作都可以反映出郑板桥的心境颇好,没有任何不悦之词。也可见这次潍县调动,虽然官职上是平级,但辖区的范围和经济情况都上了一个台阶,郑板桥自然对于此行应是志得意满。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世事纷扰,潍县之行,对于郑板桥而言,从开始就并不顺利。刚刚到达潍县上任不久,便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危机。据《清史稿·高宗本纪》记载,“乾隆十二年正月,赈山东寿光等十三州县饥”。《清史》本传及《扬州府志》、《兴化县志》郑燮的条目下,都有“官潍县时岁歉,人相食”之类的记载。这次大饥荒从乾隆十一年开始直到十四年才有转机,历经四年之久,达到了惨绝人寰的境地。

潍县不仅是交通要冲,而且是沃土千里的粮仓,有着“小江南”的美称。但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十年(1745)到乾隆十四年(1749)发生的大饥荒已经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可见这次灾难影响程度之严重。面对着满城嗷嗷待哺的遍野哀鸿,郑板桥心急如焚,新到潍县就遇到如此严峻的挑战,他决心扛起救灾的大旗,带领潍县的百姓挺过这百年不遇的难关。

这时候,潍县百姓家的烟囱早已断了炊烟,无米下锅,郑板桥当机立断,决定“开仓赈贷”。据《兴化县志》记载:郑板桥“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遣我任之。发谷若干担,令民具领劵借给,活万余人”。《扬州府志》也有类似记载。连年歉收,加上自然灾害,使得普通百姓家早已断了口粮,揭不开锅。但令人愤怒的是,地方官员为了升迁,不管百姓生死,欺上瞒下,隐瞒实情,使得大饥荒终于爆发。当时山东当地的巡抚、知府等官员,为了讨好皇上,瞒报灾情,甚至在皇帝查问时,还说饥荒已过。郑板桥在看到上报灾情的不实公文之后,非常恼火,以实情数目禀告,谁知还被扣上了“谎报灾情”的帽子。但他仍然坚持辗转,将灾情上报,以便获得中央的支持,共同救灾。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各方努力,才得以让山东的饥荒实情报至中央,但郑板桥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报和顶头上司们的瞒报一再发生抵触,实为旧时官场“大忌”,后果可想而知。

大灾面前,百姓的生死就在一线之间,郑板桥作为一县之父母官,他已经不能再犹豫。当时清朝各县均设有常平仓,镇设有义仓,乡村还设有社仓。县级的归国家专管,各省委派道员专管,主要用来春夏出粜,秋冬籴还,平价生息,遇灾即向灾民放赈。义仓、社仓由当地公推人专管,也是春借、秋还,意在便民。一般都是低息,每石收息一两斗,灾荒减息或全免。大县,像潍县一般都有两万石左右。可是若要使用,必须严格申报请示,得到批准方可动用。可是到了雍正后期,这些便民措施反倒成为了贪官们鱼肉百姓的工具。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平时囤积居奇,等到灾荒时高价出售。由于请示批复往往因为路途长久容易延误,来来回回,等到批复下来,只怕灾民都已经化为尘土。

在这生死关头,是果断打开粮仓,先斩后奏,甘冒风险,还是层层申报,等着慢而再慢的审批,耽误时机呢?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郑板桥义不容辞地选择了前者。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古时的农业耕作,天气因素的影响极大,如果连续遇到旱灾、涝灾或收成不好的年头,间或遇到战乱或昏君当道的年代,饥荒“人相食”之类的悲剧往往难以逃脱。在发生这些悲剧时,也可见到魑魅魍魉般的众官百态。有借机浑水摸鱼,囤积粮食,大发国难财的;有为保乌纱帽不倒,对百姓死活睁只眼闭只眼的;也有以百姓生死为己任,犹如普罗米修斯一般,打破常规,为民解难的,种种现象,不一而足。农业国家财政大部分靠农业产出来支持,因此政府对官粮有着严格的规定,虽然是非常时刻,但如果打破惯例的话,处于你争我斗的官场,本来是为民打破常规的做法却很有可能沦为异己的把柄,因此很多官员,选择的是按部就班,层层上报的方式来救灾。但这种水深火热的时刻,救灾的同时也是在和时间赛跑,按部就班的结果往往就是黎民相食或易子而食等等惨剧。郑板桥当机立断,开仓赈贷,他选择的是一条打破官府常规的险路。

