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劳逝军中,身后遭谤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劳逝军中,身后遭谤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时间:2022-08-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劳逝军中,身后遭谤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王阳明具体过世的日期应该是嘉靖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享年五十七岁。此时,王阳明正在广西负责征讨、平定苗、瑶民的叛乱,算是死于任上。六世之后,王纲的后代王阳明亦遵皇命平叛两广,最后死在从广西回家的路上。当然,这些成果的取得,没有王阳明的呕心沥血是办不到的。三是在广西平思、田之乱时,气候恶劣加剧了王阳明的病情。

劳逝军中,身后遭谤_明朝王阳明的故事

王阳明具体过世的日期应该是嘉靖七年(1528)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享年五十七岁。此时,王阳明正在广西负责征讨、平定苗、瑶民的叛乱,算是死于任上。

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奉朱元璋之命,以参议的身份责运粮草,在广东的增城被海贼所杀,所以,王阳明曾有“我祖死国事,肇烟在增城”之说。六世之后,王纲的后代王阳明亦遵皇命平叛两广,最后死在从广西回家的路上。天道悠悠,世事好像又转了一个轮回,而且令人诧异的是:王纲死后,朝廷就把他忘了;王阳明死后,马上遭到被谤、削爵和贬家的遭遇,真是匪夷所思。

王阳明死时五十八岁,作为政治家、思想家和学问家来说,这个年龄正是黄金岁月,可天不假年,天不惜才。王阳明从小就身体虚弱,体格不健,一直到五十五岁才有子嗣正亿。当然,之所以这么晚才有后嗣,一是因为妻子诸氏,二是与王阳明倦于两性有所关联。

王阳明之所以英年早逝,正是与他身体一直不健康有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功、操劳过度。据他的学生、朋友又是亲家的黄绾《阳明先生行状》载,王阳明在当刑部主事时,白天认真处理“日事案牍”,晚上精读五经及先秦、两汉书,使他的文学功底日益扎实。他父亲王华担心他过劳成疾,命家人不许在书室点灯。可王阳明有办法,待父亲睡觉后,自己再把灯点上,以致累得吐血,导致他的心血亏损。王阳明不仅读书认真,讲学更是操劳,几成痴迷。据《年谱》等史料载,王阳明在江西平浰头之乱时,“七月,刻古本大学”也“未暇宁居”,与门人薛侃、何延仁等数十名学生讲学不止,“日与发明《大学》本旨”,即从另一角度重新认识《大学》一书,并刻《朱子晚年定论》,重新研究朱熹及其思想。就是平江西宁王之叛时,战事何其紧张、激烈,可王阳明仍与部下、门人“论学不辍”。有士兵报告前线吃紧,在座的人无不吃惊,王阳明走了出去,与探哨说几句,又回来继续与门生论学,行为“无异平日”,使众人十分叹服。(www.guayunfan.com)

正德十六年(1521)五月,王阳明有平寇之功还遭人诬陷,心灰意冷,无心朝政,乃入白鹿洞召集门人讲学;嘉靖三年(1527)八月中秋,王阳明命侍者设席于碧霞池上听他讲学,听者百余人,“歌声渐动”,久之,“或投壶聚林,或击鼓,或泛舟”,场面是热闹的;嘉靖六年(1530)九月,王阳明受命平两广之乱,出发时,还与弟子钱德洪和张元冲在舟中讲学,讨论为学宗旨;逝世前一天,仆人问他有何交代,王阳明说:“我平生致力于学,想与本党同志建立学问,刚少有成就,诚为可憾。”此时,门人周积来见他,王阳明还一边咳嗽,一边问周积:“近来讲学如何?”王阳明一生教了多少学生,在学术上有多少朋友,对此没有绝对准确的数字。有学者做过统计,应有六千人之多[2],而且成分复杂,有朝中官员,亦有布衣百姓,有一般的读书人,亦有学术大师。如湛若水是有名的“心学”思想家,但他是王阳明的朋友,官员弟子李春芳是内阁大学士(宰相),霍韬是吏部尚书,黄绾是礼部尚书,席书是礼部尚书。众人齐心协力,使王学遍布天下,深入人心,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然,这些成果的取得,没有王阳明的呕心沥血是办不到的。

二是王阳明在遭到刘瑾廷杖之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和调养,又在钱塘江边遭刘瑾追杀,在水中浸泡许久,他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弱,之后一路颠沛流离,使伤寒侵肺;到贵州后,贵阳一年难得见几次阳光,气候非常的阴冷潮湿,于身体无益;同时,还要担心遭刘瑾暗算,心理压力很大,使他的身体更加虚弱,咳嗽日剧,几成顽疾。

