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族教育发展

回族教育发展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回族教育发展回族是历史上由外来阿拉伯等民族和中国本土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在千年中国本土化历程中,打造起了民族文化传承,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备、特色鲜明的民族教育形式——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经堂教育遍及中国回族居住的每个角落,它是回族穆斯林内部最普遍的教育形式,它面向回族穆斯林大众,以普及伊斯兰宗教知识和培养回族穆斯林宗教教职人员为宗旨。
回族教育发展_中国回族

第一节 回族教育发展

回族是历史上由外来阿拉伯等民族和中国本土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在千年中国本土化历程中,打造起了民族文化传承,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备、特色鲜明的民族教育形式——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起始于明末时期自陕西渭南胡登洲阿訇创办的经堂教育,历经百年的发展,在原有的经堂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多元的教育类型,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上实现回族伊斯兰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

一、回族文化的传播方式

1.家庭教育

回族家庭教育是回族教育的原初形态,它是客居的穆斯林群体在中国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实现伊斯兰文化传承的自觉选择。回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重视家庭教育,尤其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将家庭教育视为每个父母的职责。每个回族父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不仅要向他们教授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存经验,还要向子女教授如何为人处事,更重要的是从小就向子女传授伊斯兰文化基本知识,教他们从小就懂得如何去做一个穆斯林,该如何扮演好穆斯林的角色。因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大多数回族人所获取的伊斯兰文化知识大多都来自于家庭,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能不能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如在回族家庭,一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都会要孩子知道自己不仅是个回族人,还是个穆斯林,因为自己是有伊玛尼(信仰)的,家长要教会孩子念诵“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教育孩子见长辈时要有礼貌,问候长者时要说色兰(色俩目),还要告诫孩子不能喝酒、不能抽烟、不能吃猪肉、不能随便吃非穆斯林家的食物,哪些食物是清真的,哪些不是清真的,使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些道理。父母的言传身教、熏陶渐染,使伊斯兰信仰在孩子心里扎根下来。男孩到了9岁时,父亲就会带他去清真寺学着礼拜。还有些家长往往会在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姑太节等宗教节日,以及在婚丧嫁娶和干尔麦里等家庭活动时给孩子讲解一些宗教节日的故事,让孩子从小就能更多的了解伊斯兰方面的知识。有些宗教家庭在孩子还小时,就将孩子的伊斯兰文化教育放到第一位,自己亲自教授孩子学习经文,很多宗教家庭出身的孩子他们通过家庭教育往往掌握了最基本的宗教知识,有些还学会诵读《古兰经》,为以后成为宗教人才打下基础。总之,回族家庭教育既是回族孩子的启蒙教育,也是关涉其成人的早期教育,其教育形式的非正式性,往往能达到对施教对象先入为主的教育效果,实现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代际传承。

img101

清真寺的经堂教育课   摄影:白学义

2.清真寺传承

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进行宗教教育和各种宗教仪式的主要场所。在中国回族人聚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着大小不同的清真寺。这些大大小大的清真寺,从古至今,都承担着回族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使命。

