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回族的汉文教育

清代回族的汉文教育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中叶以后,在部分回族社区还出现了“经书义学”,校舍一般设在清真寺内,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以学习汉文为主,兼学阿拉伯语和宗教知识。这是一个回族人积极参与世俗教育,在初级教育中取得很大成功的典型例子。进士可以说是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高等知识分子了,根据史料,清代出现了不少的回族进士。这些回族进士的出现,尤其是状元和探花的出现,充分说明了清代回族汉文教育的发达。

清代回族的汉文教育

回族一直有学习汉语文的传统,历代读书入仕途者不在少数。回族或在汉族办的私塾学习,或在在大户回回人家举办的私塾学习。如马氏家族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创建于河北沙城(今怀来县)的马家书房,就是一家经历明清两代的回族私塾,清代到民初河北从政人才多出其门。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安徽淮南太平集13家回族捐款修建学堂,聘请常弼君执教,招收回族子弟入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回族士绅兰守安主持募捐扩建,民国后改为新式小学,共持续办学273年。又如清道光年间,宁夏纳家户沈家大院创设私塾,聘请老秀才认教,回族富家子弟入学者不少,民国时候,该校转为新式小学。

清代中叶以后,在部分回族社区还出现了“经书义学”,校舍一般设在清真寺内,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以学习汉文为主,兼学阿拉伯语和宗教知识。初级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继而学习“四书”“五经”,学制一般二到三年。乾隆十年(1745年),西宁创办东关回民社学,嘉庆年间,又分别于东关东街、北关中街、东门外街增设3处,延续了近200年。有洛阳东关清真寺于道光二年(1822年)开办此类学校。接着在沈丘县、开封、淮阳、禹县、新野等地不少清真寺中相继开办了这种学校。其经费多来自于私人捐资和清真寺的部分天课收入,这种性质的义学由于有比较稳定的保障,得以延续。

各地回族除积极办学外,也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在山东省莘县朝城清真寺立有“清岁贡生展云马先生德教碑”,记载了清代贫苦回族书生马展云立志读书、两次参加乡试的事迹,后来他“以才学优长,四方争延聘之。遂设教授生徒,隐然以成德达材自期。而从游者日以众,执经请业環列门墙。”这是一个回族人积极参与世俗教育,在初级教育中取得很大成功的典型例子。

清代科举考试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进士可以说是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高等知识分子了,根据史料,清代出现了不少的回族进士。光绪版《禹城乡土志·氏族》记载:“回族……自明至今,文武科第,代不乏人……洵极一时之盛”。当地韩氏号称:“一门三知府,父子九登科”。清代通过科举入仕的著名回族文人,有丁澎、马世俊、金溶、伍长华、洪梦龄、洪毓琛、马新贻、薛时雨、薛淮生、马中律、王廷相、哈锐等,其中有一位状元、一位探花。

丁澎,浙江仁和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颇有诗名。马世俊,字章民,江苏溧阳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一甲第一名(状元),工诗词、书画。金溶(1705—1777年),字广蕴,北京人。父亲金玮是武进士出身,官至副将。金溶于雍正八年(1730年)中三甲第七十六名进士,为官后多有政绩。伍长华(1779—1842年),南京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一甲第三名(探花),官至湖北巡抚。山东临清人洪梦龄,道光六年(1826年)三甲九十一名进士。洪梦龄的侄子洪毓琛(1813—1863),字琢崖,号润堂,又号桂亭,道光二十一年二甲二十一名进士,是清朝咸丰、同治初期台湾知府。马新贻(1821—1870),山东荷泽人,道光二十七年(1846年)进士,官至两江总督。薛时雨(1818—1885),安徽人,与其兄薛淮生同为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马中律,甘肃榆中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进士。王廷相(1850—1900),承德人,光绪十二年进士。哈锐(1862—1932),甘肃天水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一甲第七名进士,有诗名。当然,由于资料的缺乏,还有很多回族进士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至于回族中的举人、秀才,则就不胜枚举了。这些回族进士的出现,尤其是状元和探花的出现,充分说明了清代回族汉文教育的发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