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本课程管理的主体

校本课程管理的主体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本课程管理的智囊团主要是学科专业研究人员,教育研究的高层次人员。校本课程管理中的监督人员主要是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社会人员等。以上从课程管理理论的角度对管理主体系统进行划分,是为了明确有关人员在校本课程管理中的责任。

管理分为主体和客体,即谁来管和管什么的问题,关于校本课程的管理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首先看校本课程管理的主体系统。

一、校本课程管理的主体系统

管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可能通过一人来单独进行,而必须协同一部分人来共同完成。管理系统通常是由决策人员、研究人员、执行人员和监督人员按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也称管理主体系统。

(一)决策人员

管理主体系统最高层的是决策人员,他们是具有决策权和对整个管理系统负责有最终责任的领导者。其任务是确定管理目标、选择决定实现目标的某种方案。决策是一项极其复杂、至关重要的管理工作。这决定决策层是由不同类型的人员所组成的决策系统,应该是由集体民主决策而成。校本课程管理的决策权应该是“学校课程委员会”,学校课程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校长和学校少数优秀教师组成。

(二)研究人员

为使决策科学化而避免主观武断,管理组织还应该设有智囊团,提供智力支持或专业帮助。智囊团是决策层的“思想库”,是专门为决策提供调查研究,它的职责不在于“断”而在于“谋”。校本课程管理的智囊团主要是学科专业研究人员,教育研究的高层次人员。

(三)执行人员

执行人员是管理主体系统中的主干部分,其任务是根据决策者的决策方案,从事制定具体计划、组织和指导操作人员,任务是贯彻执行方案。学校教师是校本课程管理中的执行者。

(四)监督人员

为保证决策的贯彻实施,随时了解决策是否符合实际和执行部门是否按照决策执行,管理主体系统还设置了专职的监督人员,其任务是跟踪捕捉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信息,并将它及时反馈到决策层。校本课程管理中的监督人员主要是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社会人员等。

以上从课程管理理论的角度对管理主体系统进行划分,是为了明确有关人员在校本课程管理中的责任。在实际的校本课程管理中,决策人员、研究人员、执行人员、监督人员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二、校本课程管理的主体及其责任

(一)学校课程委员会是决策机构

学校课程委员会是校本课程管理的决策者,其主要职责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制定有关的开发与管理条例,检查与督导《学校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学校课程管理的最后决定由委员会集体审议做出。审议通过的各项决定由各处(室)、教研组/年级组具体执行。其主要成员由校长、各学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社会人士代表等组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参与。其中,校长在学校课程委员会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校长对校本课程领导具有决策、组织、引导三个基本职能。其中,决策职能是中小学校本课程领导的核心。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主要职责是: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组织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营造民主、合作、学习、创新的学校文化。校长校本课程领导作用主要是课程和教学、被领导者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发展是校长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目标是达成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课程品质的提升。

(二)教导处(教学处或教务处)是校本课程管理的专门的行政机构

教导处在校本课程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计划、执行、检查、评估全校各门课程及各教研组的课程教学工作,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的各项工作的关系,编制校本课程选课指导手册及学分认定标准,落实各项课程管理措施。

(三)教研组和教科室是校本管理的执行者

教研组(年级组)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定好学年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确保完成校本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课程管理提供依据:联系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以促进课程合力的形成。

教科室的职责负责全校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工作,负责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组建学校校本课程指导中心,受理教师课程开发的申报和初审立项工作。对教师和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开展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本校校本开发与实施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追踪国内外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及时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提出建设性意见。协助教导处做好学生校本课程的过程管理、学分认定与评价等工作。

(四)教师是校本课程管理的主要执行者

学校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同时也是校本课程管理的主体,是校本课程管理的主要执行者。教师是学校课程的实践者,应该参与到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管理过程就是教师与领导共同探究课程问题的互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还要有探究问题的能力、设计和指导教育活动的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

(五)学科专家、课程专家是校本课程管理智力支持者

校本课程管理的发生地是学校,参与管理的主要人员是校长和教师,但这并不排除专家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专家,特别师范大学的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是教育研究的领头羊,他们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校本课程管理的主要智力支持。从理论上讲,学科专家对于本学科领域各门课程的性质、内容及其逻辑组织顺序是最有发言权的,因而邀请他们参与课程管理被视作一种理性的选择,学科专家应该成为校本课程管理的最重要的智力支持者。 自从课程研究成为教育科学中的新兴研究领域后,课程的基础、类型、架构模式以及课程编制的程序与方法,已经成为课程管理中必备的专门知识。

(六)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是监督者

监督者即把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课程委员会,让学校课程委员会及时对校本课程开发做出调整。监督者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

1.教育行政部门

校本课程开发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国家意志,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脱离我国的教育目的,也不能脱离教育的客观规律,因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审核,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考察评价。

2.学生

学生不是课程管理的主要人员,但学生在课程管理中很重要。因为学生对校本选择的内容感兴趣的话,他的学习动机就会提高,并且能够促进学校生活的民主化进程。学校课程委员会和教师在课程决策中要尽可能注意学生对于不同专题的兴趣,注意建立信息收集的渠道,定期跟踪学生兴趣的变化,作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了学校课程的决策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学生家长

学生家长对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有着极大兴趣,在他们了解学校的特点、学生的需求后,他们也可以对学校的课程产生决策作用。但学生家长通常是一个零散的群体,学校应该创造一种氛围,有利于形成于家长在决定各种课程相关问题上的伙伴关系,例如成立学生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定期召开会议、论坛,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到学校课程的建设中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