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学结合”学生应对方式及其比较研究

“工学结合”学生应对方式及其比较研究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表明“工学结合”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多的是采用问题解决等这些指向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逃避等这些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

“工学结合”学生应对方式及其比较研究

摘 要:利用应对方式量表对“工学结合”学生和非“工学结合”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工学结合”学生在应对压力时首先采用的是指向问题解决的方式,其次才是采用指向情绪的方式;在性别、专业、家庭经济状况和“工”的时间四个变量上,“工学结合”学生的应对方式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工学结合”学生和非“工学结合”学生在逃避、合理化解释和寻求支持这三种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显著。

关键词:工学结合 应对方式 压力

一、问题的提出

压力在当今社会中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反应,是影响人们工作表现、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能否尽可能发挥压力的积极作用,减少或缓解压力对人们的消极作用就成了压力研究的关注焦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压力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和消极作用的缓解除了与压力源的强度、社会支持和生活经历等有关外,更与人们对压力的应对方式有关。Lazarus等人提出的CPT理论认为,人不仅仅只是对压力进行消极反应的有机体,更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高级生命体,能够通过有效的应对努力来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从而消除或降低压力水平。国内的一些研究也已经证实:在压力情况下,人们采取的应对方式对于个体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缓解由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对方式对受压力影响的职业枯竭、工作效能、身心健康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在压力情况下,人们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缓解由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是至关重要的。

自从美国学者Murphy和Lazarus在1966年开始对压力应对方式进行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压力应对研究不断出现,对压力应对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从初期的被看成是一种适应过程发展到被认为是一种行为,再发展到现在较为认可的被视为是人的认知活动和行为的综合体。尽管现在对压力应对方式的认识还有不同看法,分歧难以消除,但是本研究认为,压力应对方式就是人们如何认知、评价以及所采取的应付、管理压力的方法或措施。

近年来,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关注他们的压力状况,研究他们的应对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正大力推进的“工学结合”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实施的一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工学结合”学生则是这种新型教育培养模式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工学结合”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他们的压力状况,研究他们压力应对十分必要。基于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工学结合”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和分析,较为深入地了解和探讨“工学结合”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及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本研究在重庆市的“工学结合”和非“工学结合”中等职业学校中随机选取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5%。其中,男生132人,女生60人,缺失3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7人,不困难学生126人,缺失12人;非“工学结合”学生99人,占50.77%,“工学结合”学生96人,占49.23%。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压力应对测评工具是在郑全全和陈树林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基础上,根据“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制而成,共计21个条目,分为注重问题应对和注重情绪应对两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又包括具体的应对方式,如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合理化解释、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等。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rt)四点计分法,从1~4 分别表示“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经常采用”。原量表共包括36个条目,α系数为0.92,分半信度系数为0.88,重测信度系数为0.89;修改后编制的本量表的α系数为0.78,分半信度系数为0.70,符合测量要求。

(三)统计方法

收集的数据统一录入电脑后,对数据进行筛选,然后使用SPSS11.0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工学结合”学生压力应对总体特点

从表1可以看出,“工学结合”学生在问题解决上得分最高,其次是合理解释和寻求支持,这三种应对方式也恰好是注重问题应对;而在逃避方式上得分最少,紧接着分别是发泄情绪、幻想和忍耐,这四种方式正好都属于情绪应对。这表明“工学结合”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多的是采用问题解决等这些指向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逃避等这些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

表1 “工学结合”学生应对方式总体状况分析

img13

(二)“工学结合”学生应对方式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

从性别上看(如表2所示),男女学生在七种主要压力应对方式上,男生在问题解决、合理解释、忍耐和发泄情绪四种方式上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寻求支持、逃避和幻想三种方式上得分高于男生。从统计检验看,男女生在应对方式上的这些差异并不显著,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幻想方式。

