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经由社会建设走向社会现代化_陆学艺评传_事迹

经由社会建设走向社会现代化_陆学艺评传_事迹

时间:2022-05-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经由社会建设走向社会现代化_陆学艺评传_事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学艺不断地做研究,写文章,发表演讲,研究思考中国现代化问题。富裕不等于幸福,现代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也是他自己的现代化认识史上,首次对现代化作出具体含义的系统表述。

经由社会建设走向社会现代化_陆学艺评传_事迹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学艺不断地做研究,写文章,发表演讲,研究思考中国现代化问题。这方面的言论和著作,可能会有数百篇(次、部)之多。但我也发现,他至今也未出版一部专门的中国现代化的学理性著作。这或许是还没有来得及去做这样的总结性“陈辞”,或许是他的学术风格和特征使然。就像孔夫子论“仁”一样,总是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问题,回答具体的“仁是什么”。陆学艺也是如此,他的“现代化”也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城市的、农村的,南方的、北方的,中国的、西方的,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即使如此,为了理解的方便,我以为有必要再作梳理。

改革开放以后整个80年代,陆学艺的现代化概念一直是与工业化、城市化,和改革开放相联系的。他在很多处提到农村现代化时,都简直可以用工业化、城市化概念相置换。这在当时一点也没有错,当时中国认识水平就是如此。可以说,陆先生的认识,代表了当时中国学术界的主流认识。但这一认识,从现在的角度看,还不够具体。

1995年6月,陆学艺在“苏南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关于苏南现代化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现代化是什么”的正式定义。他写道:

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既包括经济的现代化、也包括社会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环境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等等。使经济调整发展,经济繁荣……但不能只有经济增长。如果只顾经济增长,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后劲,社会没有全面进步,个人的生活质量就不会提高。……富裕不等于幸福,现代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15](www.guayunfan.com)尽管国外学术界对此定义早有说法,但在GDP主义横行的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陆学艺这一观点,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他自己的现代化认识史上,首次对现代化作出具体含义的系统表述。

对“社会全面进步”,他还进一步分析,认为“最主要的是社会结构的进步,就是社会结构的优化”。接着,他列举了社会八大结构的优化。这一认识,与他当时正在从事社会结构课题研究的思路是一致的。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10年,是陆学艺现代化理论从农村视角向现代化(整体)视角转换的时期。

在90年代,陆先生论述现代化,论述农村和现代化的关系,用的是农村视角,总是更多地强调和突出农村的主体作用和重要性。1991年1月25日,他在我的《农村社会学》一书所作的“序言”中指出:

“多种历史原因形成的农村人口,现在仍占绝大多数的二元结构,使农村现代化就成了中国现代化的中心问题。农村的这种发展已成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化的重要环节。所以对于农村现代化的研究意义,是不能局限于农村的,它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16]

1993年7月,他在中国台北“中国现代化问题”研讨会上说,“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有机组成部分”。[17]1995年,他更强调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前途所系,“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现代化,其难点也在农村现代化”。[18]

从农村视角看问题,就是从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出发,就抓住了中国特色。对于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陆学艺来说,这样看问题,再正常不过了,再平常不过了。但这也是不够的。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难点、基础在农村现代化,但农村现代化,如何“化”呢?同样,不能在农村内部,靠农业和农民自我转化,而是要靠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来带动和推动。有了中国整体社会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农村的现代化。这一辩证法,陆学艺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就意识到了,并且明确提出了视角转换,他开始从现代化(整体)视角来看待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问题。

2001年2月,他在香港理工大学发表关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过来、现在和未来》的演讲。他说:

“回到中国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道路上来反思。离开整体的发展,作为整体一个部分的农村现代化,不可能独立地发展。虽然,我们常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但)实际上应该是先要说,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19]

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一观点的提出,在陆学艺现代化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分水岭和转折的意义。它标志着,从现代化(整体)视角看问题,有可能是比从农村视角看问题,视域更加宽阔,聚焦更加精准,角度更加科学,因而得到的观察结论,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这一视角的实际应用,也为他的中国社会结构及其转型理论的形成,打下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此后,在接下来的10年中,他都在用现代化视角重新观察三农问题,观察农村现代化问题,也用现代化视角观察中国社会结构及其转型。

