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学科的意义在于让人学会自由

人文学科的意义在于让人学会自由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文学科的意义在于让人学会自由[1]各位新同学,很遗憾,因为我现在还在德国访学,不能参加今天的迎新大会,只好匆匆写上几句,让学院其他老师代为致辞,表达我个人以及人文学院对各位的欢迎之情。但遗憾的是,北京这所大学的校长最后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了,在今年校庆时未宣布自己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充分的自由意味着最大的责任。尤其在我们今天这个技术化、实利化的时代里,人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受到轻视和怀疑。

人文学科的意义在于让人学会自由[1]

各位新同学,很遗憾,因为我现在还在德国访学,不能参加今天的迎新大会,只好匆匆写上几句,让学院其他老师代为致辞,表达我个人以及人文学院对各位的欢迎之情。从今天开始,你们已经成为同济人文学院的一员,欢迎大家!

同济大学虽然有上海最早、也是最好的人文学科,但它在1949年建国之初就被中断了,中断了半个世纪之久。等到我们重建人文学院的时候,已经是21世纪了。五年前的夏天,我校恢复了人文学院建制,当时只有哲学和中文两个系,次年我们新建了文化产业系。不无遗憾的是,虽然我们做了种种努力,但我们学院至今依然没有历史学系。希望在本世纪之内,我们能完成这项任务——前提是要有一个伟大的校长,或者有一个伟大的院长。

我院虽然是同济大学最新的学院,但毫无疑问是目前同济文科学院中学术力量最强的。目前我院有三个本科专业,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其中已经开始招生的二级学科硕士点有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4个(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和美学),下半年或者明年,我们还将扩大若干个博士点。在招生方面,本院设定的目标是:研究生招生规模与本科招生规模之比至少要达到1:1水平,甚至要超出这个比例。

短短五年时间里,我们在学科规模上的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但这算不了什么,毕竟同济人文学科还在建设的初级阶段。各位在校四年,将见证我们学院的进一步发展,但也将亲历我们在发展中的艰难困苦。

记得在去年的本科毕业典礼上,我向毕业生们宣布我院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学院”,当时引来大家一片哄笑声,大家都很开心。当时的语境是:我刚刚在北京听说某著名高校将在校庆庆典上宣布自己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了。我一听就很愤怒:哪有这样的事情的?自己就宣布了?“世界一流”是自己宣布出来的么?这真是中国特色啊!当时我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以为只要该校宣布为“世界一流大学”,则国内其他大学都将竞相模仿,掀起一个宣布世界一流大学和学院的热潮。于是我心想:何不干脆我院先宣布算了?免得以后被动嘛——于是我就宣布了,成为国内第一个宣布的。但遗憾的是,北京这所大学的校长最后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了,在今年校庆时未宣布自己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我对形势的误判,现在只好收回我去年的宣布。

各位能听出来,这差不多是一个笑话。但我今天要说的一点是:我院在教育理念和制度设计上是先进的,是跟世界一流大学靠得最近的。所以在这里得跟各位说一说,以便让大家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或者说,现代大学应该有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在我看来核心的元素就是一个词:自由。大学(理想的大学)是自由研究和自由教学的场所,“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是大学的基本规定性。但国内大学在这方面是完全没有达到的,所以国内没有好的大学,甚至可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我们学院呢?我们在努力接近这个理想。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我院是国内最接近于这个理想的。我院目前三个专业的本科生,在两年内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没有任何限制。这是在座各位的权利,是你们的自由。本来我院还想改革得更彻底些,不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而且还能自由地组织课程。我们的设想是把本科生的课程量(专业课)放大一倍左右(50-60门左右),让学生在这个放大的菜单上自由地选择约一半课程,这样,你们就可以自由地自己组织课程了。我们把方案都做好了,但学校不同意。所以目前,你们还只好吃菜单上的全部菜肴,无论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得吃,而且都得吃完才能离开。

我刚刚说大学的基本理念是自由,各位听下来是不是会觉得自己特自由、轻松了?我的想法却不然。我认为对个人来说最不轻松的事就是自由选择。你只有一个对象,很轻松,认命呗;但如果你有三个五个对象,不纠结吗?自由永远意味着个人的承担。充分的自由意味着最大的责任。我们国内的基础教育没有给学生这方面的训练,而只是制造考试机器,这方面大家都应该深有体会;但现在,你们来到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你们将面临一项前所未有的艰难任务:如何对自己的自由负责,承担对于自己的责任?学会自由,承担自由——你们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我说的是“学会自由”,因为自由是需要学习的。不光是你们,我们也一样,我们的教授们也需要这方面的学习。我院建院以后推行“教授委员会”制度,就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这种自由——“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而教授委员会的教授们实际上也面临着如何使用自己权力的问题,这同时也是如何承担自由和责任的问题。对于人文学者来说,我想,这不但是一个个体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体现人文学科的意义的问题。

人文学科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难度极大,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答案。尤其在我们今天这个技术化、实利化的时代里,人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受到轻视和怀疑。各位在学四年,也必将不断地受到这方面的拷问。今天我们不能在此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但我想说的是,无论如何,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说人文科学对于我们个体的生活、对于人类的共同生活还有促进作用的话,那么其中必有一条,就是:在对于个体自由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方面,人文学科将给出最大的帮助。

最后我想引用最近网上流传的美国兰德公司关于中国的一份报告,这报告很反动,对中国和中国人有许多负面的设想和批评,不少是带有种族偏见和文化偏见的,这个且不去说它。我注意到其中有一段话是关于中国教育的,大体意思是: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它不能服务于社会,不能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个体,而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从社会获得好处而毫不关心回报。

这话当然是偏激之言了。如果这话还有几份道理的话,那么,我想说: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人文科学萎靡了、衰落了、颓败了。

对兰德公司的这个说法,我们当然可以不同意,可以反对和反驳,但面对我们今天不尽人意的教育体制,这话完全应该成为一个警示——无论是在座的同学们,还是我们教师们,我们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是不是这样啊?我们是(或者将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个体吗?我们在为自己投机谋利的同时,想到过回报他人和社会吗?回到我们前面的话来说:我们学会了自由吗?有勇气承担自己的责任吗?

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最后,我想在这里,在一万公里之外的遥远的柏林,表达对各位的美好祝愿: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业顺利,天天开心!——毕竟,自由首先意味着快乐地生活!

【注释】

[1]2011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本科新生迎新大会院长致辞(请人代表)。2011年8月27日晚记于德国柏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