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工程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探讨

《金融工程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探讨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与此快速发展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金融工程学》课程的内容体系若干年来却一直没有很大的变化,这不能不对金融工程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构造适应我国教学要求的金融工程学课程内容新体系,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一项工作。

《金融工程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探讨

周复之

【摘要】我国在教育部21世纪金融教改会议上已将金融工程学列为金融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并且推荐为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但是,与此快速发展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其内容体系多年来却一直没有很大的改进。为了适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本文对金融工程学的改革方向与特色进行了探索,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宏微观环境、以及我院地处西北的具体现实,对金融工程学的课程内容体系重新进行了编排,提出了新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金融工程 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实施方案

金融工程是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经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门新型学科。它的出现,带来了金融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到了各国理论界、实业界和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被称之为“金融业中的高科技”,并且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金融己经逐步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而知识经济在金融领域的标志就是金融工程,所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对此展开了激烈的竞赛。当前,发达国家的高校不但普遍在经济类、管理类院系将金融工程学设立为主干课程,而且已经延伸到数理类、工程类院系,成为热门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在这种快速发展的态势下,我国在教育部21世纪金融教改会议上也已将金融工程学列为金融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并且推荐为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但是,与此快速发展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金融工程学》课程的内容体系若干年来却一直没有很大的变化,这不能不对金融工程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构造适应我国教学要求的金融工程学课程内容新体系,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一项工作。

一、《金融工程学》教材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金融工程学刚刚介绍到国内的一段时期中,各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海外的原版教材或原版翻译教材,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出现了我国学者自己编著的教材。但是,由于金融工程学是交叉学科,内容涉及金融科学、数理统计系统工程、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是多学科的综合与集成,因而编撰起来难度大、头绪杂,导致体系照搬的多,创新的少;内容原有的多,新增的少。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教师们颇感费心的是要找到一本文理兼顾、深浅适度,使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易于接受的教材往往很难如愿。当前国内已有的金融工程学教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原版翻译型教材

原版及其翻译教材往往包涵金融工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编撰体系极具广泛性,内容由于量大面广而显得十分庞杂,以至一本教材在我国经常要分上下册出版,这自然使得教师在内容选择上容易产生难以驾驭之感,在日常备课时要耗费较多的精力,在有限课时的讲授过程中颇难取舍;同时应用的大量数据、报表、案例等等均来自国外,学生读后常常反映大有“隔岸观火”之感,且不说还有昂贵的教材费用负担问题。

(二)数理推导型教材

该类教材倾向于从建立理论模型作为出发点,其作者大多有数理及工程背景,长于用数学模型和演绎方法来阐述金融工程原理。这些教材中数学推导和相关模型过多,而经济活动中有关金融学和经济学的过程描述却不是那么清晰,对于金融特性、经济本质的揭示着墨不多或分析不够,难以满足本科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我国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招生多为文理兼收或以文科为主,从学生的理解方式与认知过程来看,有关交易和活动过程的经济学及金融学解释同样是十分必要的,这就使得该类教材的普遍可接受性受到了很大限制。

(三)专业操作型教材

这些教材多以衍生工具为主,表现出明显的应用操作特色,其作者大多有海外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熟悉金融工具的交易过程,往往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该类教材不但仔细介绍每种工具的各项功能,甚至对各功能在不同交易、不同场合中的具体操作都一一罗列,详加示范。但是当这些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后,有关基本原理的解释、基本工具的分析就无暇顾及了。故而这类教材更加适合于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或有过相关金融工作经验的人士阅读,对于普通院校本科层次、且尚未有过从业经历的在校学生来说则勉为其难了。

另外上述教材对于最近一两年在我国发展很快的一些金融工程新动向、新工具缺乏足够的介绍,如各种基金工具、资产证券化工具以及它们与基础工具、衍生工具之间的关联分析等等,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学以致用的问题。

二、《金融工程学》的改革方向与特色探索

金融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主体是现代金融理论、现代工程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三部分:一是概念性的工具,指使金融工程成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二是实体性工具,包括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三是金融策略,即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操作流程。

我国正式引入金融工程学的时间尚不到十年,但争论却一直不断,其中“拿来主义”与“中国特色”之间的争论总是最激烈的。金融工程的出现,促成了经济发达国家金融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此先进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是对的;但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有许多特有的国情,强调中国特色也是对的。能够使两者兼而有之的当然是首尾连贯的三步曲:择优引进—消化吸收—本土化创新。因而“西学中用,最终实现本土化”应当成为我们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

教育部21世纪金融教改会议上提出,“全国金融教学不应搞成一个模式,应该搞出自己的特色”,“要允许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学科基础办出自己的特色来”。与沿海和东、中部院校相比,我们针对西部资源优势的开发战略,可以突出商品市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针对西北离场内交易“较远”的现实,可以突出场外交易的教学与研究;针对衍生市场并不发达的国情省情,可以突出现货市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针对西北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可以突出企业风险管理及应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总之,要逐步形成自己的“西北特色”,才能在全国教学改革中争得应有的位置。