三是在广西平思、田之乱时,气候恶劣加剧了王阳明的病情。三四月的广西南宁天气,细雨霏霏,潮湿难耐,本来“连年病卧,喘息奄奄,苟避形迹”的病残之躯,处于“昼夜热中,若身在芒刺”的状态,而且“潮热痰嗽,日甚月深,每一发咳,必至顿绝,久始渐苏”。(《全集》,460页)所以,他在平定八寨、断藤峡的瑶、僮之乱后,就给皇帝上了一道道奏折,并推荐广西布政使林富接手自己的职务。因身体日差,朝不保夕,他担心死在外地,就不等皇帝的批复,在安排交代完毕职责后,起程以水路回南京,船后面还放着一具棺材。为此,他得罪了皇帝。

当舟行至乌蛮滩时,王阳明在仆人的搀扶下望了一下两岸旖旎的风光,问:“此是何处?”仆人道:“此是伏波庙前滩。”王阳明一听,惊讶不已:“这个地方我在十五岁的梦中来过。”于是命人扶着自己登岸,颤巍巍地来到伏波庙前,焚香膜拜,并吟了十五岁做梦时吟的诗:“卷甲归来马伏波……”行至江西南安时,家童问他有何遗嘱,王阳明答道:“其他俱无所念,唯平生学问方才见得稍有成就,不能与吾党共成之,殊为可恨。”又问:“此距南昌还有几程?”仆人答:“还有三邮。”王阳明道:“来不及了。”仆人又问:“先生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王阳明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他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顷立,瞑目而逝”!灵柩停在南昌,逆风甚猛,不利舟行,众人束手,门人赵渊焚香祝于灵柩前曰:“公岂为士民留吗?所以才刮如此猛烈的风,但公有子嗣和门人,在家乡望公久矣。”话音刚落,逆风变为西风,鼓帆而行,直奔余姚。

王阳明逝世后,广西、广东及江西沿途百姓,闻之无不下泪,说:“哲人其萎矣。”“忠良其逝矣。”《阳明先生年谱》上称是“如丧考妣”,此言也许有夸张的成分,可作为一个学者、官员的逝世能感动如此多的人,可见其深得民心。一篇由王阳明的再传弟子程辉写的《丧纪》,详细记录了葬送王阳明的场面:

当灵柩到达赣州府水西驿时,都御史、同知等大小官员五十六人为他设奠致哀;当灵柩到达吉安府螺川驿时,佥事、知府等大小官员三十七人为他“就位哭奠”;灵柩抵达临江府蒲滩驿时,同知等大小官员七人为他“就位哭奠”;灵柩抵达南昌府浦驿时,将军、御史、参政等大小官员八十六人为他“设奠致哀”;灵柩丧发南昌府时,有官员一百二十六人为他“默哀”,有的“哭之几绝”;灵柩抵达广信府葛阳驿时,有知府官员二十人为他“设奠举哀”;灵柩抵衢州府上杭驿时,同知等官员十八人为他致哀;灵柩抵达杭州府浙江驿时,有大小官员三十二人为他哭奠送行;灵柩抵达家乡余姚时,朝中派御史等官员六十七人前来悼念;在灵柩入土的那一天,共有大小官员一百七十人为他送上最后一程。

在祭奠时,有官员、学者、门生、朋友纷纷撰挽联以寄哀思,试举几联如下:

振千年之绝学,发吾人之良知;挽人心于根本,洗末学之支离。(魏良器)

具文武之全才,阐圣贤之绝学;学探洙、泗之奥,才为管、葛之俦。(薛侃)

但致良知,可造圣域;体认天理,乃谓义袭。(湛若水)

续往圣不传之宗,救末代已迷之失。(黄绾)

……

在中国文化史上,作为学者兼封疆大吏,王阳明的葬礼和追悼应该说是空前绝后。

可之后的情况却令人寒心。人刚走,茶已凉,王阳明刚入土没几天,各种诬陷他的谣言、传闻铺天盖地而来,嘉靖帝把王阳明的爵位削掉,对后代的抚恤也停止,致使王阳明的儿子颠沛流离、无处安身。

因王阳明生前在江西平四省山民之乱,被朝廷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荫子锦衣卫,世袭百户。嘉靖元年(1522)正月,嘉靖皇帝因王阳明擒获宁王朱宸濠之功,封其为伯爵,给予诰券,子孙世世承袭。具体诰文是:封王守仁新建伯、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还兼南京兵部尚书,照旧赞襄机务,岁支禄米一千石。三代并妻一体追封。

但在嘉靖七年(1528)之后的四十多年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那王阳明究竟犯了什么罪呢?