img102

回族小满拉   摄影:丁克家

img103

2010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0卷本《月华》

首先,清真寺是宗教仪式的传承处所。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专门礼拜的场所,回族穆斯林每天的五次礼拜,以及每年一次的会礼、聚礼都是在清真寺里举行,这已形成了千年不变的规矩,而且业已规范化。其次,清真寺担负着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主要是兴办经堂教育的重任,因为经堂教育施教的场地就在清真寺。经堂教育是由开学阿訇招收回族穆斯林子弟,诵习伊斯兰教经典,传授教义、教法等基本宗教知识,培养宗教接班人与普及伊斯兰教常识的一种特殊教育制度。经堂教育一般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小学和中学主要是向回族儿童、少年和成年男女进行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基础知识的启蒙教育和普及教育。大学主要培养回族文化传承所需要的宗教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开设的课程有阿拉伯语、波斯语、伊斯兰教法、教义等。经堂教育遍及中国回族居住的每个角落,它是回族穆斯林内部最普遍的教育形式,它面向回族穆斯林大众,以普及伊斯兰宗教知识和培养回族穆斯林宗教教职人员为宗旨。数百年来,经堂教育实现了一代代回族人伊斯兰文化教育,也为回族穆斯林培养了大批的宗教人才,构建起回族伊斯兰文化传承的良性机制。最后,清真寺还要为回族提供婚丧嫁娶等方面的社会事务性的服务。回族穆斯林的婚礼和葬礼等,都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其中各种仪式的举行都离不开清真寺,必须由清真寺的宗教教职人员来主持,整个环节带有浓厚的伊斯兰文化色彩,这其实也是在发挥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作用。

3.回族报刊传承民国

以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回族在时代潮流中空前觉醒,回族社会内部掀起了具有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一批回族有识之士投身于创办报刊,其中1904年丁宝臣在北京创办《正宗爱国报》,其兄丁竹园于1907年在天津开办《竹园白话报》;1908年由来自全国14个省包括留学日本东京的36名回族学生发起成立“留东清真教育会”,创办《醒回篇》刊物等,这些在当时是最具代表性的回族报刊。从1904年到1949年间创办的回族民间报刊有133种之多。以开启民智、倡导教育、改革宗教、振兴民族、凝聚人心、化除畛域的宗旨,在当时的回族社会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社会作用,也激发了回族人民的觉醒和振兴民族教育、发展民族文化的时代自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穆斯林报刊在改革开放中先后再次涌现,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自我完善。特别是民间刊物的发展尤为迅速,先后在全国各地由清真寺、穆斯林社会团体、中阿学校和有识之士等创办了近百种报刊,影响较大的有《穆斯林通讯》《开拓》《甘肃穆斯林》《阿敏》《上海穆斯林》《济南穆斯林》《伊斯兰文化研究》等。这些回族报刊介绍伊斯兰文化,阐述回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刊登各地回族的生活信息。作为民国时期回族办刊思潮的继承和发展,民间回族报刊的兴起在彰显回族民间大众时代自觉的同时,以新的传播媒体来传承回族文化和实现回族穆斯林文化的自我表述,对于回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img104

郑州市回民中学语音室   摄影:马国岭

img105

回族群众学文化

4.网络媒体传承

新千年以来,回族穆斯林顺应时势、与时俱进,在对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中实现着传统交流和表述方式的时代转型。中国穆斯林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具有了相当的数量和规模,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回族穆斯林族群开始借助网络发布信息、表达自我、寻求互动、凝聚认同的新方式。如中穆网、伊斯兰之光、伊斯兰之声、穆光文化、东方穆斯林、赛俩目艺术网、三亚伊斯兰在线、圣传真道伊斯兰网、伊斯兰之窗、中国穆斯林等。网站创立者匠心独运,以追求知识和学习交流为目的,在内容上既有《古兰经》“圣训”的教义、教法知识,也有伊斯兰教历史等诸多内容。这些网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提供视频和音频资料,便于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了解和学习伊斯兰宗教知识。网站上的论坛板块便于读者对感兴趣的宗教知识和现实问题进行讨论,论坛的发帖频率和参与率较高。同时有些网站还建有英文、汉文、阿拉伯文等文种,适应不同语言文化背景者浏览和学习。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变成寻常百姓的交流和学习的工具,回族穆斯林纷纷创办创建网站,搭建自我表述的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在为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所接受的同时,已成为当前回族穆斯林文化传承最能为大众所接受的方式。