很不幸的是,他的这一做法,虽然解了百姓之急,但也为自己后来的仕途不顺埋下了祸根。“以岁饥为民请赈,杵大吏,遂乞病归。”又见《潍县竹枝词》小注上留有:“乾隆十二年告灾不许,反记大过一次,百姓含愁,知县解体。”这正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反映。

除此之外,郑板桥还调集各方力量全力救灾。他不仅开仓赈民,同时晓谕那些富庶的人家,囤积粮食的大户,立即平粜粮食给灾民。《国朝耆献类征》记载的是,“籍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则其平粜。”“平粜”就是要求这些囤粮等着发不义之财的大户以平价来出售粮食,禁止他们哄抬粮价。能够有实力囤积粮食的很明显都是那些当地的豪绅大族,郑板桥的这一做法,显而易见会开罪大户,但是在大灾面前,郑板桥没有选择退却,他毅然迎面而上,全力以赴,只求能够多救活几个嗷嗷待哺的灾民。

乾隆十二年,三十出头的乾隆帝正是年轻气盛、励精图治的年纪。他辗转终于得知山东灾荒已十分严重,地方大员救灾不力,并且欺上瞒下,感到十分愤怒。于四月接连下了几道圣旨,怒斥地方大员,并委任当时任江南河道总督的高斌到山东负责督查救灾。高斌以一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身份到山东,马上调拨邻省粮食进行救灾。为了防止当地官员故技重施,乾隆又于五月发下紧急诏谕。

上谕军机大臣等:山东登、莱、青三府亦有被旱欠收之处。前据阿里衮只报安邱、诸城二县,朕闻不止于此。不知近日麦收如何?民间情形如何?可传谕询问。若有应须酌量筹画接济者,一面奏闻,一面速行办理,务使贫民不致失所。因目前时日已迫,不可再迟!(《山东通志·列圣训典》)

高斌是经过了雍正、乾隆两朝的能臣老将,办事得力。经过多方协调,赈灾粮款纷纷到位。高斌与郑板桥在扬州曾有过交道,郑板桥陪同他在山东各地巡视灾情,马不停蹄,就连高斌的生日都是在路上过的。五月下旬,天降喜雨,长达近一年的大旱终于迎来了甘露。郑板桥十分高兴,特别作诗道:

相公捧诏视东方,百万陈因下太仓

天语播时人尽饫,好风吹处日俱长。

村村布谷催新绿,树树斜阳送晚凉。

多谢西南云一片,顿教霖雨遍耕桑。

五日生辰道上过,山根云脚水罗罗。

冲泥角黍蓑翁献,介寿蒲尊瓦盎多。

马上旌旗迷渤海,柳边舆盖拂潍河。

愚民攀拽无他嘱,为报君王有瑞禾。

(《和高相公给赈山东道中喜雨并五日自寿之作》)

