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的话语与语体涵化的分析介绍

新闻的话语与语体涵化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事实不仅与知识、经验密切相关,而且还与人们的语言密切相关,它随语体的变化而改变人们对它的印象。新闻的框架涵化,是从记者采集事实那一刻开始的。这是新闻内容涵化的最终目标。这是以事实涵化事实的基本含义,是框架涵化的主要手段。

三、新闻的话语与语体涵化

使用什么语言、运用哪个概念和词汇表达记者对事实的立场,是涵化新闻的重要手段,称做新闻的话语和语体涵化。

在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下,记者对同一事物特别是政治性事件,往往以不同词语给事实打上意识形态烙印,公开表达媒体的立场,叫话语涵化。记者陈述事件使用的意化性词语,公开或暗示自己对事实的主张,叫做新闻话语,包括态度话语、符号话语和高频话语。新闻话语不是“说话、讲演和论述”,而是附加言说者的意图,“不是在说事,而是说记者对事实的看法”。比如,“他笑了”和“他诡秘地笑了”或“他和蔼地笑了”,前者是语言,后者是话语。

新闻的态度话语对事物作出褒贬,引导人们的认识,而一般的新闻语言(非话语)只是指称事物,没有褒贬或爱憎的判断。“美帝”是态度话语,“美国”是语言。符号话语是对事物或人物的明喻、隐喻,象征某种特殊意义。比如花木兰象征巾帼英雄,大庆精神比喻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敬业品格。高频话语是指在新闻中多次重复的词汇,用以表达某种意图,让受众记住并形成稳固的观念。例如,成千上万篇新闻中出现“和谐社会”的概念,人们渐渐认为和谐社会最重要,社会和谐的理念深刻地留在大脑里。

语言中性地反映事实,而话语却包含着意识形态,就像人身上的胎记一样,深深附着在新闻媒体的身上,不可能不留有痕迹。话语理论的先驱巴赫金说:“实际上,我们任何时候都不是在说话和听话,而是在听真实或虚假,重要或不重要,接受或不接受等。话语永远都充满着意识形态或生活的内容和意义。”[10]话语在实质上并不客观,记者的运思在投诸重大事件时,都尽力在话语中附加意义。它是记者的理性、文字修养、主观态度、亲身体验,以至社会观念的产物,通过记者的灵气和职业技能涵化新闻。

同时,新闻还借助语体的选择与转换,表达记者的意图,使受众收受新闻时对事实有异样的感受。记者选择特殊意味的语言描述事实或巧妙地解读事实,让受众不知不觉地接受记者的思想,这叫做语体涵化。记者的态度往往隐蔽在语体里。语体涵化决不直白地说明事实是什么或怎么样,而是用倾向性的语句陈述事实的状态,把事实的性质告诉人们。

记者的语体改变新闻的外观,按照记者的意图给新闻内容披上“外衣”。陈述某种现象,在报道中仅仅描述现象是不够的,还必须解读其情状。记者解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通俗易懂,同时也为了表达记者的视点。新闻事实不仅与知识、经验密切相关,而且还与人们的语言密切相关,它随语体的变化而改变人们对它的印象。记者改变一下语言方式,用动词代替形容词来传达同样的信息,就可能改变事实的色彩和气氛。

例如:

“你们就是喜欢猜测”

[中央社华盛顿8月6日电]美国总统布什今天表示,他将与国务卿鲍威尔一起专注于工作,无暇顾及媒体向来喜欢猜测人事的游戏。布什甚至指出,说得明白一点,“你们(指媒体)就是喜欢猜测”。

布什今天在克劳福德农场与国务卿鲍威尔和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一起会见媒体记者。

有关鲍威尔和阿米蒂奇不打算在2005年以后继续任职的报道,布什对此表示,他会努力让美国民众相信,信任布什是正确的决定。他称赞鲍威尔工作表现极佳。

布什说,“你们(指媒体)喜欢猜测,你们就是喜欢,你们喜欢猜测谁会成为或是不会成为政府成员”。布什说他了解这种游戏,但他仍必须专注于工作。

鲍威尔指出,他只对总统提供服务,相关猜测都没有事实根据,从一开始就没有根据,他和总统将共同努力工作。[11]

上条新闻中布什的直截了当和毫不客气的直率语体,通过一系列动词给人一种抨击媒体的感受。新闻的语体涵化是新闻具象化在语言上的体现,正像没有无形貌的人一样,也没有语体不涵化的新闻。新闻通过记者的语言打扮形貌,引起受众的兴趣,让其理解新闻的灵魂。在多种媒体竞争的时代,受众更乐于接受形神兼备的新闻。四、新闻的框架涵化

框架概念来自英国学者G.巴特森,框架理论后来为传播学者所运用。加拿大的社会学家E.高夫曼1974年出版了《框架分析》一书,讨论事实的框架如何被嵌入一个文本,表现记者的意图。框架就是按照媒体对事实的理解或报道意图选择事实、建构新闻,表现为新闻涵化的一种手段。

1.新闻框架涵化的意义

新闻框架的第一种含义是,记者用一定的框子对事实进行取舍,确定取材的范围和要选择的事实。由于记者的框架不同,被框限的新闻内容与主题也就显露出差别。新闻框架的第二个含义是,记者对外部世界的解释方式。记者对选择的材料凸现哪一部分、弱化哪一部分来表现自己的诠释,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不同记者对同一个事件的真实片段有不同的排列组合,显露出新闻文本的框架差别,表现出对事实的不同认识。

