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古代中国与亚洲国家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交流

古代中国与亚洲国家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交流

时间:2022-04-0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中国与亚洲国家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交流第十章 古代中国与亚洲国家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交流古代中国的造船与航海技术,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3]在古代中国与亚洲国家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不断传入外国,同时,中国也吸纳了外国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中国的造船技术对善于航海的印尼民族起着有益的影响,他们吸取中国造船技术,据说印尼目前仍在使用的船只,如大口船、船尼亚、斯那特,都是仿自中国的。

古代中国与亚洲国家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交流

第十章 古代中国与亚洲国家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交流

古代中国的造船与航海技术,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中国幅员辽阔,江河交错,海岸线漫长,自古以来,航海事业及造船工业发达,是造船历史最早、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中国木船应用极早。《世说本记》说:古人“观落叶因以为舟”。《淮南子》说:“见木浮而知为舟。”我国最古老的船是独木舟。《周易系辞》里说的“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本为楫”,反映的就是上古时代人们制造独木舟的情形。舵是控制行船方向的装置,多装在船尾。我国的船尾舵,发明时间最迟不晚于东汉,通过航海实践而不断得到改进。早期的舵,伸出船尾,形成一个较长的凸出。为了弥补这一点,人们将舵改为垂直插入水中,称为垂直舵。由于航道深浅不一,人们把它改进为升降舵即把一部分舵面分布在舵柱的前方,这样减少了转舵力矩,操纵更为轻便。大约在公元11—12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开孔舵,舵上穿有许多孔,减少在水中的阻力,使得转舵更为省力。[1]古代造船技术的发明还有:(1)橹的发明。橹不仅是一种连续性的推进工具,而且是具有操纵船舶回转的功能。(2)水密隔舱的发明。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窗将船舱分隔为互不相通的一个以个的舱区。中国最迟在唐代就已经在船舶上设置水密隔舱,以后,水密隔舱在海船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甚至部分内陆船只也采用水密隔舱。(3)船坞的发明。船坞是停泊、修理或建造船只的地方。北宋神宗熙宁年间,黄怀信主持修建的金明池船坞,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中国古代的船,种类繁多。(1)桨轮船,或称车船,它是在船的舷侧或尾部安装上带有桨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轴上的桨叶拨水而推动船体前进。此船又名明轮船。桨轮船最早见于《旧唐书·李皋传》。李皋发明的战船,“挟二轮蹈之,翔风故浪,疾若挂帆席”。(2)沙船。沙船在唐代出现于江苏崇明。它的前身,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沙船在宋代被称为“防沙平底船”,在元代被称为“平底船”,明代才统称为“沙船”。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初年,郑和七下西洋,20多年间访问了30多国,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每次出动船舰100多艘或200多艘,其中宝船40—60多艘,共载27000多人。当时在南京和太仓造船,集中在太仓刘家港整队出海。郑和宝船长大约150米,舵杆长11.07米,张12帆,这是最大的沙船。[2]

中国人民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发明了用磁石制造司南来指示方向。北宋学者沈括是一个颇有学问的科学家。他在《梦溪笔谈》中有一条记载说:当时以看风水为业的方加,已经普遍使用磁石磨针锋,使之指南。这个磁针,就是稍后出现的罗盘针的雏形。北宋末年朱戜所写的《萍州可谈》,说当时中国海船上的舟师都能够“识地理”,在海上航行,“昼则观日,夜则观星,阴晦则观指南针”。到了11世纪,发明了人造磁铁,随后造出指南针并应用到航海事业上。《明史》卷二十五《志第一·天文一》记载:(www.guayunfan.com)指南针,术人用以定南北,辨方正位咸取焉。然针非指正子午,曩云多偏丙午之间。以法考之,各地不同。在京师则偏东五度四十分。若凭以造晷,冬至午正先天一刻四十四分有奇,夏至午正先天五十一分有奇。[3]

在古代中国与亚洲国家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不断传入外国,同时,中国也吸纳了外国的造船与航海技术。

一、中国的造船与航海技术先后传入亚洲各国

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输入亚洲各国,途径主要有三:(1)将海舟和舟工赏赐给外国,如明朝将他们赏赐给日本、琉球、马来西亚等国。(2)中国造船工人到国外从事造船业,如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就有一批华工造船。(3)通过贸易往来,舵传入阿拉伯地区,指南针传入波斯等地。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为了中外交通的顺利进行,封建王朝曾经把海舟赏赐于日本等国。如永乐四年(1406),明朝赐给日本国王源道义海舟一艘。[4]《明史》记载尤其详细:“永乐初,诏日本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船止二艘,不得携军器,违者以寇论。乃赐以二舟,为入贡用,后悉不如制。”[5]