在前面第三章中,我详细地介绍了陆学艺和他的研究团队,在社会阶层、社会流动和社会结构及其转型研究中,所提出的观点。在这一系列的研究以及形成的社会结构转型理论中,都或明或暗地包括了陆先生先前的农村现代化观点,体现了陆先生“保护性终结”传统农民的现代化思想,但与他的80年代至90年代的农村现代化观点,是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构及其转型理论,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它包括“三农”问题在内,但不是就“三农”论“三农”,而且先擒拿“结构性”这个现代化问题之“王”,一揽子解决包括“三农”在内的所有问题。这种理论思路,是中国现代化在本世纪的最具有渗透力、震撼力的思路,其方法论和认识论即源自于其视角从农村视角到现代化(整体)视角的转变。

变化视角之后,看到了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不仅仅是看到了“三农”的新进展,而且还看到了“三农”之外的新世界;不仅看到经济体制改革与建设中的巨大成就,而且还看到了与此同时日益突出、日益显化的社会矛盾与民生问题。陆学艺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持续扩大;劳资关系等社会利益群体矛盾日益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问题凸显;一些地方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增多,抢劫、抢夺、盗窃等刑事犯罪案件上升,特别是群体性事件,……使得经济社会稳定问题日益突出。”[20]

这个经济建设成就意想不到之大和社会矛盾问题意想不到之多的理解,引起学术界和决策界的困惑。在他看来,主要是我们认识的“视角”有问题。面对新阶段、新形势,他主张“要用新的视角认识这些新的变化,采用新的方法解决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这就是以社会建设为重点。[21]

当然,这也不是陆学艺一个人视角发生了改变——整个国家、政府和社会都在探索和思考。

自2002年以来,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2002年,党的十六大宣布,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使社会更加和谐。提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加强执政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作为重点之一,要求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建设”的概念。

2005年,胡锦涛同志分别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和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和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要求。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个文件是我们党第一个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文件。

经过4到5年的探索和思考,中央对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理论和政策措施,也在不断强化。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日益强调要将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正在经历第二次转型,迈入了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2006年3月份的一天,陆学艺在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家宾馆,召开《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书的统稿定稿会议。参加会议的是北京工业大学的学者,他们都是这本书的作者,其中有钱伟量、邹农俭和李东松、唐军、胡建国、宋国恺、李晓婷和刘金伟等人。

会议结束的时候,陆学艺同钱、邹等人谈起,下一步可做什么课题?有些什么样的课题?既是国家需要的,又是北工大人文学院的老师们感兴趣,又可以做得了的。经过漫谈,大家感觉到北工大是北京市属院校,有一个面向北京服务首都的大方向定位。而且,他们已经完成了北京城建规划中的社会发展研究,再过两年,就是北京解放60周年。于是,大家建议可以做一个“北京社会发展60周年”的研究。

此前,陆学艺已被聘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至今已有5年。他也同意做社会建设方面的课题,可以先从北京入手。毕竟,不仅身为市校,有一个义务和责任;而且,北京是首善之区,社会建设有一定基础。总结北京的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于是正式将课题定为《北京社会建设60年》。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写作,2008年,《北京社会建设60年》一书,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从“社会建设”的视角,从北京行政区划及政权建设、人口、家庭就业、城乡关系、阶层结构、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26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自解放近60年来北京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北京的未来社会建设进行了前瞻性思考。

陆学艺作为主编,为这本书规定了主题和基本思想,虽然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回顾和总结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并且,他认为这种总结“对于进一步实现北京未来发展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意在还在于,通过对北京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为中国社会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样本。

他指出,“从总体上判断,北京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的转化,目前正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在经济实现巨大发展的同时,北京社会建设也取得显著进步,社会结构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化社会结构的转型。”

