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古代的礼仪是如何制定的?礼书概述,礼书(33卷)

古代的礼仪是如何制定的?礼书概述,礼书(33卷)

时间:2022-09-0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周朝衰微后,礼乐制度被废弃破坏,身份高 低不同的人竞相超越其本分,萱使家中娶了三姓 女子。到高祖拥有天下 之后,叔孙通对前代礼仪作了一些增减删改,大 体上是依据秦朝旧制。有人说 古代太平,百姓们和睦喜乐,吉祥的征兆纷纷降 临,这纔搜集风俗民情,制定礼仪。礼制是爲人而设的。所 以驾大路之车的马匹,必须训练得十分驯顺后, 纔能驾车,是用来保证安全的。礼是治理国家、辨正名分的最高标准,是使 国家富

        太史公曰:礼是多麽盛大的美德啊!主宰万 物,役使衆生,难道是靠人们的强制力量吗?我 到过秦时主管礼仪的大行官署,观察夏、商、1 三代礼制的增减,纔知道要顺随人的性情制定礼 典,依照人的习性制定仪范,这是由来已久的 了。

        人的活动纵横交织,千头万绪,而规矩则是 没有什麽不能包容贯通的,用仁义诱导人上进, 用刑罚来约束人犯轨,所以德行高尚的人地位尊 贵,官禄高的人得到的荣耀盛大,这就是统一天 下治理万民的方法。作爲人,身体乘坐车马感到 舒适,就给他装有金饰的车子,车辕横木上也装 饰花纹色彩以增添其华美;眼睛喜欢五彩缤纷, 就给他的礼服続上各种花纹和色彩以美化他的仪 容;耳朵喜欢听钟磬等乐声,就爲他调合各种乐 音以涤荡他的心怀;嘴巴喜欢品尝各种美味,就 给他制作滋味不同的多种佳肴以极尽口味之美; 情感喜欢珍奇美好的东西,就给他雕琢磨制圭璧 等玉器来适合他的心意。天子乘坐的礼车用的是 蒲草编的席子;国君临朝戴鹿皮帽子,穿白布做 的裤子,琴瑟用的是红色丝弦,瑟底却要开有小 孔,祭祀时用没加调味的肉汤,以水代酒,这些 都是爲了防止过度放纵,以挽救风气的衰败。因 此上自君臣朝廷之间尊卑贵贱的次序,下至平民 百姓的车马、衣服、房屋、饮食、嫁娶、丧祭的 等级名分,事事都有合适的分寸,物物都有适当 的节制。仲尼说:“鲁国的襦祭举行到献酒以后, 我就不想看了。”

       周朝衰微后,礼乐制度被废弃破坏,身份高 低不同的人竞相超越其本分,萱使家中娶了三姓 女子。遵守法度坚持正道的人被世人欺侮,过度 奢侈僭越等级的人被认爲是显赫荣耀。就连子夏 这位迎的优秀学生,还说“在外面看到繁华瑰 丽的事物时心里很高兴,回来后听夫子讲授的道 理也很快乐,这两种感受经常在我内心交锋,自 己不能决定取舍”,更何况那些才质中等以下, 被不良教化污染,被时下习俗所包围的人呢?孔 壬说“一定要端正名分”,正是由于住在卫时觉 得很多事不合礼法。仲尼去世后,那些在门下受 教的学生们被埋没,得不到任用,有的到了齐、 1,有的去黄河、沿海一带,岂不是很让人痛心 吗?

        到了秦并有天下之后,尽数采纳了六国的礼 仪,从中选择较好的使用,虽然不完全符合圣王 典制,但那尊君抑臣,使朝廷上下庄严恭敬的作 法,是依照古代的典法实行的。到高祖拥有天下 之后,叔孙通对前代礼仪作了一些增减删改,大 体上是依据秦朝旧制。上自天子的称号,下到大 小官吏、宫室、官名,很少改变。孝文帝即位, 主管官员商议着要制定仪礼,孝文帝喜好道家的 学说,认爲繁琐的礼节祇能装饰外表,对治理国 家没有好处,主要还是靠如何用自身行爲进行感 化,所以摒弃了主管官员制定礼仪的建议。耋最 查时,御史大夫晁铠通晓当世政务和刑名学说, 多次劝谏量童说:“诸侯藩国,同样是天子的臣 子,这是古今如一的制度。现在诸侯大国擅自专 断,政令与中央不一致,不到京城来请示报告, 恐怕不能传法后世。”耋兴釆纳了他的计策, 却招来六国叛乱,以诛杀晁铠爲名,天子祇好杀 了叠以解救危难局面。这事记载在《袁盎》一 篇中。这以后做官的人祇求结交朋党,保住禄 位,没有谁敢再议论这事了。

