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发掘潜能的关键

个性化教育是发掘潜能的关键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防止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使教育偏离正常的规律,出现为个性化而个性化的教育,上演一幕幕教育闹剧。个性化教育固然是要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教育,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发掘学生潜能,培育学生个性,但是这一过程必须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突出。由此可知,发掘潜能是个性化教育的关键

个性化教育是发掘潜能的关键

石 超

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掘学生的潜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突破传统的类型化教育方式,以每个个体学生为教育对象,进行独立的、跟踪性的、专门化的辅导和教育,将日常的正规化教学和平时的个性化辅导结合起来。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专业与特长、优势与不足,将个性与其学习生涯和职业规划有效结合起来,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教育规程,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完成个性化成长的目标。

通过阅读一些教育学专著和知名教育家的教育心得,结合具体教学活动中的体会和指导学生的经验,我认为:在具体践行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四个关键词为抓手,即个性化教育的基础是全面发展,重点是提升素质,关键是发掘潜能,途径是方式灵活。要防止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使教育偏离正常的规律,出现为个性化而个性化的教育,上演一幕幕教育闹剧。

一、个性化教育的基础是全面发展

个性化教育固然是要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教育,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发掘学生潜能,培育学生个性,但是这一过程必须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突出。

首先,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综合型和复合型人才,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教育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学校对学生负责任的一种体现。其次,全面发展有利于突出和深化学生的个性,即在博学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就整个学科门类而言,是越分越细,专项性的研究也是越来越深入。在学科门类深入研究的同时,带来的是另外一种现象,即学科间的交叉性研究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大处着眼,不能因个性而废弃其他方面的学习,最终钻进为个性而个性化教育的死胡同。再次,就学生的整个人生历程来说,求学期只是其中短暂的一部分,并且是在个人心智尚不成熟的阶段。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一时期,个性还不稳定,人生的想法也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专注于其个性因素,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一旦学生关于人生的想法发生变化,那么迎接他的无疑将是一场个人灾难。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学科门类趋势,还是个人人生规划来看,教育都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以发展个性为借口而废弃全面发展。

我指导的是2009级对外汉语专业的黄文泽同学。她就读的不是新闻专业,却对新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一时就参加了学院新闻社团——“文新社”,并有志于日后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虽然我不是新闻专业出生,却利用课余时间在《楚天都市报》做过很长时间的见习记者,并发表了多篇新闻稿件,这期间的经验使我分外注重对于基本功的训练。所以我在指导黄文泽时特别要求其全面发展,不因对于新闻的偏好而废弃基本功的训练。我要求她在学好自己专业课的基础上扩大视野,每天花时间阅览武汉几大市民报,特别关注一下同种新闻在不同报纸上的差别,以培养自己对于新闻的敏锐感受力。此外,黄文泽还经常跟随“文新社”跑新闻,积累了一定的新闻采访经验。如果说这两个方面跟新闻联系比较紧得话,那么她其他的一些积累就是全面发展的表现了。比如,我让她广泛阅读,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社交礼仪、心理学、美学、哲学等,形成广阔的视野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另外,还观看中外电影和各知名讲堂,如“凤凰大讲堂”、“财经郎眼”、“李敖有话说”等,在了解时事的同时,还可以掌握各方观点。

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黄文泽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以后无论是采访、写作,还是文秘、行政、教师等职业都能胜任。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有利于以后从事新闻行业工作,这种全方位的知识有利于推动新闻采编朝纵深方向发展。

二、个性化教育的重点是提升素质

如果说个性化教育的基础是全面发展,那么,其重点便是提升素质。就学生的发展而言,优秀的个人素质和突出的个人专长永远都是其制胜的法宝。尤其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突出的个人特色和专长固然是一块重要的敲门砖,但优秀的个人素质也必不可少,而且突出的个人专长必须建立在优秀的个人素质的基础上。

在此前的社会发展历程中,教育一直是被一种选择性的价值观所操控着,即利用教育选拔和培训出一批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其余人等则是被淘汰的对象。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而优则仕”,如果不优就会一事无成,这种观念一直左右了我国非常长的时间,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时期。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即从传统的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变淘汰式的选择为全民性的素质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把素质提升摆在突出位置。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一方面要求学生确定目标、提升理论修养,另一方面也注意提升技术素质。如我经常利用自己在《楚天都市报》的实习心得指导黄文泽进行一些实践层面的操作。第一,让她平时多多阅读各大报纸和网站的新闻报道,重点关注同样内容的新闻在不同报纸和网站上的报道,总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差异,也就是说,找到同样新闻的不同写法,以后学会新闻的写法、新闻点的挖掘和新闻角度的采集。这是维持记者生命的有力增长点,必须有效把握。第二,我还向她介绍了新闻采访和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技巧,即不要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客观、真实地展示新闻始终即可,特别是遇到双方各执一词,无法弄清事实真相时,便可分别以双方口吻讲述该则新闻。第三,发掘新闻点,注意采写新闻的角度,以“新”、“奇”、“鲜”为指导,除发掘校园新闻之外,还要将自己的关注点扩大到社会层面,由校园新闻向社会新闻延伸。

