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路坝西北工学院

古路坝西北工学院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路坝西北工学院1938年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合大学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东工及焦工两院的图书仪器构成了西北工学院的教学基础。1938年11月12日,西北工学院举行开学典礼,12月12日正式上课。1939年2月,教育部下令:“西北工学院筹备工作完竣,撤销筹备委员会。”随即由教育部聘秦瑜为西北工学院院长,秦瑜未到院之前,特聘赖琏代理。

古路坝西北工学院

1938年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合大学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从此,工学院独立设校。

1938年7月27日,教育部发出《汉教字第6074号训令》:“令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西北工学院,规定院系编制设土木工程、矿冶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6个系,原有各学院各系分别并入上列6个系。规定四学院原有教职人员,由西北工学院尽量聘用,学生完全并入西北工学院。原定校址在岷县或天水寻觅。令李书田为国立西北工学院筹备主任,负责筹建工作。”

1938年8月,西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在城固县组成,李书田、胡庶化、张北海、张贻惠、王文华、张清涟、雷宝华等为委员。18日筹委会取得汉中地方支持,决定将学院设在城固县古路坝意大利天主教堂内。先借用教堂内东北部之女院和老汉院为校舍,教堂墙空地为体育场,后将其两百余间房屋全部无偿借用。在教堂附近加紧施工,新建教职员住宅25所,学生宿舍70间,食堂一处,添凿水井一眼。10月3日,开始在重庆、成都、西安等地招收新生。

1938年8月,东大工学院由四川三台,焦作工学院由甘肃天水陆续搬迁到古路坝。四校的融合不是形式上的联合而是以新的办学实体出现在我国西北,成为抗战时期国家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

东工及焦工两院的图书仪器构成了西北工学院的教学基础。同时,北洋“实事求是”、“以严治学”的优良校训校风,对西工办学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1938年11月12日,西北工学院举行开学典礼,12月12日正式上课。

西北工学院筹建之初,按照教育部批准设6个系,后在筹备中又呈报教育部增设2个系,共设有8个系,即土木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纺织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矿冶工程系、水利工程系、航空工程系。

1939年2月,教育部下令:“西北工学院筹备工作完竣,撤销筹备委员会。”之后,李书田辞去筹委会主任一职,经行政院批准,派往西康另建新校。随即由教育部聘秦瑜为西北工学院院长,秦瑜未到院之前,特聘赖琏代理。至7月,秦瑜留欧未返,教育部正式聘赖琏为院长。

img16

古路坝西化工学院

1942年起,西北工学院增设工业管理学系,同时还招收大学先修班学生两个班。由于学系和班数增加,学校校舍紧张,故在七星寺扩建学生宿舍50余间、工厂10余间、教室8间,礼堂一座及洗漱室、厨房等,专供一年级新生和先修班学生使用,并在七里寺正式成立了西北工学院分院。

1943年10月,赖琏辞去院长职务,潘承孝被教育部任命为院长。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西北工学院大部分师生返津,回北洋大学天津西沽原址参加复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