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管理体系
任何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都离不开相关的课程支持。师范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输送合格的英语教师,其课程设置也于非师范英语专业有所不同。早在2000年,就有学者认为:“把高师院校所设课程和综合大学所设课程作一比较,我们会发现,除了高师院校多设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外,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而且高师院校的三门教育类课程仅占必修课总学时的5%左右,”[2]但这一现象到了现在依然没有得到什么大的改变,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有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改革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认为,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它不仅需要英语教师具备丰富的英语语言和文化及其他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一些必需的师范技能。我们将师范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划分为两大类: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的课程管理体系包括如下原则:
1.本体性知识原则,即英语语言及文化知识原则。本部分课程设置以外语院校非师范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为参考,尽可能使师范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达到外语院校非师范英语专业的要求。本原则基于两种理由:一是相对于英语教育教学而言,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越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就越能得到保证;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为其可能从事非教育职业奠定足够的语言基础。近两年我系学生“专4”过关率的逐步上升和用人单位(学校)良好的反馈信息证明这一原则是可行的。
2.条件性知识原则,即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一些其他理论方面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辩证法、社会学、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中小学英语教材中可能涉及的一些科普方面的知识。前者主要是以学校公共课程的形式来实施,后者主要是利用外语系可支配时间用选修或者系列讲座的形式来实施。两年来学生的满意率超过了80%,实践证明这一原则也是可行的。
能力结构的课程管理体系包括如下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本原则主要针对学科教学论——外语教学论而言,即本课程原则上应该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其中实践课程必须包括课内实践内容和课外实践内容,并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由于还在实验之中,实践课程的具体内容就不在此一一列出,但实践课程的实施方式是可操作的,也深受学生喜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校校联动原则。实践课程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四川文理学院具有良好的周边环境。周边车程在10分钟以内的中小学就有10余所,且均是我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成功利用这一资源,我们与4所中学搭成了长期合作关系,顺利实现了高校与中小学的校校联动。我们定期将师范专业的学生派往这些学校进行见习,同时也定期聘请这些学校的英语教师给我系师范专业的学生办讲座,并和他们进行交流。此举对学生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帮助甚大,效果很明显,深受学生欢迎。
3.“2+1”原则。实践课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才能确保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效果。现阶段,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科教学论(或者学科教学法)大多采用的是2学期课程设置方式。但随着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实践课程重视力度的加大,我们以为2学期的学科教学论(或者学科教学法)难以保证实践课程效果。通过对外语系从大一到大四所有课程所需课时和可支配课时的统计对比发现,学生拥有大量可自由支配的课时。因此,我们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业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学期的学科教学论,所以这里的“2”是指“2个学期”,“1”是指增加的1个学期。增加的一个学期专门由于训练学生比较薄弱的师范技能。3个学期总体分配原则是1个学期用于英语教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学习;1个学期用于教学技巧的训练;1个学期用于师范技能插漏补缺训练。两年的实验证明,学生并没有因此而感觉自己的可支配实践被占用,反而觉得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目标更明确,信心和责任心也得到了增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