二、经堂教育

img106

1940年庞士廉在埃及艾资哈尔大学开办“中国文化讲座”讲授中国文化  供图:陈进惠

经堂教育由陕西渭南人胡登洲阿訇(1522~1598年)最早创办。胡登洲阿訇出生于宗教家庭,精通伊斯兰教经典,据说胡登洲阿訇曾去麦加朝觐,回国后有感于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时代危机,决定收徒教学,立志兴学。起初,他只是在家中招收回族子弟,传经授业,后随着学生的增多,他将办学地点搬入清真寺。胡登洲阿訇创办经堂教育影响极大,全国各地回族学子负笈载道,接越其门而求学。胡登洲阿訇一生培养的弟子很多,其中以冯海二氏为出类拔萃者。冯海二氏继承他的遗志,将他的办学模式发扬光大,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经学人才。海氏曾迁居宁夏同心的韦州设帐讲学,所传弟子较多,其中有兰州马、摆阿訇等。冯氏有两子和一侄子承袭其业,其中其侄伯庵的弟子与再传弟子等将经堂教育传到了陕西、山东、广东、江苏等地。如张君时、李延龄、马君实、皇甫经、常蕴华、舍蕴善、伍子先、马伯良、米敬公、王岱舆、冯通宇等人都是清初著名经师。也形成了中国回族经堂教育的几大派别,如陕西派,专攻阿拉伯文经典,重于精而专;山东派,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兼授,重于博而熟;金陵学派,重视汉文,重于翻译经典;云南派,中阿并授,重于翻译经典。

1.经堂教育的教材

经堂教育自创办以来经历着不断的发展,逐渐走向了制度化和体系化,尤其是有了比较系统的教材教学,从最初的40多部经典,发展到了13本经。这13本经被清真寺及经堂师生称为“赛拜嘎”经。

img107

始建于1948年的郑州市回民中学   摄影:白学义

语言学教材有:《连五本》,包括《索尔夫》《穆尔则》《咱加》《米额台·阿米东》《米素巴哈》5卷,是学习阿拉伯语词法、句法的基础课本;《遭五·米素巴哈》是对《连五本》卷5《米素巴哈》的诠解,作者系波斯学者艾卜·法塔教·纳速尔丁·穆图勒孜;《满俩》又名《舍莱哈·卡非耶》,为阿拉伯语语法的理论课本;《白亚尼》系阿拉伯语修辞学课本。

教法学教材有:《舍莱哈·伟嘎业》,系哈乃斐学派的教法著作(共4卷),有王静斋阿訇的《伟戛业》汉译本(节选)。

认主学教材有:《凯俩目》,意为说辩,是欧麦尔·奈赛菲讨论伊斯兰教认主独一论的著作;《艾什阿·莱麻尔特》为波斯文的苏非主义理论著作,有舍起灵的《昭元秘诀》汉译本。

圣训学教材有:《虎托布》,是对阿拉伯语圣训的波斯文注解,圣训编选者是伊本·沃德安;《艾尔白欧》波斯本,作者哈萨莫丁,也是对40段圣训的注解。

《古兰经》注解学教材有:《哲拉莱尼》,系《古兰经》浅释;《嘎最》,意为《教法官》;《古兰经》详注,此书注重文法与章句的构造,偏重文字方面;《侯赛尼》是波斯文本,是印度经学大师侯赛尼的著作,其特点是用波斯单词注解《古兰经》。

文学教材有:《古力斯通》,系波斯语文学著作,作者是波斯著名诗人萨迪,在中国流传颇广;有王静斋的《真境花园》汉译本,又译为《蔷薇园》。

同时13本经中每本经都有着衔接关系,在具体教学中要有先后顺序。总之,“赛拜嘎”经的出现,表明经堂教育已日臻成熟,形成了渐进性、阶梯状的教材系列和人才培养模式。

2.经堂教育学制

经堂教育作为回族内部教育形式,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制。经堂教育一般分为大学、中学和小学。