        当今天子即位,招集精通儒学的士人,让他 们共同商定礼仪,过了十多年还没完成。有人说 古代太平,百姓们和睦喜乐,吉祥的征兆纷纷降 临,这纔搜集风俗民情,制定礼仪。皇上听说 后,就下诏给御史说:“凡是承受天命统治天下的,各有其兴起的条件,但却要殊途同归,即归 于顺应民心建立制度,根据习俗制定礼制。现在 谈论礼制的人都称道上古,这叫百姓们如何取 法?汉朝也是一家的帝业,如果没有典法传世, 怎麽向子孙们交代?教化昌隆的,礼制必然宏大 广博;治术浅短的,礼制必然简陋偏废,能不尽 心勉力吗!”于是在太初元年改换了历法,变更 了车马服饰的顔色,在奎山筑坛祭天,制定了宗 庙百官的礼仪,作爲常法,留传于后世。

         礼制是爲人而设的。人生来就有欲望,欲望 不能满足就不能不忿恨,忿恨而没有节制就会发 生争夺,争夺就会导致混乱。先王不喜欢这种混 乱,就制定礼仪来满足人们的欲望,供给人们的 需求,使欲望能够满足于现有的物质条件,使物 质条件能够满足人们的欲望,使二者相互协调地 发展,这就是礼制兴起的原因。所以说礼就是爲 了调节养护。稻粱五味,是养口的;椒兰香苣, 是用来养鼻的;钟鼓管弦,是用来养耳的;雕刻 文采,是用来养目的;通明的房间,舒适的床铺 和几、席,是用来养身体的:所以说礼制是爲了 调养。

         君子在得到调养之后,又想使调养有所差 别。所谓差别,就是尊贵卑贱各有等级,年龄长 幼各有差等,贫穷和富足,卑微和高贵都有相应 的名分。所以天子乘坐“大路”车,铺着蒲草编 的席子,是用来调养身体的;旁边准备着香草, 是用来调养鼻子的;车前的横木上有华丽的彩 绘,是用来调养眼睛的;和铃与鸾铃发出的声 音,缓行时合乎《武》、《象》的节拍,疾行时符 合《韶》、《澧》的旋律,是用来调养耳朵的;九 濬蛟龙图案的大旗,是用来保持天子威信的;车 轮上画着蹲伏着的犀牛和猛虎,用鲛皮做马腹 带,车觐上装饰有金龙,是用来保持威严的。所 以驾大路之车的马匹,必须训练得十分驯顺后, 纔能驾车,是用来保证安全的。谁能知道牺牲生 命、建立名节正是爲了养护生命的道理,谁能知 道不看重财用正是爲了养护财物的道理,谁能知 道恭敬谦让正是爲了养体安身的道理,又有谁知 道讲求礼义文理正是爲了颐养性情的道理。

         人如果祇看到自身生命的可贵,这样的人一 定会死;祇看重“利”,这样的人一定会身受其 害;把懈怠懒惰当作安逸,这样的人一定会招致 危难;把恣情任性、争强好胜当作快乐,这样的 人一定会遭到毁灭。所以圣人把这一切统一到礼 义中,就可两者兼得;如果把这些统一到情性 中,就会二者俱失。所以儒家的学说是要让人们 二者兼得,墨案的学说是让人们二者俱失。这就 是儒、墨两家的分野。