对王阳明的攻击和诋毁,第一次发生在擒朱宸濠之后。

朱宸濠造反,京城里有内应,皇帝身边的太监都受过朱宸濠的贿赂。朱宸濠举兵之后,太监如张忠、许泰等宦官都心中暗喜,可他们没有想到朱宸濠这么不经折腾,被一个都御使在一个多月内就收拾利索,就怂恿武宗,要他亲率六军南下。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功劳,皇帝竟然没有份,脸上无光。于是他们就怂恿皇帝以“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的名义率兵抵达江西,但王阳明坚决反对皇帝的轻率行为。动乱刚平息,皇帝亲率大军前来,意义何在?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一场大战刚结束,百姓流离,情况复杂,意想不到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而且是皇帝亲自前来,一旦祸起乘舆,局面更不可收拾。但皇帝不听,把大军开进南昌,使王阳明极为被动。有三件事,使他得罪了皇帝身边的太监,还差点把命都搭上。

第一件事是皇帝的大军到达南昌之后,张忠、许泰去见王阳明,要王阳明把指挥权交给他们。原以为他们是皇帝身边的太监,王阳明定会对他们言听计从,没想到在议事的时候,王阳明要张忠、许泰坐在自己的下首,军政大事直接向王阳明报告。几个太监在旁边形若木偶,如同摆设,心中愤怒不已。第二件事是发生在这一次座位之争之后不久,张忠、许泰问王阳明:“宁府财富山积,哪里去了?”王阳明知道这些太监受过宁王的贿赂,毫不客气地说:“京城里有不少人受过宁王的贿赂,财产都到他们那里去了,有账可查。”张、许二人一听,顿时语塞,大气不敢出,因为他们心里有鬼。第三件事是张、许二人怂恿皇帝,要王阳明再演一次“捉放曹”的闹剧,就是把已俘获的宸濠再释放回都阳湖中,然后由皇帝指挥军队又把他抓住,这样,功劳就是皇帝的了,但被王阳明拒绝了。因此,许、张二人对王阳明恨入骨髓。

于是太监们到处造谣,说王阳明原是准备投靠朱宸濠的,后发现朱宸濠败局已定,才反戈一击。而且,宁王府财宝山积,王阳明纵兵大掠,把财富据为己有。一下子谣言满天飞,弄得沸沸扬扬。同时,许、张二人煞有介事向武宗告密,说王阳明得到宁王的财宝之后,不听宣召,是想谋反。

对于这一切,王阳明心知肚明,丝毫不予理睬他。一边给皇帝上奏折,说明原委,一边押着朱宸濠等这一批高级俘虏向南京进发,在南京直接向皇帝交割。当他走到杭州时,碰到了皇帝身边心腹太监张永,对于张永的人品、能力,王阳明比较放心,于是就把他为何要反对皇帝亲率大军南下,为何要亲自押解战俘去南京的原委向张永和盘托出:就是担心大乱之后又生变故,担心危及皇帝的生命。张永很体谅他,要王阳明把俘虏交给他,有关事项由他周旋,王阳明尽管对张永比较放心,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便多长了一个心眼:在交割俘虏的过程中,他把当时杭州城里的所有能出席的官员都叫来作证、画押,证实此事,以免不测。

事后证实这个张永还真信守诺言,保护了王阳明。张、许二人为了算计王阳明,就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宣他进南京,想在进南京途中或进南京以后加以暗害。张永知道这是个陷阱,告知王阳明不要进京,使两个太监的阴谋没有得逞。于是二人又向皇帝进言,说王阳明想谋反,如宣他进南京,他决不会来。皇帝被太监们教唆,心里也摸不准王阳明到底想干什么,就下诏宣王阳明进南京。张永知道是皇帝亲诏,便告诉王阳明:无碍。

王阳明到了南京后,许、张二人又不让他见皇帝。王阳明一看朝廷这么腐败、黑暗,自己有那么大的功劳还连性命都不保,感到非常的悲观、绝望,史书上说他死的念头都有了。只是放不下年迈的祖母、父亲,最后一气之下,就撂挑子,擅离职守,“布衣纶巾”去了九华山,与道士为伍去了。皇帝听说后,对张、许二人说:“你们不是说王阳明谋反吗?一个道士谋什么反?”就打消了对王阳明的怀疑,还让他做了江西巡抚。

