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分析介绍

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之下,信息法律作为管理手段具有更长的历史。高速信息网将成为信息资源存储和传播的主要场所。高速信息网上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在不同的网络节点上,而且都是以数字化信息及其他信息媒介为基础的电子信息资源,它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制作、加工、传播、转换和二次开发。高速信息网把方便的信息服务带进了家庭的办公室,使人们可以像使用自来水和煤气一样方便地使用全球信息资源。第二是信息污染。

1.4.3 资源管理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基于两个背景:一方面,是技术管理阶段纯粹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这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

在第一种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从古代到当代的必然延伸,是对信息管理单纯依赖技术的否定。如前所述,20世纪6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被迅速地运用于信息管理,建立了各类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和网络,人们以为这样便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问题。但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许多新的、复杂的难题,新的信息媒介和信息传播方式,在社会的广泛应用中产生了许多始料未及的、传统的管理无法应付的问题。在顾及信息的高效处理、传播、利用和共享的同时,信息安全(包括计算机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国家主权、个人隐私等)和信息利益(包括知识产权、跨国数据流、信息收费、信息成本等)这两大问题已变得非常棘手[29]

计算机化信息系统的建立虽然能够高效地解决信息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但它仅仅是在微观层次上着眼于个别的机构和组织。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必然导致信息系统的分散和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使得信息的管理和控制反而变得更加困难,宏观层次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效益无法实现。这种纯技术的信息管理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缺陷,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信息管理的方向。日本学者山田进指出:“今天,信息系统的成熟化和高度化正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内部矛盾,组织的信息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问题绝不是表面的,而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只着眼于技术问题,然而管理上的问题,特别是与人相关的问题是最难处理的。”对于组织来说,真正的竞争力来源不再是信息技术本身,而是信息的获取和有效利用。于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关心人对于技术引起的变化作何反应,以及人对于技术应用的影响,并着手利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从微观与宏观结合上协调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信息管理中人与物的复合关系,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和观念。

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都属于信息管理的人文范畴,其主要功能是规范信息活动中人的行为和规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相比之下,信息法律作为管理手段具有更长的历史。根据大多数专家的意见,1624年英国颁布的《垄断法》可作为现代专利法产生的标志,而专利思想则早在13世纪就开始萌发了。1709年英国颁布《安娜女王法》,该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版权法。这些法律体现了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知识生产和利用中矛盾冲突的一种管理上的努力。信息政策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为适应信息活动的宏观调节和管理需要而兴起的,很快就成为一个新的受到各国关注的重要领域。今天,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庞大的体系。一般来说,信息法律和信息政策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的信息政策和法律,采取不同的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必然受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等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经济手段的引入主要基于这样几方面的原因:①用于信息活动和信息管理的预算有限,需要合理分配各项并支;②信息系统所采用的各种技术设施越来越昂贵,信息服务的耗费越来越大,需要对成本效益进行认真分析;③信息和信息服务中的有偿成分增多,这些都需要用经济手段对信息和信息活动进行研究和管理。如美国著名信息学家D.金格(D.W.King)所说:过去10年间,信息经济学对于理解和评价信息传输系统(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学也成为研究信息传输系统开发的各阶段(调研、评价、设计、实施、操作和计划)不可分割的部分[30]。这里所说的信息传输系统实质上是指微观管理的全过程。

在第二种背景下,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既然是经济资源,它的管理模式就与在公益性信息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信息管理模式有很大差别。也不仅仅是如前文所说的在公益性信息管理中局部引进一些经济手段和方法,而是要全面考察信息作为经济资源的性质、利用状况、效用实现的特征和规律,从经济角度对其进行管理和优化配置,使其效益达到最大化。

卢泰宏同志曾用“概念框架”的方法来研究和比较信息管理不同阶段的特征,将信息管理划分为传统框架、网络框架、微观框架、系统框架、政策框架、资源框架,并从相近的主题概念、发源领域、管理特征、基本功能与目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如表1-2所示)。

表1-2      信息管理不同框架的比较

img7

在这种认识框架中,信息资源管理一方面被看做是人类对信息管理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是用技术、经济、人文对信息进行管理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从经济学资源配置和管理中高层战略需求的角度对信息活动进行资源性质的管理。这里特别突出信息作为资源的经济性质,这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在第二种背景下,把信息看做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一致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活动的方式。高速信息网将成为信息资源存储和传播的主要场所。高速信息网上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在不同的网络节点上,而且都是以数字化信息及其他信息媒介为基础的电子信息资源,它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制作、加工、传播、转换和二次开发

