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场馆及环境条件
(一)场馆空间
艺术体操教学课一般较适合在室内场馆中进行,需要一定的场地面积和空间范围。艺术体操的教学大多是集体或有组织的进行,其空间大小最好以一个人至少有1~2平方米最为适宜,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伸展肢体,而身体或器械又不会碰撞,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伤害事故,避免潜在危险。如果能在有地板或地毯的场地上练习最为理想,也可以在较为平整的水泥地面练习。此外,对场馆的空间高度也有一定要求(正式比赛场馆要求为8米以上),作为教学用的空间高度5米左右均可。但在条件不具备情况下,只要学生能手持器械进行练习,或能做一些简单抛接也是可行的。
有些教学课因为条件限制被安排在户外进行,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合理安排课的内容,尽可能安排一些硬器械,如圈、球、绳等。对于一些软器械,如彩带、纱巾等,容易随风飘动打结难以控制,最好不要安排在室外。在教学中,器械的使用往往不止一种,经常会交替器械练习,易造成随意放置器械,如球、圈等会到处滚动,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的组织,而且易造成伤害事故。因此,教学器械应该放在固定的位置,便于学生取用及归位。教师对学生要提出一定的要求,一旦使用完器械要放回原位,培养爱护器械的良好习惯。
(二)采光及通风
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也是艺术体操场馆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课堂环境的整体效果。艺术体操场馆大多是半封闭状态,经常会受天气和时间的影响而导致采光不足。除对灯光照明有一定要求外,还要特别注意采光条件及通风设施。练习时应尽量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光线不够,则容易造成意外伤害。肢体运动时,往往会使人大量出汗或心跳加快,如果通风状况不好,空气不流通易造成胸闷、气短等身体不适症状。
(三)环境卫生
艺术体操场馆周围的颜色应尽量选择单色或淡雅颜色,颜色太杂或刺眼会扰乱学生活动时的注意力。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场馆内配上几面能照到全身的大镜子,在墙壁上张贴一些艺术体操明星的画像、动作图片、教学挂图及宣传标语等,这些会给人以较强的视觉美感,为严肃的教学增添几分艺术魅力。总之,营造优美、温馨、安全、舒适、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增强学生坚持锻炼的决心和信心,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来感受艺术体操运动的丰富内涵和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