关于王阳明投靠宁王,私吞财务之说,真实的情况是:客观地说,王阳明是社会名人,有学问,有能力。宁王想造反,这种人正是他想拉拢的对象,就派他的谋士刘养正去做王阳明的工作。刘养正话中有话地说:“宁王有汤、武之姿,想跟先生左右讲学。”王阳明笑道:“宁王舍得放弃他的王位吗?”王阳明知道宁王心怀不轨,否则兵部尚书王琼也不会派他来江西剿匪,因山寇不除,一旦宁王起事,遥为呼应,局面不可控制。但王阳明不明情况,就派他的学生冀元亨去宁王府以讲学为名了解情况,当冀元亨得知宁王谋反已成定局之后,吓得连忙逃离宁王府。为此,张忠等事后把冀元亨当成了宁王间谍,投入锦衣卫大牢,酷刑之下,生死系于一线。宁王事件之后,王阳明一再给冀元亨申冤,至世宗时方得雪冤。因受酷刑,冀元亨从锦衣卫大牢放出五天后就死了。所以,王阳明到死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学生,有负于他,让他去侦察敌情,最后搭上一命,成了名副其实的“死间”。

客观而论,认为王阳明想投靠宁王之说的理由不充足:如果要投靠宁王,为何要把宁王扼于起兵阶段?宁王率二十万大军,整装待发,正准备去南京即大位,丝毫没有败象,如没有王阳明,宁王或许还成功了。平定宸濠之乱是王阳明一气呵成,根本不存在投靠宁王、后因宁王事业不成才反击的道理。现史上有载,到吉安之后,王阳明把家眷安入一宅内,周围堆满干柴,对守卫之兵说:“如事急,就放火,不能为人所辱。”说明王阳明为平宸濠是豁出去了,真想投靠宸濠,完全用不着那么卖命。

至于王阳明侵吞财宝之说,史上有一种解释:王阳明在江西吉安起兵抗宸濠之际,在大山深处(二峒)有一个叫叶芳的土著酋长,手下有两万之众,宸濠对这个叶芳也很看重,积极拉拢他,叶芳还真感于君臣大义,站到了王阳明这一边。事成之后,王阳明要向朝廷保荐叶芳为官,被他拒绝了,并对王阳明磕头说:“深山老林之人,疏懒惯了,不喜约束,愿得一笔财富,快活一生。”于是王阳明对宁府的财宝任其所欲,给了叶芳。可这个人史不见载,是否有功于明并无一字记载,使真相不明。而且这段史实也只见于王阳明的学生、后为宰相的李春芳的追忆,不见其他史载,所以,有人怀疑其真实性。可问题是:王阳明死后,尤其是朝廷不予世袭之后,两个儿子被撵得到处跑,“功臣之骸,藁葬原野,子孙微贱,下同编民”(《全集》,1521页)。如果王阳明有一笔财产,何以至此?总的来说,王阳明是否侵吞了宁府的财产,已成历史之谜。

第二次发生在王阳明死后,得罪的对象是首辅和皇帝。

王阳明为人,史载“生性豪迈、不羁”,天生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英雄性格,甚至还带有些许的特立独行:大婚之夜就敢抛下新婚的妻子去与道士打坐,习吐纳之功;敢于在习释、道之术后要出家;在遭刘瑾毒打、迫害之后,想丢下老父、祖母逃跑;敢于在擒宸濠之后,违抗君命,不把宸濠交给皇帝;敢于在广西平叛时,擅作主张,在平叛地区设县立隘,建立各种土流机构;敢于在不等君命就擅自离开广西回家,幸好他死在途中,否则,严厉的处分在等着他。可以说封建社会那一套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规矩、伦理对王阳明是没有太大的约束力的,他对事物的评判、理解不是从教义出发,而是从“我”及“我”的“心”出发。性格决定命运,像他这种性格的人在当时社会中遭人诋毁也是很正常的。是以,王阳明为人恩怨分明,刚正不阿,不会谄媚权贵,而是率性而行,一派“狂者”气象,史书上说他往往是“无矫言饰行”。

早在王阳明在世时,他本人及学问在当时就遭人非议,而且“谤言日炽”,被人攻击为“伪学”。他的学生薛侃、王艮等人问王阳明如何看待这些,王阳明说:“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全集》,1521页)说明王阳明确有敢与天下相抗衡的胆识和气魄,同时也说明一个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他在世,要平叛,国家少不了他,功在社稷,众不敢言,一旦离世,诽谤就接踵而来。第一个站出来攻击王阳明的是大学士、首辅桂萼。