经堂小学。回族儿童普及伊斯兰信仰常识的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遍设于各大小清真寺。学生主要来自穆斯林家庭的儿童,主要学习阿拉伯文字母拼读、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素儿”(《古兰经》的章节)、沐浴及斋戒的常识以及日常礼拜的念词等。初学儿童一般没有教材,使用的学习工具为牛羊肩胛骨,由阿訇在其上写上经文字母,阿訇口授,儿童随诵,直到背会为止。当学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进一步学习《亥听》和《杂学》等教材。小学学制,一般3年左右。小学的老师被称为“阿訇”或“吾斯达德”(即师傅),学生被称为“满拉”或“穆塔尔林”。

经堂中学。经堂大学和经堂小学的衔接阶段,一般是中年失学者受教之处,其阶段所学内容与小学阶段有所不同。一般附设于经堂小学,作经堂小学的高级班,或附设于经堂大学,作为经堂大学的初级班级。经生主要学习字法学、文法学等教材。这一阶段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生能否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

经堂大学。经堂教育的最高学府,以培养和造就阿訇为宗旨。这一阶段,经生经过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习,最终能坚持到大学者毕竟是少数,要最终成为一名阿訇,经学需要通过系统学习13本经,主要涉及语法、文法、修辞、教法、教义、圣训等方面。南方则强调学习五大本。当系统学完这些经典后,经过严格的讲经考核环节准予毕业,经穿衣挂帐,就具备阿訇的资格,成为执教一坊的阿訇。

同时,根据清真寺规模大小,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清真寺,一般要开设大学堂和小学堂,经堂大学一般都由执教阿訇或开学阿訇来负责,经堂小学由“二阿訇”来担任。一般的小清真寺囿于规模和经生人数,并无严格的学制,经堂教育都是由各坊开学阿訇具体负责。

3.经堂语和小尔锦

经堂教育的办学者们在教学中创造出经堂教育内部的语言和文字,这就是经堂语和小尔锦。经堂语是经堂教学中使用的一种语言,教师讲经时,将原文经典逐句用元明时期汉语口语和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汇直译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经典内容,刘智称其为“经堂语气”。小尔锦,又称“小经”或“消经”,一种拼音文字,即用阿拉伯文字母和语音拼写汉语。因它为经堂教育的学生学习宗教经典时所使用,为经典的汉译注音,故称之为“小经”。

img108

牛板骨上书写的《古兰经》经文

经堂语和小经的使用,作为回族经堂教育中的一大创新,其创造性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懂,记得下,课后又能加以复习巩固。尽管在今天的时代发展中,经堂语和小经已逐渐消失,但在特定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4.经堂教育的历史作用

经堂教育作为回族内部自我教育的一次创新,是回族穆斯林面对文化传承危机中的一次自我拯救的尝试,对于挽救中国伊斯兰文化的颓废局势,振兴中国伊斯兰教,唤醒回族穆斯林大众的伊斯兰使命感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经堂教育创建以来,为回族穆斯林培养了大批的宗教人才,一改经堂教育创办前回族经学人才匮乏的局面。《经学系传谱》中记载:“迄今百有余载,学业相承代不乏人,幸矣。吾清定鼎以来,学者之众,人才之盛,宛如列星。”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自身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近代新式回族教育

近代新式教育作为传统教堂教育的时代新发展,是中国回族教育史中的一大创新。这种教育形式作为一种新的思潮,产生于20世纪初期,是伴随着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促动的教育救国的大潮下,回族文化精英们深感于回族传统经堂教育的发展弊端,意识到改革回族传统经堂教育,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回族教育,使得回族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他们在兴办新式教育中,提倡中阿文并授的教学方式,培养汉阿兼通人才。在当时社会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回族宗教人士创办新式教育