除此之外,我们还探讨了其他一些注重实际的新闻技巧。总之,在通过大量阅读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还要注意技术操作上的锻炼,提升技术修养,追求两个素质共同提升。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最终获得教育的成功。

三、个性化教育的关键是发掘潜能

作为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个性化教育“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是培养和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不良个性素质的统一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转化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体”。也就是说,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注重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由此可知,发掘潜能是个性化教育的关键所在。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个性化教育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成功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从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个性也是千差万别,再加上现代学生的心理成熟年龄较晚,要发掘潜能绝非易事。换句话说,父母的溺爱和事事操办使学生没有了忧虑感和紧迫感,很少考虑未来的出路;另一方面,信息的大爆炸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又令学生迷失了方向,所以在发掘潜能方面比较滞后。个性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没有先在的指导规范,教师在探索的时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容易出现跟风倾向,滋生了各种不稳定因素。这些现象都是我们需要警醒的,教师必须从学生真正的兴趣点入手,综合了解学生的个性,才能使其潜能持续发掘出来。

我在指导黄文泽的过程中,就发现她的兴趣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她对新闻记者和编辑都比较喜欢,而且有点偏向后者。我根据这一情况及时改变了方略,除了传授与记者相关的理论和技巧外,我还利用自己在《文学教育》杂志社两年编辑的经验给了她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虽然她是新闻编辑,我是文学编辑,两者之间有一些差异,但处理文字工作的核心是一样的,我交给了她很多锤炼字句的方法,相信对她有一定的帮助。从某种角度上而言,了解编辑的工作状态和选稿心理对于记者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所以这两个角色也是可以有效统一的。为了适应以后工作的需要,黄文泽开始学做编辑,重心也由记者向编辑转移,相信这两种角色的相互适应会让她在今后的工作中如鱼得水。

四、个性化教育的途径是方式灵活

个性化的教育方法,简言之,就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完成个性化的教育目标。正如俗语所云:“法无定法,在于得法。”

在教学方式和技巧上,我一直在向优秀的专家、学者们学习,学习他们经典的教学案例,多和学生沟通、平等交流,实行鼓励化教学方式,塑造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对未来充满自信。除上课多观察学生表现,运用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发掘学生个性之外,还可以通过课下和学生聊天、发邮件、回短信、聊QQ的方式关注学生的特长和发展,也可以和学生开会探讨个人的未来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融入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规划……这些方式和手段的丰富必将更有利于发掘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整个班级而言,我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如平时教授文学理论时,针对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进行了一些个性化的尝试。一方面,我要求大家观看西方影片,最后以评论的方式上交期中作业,以此了解西方文化及其传统。另一方面,在写作期末的大型作业时,要求阅读中国文化原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历程,为以后进行交流打下扎实的基础。除了理论上的交流和提升之外,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根据现实需要及时调整,探讨最适合学习和发展的方法,多方求教,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满意,学有所成。

通过交流,我发现黄文泽确实非常热爱新闻事业,而且性格外向,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为她以后从事新闻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仅靠热情是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的,为了对她进行更专业的指导,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一些新闻专业的经典著作,并让她阅读这些著作以后和我交流心得体会,以此提高她的专业水准和理论层次,同时还建议她利用课余时间去旁听新闻系的专业课,和新闻专业的同学多多交流,取长补短。

实施个性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完成预期目标。从实施个性化教育之初,我就指导黄文泽制定了一个大致的预期发展规划,并根据现实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从目前实施的步骤和取得的效果来看,已取得初步成效。黄文泽后期的目标是在圆满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新闻特长:除胜任新闻编辑的具体工作,了解编辑心理和选稿角度外,还要丰富自己的新闻采访技巧,拓展挖掘新闻点的能力,增强处理应急突发性新闻的能力,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磨炼自己的性格,从校园新闻向社会新闻延伸,争取发表更多的新闻稿件,实现自己进入传媒行业的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发现和培育学生个性,实行个性化发展,既是尊重学生天性、培养创新意识的表现,又是适应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看到我们取得的个性化教育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个性化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如师资队伍有限,以现有的教师数量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量身打造的个性化培养,困难较大。此外,学院还应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实验室建设,尽可能地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和不足,将其转变成进步的动力,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作者系文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教师)

参考文献

[1]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C].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黄晓星.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位留英、美学者解读华德福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3]崔瑞锋,钞秋玲.个性化教育:内涵及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7):16-17,59.

[4]冯建军.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J].教育科学,2004(2):11-14.

[5]朱振林.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现代人学理论视野下的大学个性化教育[J].学术交流,2007(12):209-212.

[6]石露.试论全面发展学说的实质与个性化教育[J].教学研究(河北),2010(3):12-14.

[7]李媛媛.高职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1-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