中国海船和船工曾经输入琉球。

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国与琉球的政治联系,先后两次给琉球各王赏赐海舟和舟工。洪武八年(1346)琉球再次入贡,朱元璋“赐山北王镀金银印如二王,而赐二王海舟各一”[6]。洪武二十九年(1367),“中山又遣使请赐冠带”,朱元璋“命礼部绘图,令自制”。其王坚决请求赐给冠带,朱元璋“乃赐之,并赐其臣下冠服。又嘉其修职勤,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7]。

造船技术传入缅甸。

中国的造船工人,在清缅战争时,被大批征调到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野牛坝造战船。这些造船工人被缅军俘虏后留居缅甸仍服务于缅甸的造船工业。现在,缅文中的“唐舡”、“舢舨”等帆船名称,就是由中国造船工人传入缅甸的。[8]

造船技术输入真腊。

唐代,真腊是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重要国家之一。形体庞大,较能抵抗风浪的唐代巨型帆船,连桅接樯地开到真腊去,与真腊进行贸易。

造船技术输入印尼。

早在宋代以前的10世纪初,就有中国沙船到早哇的记载。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都有沙船类型的壁画。[9]

亚齐国鼎盛时期,亚齐素丹曾招募许多中国造船匠为他建造战船,并让他们住在普纳勇区(意为受保护区,迄今仍为华人区)。

印尼加里曼丹的华侨从事造船业。他们从各条河口附近溯江而上,将砍伐的木材抛入河中,漂流到自建的简陋码头,然后用以建造大而坚固的帆船。中国的造船技术对善于航海的印尼民族起着有益的影响,他们吸取中国造船技术,据说印尼目前仍在使用的船只,如大口船、船尼亚、斯那特,都是仿自中国的。[10]

造船技术输入泰国。

中国的造船技术于17世纪传入泰国。在18世纪,泰国沿海地区有很多造船厂,设于昭披耶河两岸,特别是由军甲森港口至挽可廉一带。厂内的职工,由监工到工匠及职员和杂役,一般由华人担任。因此,怀特在《出航中国纪》中说:“暹罗人的船只设计和制造均模仿中国。”不仅如此,泰国人还把商船队交给航海技术精湛的华人负责,因此其驾驶技术也按中国方式。有关专家指出:“盛产柚木和造价低廉的暹罗,成为海外华人的造船中心,暹人模仿精湛的造船技术,暹罗船的驾驶完全按中国的方式,远航船舶则全由华人驾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期,泰国采用西方技术制造出汽船,从此中国帆船在泰国航运史上失去地位。[11]

从18世纪开始,盛产木材和造价低廉的暹罗,成为华侨的海外造船中心。华侨多来自闽、粤两地。暹罗不仅模仿中国的造船技术,还雇佣华人从事船舶建造,而且还把商船队交给航海技术精湛的华侨负责,促进了暹罗航海事业的发展。

中国海舟输入马来西亚。

据《明史》记载,正统十年(1445),满刺加国使者请赐王息力八密息瓦儿丢八沙护国敕书等物,以镇服国人。又言:“王欲亲诣阙下,从人多,乞赐以巨舟,以便远涉。”明帝满足了他们的全部要求。[12]

航海技术传入阿拉伯地区。

公元10世纪左右,舵传入阿拉伯地区。欧洲的舵,大概是在12世纪十字军第二次远征时才引进的。宋代的平衡舵,欧洲直到18世纪才开始使用,至于开孔舵,则是1901年才传入西方。[13]

指南针是我国通过海路传入波斯的首批物品之一。我国在11,12世纪时已经和50多个国家通商,其中同波斯的往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指南针便是在此时传入波斯和阿拉伯地区,随后再传入欧洲的。

中国的地图绘制,自从裴秀(224—271)使用“准望”以后,就确立了矩形网格的科学制图学,这种网格制图法一直使用到元明时代。但同一时期,欧洲的制图学却在天文学家托雷美以后,由定量制图退回到宗教寰宇观支配下“寰宇图”制图法,整个世界被绘成一个圆盘,坐标完全废弃。这类地图在中世纪的欧洲占统治地位,习称“轮形地图”或“T—O地图”。在8—11世纪期间,阿拉伯也出现了一些轮形地图,使地图的绘制走向几何图形化。

中国的网格制图学在中世纪的后期对西方各国产生了两个影响:一是阿拉伯制图学重新走向网格化;二是对欧洲各国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实用航海图起了催生作用。

