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哈亦琦_哈氏风筝第四代传人_少数民族

哈亦琦_哈氏风筝第四代传人_少数民族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哈亦琦_哈氏风筝第四代传人_少数民族哈亦琦民间艺人,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风筝哈”自此成名,哈氏风筝享誉海内外。1920年,哈长英制作了一个800平方厘米的特大硬翅花篮风筝,是迄今规格最大的哈氏硬翅风筝。从部队复员的侄子哈永增见此情形,考虑到叔叔年事已高,哈氏风筝有后继无人之忧,便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希望能给民间艺人从

哈亦琦_哈氏风筝第四代传人_少数民族

哈亦琦(1954~)民间艺人,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传承人。北京人,回族。他出身于风筝制作世家,是“风筝哈”的第四代传人。10岁开始跟父亲学艺,逐渐掌握家传技艺,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使哈氏风筝在工艺上更具有抗风性能,而且造型美观、富有艺术性。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示表演,并屡次获奖。2012年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出版有《中国哈氏风筝》和《哈氏风筝:风筝世家哈亦琦口述史》(均合著)。

一、四代相传“风筝哈”

哈亦琦(www.guayunfan.com)

1954年3月,哈亦琦出生在北京护国寺附近的哈氏大院里。这是一个回族大家庭,曾经三代同堂,有33口人居住在一起。

哈家是一个风筝制作世家,四代相传,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

哈氏风筝起源于清末。在19世纪中叶,哈氏家族的一名先辈考取了武状元,从河北河间县迁至京城。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随着家道没落,哈家进入北京勤行(北京土话,餐饮行业的别称)。

哈氏风筝的第一代是哈亦琦的曾祖父哈国良(1828~1903),他是哈氏风筝的创立者。

哈国良原本是个泥瓦匠,因为冬天活少、比较闲暇,又住在当时北京有名的厂甸——琉璃厂,耳濡目染,便钻研起风筝技艺来。先是买来风筝仔细揣摩,接着学习扎制。由于心灵手巧、肯于钻研,哈国良制作的风筝小巧玲珑,骨架坚固平整,画工精致生动,花样繁多,很受顾客赞许,购者颇多,因而改行开起了风筝铺。到了中年,哈国良技术更臻成熟,有的风筝还被列为清宫贡品。哈国良创制的“南城瘦沙燕”让哈氏风筝一举成名。

哈氏风筝的第二代是哈亦琦的祖父哈长英(1867~1946),他是哈氏风筝独特风格和声誉的奠定者。

哈氏风筝“瘦沙燕风儿”

哈长英是哈国良的长子,他继承父业,与五弟哈长林带领全家30余口人以风筝制售为业。哈长英制订了各种哈氏风筝骨架的规格比例标准,为哈氏风筝后期各类型、多样化地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还从工艺上对哈氏风筝进行改良,使其在放飞性能上大有突破。哈家几辈艺人代代相传,经过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终于形成哈氏风筝独特的艺术风格。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开幕。当时政府拿不出什么新鲜玩意儿,农商部在北京挑来挑去,最终选中哈长英制作的“蝴蝶”“蜻蜓”“仙鹤”“花凤”4只软翅风筝,结果这4只风筝荣获银质奖。“风筝哈”自此成名,哈氏风筝享誉海内外。1920年,哈长英制作了一个800平方厘米的特大硬翅花篮风筝,是迄今规格最大的哈氏硬翅风筝。

1936年出版的《琉璃厂小志》曾记载:“哈记风筝店,在琉璃厂中间路北仁威观。近数十年,以哈记所售风筝为最著。”而当时的老北京也流传着俗谣:“进北京逛厂甸儿,玻璃琉璃大沙燕儿。”这里的“沙燕儿”指的就是哈家的瘦沙燕风筝。

哈氏风筝的第三代传人哈魁明(1916~1993)是哈亦琦的父亲,他实现了哈氏风筝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