(一)针对西部资源优势的开发战略,突出商品市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早期的金融工程主要被用来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管理。但商品风险在许多方面比起利率风险、货币风险来说,其实危害更大、种类更多、存在的更广泛。实践中,商品衍生工具比金融衍生工具也要问世早得多。1848年创立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易的第一个衍生工具就是商品期货,而第一个金融期货合约直到1972年才正式出现。我国西部金融市场不发达,但却具有资源优势。象我省就是有色金属大省,期货市场上交易的铜、铝、铅、锌、镍,我省是一应俱全。因而我们可以突出金融工程在商品市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既与实践相结合,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二)针对西北离场内交易“较远”的现实,突出场外交易的教学与研究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西北无论是在非金融品市场上、金融品市场上、还是衍生产品市场上,各种交易所、各类经纪公司的数量都要远远少于沿海和东中部地区,因而造成实际上和心理上都距离场内交易、标准化交易“较远”。所以在人才的培养上,也应当注意到这种差异性对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影响,将场外交易、非标准化交易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作为一项需要认真加以对待,并充分予以重视的内容。

(三)针对衍生市场并不发达的国情省情,突出现货市场方面的教学研究

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衍生市场是金融工程应用的热门领域,但我国却情况迥异。我国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虽然同步成立于90年代初,但由于早期的盲目发展导致了期货市场自1994年开始的长达7年之久的规范与整顿。1995年国债期货“3.27”事件使唯一的金融期货品种亦遭关闭。期货市场由起始的50多家交易所、近千家经纪公司,减少到2000年底的3家交易所、200家经纪公司。而远期、互换、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也基本上处于未发展阶段。可是,我国的现货市场却有许多工具需要我们去定价、去配置,不但空间很大,而且需求迫切,这应当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

(四)针对西北金融机构相对较少,突出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金融工程一开始是在金融市场内发展起来的,目的在于寻找那些由于金融市场内不同投资人之间的信息缺陷而产生的套利机会。但是,随着金融市场自身的不断完善和金融工程运用技术的不断熟练,金融市场上的套利机会日趋稀少。这种相反相成的结果,促使金融工程学的研究转向利用金融市场之内和金融市场之外的信息缺陷进行套利活动,金融工程的应用范畴不断从金融领域向企业的实际生产、日常经营、以及投资决策等领域扩展,套期保值、风险管理、公司重组成为金融工程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相对于沿海城市和东中部省区而言,我们西北地区各类金融机构较少,从教学要学以致用、毕业生就业分配的角度考虑,我们正好可以抓住这一类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加强金融工程在企业风险管理、投融资决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三、《金融工程学》课程新体系的实施方案

虽然国内目前有关金融工程学方面的教材已经有许多不同版本,但由于出书院校的类型不同(数学类、理工类、财经类)、层次不同(本科、硕研、博研),所以教材的深浅程度参差不齐,涵盖范围繁简不一,适用的方向侧重也互有差异。在上面所述方向与特色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宏微观环境、以及我院地处西北的具体现实,我们对金融工程学的课程内容体系重新进行了编排,形成了新的实施方案。

(一)新方案的设计原则

1.本科层次,深浅适度:针对我国大学本科层次的教学要求,注意知识覆盖面适中,重要的原理模型既要有基本的论述,又要避免复杂的纯推导过程,多用类比和举例,尽量增加普遍可接受性。

2.文理兼顾,表述简洁:针对我国财经、管理类专业学生文理兼收的特点,在内容表述上注意加强金融、经济学方式与数理方式相结合的力度,使之融会贯通易于理解。

3.必修、选修,适应多种课型:在章节安排、内容伸缩上注意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相对应,符合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课时分配的惯例(专业必修课3学时/周,选修课2学时/周)。

4.注意反映金融创新,国内动向:如对以往教材中普遍欠缺的基金工具作了专门介绍,对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及特性从工程视角作了新的分析与归纳。

(二)新体系的内容分篇

1.基本原理篇

(1)金融工程概论         (2)金融工程方法论

金融工程的概念、性质及特点     无套利分析法

金融工程的发展           风险中性分析法

金融工程的研究内容         状态分析法

金融工程的应用范围         分解、组合与整合技术

(3)风险及其衡量         (4)资产定价基本原理

风险的概述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风险的识别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

风险的衡量             套利定价理论

投资组合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

2.基础工具篇

(5)固定收益证券及其定价     (6)非固定收益证券及其定价

固定收益证券概述          非固定收益证券概述

债券条款与价值分析         收入资本化定价方法

利率期限结构            市盈率定价方法

固定收益证券定价方法        非固定收益证券的风险补偿

(7)基金分析及其估值       (8)资产证券化

投资基金概述            资产证券化概述

投资基金特性及其分析        资产证券化的目的与作用

基金投资组合与投资策略       资产证券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基金估值与报价           资产证券化的构建过程

基金绩效衡量            现金流分析与证券定价

3.衍生工具篇

(9)远期             (10)互换

远期交易概述             互换交易概述

远期价格及其定价           利率互换及其定价

远期利率协议             货币互换及其定价

远期汇率协议             其他类型的互换

(11)期货             (12)期权

期货交易概述             期权交易概述

期货价格预测与估值          期权价值分析

套期保值和基差分析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套期交易分析             期权交易策略

(13)实物期权

物期权的基本概念

实物期权的特性、优点及缺陷

实物期权的定价

实物期权之间的交互影响

4.实际应用篇(从略)

参考文献

[1]“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邵宇.以课题体系优化为核心深化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6(5).

[3]张亦春,蒋峰.21世纪对我国金融学教学的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0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