姗姗来迟的喜雨虽然滋润了干旱的大地,可是谁知道这喜雨接二连三,淅淅沥沥地下了好几个月,山东转眼之间又变成大涝。齐鲁百姓刚离开了久旱,谁知又遭遇了洪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时间噩耗再起,山东各地灾情不断。郑板桥这时候被朝廷调离,曾两度短暂离开了潍县。一次是到济南任山东乡试“同考官”。按照清朝科举,举行乡试时,为防止有人作弊,试官入院后即封锁内外门户,称为“锁院”。考官们的活动被限制在院内,直到阅卷结束,放榜以后,才能解禁。锁院期间,主考官与各位考官之间饮宴觥筹,吟诗唱和。相比起救灾前线如火如荼的生活,锁院之内的考官生活倒是给郑板桥带来了一丝轻松。这段时间,他也有了闲情逸致,作了不少诗画,看着参加乡试的莘莘学子,也不免想到自己中了举人后,与饶氏的偶然奇遇,举笔作了《偶记》。整篇文章以行书写成,称之为《行书扬州杂记卷》(现藏上海博物馆)。文中回想起当年在扬州因诗书画出众,名利双收,又得美人、古玩、重金等等:“一为江五狗求板桥联语,因得玉杯。一为常某索板桥题句,因得一爱僮。一为记金农、李及板桥自己等人在扬州‘皆以笔租墨税,岁获千金,少亦数百金,以此知吾扬之重士也’。显然一派洋洋自得,穷书生成功逆袭的得志嘴脸。

比起在济南的锁院生活来说,被调任乾隆东封书画史被郑板桥看来是一生中最大的荣耀。于济南省城当“同考官”才结束,第二年春便被临时抽调到泰山筹备大驾东巡,直接见驾,并将随侍乾隆皇帝左右。乾隆的此次东巡,规模十分隆重,是他即位后的第一次远巡。郑板桥在这次东巡中担任的“书画史”一职还不是可有可无的闲杂人员,他专门负责为皇帝登泰山作环境布置。郑板桥接到任命后,马不停蹄地赶往泰山顶上,忙活了一个多月,可惜乾隆只在山顶停留了片刻,当日就下山了。乾隆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乾隆到泰安府,二十九日登泰山,当天下山。三月初一在泰安赐宴各迎觐大臣和扈从。郑板桥作为一名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很可能没有资格前去赴宴,否则岂不应该大肆吟诗作赋。乾隆三月初二就离开泰安前往济南了,郑板桥的“东封书画史”一职也就到此结束。可是对于这次任务,郑板桥究其一生都颇以此为荣,以能够亲自为乾隆皇帝服务过为自豪。用他的话说是“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亦足豪矣”,并且还专门刻了一枚图章:“乾隆东封书画史”,但这名自豪的书画史却可怜兮兮地连乾隆的面都没见上。

这两次的调离,都是临时性的,时间十分短暂,很快郑板桥又回到了辖地潍县。高斌大员带来的喜雨,很快却又招来了洪涝。为了尽全力救灾,郑板桥绞尽脑汁。据《国朝耆献类征》记载:“丙寅丁卯见,岁连歉,人相食,斗粟值钱千百。令大兴工役,修城凿池,招俫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经过了一系列的赈灾工作,郑板桥也对救灾、赈灾这一套更有了方法和主意。他意识到单靠朝廷拨粮,路途遥远,周期太长,地方各级层层盘剥克扣,很多粮食常常不能发放到灾民手中。而且,灾民们得到皇粮,也只是一时之快,灾荒不停止时,靠皇粮救济,当然不是长远之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许是急中生智,郑板桥打算在县城内搞一些公益工程,一方面百废待兴可以清除接二连三的灾害给潍县带来的晦气,重振灾民们的士气;另一方面,可以让灾民们有活干,有活干就是有饭吃,这样也不会因粮食不足引起民愤,也能够很好地安抚民心,这真是一举多得的行动。

主要有代表性的工程如潍县城墙、周公祠。雍正八年夏天,白狼河水上涨,冲倒了一千多尺的城墙,之后由于积水浸泡,又倒了一千八百多尺。郑板桥决定召集县里乡绅招工修复,议定每尺工钱为六千文,各个富户自行根据实力承担平摊,并由公推的乡贤郭伟业、郭耀章全面负责集款督修,郑板桥不经一钱一物,自己出钱修缮六十尺,后来又加捐了二十尺。县令带头,县里大户纷纷响应。工程从乾隆十三年九月开工,到乾隆十四年三月正式竣工,郑板桥带领着全县百姓,风风火火地干了大半年。潍县城墙竣工后,郑板桥特地作了《修城记》刻石。

