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性化教育中抓住“潜能、立志、空间”三个关键

个性化教育中抓住“潜能、立志、空间”三个关键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文华学院的个性化教育探索中,突出抓住“潜能”、“立志”、“空间”三个关键方面。即以学生个体优势潜能的发掘为起点,以学生自我立志为内生动力,以扩展学生发展空间为支点。学院以发掘学生的优势潜能为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切入点,在借鉴本科生导师制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潜能导师制度,成立了潜能导师委员会,制定《文华学院潜能导师试行办法》,编印了《潜能导师工作手册》。

二、抓住“潜能、立志、空间”三个关键

个性化教育涉及因素很多,必须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在文华学院的个性化教育探索中,突出抓住“潜能”、“立志”、“空间”三个关键方面。即以学生个体优势潜能的发掘为起点,以学生自我立志为内生动力,以扩展学生发展空间为支点。

1.以学生优势潜能的发掘为起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6]这些论述,对于三本学生有特殊的重要性。三本学生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容易产生自卑感,从学生优势潜能的发掘入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优势潜能的发掘,也是制定学习规划、人生规划的基础,使学生的发展建立在对自己优势和劣势清醒的认识上。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人类自身在自然中沉睡的潜力概括为人的潜能。这种潜能就是人的体能和智能的总和。当代心理学家、教育家都对潜能做过深入论述。一般而言,潜能是指待于开发的处于挖掘状态的潜伏的一种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的大脑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潜能未曾加以开发和利用,而且根据某些权威至少带点武断的估计,这种未开发利用的大脑潜能竟高达90%以上。”可见开发潜能的重要性。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人的潜能因个体差异而呈不均衡分布状态,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潜能,也有弱势潜能和一般潜能。因此,首先要发掘人的优势潜能。

大学生的机体尤其是大脑的构成和机能,已基本成熟并渐趋完善,不仅具有较高的感知觉和观察力,还富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运用潜能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正处于人生开发及个人潜能运用的黄金时期。因此,如何引导及帮助大学生有效开发及运用自身的优势潜能,十分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发掘优势潜能,学院采取了若干措施,其中措施之一是设置潜能导师。学院以发掘学生的优势潜能为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切入点,在借鉴本科生导师制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潜能导师制度,成立了潜能导师委员会,制定《文华学院潜能导师试行办法》,编印了《潜能导师工作手册》。从2009年开始,学院在本科生中首次设置潜能导师,177人担任潜能导师,指导学生共711人,涵盖学院所有本科专业。2011年,有318人被聘任为第二批潜能导师,指导学生1000余人。2012年,聘请455人担任潜能导师,指导学生人数又有增长。潜能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发掘优势潜能,指导学生规划学习和人生。潜能导师由学校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部分行政人员以及聘请校外各方面的成功人士担任。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能力特征,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施教、个别培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规划大学学习和人生。潜能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下面的例子有一定代表性。

基础学部李素梅老师担任潜能导师以后,对学生以集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指导的方法和逻辑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践自我。一位经过李老师两年指导的学生回顾说:

大学是一个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在这期间我们最多的就是迷茫。没有高考的明确目标,没有家长的耳提面命,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判断是非,自己决定未来,自己主宰一切。可从小的教育模式让我们如同刚开始学会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不知该往哪走。

正当我处于迷茫状态时,学校开始实施潜能导师制度,我遇到了李老师。在与李老师的谈话中,李老师一直鼓励我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我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或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根本是错误的,她都不会有丝毫的不悦。李老师没有用她丰富的人生经验去指导我那混沌的内心,而是引导我大胆地表达真实的自我,也就是在这样的交流探讨中我渐渐地认识到自己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知道自己性格上的优缺点,渐渐开始去探索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期间,李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悦纳自己”,关于这一点我也是过了很久之后才慢慢理解,对我们这些来自小地方、在大学之前根本不知何为世界的同学来说,最大的通病就是自卑。只有我们“悦纳自己”,勇于正视自己,承认“我就是这样的我”,才能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未知的世界,挑战前方的迷途。

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李老师就引导我开始思考“活在当下”。未来指引现实,而现实决定未来。所以我开始去发掘什么是当下最应该去做的,我学会了每天给自己一个自信的微笑。这两年,我坚持写计划,坚持跑步,坚持乐观地看待每件事,坚持……我每天都可以很充实很快乐,不会因为无所事事而心烦意乱。

与李老师的交流中我渐渐明白自己喜欢并适合做一些和人打交道的事情,于是我积极参加社团,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学习不同人身上的优点与长处。也参加各种校外的活动,和心理协会同学一起去启明儿童之家看望自闭症儿童,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和好友一起去养老院陪老人聊天。通过这些活动我了解了不一样的社会,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更引起了我对社会价值及人性的思考。在寒暑假时,我做一些兼职来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我们初步认识了自己也完善了自己的一些基本素养后,我们就应该思考自我实现。当李老师提出这个层次后我又开始不知所措。什么是自我实现?是考个好大学的研究生让自己和家人有面子吗?是赚很多钱过有房有车的生活吗?是找个人嫁了追求相夫教子的平淡吗?我的内心告诉我说:不是,不是,不是……