宰相桂萼原本对王阳明是很欣赏的,也曾向皇帝推荐过他。《明史·桂萼传》上说:“然王守仁之起也,萼实荐之。已,衔其不附己,力畸屹。及守仁卒,极言丑诋,夺其世封,诸恤典皆不予。”意思是桂萼有恩于王阳明,可王阳明“不附己”,与他不是一条心,没有记住自己对他的恩德。主要表现在王阳明江西平寇之后,论功,应是兵部尚书王琼所荐,所以王阳明屡言王琼之功,没有片言于桂萼,认为江西平叛与桂萼没什么关系。而桂萼却认为王阳明“背恩”,“心衔之”。武宗崩后,世宗想召王阳明进京,起用为相,被桂萼所阻,理由是“武宗国丧,资费浩繁,不宜行晏赏之事”,即说皇帝召见的费用过于奢侈,这在“国丧”时期不适合。黄绾当礼部尚书时,向世宗推荐王阳明,说他“才德堪任辅弼”,可桂萼伙同杨一清、张公孚在皇帝面前说:“王守仁才固可用,但好服古衣冠,喜谈新学,人颇以此异之。不宜入阁,但可用为兵部尚书。”一方面肯定王阳明的才干、能力,同时又攻击王阳明的学问及平时的言行举止,实际上是在暗示皇帝王阳明离经叛道、靠不住,可话说得滴水不漏。广西平叛之后,尚书霍韬又向皇帝进言,高度评价王阳明,要求他入阁为相,造福天下苍生,并说:“生在臣前见一人,曰杨一清;生在臣后见一人,曰王守仁。”但世宗受了桂萼的影响,表示不同意。

王阳明死后,他在广西平叛时的一些做法被人拿出来说事,为首者就是桂萼,说他擅离职守回家,超越权限处置广西思恩、田州土著人投诚等事宜,不经请示就在八寨、断藤峡等处设置县衙、关隘、哨所、学校等事宜。清史学家张廷玉的《明史·王守仁传》载:“守仁前后平贼,率归功琼(即王琼),廷和不喜,大臣亦多忌其功。”王阳明死后,尸骨未寒,桂萼伙同江西一些官员参了王阳明一本,《明史·王守仁传》载:

守仁既卒,桂萼奏其擅离职守……萼等言:“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唱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

世宗本来对王阳明擅离职守及越权之举就有成见,见此奏章,大怒,朱笔一挥:“所封伯爵本当追夺,但系先朝信令,始与终身。其殁后,恤典俱不准给。”就是说,王阳明的爵位及一切身后的抚恤待遇全部没有了。

据《明世宗实录》(卷九八)这本书,其中对王阳明的批判更是上纲上线,语言刻薄、狠毒:

守仁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近年士子传习邪说,皆其倡道;至于宸濠之变,与伍文定移檄举兵,仗义讨贼,元恶就擒,功固可录,但兵无节制,奏捷夸张,近日掩袭寨夷,恩威倒置。所封伯爵本当追夺,但系先朝信令,姑与终身。其殁后,恤典俱不准给。都察院仍榜谕天下,敢有踵袭邪说,果于非圣者,重治不饶。

这样一来,王阳明一生的学问、功业几乎被全部否定,几次维系明王朝生命的战役非但无功,还有过。只因伯爵一勋,是武宗朝的事,姑且与之终身,至于王阳明死后的世袭、抚恤等优待,则全部终止,使王阳明的两个儿子的生活极其困难。此事发生在明嘉靖八年(1529)二月,距王阳明过世只有三个月。

对于世宗这种背弃功臣的不义之举,在当时就有人替王阳明抱不平,认为他功可以“追乎百代之上者矣”,现已大功告成,地方已靖,而王阳明也死于道路,最后得到如此结局,“冤亦甚矣”。(王得春《浙江巡抚奏复封爵疏》)而且还批评皇帝,如果“王守仁等江西之功不白,无以劝励忠之臣;若广西之功不白,又无以劝策勋之臣”(霍韬《地方疏》)。将来一旦有事,谁肯为国家出力?可皇帝不为所动,一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新皇帝为了提升人望,下诏:“近年病故大臣有应得恤典而未得,亦有不应得而得者,科道官举奏定夺。”(薛侃《请恤典赠谥疏》)意即准备为已故并蒙冤的大臣平反。有此形势鼓舞,王阳明的学生薛侃给皇帝上奏折,要求将“王守仁等应复官荫者复其官荫,仍给祭葬赠谥”。皇帝御批准奏:“礼部看议来说。”这一年距离王阳明被禠夺恤典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八年。

此后王阳明的后裔都世袭伯爵荫典,一直到明崇祯十三年(1640),李自成进京,其裔孙王先通因不从起义军,被“割其舌”,“剖其心”,后来先通之子业泰事南明王,袭爵,后被清军所擒,亦不屈被杀。

【注释】

[1]钱明:《儒学正脉——王守仁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2]钱明:《儒学正脉——王守仁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