伊斯兰国家使用科学方法绘制地图的著名地理学家,有伊德里西(1099—1166)和莫斯塔菲·卡兹维尼(1282—1349)。伊德里西在1150年为西西里王罗哲尔二世绘制世界地图,完全按托雷美传统,使用了9条平行的纬线和11条经线,但和中国的网格地图一样,没有考虑到地球的曲率。这幅地图的精密度仍不如1137年刻石的《禹迹图》(存西安碑林)。伊德里西曾广泛利用阿拉伯史地学家关于东方的著作,可能见到过中国的地图。莫斯塔菲·卡兹维尼在1330年左右作为他的《编年史选》的附录,绘制了一幅有网格的伊朗地图,在他所绘的两幅圆盘形的世界地图上,也画有细密的网格,图上没有地形,只有网格和地名,画风和《元经世大典》地图如出一辙。这种蒙古风格的绘图法,在死于1430年的哈菲兹·阿卜鲁的地图上也同样可以见到。[14]

伊斯兰国家使用的定量制图学不仅受到元朝网格地图的影响,而且也直接促使欧洲绘制实用的航海图。13世纪末,在地中海开始使用罗盘绘制航海图,最早有年代可考的这类航海图是1311年的维斯康特实用航海图,这类海图都是用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或卡泰隆文标注,未见有拜占庭或阿拉伯文的标记。[15]

二、外国造船和航海技术传入中国

(一)扶南造船技术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曾经派遣康泰出使扶南,康泰回国后作《吴时外国传》,记述了扶南国造大海船的情形,使用铁镊制作,大者可载百人。[16]这说明扶南造船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扶南所造的船还远渡大洋,在印度和中国之间进行贸易获活动。《太平御览》引《梁四公记》记载:“扶南大舶从西天竺来,卖碧颇镜。”

(二)西亚缝合木船技术

古代波斯湾沿岸地区曾使用植物纤维制造缝合木船,此后这一技术又通过印度而传入东南亚地区。唐代慧琳(733—817年)在《一切经音义》一书中就曾提到过东南亚地区的昆仑舶,“用椰子皮为索连缚,葛览糖灌塞,令水不入,不用钉”。而中国所造的海船,则通常要使用铁钉。但到9世纪,在广州所造的海船也有人采用缝合木船技术,“贾人船不用钉,只使槟榔须缚,以橄榄糖泥之。糖干甚坚,入水如漆”[17]。

由此可知,西亚缝合木船技术通过东南亚而传入中国广东沿海。[18]

(三)养白鸽为信

《唐语林》谈到外国人对海船信息的了解,养白鸽为信。

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广州安邑。狮子国船最大,梯上下数丈。皆积百货。……船发海路必养白鸽为信。船没有鸽归。[19]

波斯的养鸽之风曾传入唐朝。据《国外补》记载,波斯的养鸽风首先通过海舶往来而传入中国南方地区。唐玄宗时期曾任中书令的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之书信,往往只是以书系足鸽下,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

(四)安南工匠来华造船

安南属明时期(1407—1427),明朝消灭越南胡朝,改称越南为交趾,采取移风易俗及推行儒学教化的政策。对交趾知识分子,明廷在占领之初便致力招揽。《大越史记全书》记载:

[癸巳,重光五年(1413)春正月],明黄福选取匠人及其家小,送燕京造船。[20]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造船技术传到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促进了当地航海事业的发展。华侨在传播造船与航海技术方面贡献巨大。中国地图的绘制方法对阿拉伯和欧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指南针应用到航海事业上,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在输出造船技术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借鉴了外国的造船技术,如扶南造船技术、西亚缝合木船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造船业和航海业的进步。

【注释】

[1]张明、于井尧:《中国科技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2]张明、于井尧:《中国科技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3]晷,日影。日晷,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也叫日规。

[4]王世贞:《弇山堂别集》,第261页。

[5]《明史》卷三二二《日本传》。

[6]《明史》卷三二三《琉球传》。

[7]《明史》卷三二三《琉球传》。

[8]陈炎:《中缅文化交流两千年》,载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页。

[9]张明、于井尧:《中国科技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10]林延青、李梦芝:《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76页。

[11]林延青、李梦芝:《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75页。此说与傅增有论述有矛盾。傅增有说:1850年,曼谷湄南河沿岸出现许多造船厂,均按照中国大帆船建造商船,雇佣华人进行建造。参见傅增有:《中泰文化交流的特点研究》,载北京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文化研究论文集》,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第137页。

[12]《明史》卷三二五《满刺加传》。

[13]张明、于井尧:《中国科技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14]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15]同上。

[16]《梁书·吴时外国传》。

[17]刘恂:《岭表录异》。

[18]陈尚胜:《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90页。

[19]《唐语林》卷八。

[20]《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九《后陈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