哈魁明幼时便随父亲哈长英学习风筝技艺,不但全面地掌握了风筝制作中的“扎”“糊”“绘”“放”四门技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和“线”两者的重要性,将哈氏风筝的技艺体系发展为“六技”。哈魁明一生醉心于风筝艺术,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大量风筝扎制技艺的要诀,记录了与之相关的各类民俗,绘制了百余幅风筝图谱,对哈氏风筝技法进行了理论性总结,并且丰富和完善了哈氏风筝的艺术文化内涵。

二、哈氏风筝的辉煌

风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已经有2000余年的历史,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南北两派。北京风筝属于北派,且可以说是北派的代表。

老北京的风筝以俗称的“沙燕”为主,同属“北派”,有“风筝哈”和“风筝金”两大家。“风筝哈”在南城的琉璃厂,“风筝金”在北城地安门的火神庙。老北京人玩风筝,一般都认这两大家。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口诀,“南城的大沙燕,北城的黑锅底”,分别道出了它们的艺术特色:“风筝哈”以沙燕为代表作,“风筝金”则是用烧柴锅的锅底灰当颜料涂色,做出的“沙燕”黑白分明,远看效果极佳。不过,金氏风筝现在已经失传。虽然后来又有其他几种风筝面世,但在京城风筝界,首选仍是“哈氏风筝”。

按过去的老风俗,老百姓平时不放风筝,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以后才放,一直放到清明。因此,过去哈家做风筝,都是三季做、一季卖。一年之中的风筝买卖,集中在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十多天,其余三季,哈氏风筝铺为维持生计,售卖一些清真食品,如烧饼、年糕等。虽然只有十几天的销售旺季,销售业绩却不可小觑——当时四九城的人都来哈家买风筝,包括达官贵人、戏剧界名伶,最多的一天曾卖过73块大洋。

《美国国家地理》刊登的“风筝哈”在琉璃厂摆摊的照片

据哈亦琦介绍,他听祖辈人讲,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有钱的人家都讲究玩大风筝,像梅兰芳先生,就多次专门定做他们家的风筝。那时他们一大家住在辟才胡同,但凡有订货的人要求送货,胡同里的人就能看到这样“一景”:一丈二左右的大风筝走不了门,常常是让风筝“翻墙而过”,然后专人骑车送到。而且还要给主顾试飞,至天擦黑时才能结束,主顾也要另付三块大洋的“把式费”。

哈氏风筝铺一直开到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时,还在卖风筝。后来,哈魁明加入了西城饮食公司,专门做清真小吃,扎绘风筝只能利用业余时间。

20世纪50年代,哈氏风筝曾经作为国礼赠送外宾。那是1956年,缅甸总理吴努来华访问,我国领导人送给他两件礼物:哈氏风筝,一素一花两只蜻蜓。当时外交部的同志要买哈魁明的风筝,哈魁明听说是送礼用,坚决不收钱。外交部的人便回赠了他一支“派克”金笔。此事曾登载在当年的《文汇报》上。

“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风筝被视为“四旧”,不再允许继续制作。据哈亦琦回忆,那时父亲哈魁明担心风筝引火烧身,就把父辈留下的做风筝的画稿和竹子、工具等放在一个大缸里,偷偷地烧了。

文革”后,哈魁明不忍心哈氏风筝这门手艺在自己手中失传,便利用业余时间在昏暗的小屋子里扎绘风筝。从部队复员的侄子哈永增见此情形,考虑到叔叔年事已高,哈氏风筝有后继无人之忧,便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希望能给民间艺人从艺的机会,恢复哈氏风筝的制作。一周之内,邓小平的秘书就回了电话,安排哈魁明到工艺美术协会工作。就这样,哈魁明父子又开始制作已经传承百年的哈氏风筝。

“风筝哈”第三代传人哈魁明

哈魁明总结几代人的风筝技艺,不断推出新品种。他不仅制作精美的硬翅风筝,还附上弓、哨、锣、鼓等。其中,“刘关张三请诸葛亮”风筝甚是有趣,从线下将“刘关张”送上去,到提线处一撞,便顺线而下,可往返多次,令人目不暇接。1982年,哈魁明应法中友好协会邀请,前往巴黎、蒙彼利埃等5大城市进行风筝展览、操作表演,并开办学习班传授技艺。

