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柳海浪几年来的新课改教学实践,使我逐渐体会到数学要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从实践中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柳海浪

几年来的新课改教学实践,使我逐渐体会到数学要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从实践中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我谈谈我的体会和做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我尽量做到: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我从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我也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对于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先让学生按不去分母的方法做,学生感到很麻烦,学生呈现新问题。接着,教师提出问题:(1)能不能把方程中的分母去掉?(2)你的根据是什么?(3)去掉分母时应该注意什么?(4)你试着算一算,这时方程的解有变化吗?然后引导同学思考、讨论、动手实践、交流、再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整节课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艺术化地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乐于智力探索,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学习。

1.把游戏引入课堂。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例如引入“24点”游戏、摸球中奖游戏、转盘游戏等,这样参与性很强,同学们一定会感到学习数学是既轻松又愉快,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2.把问题故事情境化。例如用民间故事“路上走着2个人,每个人手里拿着2根手杖,每根手杖上有2个树杈,每个树杈上挂着2个竹篮,每个竹篮里有2个竹笼,每个竹笼里有2只麻雀,总共有多少只麻雀?”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法则。又如讲“勾股定理的证明”时给同学们介绍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和故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问题实际生活化。例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我试问同学们四四方方的草坪为什么总是被踩去四只角?这个理由其时很简单,因为有的人走路总爱赶捷径,即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又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时候我是这样引入的:现有足够的2元和1元的钱,要将1张10元的钱换成2元和1元的零钞,问有多少种换法?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通过讨论,提出了这样的方案:设换2元的X张,换1元的Y张,列方程2X+ Y= 10,解这个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种换法。这样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还有“地砖的铺设”、“数据的收集”、“打折销售”等等,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像这样设计的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时,思维训练是轻松自然、和谐的,使数学走进了生活,为生活服务,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做”数学和“说”数学中学数学。操作主要环节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分析、探索问题,再组织交流、归纳总结问题,最后应用解决问题。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