陆学艺先生在“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暨《北京社会建设60年》出版发布会”上(2008年11月9日)

比如说,在人口结构方面,人口素质显著提高,每万人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居于全国首位;在就业结构方面,“三、二、一”的现代就业结构已经形成;在城乡结构方面,城乡一体化进程正在进一步加快;在社会阶层结构方面,中间阶层不断壮大,公平、开放的现代社会流动机制逐步形成;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和社会政策等不断创新与完善,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序;在社会事业方面,教育事业名列全国前茅,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发展,体育事业实现新飞跃,环保事业建设全面推进。同时,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费水平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就业保障、住房、交通等民生问题也得到显著改善,体现了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首善和标杆的社会建设水平。

当然,他也指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又是一个深刻的社会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和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多元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层面,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

陆学艺对于这些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强调主要“通过理论创新和积极实践”来解决。他特别提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布局调整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布局,反映了我们党对于新时期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认识和新概括,也是中央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新调整,值得学术界和实践部门认真学习和领会。[22]

在该书《导言》中,陆学艺对社会建设这一崭新而重要的概念,作了学理上的解读。

他认为,社会建设这个概念,西方没有,是中国人首先提出来的。最早见于孙中山先生1917年撰写的《民权初步(社会建设)》中;1934年社会学家孙本文先生撰写的《社会学原理》一书,对这个概念作了专门的论述,同时,他还创办了一本名为《社会建设》的杂志。

关于社会建设的涵义和内容,陆学艺也作出了严格定义,他认为,社会建设的涵义应是:

“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

陆学艺的定义,显然是从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要求,作出了宽泛的理解。根据这一定义,社会建设主要内容有以下9个方面:

一是社会结构的调整和构建。社会结构包括9个方面的结构,是一种体制性、制度性的任务。

二是社会流动机制建设。这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阶层职业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

三是社会组织建设。尤其是要大力发展民间社团组织,这也是社会结构调整的范畴。

四是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他认为这一块有三大机制亟待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阶层、群体、个人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要拓宽民意民求表达渠道,使社情民意能够畅通上达;建立劳资之间、干群之间、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协商机制;建立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排查调处的工作制度。

五是社会事业建设。

六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七是社区建设。主要指基层政权、基层组织治理形式。尤其是城市社区建设,城市化和流动人口,为城市社区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八是社会安全体制建设。他认为,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权益,化解社会矛盾,预防惩治犯罪,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社会安全体制建设的主要任务。

九是社会管理机制建设。他认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修正和制定社会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强社会管理。他强调,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如何使政府的调控作用顺应社会发展规律逻辑运行的方向?如何使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相结合?如何使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相结合?如何使政府调节的力量同社会民间组织的调节力量相结合?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新体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除了进行学理上的解读之外,陆学艺还就如何抓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讲了十分重要的落实意见。这就是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好社会建设;要把社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去对待,去抓好抓实。具体措施有6点:

第一,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他认为这在一定意义上讲是“补课”。过去疏漏拉下了,现在要加紧补上。

第二,要抓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是,发展必须是包含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发展。

第三,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他在这里所说的体制改革,主要是指社会体制改革。“诸如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户口制度、就业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制度等等都需要改革。社会体制不改革,社会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必须推进体制改革,为社会建设顺利进行开道。

第四,社会建设要组织领导,从组织上落实。他认为社会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有组织保证。他很赞赏北京市委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和政府成立“社会建设办公室”,成了一个领导组织,统筹协调全市社会建设工作的机构,他认为“这个做法很值得借鉴”。

第五,要有相当的投入。首先是有领导和人员的投入;其次是财力和物力的投入。长期以来,政府的主要财力都投入到了经济建设上,社会建设许多部门必要的开支都不能保证,造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一直到现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虽有所增加,但欠帐太多,比例仍然很小。因此,要大大加强投入力度。

第六,两点具体建设。第一个建议把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排序中社会建设的第四位,摆到第二位,即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第二个建议是中央每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改为全国经济社会工作会议。