img109

生活在农村的回族儿童   摄影:杨继国

王宽阿訇是回族新式教育的最早倡导者和实践者。1905年他朝觐归国后就开始积极提倡办学,改革传统经堂教育。1907年,王宽跨出了他改革传统教育和发展新式学校的第一步。这年他在北京牛街清真寺中创办了新式的清真师范学堂,招收弟子,这是中国第一所伊斯兰教学府。在办学过程中,王宽旗帜鲜明,勇于开拓,他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礼拜寺附设之经学、教学方法陈旧迂拙,事繁效鲜与学塾等落后状况。在原有的经堂教育开设的课程基础上,新式学堂还增设了读经法、作文、会话等阿拉伯文课和国文课,从而使得新式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内容单调的现状。课程设置既有经学,又有汉学,既有伊斯兰教课程,又有其自然科学课程,这种匠心独运,目的是为了使回族经堂教育走出狭窄的封闭牢笼,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伊斯兰教教务人员。1908年,王宽又在牛街礼拜寺的后院创办了清真寺两等(初等与高等)小学堂,这是中国回族历史上第一所专门为穆斯林子弟所设立的伊斯兰小学。在王宽的倡导下,北京城郊其他各区的一些清真寺也纷纷兴办清真寺小学。

1918年云南昆明创办了“振学社高等经学并授学校”,以教授阿文课程为主,兼授汉语文、史地、数学等学科,迈出了经堂教育的一大步,其影响较为深远。

民国初期,随着伊赫瓦尼宗教维新运动的开展,回族知识精英一方面致力于伊赫瓦尼教义的传播,另一方面积极从事新式教育的实践。如宁夏西海固的虎嵩山阿訇在固原三营、西吉硝河一带任教中,就致力于从事新式教育的探索。在三营大寺任教时,虎阿訇创办了“中阿伊斯兰学校”,修订教材,编写了两册《阿文文法基础课本》和一本《波斯文法精华》教材,其中《阿文文法基础课本》开创了我国现代阿拉伯语语法用现代汉语讲授、阿拉伯语语法术语用现代汉语翻译解释之先河。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回族开明人士也做出了一些探索。如民国时甘肃海原县(今属宁夏)一些开明人士曾倡导开办经汉两通教育。民国25~27年(1936~1938年),海原城北大寺、李旺大寺、九彩拱北等先后出现了汉阿学校。海原城北大寺1936年成立回族经堂式学校,该校阿语经文由阿訇主持讲授,汉语教师从当时的城东回民小学聘请;满拉上午念经,下午识字。汉语本科主要有国语、算术、常识等。民国26年(1937年),由回族群众捐资创办了回族经堂式学校——九彩伊学,学校设在九彩坪拱北大院内,嘎德忍耶教主杨志荣任校董并教授阿语,汉语教师是从固原县黑城和张易等地聘请来的。1940年,甘肃临夏大拱北当家人在拱北内设立全日制学校,负责教授中文、阿文,学生有100多人,分3个年级,经费全部由大拱北筹集。1944年,穆夫提门宦创办了甘肃康乐县的廷杨学校,回汉学生兼收,授统编教材及阿文课等。

2.政府创办的新式教育

在回族宗教人士积极从事改革经堂教育,发展回族新式教育的同时,一些身居政府的回族政要投身到了这场维新运动中。1913年,回族政界名人马邻翼任甘肃提学使、教育司司长等职时,在甘肃倡办新式回民教育,创办了“兰州回教劝学所”,后扩大为“甘肃全省回民教育促进委员会”,并在各县设立分会,兴办新式教育,在甘、宁、青三省创立新式学校100余所,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1917年,马邻翼在武威又创办了“凉州清真学校”。1921年,宁海镇守使马麒在青海成立“宁海回教促进会”,提出其宗旨为“促进回教青年学生教育,并阐发回教真谛”。1931年,马步芳任会长后,扩大了该会的分支机构,在化隆、大通、门源、民和、循化等县分别成立了该会分会,以推动新式教育的发展。1925年,回族政要唐柯三等在济南发起成立的“成达师范学校”,以培养新型人才为己任,是新式回民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1928年,由哈少夫等人倡导成立的“上海伊斯兰师范”由著名阿訇达浦生任教长,培养了马坚、定仲明、林兴智等著名学者。1928年,四川万县伊斯兰师范学校成立,为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等地培养了具有相当宗教学识和文化知识的回族穆斯林人才。1932年,“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在银川东大寺创立了“中阿大学校”,1938年在吴忠成立了“中阿师范”,到1940年宁夏共兴办了中阿学校24所,其中高级中阿学校2所,一所在银川,一所在吴忠,其他22所初级中阿学校分布于宁夏各县。

