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校园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思路

和谐校园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思路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校园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思路赵叶华谢书琴一、引言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二)和谐校园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谐校园的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培养,更加注重学校与社会的协调性。

和谐校园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思路

赵叶华 谢书琴

一、引言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龙头”地位,对整个教育体系具有引导和支撑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在一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和谐校园构建的基础与关键,对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和谐校园

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社会、自然各自内部的和谐。和谐涵盖了健康、平和、良性、共同、协调、民主、自由、自然等极其广泛的概念。我党站在政治与社会的高度提出的这一和谐观,更进一步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使其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指以良性互动、协调优化、自然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实现学校各教育子系统全面、协调、自由、充分的发展,形成适应社会、符合需求、顺应民心、协调稳定的教育体系结构。

和谐校园的构建关系到学校的各个部门、机构,各个学科、团队以及科研、教学的共同建设。田建国认为,和谐校园应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和多样性。本文将结合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和谐校园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思路的理念。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教育实践领域频繁使用的词语,也是教育理论领域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理解主要有四种:是一种过程;一种方案;一种样式、方式;一种结构或各要素的组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为: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运行、教学评估等方面。长期以来,这些内容及实施方式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与延伸,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主要的人才评估方式方法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从固定课程制到学时制、学分制,无出其例。虽然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在随着社会实际调整、发展,学生在接受教育以及学校在开设学科方面都有很大的灵活性,但一种“任务”性质的“被动”受教育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大的改变。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许多高校存在重“广”而不重“专”、偏“理论”而不结合“实践”、“他主”思考代替“自主”思考的培养模式,这在较大程度上不符合和谐校园的构建理念。

重“广”而不重“专”的现象。从当前许多高校所开设专业的范围以及各专业间的差异性可以看出,高校中普遍存在一种“求全求广”的心理。几乎每个高校都设有计算机学院,各电子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差异较小。高校与高校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差异化程度越来越小。这与高等教育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宗旨不相符。其势必将导致学生兴趣无法延伸,以至失去兴趣,最后厌学,形成教学质量无法提升的恶性循环,对和谐校园的构建造成非建设性的影响。

偏“理论”而不结合“实践”的现象。这种现象与前面重“广”现象密不可分,也与当前高校高速扩招有关。高校每年招生的扩大与相对的师资力量发展不协调,加上学科开设的广度,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偏“理论”而又“浅尝辄止”的教学现象。一方面,老师教学负担的加重使课程教学无法深入;另一方面,随着招生局面拉大,学校也难于承担需要昂贵成本的“实践”教学。而这些现象的不断形成将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不吻合,以至于如今众多企业管理者抱怨“人才多却没有满意的”。

“他主”思考代替“自主”思考的教学模式。这是传统的中国灌输式教育延续下来的弊病,一直无法得到根除。自主性思考是培养一个人创造能力至关重要的环节,人只有遇到问题才会去思考解决办法,也才能不断总结出更好的思考方法,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而“他主”思考恰恰相反,它只会促使学生惰性的加重,以至于失去创造能力。笔者曾经撰文倡导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思维”,也旨在提倡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本文浅陋地指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不认为每个高校都存在这些问题,更不是全盘否认传统培养模式,只是进一步总结,以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更大的进步,更符合构建和谐校园的宗旨。

(二)和谐校园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和谐校园的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培养,更加注重学校与社会的协调性。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以发掘高校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实践、创造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以鼓励并正确引导自主思考、自然发展为辅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观点。

国际著名IT精英、学者李开复(现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博士曾多次在高校演讲时提到“21世纪需要怎样的人才”的问题。他认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应具备7个特点:融会贯通、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跨领域的综合性人才、智商情商灵商兼高、沟通与合作、从事热爱的工作和积极乐观。可以看出李博士更多的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阐述人才观,而这也可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以及教育教学的参考标尺。纵然社会与学校存在客观的差异,但培养的人才最终是“向于外”而不是“居于内”的。

笔者认为,本文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较好地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也很好地符合了和谐校园的构建理念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重视对学生创造、实践能力的培养必将改善高校偏“理论”而不结合“实践”的现象,而由此得到学生以及社会的认可则可进一步促使高校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同样,实践能力的提升也伴随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源自于对自我兴趣及自主性思考的锻炼也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生也可从学习中增进交流与合作,从而逐步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促进高校教育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思路的思考

实施和谐校园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的全力配合,更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倾心教学。学校的作用在于确立这种培养模式,并提供相应的教学设施与环境,而真正的实施者则是教师。

接受了十几年传统教育的大学生,本身就缺乏了许多创造性,进入大学校门更放下了许多理想与警惕。因此,实施和谐校园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容轻视。

综上所述,笔者进一步认为和谐校园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重中之重在于“发掘兴趣”、“倡导实践”和“鼓励思考”三方面,它们的表现方式是实施者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发掘兴趣”。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应在于“自学”与“教学”的区别。大学最终培养的是适合社会不同需求的专业型人才。课堂或其他形式的教学模式只能是对学生进行某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辅导,扩展或深入对专业的学习主要靠学生的自学。然而,受社会上“热门专业”或其他非自主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并没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甚至不少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因此,没有了兴趣,则难于成为优秀人才,也难怪企业管理者产生对高校人才水平的抱怨。然而,责备社会或是将责任归于初等教育决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因此,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应在于发掘和引导学生的兴趣。

“倡导实践”。高校学生无论是走向社会岗位或者继续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社会对其的肯定与否首先在于其创造价值的多少。而企业管理者对人才的抱怨大部分是由于实践动手能力的不足。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刚毕业的员工有健全的培训机制,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在社会进程化过程中的日益完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日益增大的差异。当然,这是一个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等教育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倡导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研究精神,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外在目的。

“鼓励思考”。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习知识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才成为科学家的”。创造源于思考。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谁能先想到、先做到,谁就引领了社会,这不仅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高等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从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从事于基础数学教学工作,曾多次尝试过以“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方式促使他们自主思考,让学生不仅自己掌握知识,还要能清楚地表达出知识,引导学生探索出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实践证明,这种尝试不仅让学生觉得新颖,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小结

本文结合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了和谐校园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思路的理念,提出并倡导以发掘高校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创造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以鼓励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然发展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掘兴趣、倡导实践、鼓励思考的教育教学思路的观点。

(本文第一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辅导员)

参 考 文 献

[1] 田建国. 和谐社会视野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8(1):109~112

[2] 李双辰.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负责任的大学.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46~48

[3] 曹桂彬,刘艳莉. 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经济师,2006,(2):97

[4] 周泉兴.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 高等理科教育,2006,1(65):39~43

[5] 赵叶华,王永. 浅谈工科数学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与思维. 中国教育学研究,2006,29(141):15~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