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创建金属物理专业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创建金属物理专业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创建金属物理专业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的各项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苏联建国后,其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很快,这不得不说是有赖于它的高等学府培养出的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经过这一次的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中国的大学里社会科学类专业遭受重创,教授办学的理念被全盘否定。

创建金属物理专业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的各项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作为各类人才培养摇篮的高等教育学府,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于是,国家准备在1952年前后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但是怎样调整呢?苏联建国后,其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很快,这不得不说是有赖于它的高等学府培养出的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于是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仿照苏联模式,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全面调整,将全国高等院校一举纳入苏联模式的教育体系。伴随着政权更迭而进行的这场教育体制改革,涉及了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这种专门人才的教育体制是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相适应上,特别注重工程和应用技术教育。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紧密相连,按产业部门、行业甚至按产品来设立学院、系和专业,甚至出现了拖拉机学院、坦克系等等学科目标十分单一的专业设置。国家统一确定招生名额和分配去向,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在这次调整中也分解并入了各公立高校。这样,国家对高等教育完全实行垄断。

中央政府最初对这种构想还持一定的谨慎态度,但随着政治思想领域的变化,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和苏联援华专家的到位,这种改革就如疾风暴雨般迅速铺开,经过小范围的院系调整试点之后,中央教育部于1951年11月召开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拟订了全国工学院的院系调整方案。1952年秋季开始,中央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根据“撤去综合性大学中的专门学院,建立独立的专门学院,以适应当前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经过调整以后,工科、农林、师范、医药院校的数量从此前的108所大幅增加到149所,而综合类院校由原来的51所锐减至21所,不仅是数量上的减少,很多综合性的大学经过调整和改造,变成学科培养比较单一的大学。例如张兴钤的母校武汉大学,调整前拥有文、法、理、工、农、医等6个学院,调整后仅保留了文、理两个学院。又如南京大学,调整前有7个学院35个系,经过大幅度的调整后仅保留了文理两个方面的13个系,被裁掉的部分与其他学院和科系合并成立新的院校,其他的12所综合性大学也都大抵如此。但与裁减综合类大学相对应的是,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相继新设立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的学院。此外,还根据计划经济和工业建设的需要设置新的专业。

经过这一次的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中国的大学里社会科学类专业遭受重创,教授办学的理念被全盘否定。在专业设置上,与原有的“通才”教育模式相对,苏联的教育模式一般称之为“专才”教育,例如清华大学在院系调整前,各院系是不设专业的,学生在一、二、三年级重在外语、基础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四年级着重学习专门知识。调整后,根据国家建设需要,照搬苏联工科大学的模式,按系设立专业,有计划、分专业培养技术人才。学制也进行了调整,仍以清华大学为例,过去清华大学是实行学分制,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调整以后,以“学年制”取代“学分制”,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必须按照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每年规定的学习课程和教学环节,不能自由选课,一般也不能转系或转专业,教学计划成为学校组织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条建设战线都是百废待举、人才奇缺,院系调整工作对原来的专业进行了一定的整合,针对性极强的专业类院校应运而生,这些措施能着重培养大批工科专业技术人员,缓解当时的技术人才的短缺,有效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个人兴趣、个人特长的发挥,而与实用技能训练无关的一些学科被连根拔起,例如一些大学的哲学系等被裁撤,这也造成了后来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缺失。

在众多院系调整中,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建国之初全国的钢铁年产量只有十几万吨的薄弱现状,为迅速培养冶金人才以发展壮大钢铁工业,决定在京津地区分别建立钢铁、地质、采矿等独立的专门学院。在与教育部、重工业部磋商后,政府选定在北京西北郊的海淀区建设“学院区”,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8所单一的专科类高等院校,其中就包括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是以原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山西大学工学院、国立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著名院校的有关采矿和冶金科系为基础成立的。1952年4月22日,重工业部钢铁工业局陈琅环、柏华等19位同志举行了筹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根据教育部的安排,学校成立之初还在清华园办学一年,1953年9月23日,学校迁入新建的位于海淀区学院路的校址。从此,一所承载着新中国“钢铁强国”梦想的最高学府在古老的“满井村”安营落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北大、清华、钢老三”的俗语,这个“钢老三”指的就是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其在成立之初就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成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性人才的钢铁摇篮。(www.guayunfan.com)图 5-2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55年,北京科技大学提供)

欣闻新中国钢铁学府诞生了,胸怀钢铁强国梦想的魏景昌、魏寿昆、柯俊、张文奇、赵锡霖等一大批名师学者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汇聚而来,克服了建校初期的各种困难,使钢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具备了开学的条件。1955年,钢院根据基础理论教育的需要,在采矿、冶金、金相及热处理、机械4个系的格局基础上增设了物理化学系。张兴钤回国后,应柯俊教授之邀来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物理化学系任教。

