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许多挑战: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应加强反思。全班同学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和谐,教学效果良好。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为建立灵活、务实、高效的素质教育新课堂而努力。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杨 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许多挑战: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是否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是否进行适时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不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教学是一门艺术。”任何一堂课,当我们课后反思的时候,总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我们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应加强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1)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学生除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在老师督促下完成练习外,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机会,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了。

(2)数学课堂教学程序是一种机械的“三部曲”:形式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讲授新课——个别练习。有的老师甚至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现成实践成果(如教学设计等),不能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3)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形式单调,内容贫乏;学生之间也少有主动而积极的相互交流的学习行为;学生追求的是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建议与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围绕《新教材》的课程目标,创设使学生对自然界与社会中的自然现象有好奇心,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操作活动的情境,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如丰富的图形世界、有趣的七巧板、教育储蓄、打折销售等等数学问题的学习,使基础知识都镶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数学知识注入了生动的生活气息,从而赋予了生动、丰富的意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愉快地学习。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我拿了一张纸进入课堂说“这张纸厚约0.1 mm,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 mm,如果要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学生纷纷做出估计,有的说30 mm,有的说60 mm,胆子大一点儿的说10 m。我说:“经过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同学们都惊讶不已,纷纷要求教会他们计算方法。全班同学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和谐,教学效果良好。

2.给学生暴露已有观念的机会

比如,在学过“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后,可让学生思考:“有浓度为30%的盐水40kg,现要将它配制成浓度为48%的盐水,你有什么办法?”教学时只要注意充分暴露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便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的采用加盐(溶质)的方法来提高浓度;有的采用蒸发掉一部分水(溶剂)的方法来提高浓度;有的采用“一定量的浓度高于48%的盐水”与“浓度为30%的40kg盐水”混合制成浓度是48%的盐水,这样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做出多种不同解答,给学生活动提供机会。

3.善于引起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比如,在因式分解教学中,教学“添项再分组分解的方法”时,教师不必把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故设矛盾引发学生的“观念冲突”,请一位同学做一下因式分解:x6-y6结果如下:

x6-y6=(x2)3-(y2)3=(x2-y2)(x4+ x2+ y4)=(x-y)(x+ y)(x4+ x2 y2+ y4)

教师:x4+ x2 y2+ y4可不可以再分解?

学生:不可以。

教师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并用另一种方法做,结果一学生得出如下方法:

x6-y6=(x3)2-(y3)2=(x3-y3)(x3+ y3)

   =(x-y)(x2+xy+y2)(x+y)(x2-xy+y2)

教师: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呢?

学生(醒悟):还可以进一步分解!

上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小结,打破了师生之间原有的“知识平衡”,使学生受到“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认识到“添项再分组分解的方法”的重要性,最终使师生之间在知识上达到新的更高的平衡(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自然、高度地集中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

4.创设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

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布置一些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具体做法:①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放胆交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活跃学生思维,使其乐于发表意见、大胆创新。②提供自主、宽敞的学习时空,使学生有机会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受广阔的思维空间,能不时地迸发出创新的火花。③发挥表扬和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语言,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为建立灵活、务实、高效的素质教育新课堂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