这篇文章,虽发表于《北京社会建设60年》一书“导言”,但写于2007年年底。[23]是陆学艺发表的第一篇关于社会建设的社会学文章,也可能是社会学界较早的系统研究社会建设的文章之一。

2008年11月9日,“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暨《北京社会建设60年》出版发布会”,在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举行。陆学艺主持会议,校领导致辞欢迎。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宋贵伦、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魏礼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王素英、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宋林飞、科学出版社副总编李锋等领导出席并讲话,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人大、中国社科院、北工大的一些老领导和社会学界的著名专家吴象、段柄仁、汝信、丁伟志、左铁镛、孙立平、李路路、王思斌、朱光磊、洪大用、景天魁、谢立中、白红光、王处辉等,参加了会议讨论。对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对该书出版表示欢迎和积极评价。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冯波对陆学艺以《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形势与社会建设》之名,发表在《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的这一篇文章的观点,作出如下评论,他写道:

“陆学艺对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的判断是中肯的、客观的,在很多经验事实层面都可以得到验证;他对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更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提法,为社会建设的合理性、合法性找到了一个深刻、全面的现实依据和逻辑依据;他对社会建设概念的界定是全面的,抓住了社会建设的本质规定;他对社会建设路径的设计符合中国的国情、民情、党情、政情,是切实可行的。”与此同时,陆学艺在四川省成都市开辟了关于社会建设研究的另一“战场”,几年下来,他对这一课题有了新的发现。

2008年1月,陆学艺到成都参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一个“农村发展理论研讨会”,他在会上作了一次学术演讲。会议期间,他会见了几位老朋友。大家向陆学艺介绍了近几年成都城乡统筹发展的情况,让他感到振奋。

2011年3月,陆学艺再一次来到成都,为成都市政府做社会建设中长期规划。25日,他在成都孵化园会议室,为市级部门的主要领导,做了“目前形势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报告,为这次规划编制提出了基本构想。

他认为,“我们进入21世纪以后,常说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那么,所谓新阶段,就是我们要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阶段,进入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社会建设放在重点、放在突出位置的这么一个新阶段。新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建设为重点,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都市的社会建设,建设什么?怎么建设?主要任务是什么?他认为:“概括地讲,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

他认为,经济建设就是实现经济现代化;政治建设就是搞政治现代化;文化建设就是文化现代化,而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你不(能)光搞经济现代化,你必须还要搞社会现代化,而且还要搞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这四大建设是一个整体,都得要实现现代化,才能建成现代化社会”。在这里,他首次提出了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的思想。

社会现代化怎么搞?包括哪些内容?他认为,有4种观点:

陆学艺先生在四川成都市考察(2011年3月)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应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推进就业、社会保障、科教文化等各项民生事业和社会事业的建设,加大收入分配调节的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当前应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该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是面对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人们的生产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大变化时期而产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动。同时要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政策,调整社会结构,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社会结构。这一种观点核心是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

第四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一个能够驾驭资本、制约权力、遏制社会失序的社会主体。他们主张要建立一个与市场、政府并列的“社会”,即要有发育良好健全的社会组织。

在他看来,这四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可取之处。但他倾向于以第三种观点为中心,并综合其他三种观点,“不仅是民生事业,科教文化的社会事业,社会保障、住房等等当然要,还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还要发展社会组织,还要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定,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等等。总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现代化”。

同时,他还认为,这4种观点,从纵向来看,可以把它们看作是社会建设的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我们现在已经在做的,就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要求解决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社会事业建设。

第二阶段要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管理,推进新型的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拓宽社会流动渠道,培育壮大中产阶层,构建一个合理、开放、包容、渐进的社会结构。他认为,下一个五年以后,也就是“十三五”的时候,要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陆学艺先生在四川成都作社会调查(2011年)

第三阶段才是社会“主体”的建设。2020年以后,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社会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完备,社会结构不断优化,成为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

关于如何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他提出了6条建议。其中有5条建议与《北京社会建设60年》一书中所提基本相同,此外,还有1条“要建立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和考评指标”是新提出的。“这需要实践工作部门的探索和我们社会学工作者研究,共同努力制定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又切实有用可行的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指标。”

