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是教育的最高目标的分析

和谐是教育的最高目标的分析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庄子用这个故事告诫人类应尊重自然的和谐,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简单粗暴地干预自然,从而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实际上,这样的世界应称为大和世界,即高度和谐的世界。

和谐:教育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在有关科学、宗教和教育方面关于“和谐”有很多论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也有很多关于“和谐”的话题。

一、和谐是自然规律的本质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而且对宗教、教育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科学与宗教》一文中说:“人类进步的精神进化越是深入,我就越是坚信通向真正宗教之路不在于对生命和死亡的恐惧之中,也不存在于盲目的信仰之中,而在于对理性知识的努力追求之中。”所以他认为,“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找到一个没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人,但是这种宗教感情同普遍人的不一样。”这正如歌德的诗歌所言:“谁拥有了科学和艺术,他也就有了宗教;谁不拥有科学和艺术,他或许就需要宗教。”爱因斯坦进一步论述:“科学家的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的惊奇,因为这种和谐显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同它相比,人类一切有系统的思想和行动都只是它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他还说,“渴望看到这种先天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现代美学理论认为,美有三种,即自然美、科学美、艺术美,科学美和艺术美从本质上讲均源于自然美。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天地的大美就体现为和谐。这是美学上的一个重要观点:美是和谐,和谐是美。庄子提倡“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还在《应帝王》中讲了混沌的故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当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用这个故事告诫人类应尊重自然的和谐,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简单粗暴地干预自然,从而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二、和谐是人类社会理想

1.中国古代向往的大同世界。《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实际上,这样的世界应称为大和世界,即高度和谐的世界。

2.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描述的理想时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彭齐亚斯曾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代:数量时代—— 质量时代—— 和谐时代。数量时代是短缺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的只是数量上的满足。质量时代是在数量已经基本满足人的需求后的充裕经济时代,代表了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和谐时代则是在数量和质量均已基本满足人的需要后的和谐经济时代,代表了人类更高层次的追求。和谐时代当然不仅仅是经济的和谐,经济更合理地满足人的需要,同时更合理地保护环境,而且政治上更加民主,文化上更加繁荣,更加多彩。

3.中国古代理想的君子之德。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舒展。“和而不同”在今天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为人与提倡“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处事之道。

4.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动因。《国语·郑语》中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明从和谐中可以产生新的事物,而相同的事物不可能产生出新事物。

《中庸》说:“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和谐是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理想。

三、和谐的本质及其哲学意蕴

1.和谐的本质是多样化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静止的僵化的一致,而是建立在个体性和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是包含差异和矛盾同时又充满活力的统一。

2.和谐的哲学意蕴体现为:它既是一种“认识论”,又是一种“价值观”,还是一种“存在方式”。它有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太极图,由阴、阳两部分组成,阴、阳二者既对峙,又变化,还统一,既有“一”,也有“二”,还有“三”。“一”意味着统一,但不是一元化、唯一化,而是和谐的统一;“二”意味着对峙—— 统一中的对峙,对峙中有变化,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截然二分,你死我活,绝对对立,由此便有事物的发展和新生,生出“三”;有了“三”也就有了“多”,代表着多样化的必然。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庄的道家学派可作为和谐哲学的代表。庄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已如前述。老子将“道”作为“先天地生”的最高哲学范畴,也是他的学说的核心概念,而“一”就是“道”从虚到实、从无到有的开端。凡得之者必然和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但他又同时清楚地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物极必反:“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故贵柔,知反。道的变化,即阴阳之间的变化(一阴一阳之谓道)可生出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而“万物并作”后又会“复归其根”,所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由此就实现了“一”与“多”的统一:“一”既生“多”又寓于“多”,“多”既源于“一”又涵盖“一”。“一”与“多”的统一就是和谐。有了和谐,万物便各行其道,各得其所,于是就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尽其天年。所以老子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也就是和谐。

四、和谐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1.和谐在教育发展模式上的体现:既表现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模式要和谐,也表现为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中的模式要和谐。对前者,要按照教育的外部规律办事,既要看到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又要看到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度超前社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还应看到,教育不仅仅能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且教育还是人生应有的一种权利。所以古往今来,凡有远见的政府都必然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同时又按照教育的规律发展。对后者,则要按教育的内部规律办事,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要协调发展,外延的发展要和内涵的发展相协调。那种单纯注重规模、注重外延而不注重质量、注重内涵的发展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那种单纯追求形式上的高层次,不注重结构整体优化的发展也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2.和谐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体现:对高等教育,就是要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调和融合,要求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兼顾,体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并重。

3.和谐是人的发展观中的最高层次和最高体现:人的发展,是由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构成的。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觉、自愿和自主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以及人自身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可见,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发展观中的最高层次和最高体现。[2]

4.和谐在教育目标上的体现: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也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在1945年的一篇文章《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今天,我们重温这段话,不应该从中有所感悟和反思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