表2 “工学结合”学生应对方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img14

注:*P<0.05;**P<0.01

在专业差异上,模具专业的学生在七种应对方式上的得分都低于数控专业学生,而且在问题解决、合理解释、寻求支持和忍耐四种应对方式上的差异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水平,逃避方式上的差异也接近显著水平,而在发泄情绪和幻想方式上的差异则不显著。

“工学结合”学生的应对方式在家庭经济因素上的差异,从表2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问题解决方式上的得分高于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而在其余六种应对方式上的得分都低于家庭经济不困难学生。其中,差异最小的是合理化解释方式,两类学生的得分几乎一致;差异最大的是发泄情绪,十分接近显著水平。

表2显示出来的“工学结合”学生的应对方式在“工”的时间上的差异,“工”的时间有1年及以上的学生在问题解决、合理解释、寻求支持、忍耐、逃避和发泄情绪六种方式上的得分都高于“工”的时间在半年及以下的学生,但差异不显著,相差最大的是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接近显著水平。而在幻想应对方式上两类学生得分一致。

(三)“工学结合”学生与非“工学结合”学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

应对方式在学生是否有“工学结合”经历上的差异表现为(如表3所示):“工学结合”学生在指向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如问题解决、合理化解释、寻求支持上的得分低于非“工学结合”学生,而在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这些指向情绪应对的方式上则是非“工学结合”学生得分低于“工学结合”学生。两类学生的差异在寻求支持和逃避上的差异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而在合理解释上的差异则非常显著,其余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却没有统计意义。

表3 “工学结合”学生与非“工学结合”学生的应对方式比较

img15

注:*P<0.05;**P<0.01

进一步检验发现,在逃避应对方式上“工学结合”家庭经济不困难女生的得分远远高于非“工学结合”家庭经济不困难女生;在合理化解释方式上“工学结合”学生与非“工学结合”学生中的男生之间的差异大于女生之间的差异;在寻求支持方式上“工学结合”学生与非“工学结合”学生中的男生间的差异最大,而“工学结合”学生与非“工学结合”学生中的女生间的差异非常小,得分十分接近。

四、讨论

应对方式直接关系到个体面对压力时如何缓解和调适,是个体维护自己身心健康的方法和策略。本研究表明,“工学结合”学生面对压力时采取的最主要的应对方式是问题解决,其次是合理解释和寻求社会支持,这三种应对方式都是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注重解决面临的问题,而很少采用的是逃避问题、发泄情绪等这类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说明“工学结合”学生应对压力从总体上看是积极主动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这也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在不同性别上,“工学结合”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差异。当出现压力性事件时,男生采用的最多的应对方式是问题解决,而女生采用最多的应对方式则是幻想;其次,女生更多地选择寻求社会支持和逃避,男生更多地采用合理解释、忍耐和发泄。这与国内一些研究得出的结果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地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男女学生在社会中的性别角色定位不一样,在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中,男性是坚强的代言者,女性则是柔弱的化身,当面临危急情境时,男性首先做出的选择应该是如何去战胜或消除它,而不是去寻求帮助或逃避,否则就会遭人嘲笑,但女性去寻求帮助或采用消极的逃避方式则会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所以,当男性自己不能解决又不能逃避时,只有采用默默忍受或发泄的消极方式。二是男女思维特点差异。一般情况下,男性更重理性思维,女性更重非理性思维,所以在危急情境时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采用幻想这样的非理性应对方式。

家庭经济条件也是影响“工学结合”学生应对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在压力面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家庭经济不困难学生更容易采用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其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反映出来的道理正好能解释这种应对方式的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较早的开始独立自主的处理生活中的事务,锻炼出了较好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因此,他们在危急情况下比家庭经济不困难学生更容易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