        礼是治理国家、辨正名分的最高标准,是使 国家富强巩固的根本方法,是推行威势的有效措 施,也是成就功名的总纲。古代帝王遵循礼制, 以此来统一天下,使诸侯臣服;不遵循礼制,就 会因此失掉国家。所以有坚固的铠甲兵器还不足 以取胜,高峻的城墻、深深的护城河不足以保证 坚固不破;苛严的法令、繁多的刑罚也不足以保 持威严。遵行礼义之道就可以行得通,不遵循礼 义之道就会失败。楚国人用鲛鱼和犀牛的皮做铠 甲,像金石般坚硬;用宛出産的钢铁做矛,其锋 利就像蜂蝎螫人一样轻捷快速,士兵像疾风般突 然而来。然而却兵败于发,唐暁也在那里阵 亡;庄踌起兵,楚国一分爲四。由此来看,楚国 难道是没有坚韧的铠甲和锋利的武器吗?是它统 治的方法不合礼义之道的缘故啊。楚国以汝水、 颍水爲险阻,以泯江、汉水爲壕沟,邓林可以阻 挡敌人,还有方城环绕。然而秦军打到鄢郢,好 像摇落枯叶般容易。楚国难道是没有要塞险阻 吗?是它统治的方法不合礼义之道的缘故。纣挖 掉比干的心,囚禁了箕壬,设立炮烙之刑,残杀 无辜,当时臣子们都很恐惧,没有人自信能保住 性命。然而圏的军队一到,纣的命令下达而下面 却不执行,再也不能驱使他的百姓了。这难道是 法令不严,刑罚不重吗?是它统治的方法不合礼 义之道的缘故。

         古代的兵器,不过是戈、矛、弓、箭而已, 然而还没使用敌国已经降服了。不用高筑城墻, 不用挖深壕沟,不用设立险阻,机弩不用张设, 然而国家安然不怕外敌侵扰,十分牢固,没有别 的原因,是有严明的礼义之道,使理与情并行不悖,适时使用民力并真心爱护他们,那麽人们服 从命令就像影随形,响应声一样。有不听从命令 的,然后再用刑罚处治他们,那麽百姓就认罪 了。所以处罚一个人而全天下的人都顺从了。犯 罪的人不怨恨在上位的人,因爲知道错在自己身 士兵因此刑罚减省而威势的推行易如流水,没有 别的原因,是遵循礼义之道的缘故。所以遵循礼 义之道就能通行,不遵循礼义之道就会失败。古 代帝尧治理天下,祇杀了一个人,处罚了两个人 而天下就太平了。《传》曰“威法虽严而不试, 刑罚设置而不用”。

       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 本;君主和老师是天下大治的根本。没有天地怎 麽会有生命?没有祖先怎麽会有人类?没有君主 和老师怎麽会天下大治?三者缺一,就无法使人 民平安生活。所以礼要上顺从于天,下顺从于 地,尊敬祖先,推崇君主和老师,这是礼的三个 本源。

           所以帝王以太祖配享上天,而诸侯不敢这样 想,大夫和士都有各自宗族既定的传承,以此来 分别贵贱。贵贱解决了,就得到了根本。郊祭属 于天子,社祭可以到诸侯一级,包含延及到士大 夫阶层,这是爲了分辨出地位高的人事奉尊贵的 天帝,地位低的人事奉低微的鬼神,应该大的就 大,应该小的就小。所以享有天下的天子可以祭 祀七代祖先,享有一国的诸侯可以祭祀五代祖 先,享有方圆五十里封地的大夫可以祭祀三代祖 先,享有方圆三十里封地的大夫可以祭祀两代祖 先,祇用一头熟牲祭祀的平民不能建立宗庙,这 是爲了辨明功德深厚的人恩泽流传广远,功德浅 薄的入恩泽流传狭小。