制作风筝的60多年间,哈魁明从未间断对哈氏风筝的探究、完善、开拓,并记有多本技艺总结的笔记。他把哈氏风筝归纳为八大类几百种,并画有很多图谱资料。晚年时,哈魁明根据自己的记忆,整理了一部哈氏风筝的画稿,取名《筝践》。有人曾这样评价,哈氏风筝在哈魁明这里,达到了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

龙凤瓶硬拍子风筝

三、“风筝哈”的第四代传人

哈亦琦在制作风筝

哈亦琦是“风筝哈”的第四代传人,他继承祖业,风筝制作技艺精湛,造诣颇高。

哈亦琦10岁随父亲哈魁明学习家传风筝技艺,兼习油画、国画。由于聪明好学,又有绘画功底,还没有正式传承家族的技艺,哈亦琦就已经出手不凡。小时候,只要到天安门去放风筝,他都是带着自己做的双搭旗风筝,一放准是又高又稳。

1978年,哈亦琦第一次正式制作哈氏风筝时,父亲只是让他按照家传技艺自己动手。三天后,哈亦琦做出了第一件“五鱼瘦沙燕”。他和父亲、三大爷一起到北太平庄附近放飞,一次就成功。可父亲说这是瞎撞出来的,不是真本事,要求他再做三个。哈亦琦二话没说,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又做出了“五鱼燕”“九狮燕”和“云娃燕”三个风筝,且都一次放飞成功。就这样,哈亦琦就正式成了哈氏风筝的第四代传人。

在哈亦琦的记忆里,父亲对自己非常严厉,口传心授,做风筝必须自己动手,父亲从不帮忙。就是这种强调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的传承准则,使哈亦琦全面掌握了哈氏风筝的制作技艺,而且有所创新和突破。

牡丹蝶风筝

哈亦琦设计制作的风筝,力求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色彩上大胆创新,运用渐变色、青花瓷、蜡染等多种色彩元素,图形上尝试运用几何图形、二方连续等,使装饰效果更为强烈,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不仅在工艺上更具有抗风性能,而且造型美观,富有艺术性。

这些年来,哈亦琦制作的哈氏风筝参加了国内外的许多展出,除内地和港台地区之外,还曾到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新加坡、克罗地亚、希腊、德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展出。

1983年夏天,哈亦琦应邀参加国际风筝表演比赛。在美国旧金山一个草坪广场上,哈亦琦以“风筝哈”第四代传人的名义,选用哈氏风筝“瘦沙燕”作了现场表演。“瘦沙燕”从哈亦琦手中徐徐升起,在蓝天中自由飞翔,酷似长空翱翔的燕子,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表演结束后,观众纷纷和他握手,一位风筝爱好者称赞说:“天哪,您放飞的风筝简直就是一首美妙动人的自由畅想曲,可以让人展开想象的翅膀!”

这些年来,哈亦琦制作的风筝获得了众多荣誉:1982年,作品《凤蝶》获北京市工艺美术创作大赛二等奖;1983年,获美国“旧金山国际风筝比赛大会”特别奖;1984年,作品《石朱龙头蜈蚣》在荷兰海牙国际风筝比赛大会上获第一名;1998年,作品《百米龙头蜈蚣》获荷兰国际风筝比赛金奖;2002年,作品《喜庆》获北京“美术、摄影、书法民间艺术新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

1986年5月,哈亦琦与父亲哈魁明合著的《中国哈氏风筝》一书在香港出版,同时在我国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发行。

2010年,哈亦琦与任晓姝合著的《哈氏风筝:风筝世家哈亦琦口述史》,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王文章主编)的一种,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2年12月,哈亦琦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

哈亦琦现任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北京一级民间工艺大师。

作为哈氏风筝的第四代传人,哈亦琦现在仍然在不断发掘哈氏风筝新的技艺。他说:“我的责任重大,要吸收中外风筝艺术的精髓,不仅要精益求精,而且要富有创新意识和时代风貌!”

哈亦琦传承风筝制作技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