“工学结合”学生由于“工”的时间的长短不同,从而在应对方式上表现出“工”的时间长的学生比“工”的时间短的学生更容易采用问题解决策略。这种差异主要应该与“工”的时间不同的学生得到的锻炼和成长不同有关。“工”的时间长的学生比“工”的时间短的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所以他们面对压力时也就具备了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学结合”学生与非“工学结合”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面临压力情境时,“工学结合”学生比非“工学结合”学生更容易采用逃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而非“工学结合”学生比“工学结合”学生更容易采用寻求支持和合理解释的应对方式。这可能与一般常理认识不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Lazarus和Folkman等人提出的压力应对场合模式认为,应对方式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对情境是否可以改变的评价,如果个体认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情境,问题指向的应对方式占主导地位,反之则是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占主导地位。“工学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比非“工学结合”学生更复杂,企业、工厂和学校都是他们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而非“工学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主要在学校,即使去企业或工厂实训,时间也相对较短。这就使得“工学结合”学生比非“工学结合”学生接触社会更多,对社会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了解得更多、认识得更清楚,知道一些事情只通过自己的努力是不能为之的,内心的这种无奈就很可能使他们在问题面前比较容易地采用逃避这类情绪指向的问题处理方式。相反,非“工学结合”学生主要生活在学校这种相对单纯的环境中,反而使他们更容易采取寻求支持和合理化解释这类问题指向的问题处理方式。

五、对策与建议

压力应对场合模式的观点认为,人们在面对压力时究竟采用什么具体的应对方式主要取决于他/她所处的情境及其对情境的评价。再结合本研究的结果,要提高“工学结合”学生的压力应对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知识技能增长和有效开展“工学结合”职业教育,需要从学生、学校和社会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1.使用合理有效的认知评价方式,提高“工学结合”学生的认知评价能力

本研究中“工学结合”学生与非“工学结合”学生之间,以及“工学结合”学生之间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之间的认知评价不一样。而且国内外一些研究也已经证实:个体通过对应激事件的主观认知评价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行为。所以,在压力应对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评价系统的作用非常重要。基于此,要提高“工学结合”学生的压力应对能力,就必须先改变他们的认知评价,提高他们的认知评价的能力。

2.学会依据自己所处情境和自身特点采用合适有效的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会因人、因事产生不同的效果。即使一个在他人使用或者处理其他问题情境非常有效的应对策略,让另外一个人使用或去应对另外的事情时可能效果就会出现很大差异。因此,面对危急情境采取应对方式时,不能一成不变、亦步亦趋。以前的或者别人采用的策略可以借鉴,但一定要注意此地、此时、此人,要符合当前的特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压力应对策略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工学结合”学生要学会根据当前的情景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最合适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有效性。

3.重视“工学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他/她在压力面前的应对能力。有研究表明,情绪的稳定性和人格的内外向都会影响人们的应对方式。一般情况下,情绪越不稳定的个体采取指向情绪性的应对行为越多,而性格较外向的个体采取的指向问题的应对行为越多。同时,心理健康水平还会影响人们的认知与评价,从而通过认知与评价来影响人们对应对方式的选用。所以,学校要重视对“工学结合”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对他们在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培训,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科学方法,形成健康的人格,促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心理压力,提高应对能力。

4.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助于个体保护自我观念,减少压力反应。“工学结合”学生仍然是学习者,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正在不断磨炼和成长中,有许多地方还需要帮助和完善,社会对他们的支持十分重要。本研究结果发现,“工学结合”学生在应对压力时采用寻求支持的方式也是常用策略。所以,让“工学结合”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支持可寻,这对他们正确应对压力大有帮助。本研究也发现有相当部分“工学结合”学生应对压力时会采用逃避、忍耐、幻想等消极被动的方式,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可能就是他们在应对压力时凭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但又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因此,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工学结合”学生顶岗实习所在的组织给他们支持对他们应对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韦有华,汤盛钦. 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评价. 心理科学,1998,21(5):441~444

[2] 郑全全,陈树林,潘健男等.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211~214,237

[3] 郭宝勇,郭良才等. 关于应对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3):188~190

[4] 李文道,钮丽丽等. 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8~13

[5] 陈树林,郑全全. 中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和情绪相关性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7~3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