3.新式回族女子教育

民国以后,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回族女子的教育问题引起了回族开明人士的关注。1906年冬,马邻翼奉调清学部任总务司主稿兼侧例馆帮办,在邵阳创办新式教育中,创办了清真女学院,开辟了新式回族女子教育的新风。1930年冯瑞生在西安创办了淑德女校。1943年,回族知识分子马明仁在甘肃临潭创办了启西女子小学校。1945年,西宁创办了东关大街阿文女校,学生主修国语、算术、阿文、常识、唱歌、体育等课程,还聘请工厂技师给学生教习缝纫、纺织等技术。同年创办的还有西宁北关街阿文女校等。在宁夏地区,也有伊赫瓦尼著名阿訇虎嵩山等在改革经堂教育,创办阿拉伯语学校时,倡导并进行回族女子教育实践。固原三营回族穆斯林在虎嵩山阿訇的倡导下,积极开展回族新式教育。虎嵩山阿訇的儿子虎学良编写了《回教女子三字经》,作为回族儿童的启蒙教材,是民国时期回族宗教人士积极探索回族女童教育模式的实践。

4.回族幼儿教育

回族的幼儿教育过去以家庭教育为主,年长后进入清真寺接受经堂教育,学习阿文字母,上清真寺的经学,掌握基本的宗教常识和简单的文化知识。民国以后,回族的幼儿教育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具有现代意义的回族幼儿教育产生。如1946年8月,马步芳在西宁创办了芳慧幼稚园,只招收回族幼儿,全园共有幼儿千余名,上课主要采用幼儿课本,同时教唱儿歌以及讲故事等,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幼稚园之一。

img110

回民幼儿园    摄影:丁克家

四、当代回族教育的新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当代回族教育经历着新的发展,这不仅体现在传统经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上,同时传统回族教育又拓展出了新的形式,使得当代回族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经堂教育改革

回族宗教人士立足于传统经堂教育,同时探索对经堂教育进行现代改革,运用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入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经堂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经堂教育中的阿訇,为了改革他们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有些地方尝试着对阿訇进行再教育,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将阿訇送进高等学府,系统学习现代汉语、现代阿语、历史、时政、文学以及计算机等专业的知识,进一步提高阿訇们的汉文化素质。在教授内容上,传统经堂语已渐渐被阿拉伯语所代替。现在的经堂教育中阿訇基本上都是用阿拉伯语讲课。传统经堂教材经历了吐故纳新后,当代回族经堂教育基本上都开始使用新的教材,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其他课程,如现代阿语、汉语、英语、历史、文学、写作以及计算机等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旨在提高经生的汉文化水平,开阔视野,并掌握现代新技能。

2.清真女学

清真女学从中原产生,逐渐向西北扩展。清真女学产生早期,作为一种新的产物,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并不被大多穆斯林所接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回族伊斯兰文化传承角色多元化的需要,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清真女学越来越多地被回族人所接受。在西北、西南等回族地区,清真女寺纷纷建立,创办女学成为时代潮流。在回族地区,清真女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由女寺亲自承担并负责当地妇女的宗教教育,在西北的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很多清真寺中都附设女寺,搬请女阿訇,专门教授坊上的老人和妇女儿童学习阿拉伯语言和信仰常识等;另一种是没有女寺的地区,由清真寺开办女学,负责本坊妇女的宗教教育和学习;还有些宗教人士在自己的家中义务开设课堂,召集当地妇女来学习;还有民间创办的女子阿拉伯语学校,专门招收回族女子,对她们进行系统的阿拉伯语及伊斯兰信仰教育。形成了妇女清真寺、妇女经学班、妇女家庭经学班、中阿女校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办学模式。