柯俊教授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他在回国之前,先后考察了德国、英国等多个欧洲国家的现代钢铁工业企业,也到这些国家的科研机构进行调研。他发现,欧美国家的近代工业化都离不开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钢铁的生产工艺在不断地改进,钢铁产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仅仅只是现有的工艺和产量的改进和提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在金属的微观领域开展更多的、更有前瞻性的研究,金属材料学和物理学必须要很好地结合起来才可能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的各种性能。因此在多方调研和深入考虑的基础上,他向魏景昌院长汇报了在国外考察时了解到英美等国金属与材料科学的发展与物理学紧密联系的趋势,并向学校建议,为了适应科学迅速发展的需要,开辟交叉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应该注意培养金属物理方面的人才并建立金属物理专业。

1956年1月,在前期大量调研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批和上级机关的批准,新中国的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正式开始筹备成立,并且决定当年就开始招生。张兴钤被任命为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从课程设计、专业教学、学制安排到研究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充分地展示了他的组织才能和科学研究特长。

遍观世界各国高校,只有苏联的莫斯科钢铁学院有金属物理这样一个专业。再加上当时全国的高校都在效仿苏联的模式,不论是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甚至教学方式都按苏联的标准去做。因此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金属物理专业在开设之初,很多方面都是效仿苏联的做法。

首先是确定教学计划。当时决定先把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的金属物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拿过来使用。几位教授经过多方讨论,预见到金属与材料的发展必将对人才提出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因此虽以莫斯科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教学计划为蓝本,但并未全盘否定过去大学教育里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视。经过讨论改进的整体教学计划在必修的课程里适当增加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和实验课的比重,增设了理论物理学、X射线学、金属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等课程。课程调整以后,与莫斯科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相比,减少了工艺课的比重,增加了基础理论的内容,把第一外语改成俄文,当然,最有特色的工厂实习被延续下来了。经过以柯俊、张兴钤、方正知、肖纪美、马如璋等为代表的教授们的共同努力,金属物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终于勾勒出来了。

其次是确定学制安排。一般的理工类大学本科教育都是4年,但柯俊、张兴钤等教授认为,4年不足以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有人建议在学制上金属物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定为6年,但国家的建设急需专业人才,不可能让学生们在校那么长时间,经过多方讨论,最终决定第一届学生试点,学制为5年半。

第三是建立金属物理专业的实验设施。1956年2月,在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召开的第一次科学研究与教学方法讨论会上,张兴钤提出做科研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特别强调了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的战略重要性,引起学院领导的重视,认为金属物理专业蓬勃发展需要特别扶持,商议决定为金属物理专业建设实验大楼,并将其纳入钢铁学院第一个十二年计划。为此,在系主任柯俊的带领下,筹备组赴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光机所、沈阳金属所等单位开展调研。在实验楼的建设中还充分考虑了实验室的附属设施,如暗室、屏蔽、防辐射等,对配套的工作人员也做了充分考虑。因此,在后来的金属物理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属物理实验楼及其内部设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年《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我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的开办给予了大篇幅的报道,招生计划的宣传手册向社会公开发放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很大反响。1956年拟开始招生时,报考的学生众多,这个被称作“工科里的理科”的专业,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很高,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考分要求也很高,当年录取的分数线甚至超过了北大和清华。正像1956级学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贺信莱回忆的那样:我知道这个专业是当时看到《人民日报》有一篇介绍,关于金属物理专业的,所以我报第一志愿就报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属物理专业。我当时知道这个专业是这样想的,物理专业我是有兴趣的,但我觉得物理专业有时候空,老是从理论上讲,材料专业好像又太具体。正好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段,就是讲金属物理专业的,要在比较好的理论物理基础上来研究材料,这样就把空洞的物理理论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工科里面的理科专业,也可以说是理论基础要求比较高的工科专业。贺信莱访谈,2012年11月29日,北京。资料现存于馆藏基地。

1956年9月,第一批物理化学系金属物理专业的60名学生入校,柯俊、张兴钤、肖纪美、方正知、徐祖耀、马如璋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给这个专业的学生授课。为提高从事金属学及金属物理专业教学人员的业务水平,柯俊、张兴钤等教授还利用自己在业内同行中有很多老同学、老相识的优势,陆续组织了系列专题报告会,被邀请的知名学者有黄昆、林兰英、王大珩、师昌绪、钱临照、彭桓武、李荫远、刘益焕等,专题报告的内容包括了金属的范性形变、相变、位错、组织结构等,通过报告会的组织开展,达到了增广见识开拓视野的效果,在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反响很好。

图 5-3苏联专家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作学术交流(右起:崔文暄、肖纪美、章守华、苏联专家、张兴钤、徐祖耀、王润,1958年)

金属物理专业的建立,是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第一个理科专业,标志着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学科建设走上了“以理强工、以工带理、理工结合”的道路,奠定了该校后来在学术界的特殊地位。多年来,该专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