那什么才是我要的自我实现呢?于是我开始泡图书馆,看人物传记,了解别人的人生,看历史叹沧海桑田,看地理知人之渺小,看新闻感世间百态,看哲学晓圣人之思。最后我明白了人一生追求的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状态,一份我们可以为之付出青春付出生命哪怕没有任何回报却也无怨无悔的事业。可现在的我们面对的社会“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家都说:别跟我谈理想,这玩意儿太奢侈。如此有谁关心我们内心的挣扎。现在的我依旧不太清晰如何实现自我,但我知道我永远不会放弃对它的追逐,无论这世界多么疯狂,我内心尚有一块未崩坏的地方。

通过潜能导师的项目引导,我比较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变得更有自信,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主动去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大三期间,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及对自我的认识再加上之前的一些工作经验,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规划。所以到了大四,我就很明确地要找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从基层做起。……

自我是一个伴随我们一生的谜题。我不能说通过潜能导师指导我完全认识了自己,但至少李老师让我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将去哪儿?我相信这种影响将是永远的,它会伴随我的一生。

2.以学生立志为内生动力

学生发掘潜能、制定规划、发展个性,必须有目标和动力,否则难以持久,难以取得效果。为此,在个性化教育中,学院提出了开展立志教育。关于立志,古今中外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立志是事业的大门”,“有志者,事竟成”,“人若有志,万事可为”,“朝着一定的目标走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成败取决于此”。立志就是设立自己未来方向的志愿。远大的志向,能支持我们不断进取,不断奋斗,走向成功。开展立志教育的意义还在于,在个性化教育中,立志体现了“三个结合”——个性与共性的结合,社会贡献与个人发展的结合,科学与道德的结合。这是因为,人以自我为中心,却又只能在他物中实现自我;人处在由现存的一切事物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现实世界,又处于以事物可能存在的状态呈现于人的精神、思想之中的可能世界,人的活动就是要以其所拟设的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社会是五彩缤纷的,人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应以其最强的一面,发展自己的优势潜能,选择最佳的职业,为社会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事业成功,要求一个人的理想远大、思想纯洁、道德高尚,又要求其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具有创新、创业能力。面对以上多种关系,立志是最好的结合点。

在个性化教育中,开展立志教育要明确三个前提:一是立志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的深入,帮助学生结合自身优势、潜能、专业和社会发展,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志愿;二是个性是有差别的,志向是多样的,既要鼓励学生考研,在学术上发展,更要鼓励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到基层、到一线,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三是立志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立志是学生自己立志,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帮助,而不可能替代。学生对“立志”问题的思考也伴随着对人生问题与学习问题的思考。

总结文华学院的教育实践,立志教育中,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认识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短处,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特别是认识自己的优势潜能,并将志向与优势潜能结合起来。世界上最难认识的是自己。因为我们的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眼睛,人的自我意识往往看不清自己。学生要看清自己,就要在老师和潜能导师的指导下,跳出来,从更高的高度来看自己,认识自己。

二是确立目标。中学时代,学生的目标非常明确,“上大学”。上了大学,原有的目标实现了,因而出现目标的失落。要帮助学生重新确立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确立目标的过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的前提是判断,选择的方法是比较。要善于选择,在选择中确立自己的目标。

三是学会规划。规划十分重要,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规划,并将两者相结合。大学期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首先要做好学习规划。一个学期做什么,一个月做什么,一个星期做什么,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做什么,都要规划。在指导学生规划时,特别要关注男生。在文华学院2012届毕业生中,获得学士学位的女生占女生总数的96%,而男生占83%;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女生占女生总数的92%,而男生占81%。女生中,只有4%的人拿不到学位,8%的人没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男生中有很多学习优秀的学生,但不学习、考试不及格的多是男生。这一现象,在立志教育中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是坚持不懈。为了志向的实现,要帮助学生树立充分自信,要努力实践,在实践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3.以扩展学生发展空间为支点

从物理学来看,空间是宇宙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实”和“空”都很重要。以盖房子为例,地基、墙壁等为“实”,房间为“空”,“实”是为了“空”,盖房子是为了创建能住人的房间。从哲学来看,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物质的存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人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样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因此,文华学院在开展个性化教育时提出,要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广阔的空间,并向学生承诺,“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由发展空间”。为学生发展创设空间,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增加学生课外发展的空间。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都是物质存在的属性,时间是物质的“持续”属性,空间是物质的“广延”属性,没有时间也就没有空间。国内招收三本学生的学院通常的做法是,尽量加大学生课内学时,把学生留在课堂,让他们能多学一点知识。文华学院认为,开展个性化教育,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目标、计划,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了完善自我而学习。和发达国家本科教育相比,我国大学教学的差距,主要不在课内,而在课外。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强调要逐步压缩课内学时。经过几次调整,已将课内学时从2006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218学分,压缩到2012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超过170~180学分。

给教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要给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自由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有选择专业的自由,在保证课程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拥有选择课程的自由,选取适合自己状态的学习方法的自由。全校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公正、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

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学生特点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不同,要从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等方面,创设广阔的空间,供学生选择。这一方面将在后续内容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