另外,陆学艺还对成都的社会建设工作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成都“前些年做的工作符合社会建设的要求”,“做了很多工作”,“是社会建设第一阶段要干的事”,“走在(全国的)前面”。同时,他也对成都提出了“在总结的基础上,继续往前推”的建议。

这一场报告,用当时主持会议的领导的话来说,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和深厚的理论实践功底,深刻地阐述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系统地论述了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思想,深入分析了社会建设的主要内涵、建设阶段和主要任务,全面系统地指出了当前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点工作,对成都的城乡社会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认为,不仅如此,它也是一篇全面、深刻的社会建设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在陆学艺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和“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一个班子,对“成都市社会建设中长期规划”进行了研究,2011年9月3日,完成了《关于成都市社会建设中长期规划的建议》初稿(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全面总结了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分析了社会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了未来10年成都市社会建设的战略和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在战略和目标一章中,作者提出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还提出了社会建设将经历三个阶段。同时,还提出要“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是要从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到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二是要把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城市工作方面来,适应城市大发展之后的需要,抓好城市各方面的建设,适时改革,重点解决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问题”。其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继续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为突破口,以完善社会规范为整合基础,以改革社会体制为中心环节;以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服务为重点,以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为核心,以建设社会现代化为目标,努力开创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成都特色社会建设新局面”。

在“主要任务”一章中,作者建议今后一段时期,要把握社会建设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它们是:

——继续发展民生事业、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以继续推进基层自治为重点,加强城乡社区建设;

——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确保社会组织有效规范运行;

——以社会诚信体系和城市文明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社会规范;

——以壮大中产阶层为目标,加快培育现代社会结构;

——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继续深化改革,逐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等。

在“重点工作”一章中,作者鉴于成都市社会建设的实践和需要,特别强调了8大基础性重点工作: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好两个战略转变;

二是组建社会建设委员会,统筹推进社会建设工作;

三是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四是科学规划街道和社区,建设好城市新型基层治理机制;

五是改革农民工体制、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

六是组建一所成都社会建设管理(干部)学院;

七是全面总结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

八是开展社会建设的试点工作等。

《建议》站在时代的高度和社会建设的全局,结合成都的实践和需要,写得既全面系统,又简明精要;既高屋建瓴,又具体可操作,是一篇社会建设的理论杰作,同时又是一篇具有权威性的规划指导文件。《建议》附录中还有一篇“2011-2015年成都市社会建议指标体系”,对民生社会事业、社会管理、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等4个领域一共37个具体指标,作了定量和年度比较分析,是同类指标体系中,最为科学和实际可操作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注释】

[1]谢曙光先生亦是这样看的。见陆学艺著:《当代中国农村和当代中国农民》“编后记”,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457页。

[2]陆学艺著:《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388页。

[3]陆学艺著:《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230页。

[4]陆学艺著:《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62-163页。

[5]陆学艺著:《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272页。

[6]陆学艺主编:《县级综合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90-91页,第99页。

[7]陆学艺后来以这篇文章为枢干,主编了一本书:《21世纪的中国社会》。此书引文见该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5页。

[8]陆学艺主编:《县级综合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65页。

[9]陆学艺主编:《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农村现代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前言”,第10-11页。

[10]陆学艺、景天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学》,第10页。本文是作者1997年5月2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庆2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上所作报告的讲稿。发表在1997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

[11]陆学艺主编:《21世纪的中国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5页。

[12]陆学艺主编:《21世纪的中国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8页。

[13]陆学艺、王春光、张其仔著:《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88页。

[14]陆学艺主编:《21世纪的中国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12页。

[15]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87页。

[16]拙著:《农村社会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序言”第3页。

[17]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61页。

[18]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68页。。

[19]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62页。

[20]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5页。

[2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6页。

[22]陆学艺主编:《北京社会建设60年》,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序言”。

[23]见陆学艺回忆录纲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