潍县旧土城,崇祯十三年易土而石。不费国帑,诸绅士里民自为之。雍正八年六月二十四日,白浪河水涨,齐城腰,一时倒坏千四百余尺。是后渐次倾圮千八百尺有余。板桥郑燮来莅兹土,顾而伤之,谋重修。诸绅士慨然乐从。遂于乾隆戊辰十月开工,明年三月讫工。燮以邑宰捐修八十尺,其代修者郭伟业、郭耀章也。(《潍县志稿·营缮志·城坞》)

周公祠是为纪念潍县反清名将周亮工而修建的。明崇祯十五年(1642)末,已经是飘雪的腊月,临近过年,但潍县城里却丝毫没有一丝年味,城外布满了黑压压的清兵。此前,清兵已经攻克了济南等六十余城,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生灵涂炭。清军将领阿巴泰率水陆两军南下,水军从莱州湾入侵,先攻陷莱州、昌邑、安丘等县,又从潍北烽台登陆,集中骑兵三千,步兵万余人,大举围攻潍县城。当时潍县城内并没有多少军队,负责守城的是刚刚上任一年,年满三十岁的县令周亮工。潍县虽然不像济南是座大城,但由于潍县的防卫设施修得十分完备,城内青壮年兵将训练有素,清兵炮轰了一个多月,但就是无法入城,一筹莫展。无奈之下,清兵打起了挖地道的主意,腊月十二,清兵猛攻城西北角,并开始昼夜挖地道,准备通过地道偷袭进城。但很快,被周亮工的守兵们截断了敌人的地道,粉碎了清兵的奇谋。清兵气急败坏,又从多个方向往城内修地道,更是调集了一百多架云梯,企图上下发力,猛烈攻城。

潍县告急,周亮工只好挥手写下血书送往北京,请求援兵,但当时明朝气数已尽,北京已经沦为一座空城,哪里还有什么援兵来救潍县小城。周亮工破釜沉舟,让人在他的胸前及衣襟上写上“潍县令周亮工之尸”几个大字,并盖上了官印。他说:贼入我死,这样好找到我。他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激励了全城军民,大家士气大振,他们用榆树做成擂木,用滚石投掷敌群,用点燃的草束烧敌人的云梯。全城官兵百姓同仇敌忾,坚守阵地,战斗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但清军始终没有办法攻下潍县城,最终只好被迫撤退。一年后的农历三月十七,李自成的大军围困了北京城,北京城未经抵抗即陷落,第二天的夜里,明代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走向了紫禁城北面景山上的一棵树,上吊自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千里之外的潍县小城却得以保全,这是一个奇迹。在周亮工的带领下,潍县古城逃过了战火的蹂躏,全城百姓为了纪念这位父母县令的恩情,修建了这座周公祠。经过了近百年的风吹雨打,正值大灾之际,郑板桥召集乡亲重新对它进行了修葺。

通过这些大胆勇敢的举措,郑板桥稳住了潍县的民心,挽救了潍县百姓的生命,将他们从死亡线上拉扯了回来。百姓为了纪念其功德,特别为郑板桥、周亮工和另外一名治县有功的县令赖光表合立了“生祠”来供奉,周公祠也从此改名为三贤祠。潍县百姓年年岁岁来此供奉,永为纪念。

历史很残忍,但有时候却又很温情。一百多年后,郑板桥的同乡、著名文学家刘熙载来到潍县,听到百姓们对这位前辈的传颂,深受感动,作为同乡后辈,刘熙载深情地作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浪淘词》。

序:闻潍人颂吾乡郑板桥先生遗政,有感而作。

孤抱出风尘,兀傲嶙峋,拈来俚语也精神,书画是雄还是逸,只为天真。

北海吏称循,别有奇勋,蹇驴破帽起人文,听说文翁亲教授,恐系前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