          举行合祭祖先的大礼时,酒樽中要盛满清水 代酒,祭器中要装着生鱼,先上不加调味的肉 汁,表示珍惜祖先原始的饮食。合祭大礼要先用 白水再用淡酒,吃的东西先进献黍稷再进献稻粱 做成的饭,每月祭祀时先尝没有调味的肉汁再饱 餐各种佳肴,这表示既珍惜饮食的本源又讲求实 用。珍惜本源是要合乎礼仪,讲求实用是要合乎 情理,二者统一而形成礼仪制度,归于天地的本源,这是礼的最高境界。所以酒樽中以水代酒爲 上,礼器中以进献生鱼爲上,高脚盘中以进献不 加调味的肉汁爲上,这道理是一样的。祭物全部 献上,祝官宣布告成之前,代死人受祭的活人不 得饮食祭物,祭祀告成之后,代死人受祭的活人 就不再尝俎器里的祭品了,三次劝食之后就不再 吃了,婚礼还没有进行斋戒,太庙祭祀代死人受 祭的活人还没有迎入,人刚去世还没有装殓,这 些时候表达的心情也是一样的。天子乘的辖车用 素色的车帷,郊祀祭天时天子要戴麻质的帽子, 守丧之初,丧服的腰带要散垂着,这都是重视朴 实无华的意思。守三年之丧,恸哭失声而没有回 环曲折的声调,演唱乐歌《清庙》时,一人领 唱,三人应和,悬挂一只乐钟而祇敲击钟的支 架,大瑟上用红色丝弦却又在底部开着小孔,也 同样是贵本重质的意思。

         礼最初都是粗疏简略的,成爲定制后就有了 礼节仪式的增饰,最后达到使人和悦的程度。所 以最完备的礼制应该是人情和仪式都尽善尽美; 其次是人情胜过仪式或仪式胜过人情;再其次是 二者俱失,回到上古的质朴无文。尽善尽美的礼 制可以使天地因此调和,使日月因此昭明,四季 因此有顺序,星辰因此运行,江河因此畅流,万 物因此繁盛,好恶因此得到节制,喜怒因此得 当。以礼爲准则,作臣下的会很和顺,作君上的 会很圣明。

        太史公曰:尽善尽美啊!建立隆重的礼制, 作爲行爲的最高准则,天下人没有谁能对它加以 增减。本与末相互承接,终与始互相呼应,仪节 非常周详可以分辨尊卑贵贱,礼制非常明确可以 用来分辨是非善恶。天下人顺礼而行就会太平, 不遵从礼制就会混乱;顺礼而行就会安定,不遵 从礼制就会危急。鄙陋无知的人是不能遵循礼制 的。

          礼的状貌实在是深哪!名家学说“坚白同 异”那样的明察,进入到礼的大海之中就沉溺 了。礼的状貌实在是博大啊,擅自编造典章制 度,持偏狭浅陋之说的人,进入到礼中就会望尘 莫及。礼的状貌实在是崇高啊,那些粗暴傲慢,自以爲高大的人,进入到礼中就会跌落下去。所 以说如果墨线放在这里,就不能以曲直来欺骗 T;如果把秤挂在这里,就不能以轻重来欺骗 T;如果把规矩置放在这里,就不能以方圆来欺 骗了;君子详察礼制,就不能以诡诈虚僞的东西 来欺骗他了。所以墨线是直的最高标准,秤是平 的最高标准,规矩是方圆的最高标准,礼是爲人 处世的最高标准。这样,不遵守礼制,不重视礼 制的人,称爲无道之人;遵守礼制,重视礼制的 人,称爲有道之士。对于礼义之道,能够思考探 求其精义的,叫做善于思考;能思考而不轻易改 变的,叫做坚定。能思考能坚定,再加上衷心喜 好,就是圣人了。天是高的极致;地是低的极 致;日月是光明的极致;无穷是广大的极致;圣 人是礼仪的极致。

        礼是以财物作爲它的功用,以贵贱作爲它的 表现形式,以多少来体现它的差别,以隆重与减 省作爲要领。仪节繁复,情欲平淡,这是礼仪隆 重的表现;仪节减约,情欲繁多,这是礼仪减省 的表现;外在的仪节形式与内在的情感内容互爲 表里,并行交会,这是礼仪适中的表现。君子用 大礼时就尽量隆重,用小礼时就尽量减省,该适 中时就力求适中。不管轻重缓急都守礼不离,因 此君子就像总是身处宫廷之中。人能在礼义规定 的范围内活动,就是士君子。不能遵礼而行,就 是一般人了。优游于礼制之中,周旋进退,言行 举止都能顺其次序,这就是圣人了。所以说圣人 有厚德,是他积累礼的时间长;心胸广大,是他 守礼的范围广;人格崇高,是他对礼十分重视; 明察事理,是他对礼竭尽心力,无所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