3.民间阿拉伯语学校

在回族民间社会中也开始了创办阿拉伯语学校。目前在宁夏、甘肃、云南、山西、内蒙古、青海等地都有规模不等、层次不一的阿拉伯语学校,并得到当地政府的批准和认可。这些学校以学习语言为主,兼授文化课和宗教常识,招收具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的穆斯林青年学子,实行学校制教育,全封闭管理,学制一般为3~5年。比较有名的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有:1980年创办的临夏中阿学校(现改为甘肃临夏外国语学校),1981年创办的甘肃兰州阿拉伯语中专,1989年创办的甘肃广河阿拉伯语学校,1989年成立的临夏中阿学校,1991年创办的甘肃张家川穆斯林学校,1991年创办的宁夏银川阿拉伯语学校。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先后创办东阳女学等3所阿拉伯语学校,云南昭通创办了阿语专科学校等。

4.穆斯林幼儿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早期幼儿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一些穆斯林有识之士有感于回族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并创办穆斯林幼儿园。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艰辛创业,2000年以来,在西北等回族聚居地区,形成了分布于各市、县(区)、乡(镇)村等不同层次的民办穆斯林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由私人出资,主要招收当地回族儿童,教学由专门的老师来负责。这些幼儿园除教授幼儿一般的启蒙常识外,还开设了英语、阿拉伯语等语言课程,使孩子能学习到简单的宗教知识。如在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就有两所私人创办的穆斯林幼儿园,主要教授算术、拼音、识字,还传授一些基本的教门知识,深受当地回族穆斯林的欢迎。

5.经学院

img111

学习贯穿一生   摄影:丁克家

经学院是国家创办的专门培养新一代伊斯兰教职人员的宗教高等院校。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建立起了从北京到地方的经学院体系。在北京,1955年创建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以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高伊斯兰教学识和阿拉伯语、汉语文化水平的伊斯兰教专业人才,学制为4年。主要招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立志从事伊斯兰教事业、年龄在18~25周岁、已入清真寺学习的男性穆斯林青年。课程设置分为伊斯兰教专业课和大学文科基础课两类。该院实行多层次办学。除本科班外,还举办大专班、在职阿訇进修班、研究班和留学生补习班等。该院自1966年起,曾一度停办,1982年恢复招生。至1991年,已毕业各类学生337名。这些学生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成为服务于当地的宗教教职人员。目前,除了北京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外,沈阳、郑州、昆明、西宁、兰州、银川、乌鲁木齐、河北等地有9所伊斯兰教经学院,成为我国培养宗教职业人才的高等学府,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宗教职业人才,这些人才为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6.公办阿拉伯语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互通往来,鉴于时代的需要,一些回族地区的当地政府创办阿拉伯语学校。如宁夏同心阿拉伯语学校创办于1985年3月,是由世界伊斯兰发展银行投资近80万美元兴建的,隶属于自治区民委(宗教局),是我国唯一一所阿拉伯语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宁夏南部贫困山区,全部是少数民族,回族占90%以上。学校以阿拉伯语教学和中等师范教育为两大特色,设阿拉伯语、经贸阿拉伯语、旅游阿拉伯语3个专业,在课程开设上有所不同,其中阿拉伯语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基础阿语、阿语精读、阿语泛读和阿语语法、听力、口译、笔译,还有伊斯兰简史、计算机应用、英语、《古兰经》选读等。现在校学生有600多名。学校自创建以来,已经结业、毕业学生2000多名。有40多名阿拉伯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沙特、苏丹、埃及、科威特、也门等国家担任翻译和留学,400多名走上了乡镇领导岗位,有相当一批毕业生成为农村小学的教学骨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