高速信息网把方便的信息服务带进了家庭的办公室,使人们可以像使用自来水和煤气一样方便地使用全球信息资源。但是,高速信息网并没有通过高度的技术发展带来一个真正高效有序的信息空间,相反,网络的迅速扩张带来的信息污染、信息混乱、信息犯罪、信息侵权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情报危机”,同时也比前文述及的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严重得多。第一是信息量急剧增长,网络无序扩大,网上信息陷入严重混乱使人们难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第二是信息污染。由于没有质量控制标准,致使一些质量低劣、粗制滥造的网络信息,使得互联网通信混乱,加之淫秽信息泛滥和病毒感染,网上信息污染日趋严重。第三是信息侵权和安全问题。由于高速信息网存在着巨大开放性,进出方便,存取自由,任何个人或团体均可以把自己的计算机和局域网联入,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的任一节点获取网上信息,这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系数大大下降,信息产权保护变得十分困难。第四是根据需求和效率配置网上信息资源的难度更大。有鉴于此,把技术、经济、人文三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就显得十分急迫,它也是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研究解决的核心课题。

目前网络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资源。伴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博客、RSS等Web2.0思想的兴起和流行,网络数字信息资源的数量、传播速度、范围及影响力都非常值得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基本格式、网络资源开发与服务中的权益保障等。

(2)图书馆。图书馆一直是数字资源以及信息资源收集组织和利用的中心。从传统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馆藏资源从传统的纸质收藏逐步向数字化和数字信息资源过渡。这方面的研究分为3个层次:最开始的研究重点是图书馆自动化和馆藏资源数字化,主要侧重于技术研究。第二层次由纯粹技术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变,主要研究和解决现代图书馆的经济、法律、社会、政策的整体框架,建立发展模型,制定信息共享格式和国家标准,以及网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问题。这个层次更多地侧重于现代图书馆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基础搭建。第三层次不再仅着眼于全局,而是更多地结合数字图书馆具体的应用,涉及数字资源的生产、保存、服务与管理,图书馆的联盟与合作以及具体应用的相关标准等。

(3)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无论是对网络信息资源还是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内容涉及学科门户、行业网站和深网的研究以及网络生态等交叉话题的探讨。

(4)信息检索。信息检索一直是信息管理领域的前沿课题,是信息资源应用和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内容涉及检索的原理、方法、语言以及检索工具、技术、系统和检索性能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5)信息组织。数字网络信息资源无论是在网络环境还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都是建立在完善可靠的信息组织上的。信息组织的研究是网络信息资源研究和核心,也是一个基础性工作,其内容涉及资源描述、知识重组、索引标识、信息导航、主题词表以及标准化研究。

(6)元数据。元数据是信息组织的基础,也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提。有关元数据的研究从传统的MARC到现代的DC元数据,以及数字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对DC的扩展。同时其内容涉及元数据标准、评价元数据、语义元数据以及本体论研究。

(7)用户服务。用户服务类别反映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层面。宏观层面涉及服务手段、服务机制、创新服务以及用户研究;微观层面涉及服务手段、服务特征、服务模式、信息营销、个性化服务等研究。

(8)评价。信息爆炸引起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急剧增多,大量的信息给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及用户利用带来不便,因此对资源本身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绩效评价适时而生。这为优化信息检索和提供优质的用户服务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新兴学科“网络计量学”也为信息资源相关的评价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依据。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以及评价实证分析。

(9)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网络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前提和关键所在。研究从传统的文献资源共享,到馆际互借,再到如今互联网上的网络信息共享。内容涉及资源的数字化、资源的配置和整合、信息集成、信息交流模式、信息运动,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和共享保障体系,网络合作以及馆藏共建共享过程中涉及的策略和知识产权问题等方面的研究。

(10)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等建设过程。内容涉及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以及馆员在其中的职能和信息素养方面的研究。

(11)信息环境。按照J.Rowley的信息管理学框架,从社会的层次上将信息理解为一种商品和基本社会力量时,信息环境就是一个由人、信息及其活动构成的总体。可以说信息环境是整个网络信息资源研究的出发点,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馆藏环境、高校环境以及网络化环境、数字化环境和信息环境上[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