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的分析介绍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王荣莉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期间,受情境感染的程度越高,学习的动机就越大,学习兴趣就越强烈,反之亦然。现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包括美的素质,即正确感知、判断、理解美的能力,实施语文课堂的美育,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王荣莉

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期间,受情境感染的程度越高,学习的动机就越大,学习兴趣就越强烈,反之亦然。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艺术形象和艺术美的力量,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学科。语文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艺术美感的熏陶,乃至人格个性的塑造,都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语文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以及负载的人类文明成果显示了其鲜明的人文性。“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堂更应是涌动着真情,充溢着美感,焕发着生命活力的磁场。可以说,语文课一旦离开了美,必将显得枯燥乏味,失去它应有的魅力。现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包括美的素质,即正确感知、判断、理解美的能力,实施语文课堂的美育,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研究显示,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强烈的审美愉悦的心理期待,这种审美的心理期待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实施美育的最佳时机。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采取有效方法,创设课文需要的情境,将审美期待这种内在情绪外化为审美注意,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呢?

1.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教师的语言应十分注意情感性,要“披文入情”,以言传情,力求“情信而辞巧”。在执教《听潮》时,为创设教学情境,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当你漫步于春花秋月之下,流连于芳草碧水之间时,你是否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悠美?而当你置身于惊涛骇浪之中,登临三山五岳之巅时,你是否感受到大自然的崇高、壮美?下面我们将有幸在同一情境中领略这两种美,这便是《听潮》。”这种充满浓浓感情色彩的语言,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把学生自然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同时激发起学生感悟课文的兴趣。为了保持教学情境的完整性,并注意在课中的过渡语和结束语也与导入语遥相呼应。如对文中海潮音的描写,在分男、女角色朗读之后,点评到:“前半部是充满温柔情调的小夜曲,后半部则是瑰丽雄伟的交响曲。女性的阴柔之美恰好与落潮大海的柔和静美相和谐,语调当抒情、舒缓;而男性的阳刚之美恰好与潮起时大海的雄奇壮美和谐统一,语调当激昂铿锵,两者刚柔相济,桴鼓相应,组合成完美的乐章。“最后结束自然概括为:“作者鲁彦以饱蘸生活激情的笔触描绘出由优美而壮美的‘海潮音’这一自然美景,并与感悟者的人性美(即鲁彦夫妇表现出的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和谐交融,构成了完美的审美意境,并由此深化引发出震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的哲理美,这便是鲁彦对‘海潮音’的诠释(特定感受)——‘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2.音乐渲染创设情境。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无论高雅与俚俗,均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古典乐曲的博大深邃;通俗歌曲的鲜活写真;民歌的悠远多姿;戏曲的绚烂瑰丽。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音乐渗透,不仅是语文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美育综合性的要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中美育功能的体现。如学《送元二使安西》一诗,配上古曲《阳关三叠》,于是清泠泠的乐曲声里,一对举杯相别的友人从千年前定格的那个洒满朝雨的客舍中走来,诗歌意境不言自出。学《北京立交桥》以蔡国庆轻盈跳荡的《北京的桥》导入,顿时将说明文入题之枯燥一扫而光。上《白杨礼赞》播放阎维文演唱的《小白杨》,让学生在听、唱过程中理解作者由傲然挺立的小白杨,联想到不畏艰难困苦,站岗放哨的哨兵,也理解了“托物言志”这一象征手法的运用。上叶君健的《看戏》,干脆将梅兰芳的京剧演唱《穆桂英挂帅》放上一段。当然,将音乐等艺术手段引入语文教学课堂只是起辅助作用,更多的时候,借助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上《天上的街市》我借用理查德的钢琴曲《星空》进行配乐朗诵,乐曲伊始,有如一颗流星划破天空,飞入人的耳鼓,敲着人的心坎,充满了浪漫和幻想的曲子载着人体在太空中浮游,而自己也似乎化为一道光体溶入璀璨的星空,学生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之中,音乐唤起了他们美好的联想,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想象创设情境。如教《老山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半夜在半山腰宿营的情景:先想象又冷又饿的滋味,然后去爬山,爬到山腰,宿营,一床破旧的薄毯子裹在身上,躺在一尺左右宽山路的石头上,这石头凹凸不平,咯得疼,且“一骨碌”就会掉到悬崖下面去……学生听着,想着,演着,似乎亲身体验到长征的艰苦。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红军战士还在饶有兴趣地观赏天上闪烁的星星,听着山谷里轰鸣的声响,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境界的体现!再比如上《桃花源记》,引导学生边吟诵原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边打开大脑电视机,闭上眼睛想:这里有清澈见底的小溪,悠悠地流向远方,有纯艳的桃花林,粉红色的花苞绽放枝头,有鲜艳美丽的绿草与之映衬,更增娇媚。一阵清风吹过,芳香扑鼻,其间一些粉红色的花瓣飘落在小溪上,鲜艳的桃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少不了辛勤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学生切切实实陶醉于优美的桃花林中。这一切为下一步展开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画卷作了很好的铺垫!

4.模仿表演创设情境。如上《核舟记》第三段(重点段),在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之后,请三位同学上台分别扮演东坡、鲁直和佛印。首先明确三人所在的位置:中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然后确定苏、黄的动作、神情,最后确定佛印的神情、动作。由于位置的界定,三人特别是苏、黄的动作就受其制约,苏在中、黄在左,故苏出右手执卷端(古人竖行从右往左书写,苏所执的定为卷端),“现右足”;黄出左手执卷末,“现左足”。二人另外那只手干什么呢?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表演佛印时,明白其“袒胸露乳”的样子,他的坐姿根据文章展现出来。由于这三人的位置、动作、神情等一一化成了直观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苏轼的亲热,鲁直的专注,佛印的闲散,这些同学的精彩表演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脑中,当堂背诵这段也变得快而准了。再比如上这一课时,我准备了一枚桃核,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引导学生画一个长2.9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即“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然后在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椭圆,接着在椭圆内尽可能大地画一条乌篷船,再在船头画三个人(两个坐着,一人斜躺),在船尾画两个人(坐着),在船舱上画八扇窗户……同学们抱怨画不下这么多的东西,教师顺势点出:“我国明代杰出的微雕艺术家王叔远不是画,而是在这么小的桃核上刻出比刚才大家画的多得多事物:五个人、八扇窗、竹蓬、木浆、火炉、水壶、条幅、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图章共34个字,而且人物刻得栩栩如生,神情毕肖。”这样设身处地想来,学生们自然为我们劳动人民技艺的精湛所叹服。

总之,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也还有好多方法正待挖掘。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让学生进入“情动于衷”的学习情境,就一定能建立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氛围、情感氛围、思想氛围),使学生进行生动、轻松地学习,并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