新闻的框架涵化,是从记者采集事实那一刻开始的。记者选择事实并非依赖采访机遇,而往往是在获取线索后“框限”事实、采集事实以及重组事实。客观世界中有无数事实,能进入报道“框架”的只是少数,这是记者和媒介“过滤—涵化”的结果。当记者发现事实时,几乎出于本能,用既定的“框架”衡量它能否构成新闻,蕴涵何种意义,立即在众多事实中作出抉择,选取那些对他来说价值最高的事实作为报道对象。重要报道的目的不只是告诉受众某个新鲜事实,如果可能和需要的话,还要向受众提供记者对事件的理解,深化新闻主题。这是新闻内容涵化的最终目标。

2.用事实涵化事实

显然,新闻的框架涵化主要是用事实涵化事实,而不是记者把观点加进事实中,直白地作出结论。我们这个世界有足够多的观念让受众理解,对每一种观念,也有足够的事实让人们确证。选择特定的事实就是用新闻意识筛选事实,利用这个事实巧妙地证实某个观念,对客观世界作出解构。这是以事实涵化事实的基本含义,是框架涵化的主要手段。

框架涵化要尽力抹去记者思想在新闻中的痕迹,达到“用事实说话”的目的。记者报道事件,通常要选择互相联系的事实并把它们衔接在一起,为公众提供事件全景,让受众认识事理。新闻的客观性或客观报道,都需要用事实说明事实,而不宜用观点分析事实,对事件性新闻,这种涵化手段更易于影响受众的态度。

用事实涵化事实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关联事实的涵化。选择有联系的事实涵化主要新闻事实。记者进行横向思考,想一想有哪些事实同主要事实有一定关系,构成主要事实的根由、结果或性质,就可以把它写进新闻中,暗示主要事实的意义。例如:

内蒙古大学食堂每天倒剩饭近千斤

10月24日11时30分许,记者来到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二食堂。记者发现,基本上每位同学的餐盘里都有吃剩的饭菜,有的甚至是刚买好的饭菜没吃几口就倒掉了。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大食堂,粮食浪费的现象同样存在。读者算了一笔账,在走访的两个大学食堂中,每个食堂平均有8个垃圾桶,保守估计每个能够装下30公斤的剩饭。一顿饭的工夫,这些垃圾桶就装满了学生倒掉的剩饭菜。不算早餐,平均一天一个食堂就有480公斤饭菜被倒掉。

在内蒙古大学食堂工作的范师傅惋惜地说:“在我的家乡,现在还有的农户吃不饱肚子,多数农民尽量节省粮食卖钱,以便购买其他生活用品。”[12]

整篇报道,记者始终在叙述学生倒掉饭菜的事实,但记者又引用范师傅的话写出另一个相关事实。虽然记者不着一字评说,却使读者感到大学生浪费粮食不仅是不尊重劳动者,也是站在农民的对立面,毫无良知。后一个事实涵化了前一个事实,突显新闻的思想内涵。

第二,背景事实的涵化。背景事实是历史事实或空间横向事实,同报道的主要事实有因果关系或借鉴意义,把它安插到新闻中能揭示新闻中主要事实的趋势。记者把思路向纵深延伸,由现在追溯过去,由表层探索深层,层层挖掘事物的本质,就能深刻地涵化事实。

请看《人民日报》2006年8月31日的一篇报道(摘要):

二十年磨一剑———记监督法出台前后

(记者毛磊 杜文娟)2006年8月27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

人们关注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高票获得通过。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颁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这部从1986年开始酝酿、历经六届至十届共五届全国人大、20年时间,社会各界关注的监督法,记者在采访中追寻了她的诞生历程。

党中央高度重视

从1987年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到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历次全国人大会议都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制定监督法的议案,共计222件,参与联名代表共4044人次。

连续五届人大不懈努力

制定监督法的工作,早在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期间就开始酝酿研究,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组织专门班子起草,监督法草案于2002年8月初次提请审议。

……

民主立法典范 集体智慧结晶

1990年10月,拟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草案)》。1997年8月,七易其稿后,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试拟稿)》。200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草案)》加内容;2006年8月进行四审,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草案)》;8月27日表决通过。

……

这篇报道用三个背景事实作为新闻框架的支点,凸现“监督法”来之不易这一深刻内涵。实际上,以背景事实引领报道内容,不仅能够赋予新近发生的事实以更深广的意义,而且具有拓展报道空间、引人思索的作用。试想,如果这篇报道仅仅报道“监督法”获得通过,或者对它的重大意义进行评说,那么,人们就不会如此深切地体会出“二十年磨一剑”的艰巨性。

第三,厚重事实的涵化。新闻事实主要表现为记者在记录事实时删掉了无价值的内容,尽量用厚重的事实———份量重、在事件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事实表现记者的态度。例如,2006年9月13日莫斯科时间21时30分左右,俄罗斯中央银行第一副行长科兹洛夫在观赏一场足球赛后遭暗杀,经抢救无效于次日清晨死亡。9月15日,《环球时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突出了科兹洛夫作为俄罗斯银行业的“铁面判官”这一点,暗示他可能死于报复性谋杀。

许多事实具有多种角度,而记者写稿往往只取其中一个角度,很容易使涵化陷入片面。如果一个事件有正负两种因素、两种效应,记者只强调一个方面,就会导致错误的涵化。为了纠正这种涵化错误,媒介对事实的处理必须准确、全面,要求再现同一个事件的不同侧面。许多媒介不同地描述着同一个事实,表现出媒介倾向和事实客观性的距离,这种距离的差别标志着新闻被涵化的正确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