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学品牌专业建设:走向整合与开放的建筑学专业教育

建筑学品牌专业建设:走向整合与开放的建筑学专业教育

时间:2022-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学品牌专业建设——走向整合与开放的建筑学专业教育面向全球,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建设整合开放的、有东南大学特色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新体系。以此确保东南大学品牌专业——建筑学专业教育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不断跟踪国际建筑学发展前沿,巩固并加强在国际建筑教育界的积极影响。

建筑学品牌专业建设——走向整合与开放的建筑学专业教育

面向全球,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建设整合开放的、有东南大学特色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新体系。以此确保东南大学品牌专业——建筑学专业教育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不断跟踪国际建筑学发展前沿,巩固并加强在国际建筑教育界的积极影响。“建筑学品牌专业建设——走向整合与开放的建筑学专业教育”获2001年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课题立项后,通过近4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成果主要内容

面对建筑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按照整合、开放、渐进的理念与策略,近年来课题组把教学研究与品牌专业的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在建筑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研究、探索并实施一些新的举措,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以基础性与拓展性并重为特色的本科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按计划每四年修编一次。最近一次专业培养方案(2003级)的研究和修编工作从2002年秋季开始,于2003年9月正式确定并开始实施。这是一套以复合型优秀建筑学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筑设计”为核心,历史人文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为两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本科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具有如下发展取向与特色:其一,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其二,体现理论、实践和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专才向通才、传授向学习的转变,强调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学生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总学时由原来的3 328学时压缩至3 024学时。专业和跨学科选课由原来的18门课程增至25门课程。其三,进一步明确建筑学专业“3+2”培养模式。前三年强调通识教育、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设计能力的培养。后两年强调灵活的专业方向、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其四,逐步改变以“课程”并行罗列为模式的知识灌输方式,建立以“建筑设计”为核心目标的课程整合体系,在此框架下,建立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从获取知识的原动力上加强学生自身持续的、有选择的获取知识的欲望和创新能力。2003级本科建筑学专业的新的培养方案总结了近年来的教学改革经验,并对此后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方向起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2003版教学计划持续在课程群整合、学时压缩和结构优化等方面不断创新,目标明确,结构清晰。该成果引起广泛关注并为多所兄弟院系借鉴或采用,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着示范作用。

2.“建筑设计”核心课程的建设及改革

东南大学的“建筑设计”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和全国大多数建筑院校一样,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功能类型为主的教学方式,从整体到各年级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但在新形势下,我们针对这种状况,继续探讨设计的核心问题,在教学中逐步淡化功能类型而转向对设计中基本问题类型(如场地与环境、空间与功能、材料与技术等)的关注,提倡个性化教学,并为此建立适当的组织架构。用持续发展的教学研究保障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以避免超稳定结构。教学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是我们的基本观念。按照“3+2”模式的理念,我们跳出了单纯培养职业建筑师的框架,而希望能培养有东南大学特色的建筑人才。用一句话概括,即前三年是基础性教学阶段,强调平台与基础,后两年是拓展性教学阶段,强调特色与创造。一年级建筑教学以认知为主线,认知和设计、表现紧密相结合,理论构架上以从功能类型、基本功训练转变为理性分析、认知、设计的混合训练;二年级教学以“空间主线、三线并进(功能、场地和技术)”的方式进行,学生更多地用模型进行研究;三年级则强调分别以建筑设计的三个基本问题为启动因素,达到设计教学中专题性、阶段性与整体性的辩证协调。学生在前两年基本掌握了设计的操作程序后,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不同切入点。四年级以教学大纲制约下的课题自由选择为特色,强调各研究方向的多元并存,达到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拓展。该年级教学大纲明确了四个教学单元的课题方向,即城市设计类、住宅与住区类、城市大型公建类和交叉学科类,其中,前三类为必选的课题方向。在此前提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及其课题。工程实践强调职业建筑师综合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毕业设计展开由工程实践性向实践性与研究性并重的方向演进。与此同时,我们建设了新的评图制度,设计评图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打成绩,同是也是一种交流,评图可以得到必要的反馈意见。作为设计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它是设计教学程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这三年中组织教师观摩考察了美国、欧洲和我国香港当地建筑院校的设计评图状况,不断改良评图制度。采用的方式有:集中评图、聘请校外专家共同参与、答辩制、讲评等多种综合手段。这些改革取得了良好实效。

3.相关主干课程的整合建设

新的教学体系突出表现在相关课程(群)建设的改革,其改革的要点在于精炼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加强课程群建设,以设计能力、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宗旨,打通各类课程与建筑设计核心课的关系,变并行的课程罗列为互通互动的联动教学新模式。以“建筑设计”为核心的相关课程(群)建设改变了以“课程”罗列为模式的知识灌输方式,我们以“建筑设计”为核心目标,建设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在此框架下,“中国建筑史”、“视觉设计基础”、“建筑构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利用我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强化建筑史学课程组群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古典亭榭设计、外国建筑史和西方当代建筑思潮形成完整体系。中国建筑史教学基本实现了课本先进、框架完整、史论结合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历年来重视课程的不断改革,敢于突破长期固守的建筑史的教学体系和方法,从而形成完整的新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框架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近现代建筑的章节,增加了建筑史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内容,进行建筑思想分析和学生参与式教学,经中国建筑史教师指导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及传统理论研究的本科生论文,在全国性建筑杂志上发表的有6篇,其中有2篇发表于一级刊物。中国建筑史教学综合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具有普遍推广价值和启示意义。

美术课程以“视觉设计”为导向,在吸取美术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更为注重提高学生运用视觉语言进行记录、表达和思维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从事设计造型的基础,它加强了学生对现代设计理念的认识,以及对形象思维、空间知觉的感知、对材料质感的敏锐感觉和色彩的认识分析。“视觉设计”在美学素养与建筑形体空间设计及表达之间架设出一道高效的“桥梁”。这个综合式的视觉训练模式打破了一般训练先简单后复杂,先技能后运用,先基础后综合以及分门别类的单一教学方法,学生从一开始就要面对比较复杂的视觉和设计问题。结构有序的教学框架、透明化和分解式的练习过程、明确界定的练习目的和方法是此模式的基本特点。这项教改始于2001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的合作研究,经过5年持续探索,现已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土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兼备的全新教程、教案和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受到学生普遍肯定,该成果已在国内引起普遍关注。《视觉设计基础教程》的编著工作接近完成,出版在即。

建筑技术类课程通过合并或调整时段的方式,加强技术类课程组群的整合和互动。将“建筑材料”与“建筑构造”合并,“建筑电工”与“建筑设备”合并。技术类课程教学由传统的技术知识讲授转向设计运用与知识探寻的有机结合,打通了技术类课程与建筑设计核心课的关系,同时建筑设计课程也进一步加大了技术问题的含量。“建筑构造”课的教学理念突出构造设计与构造知识的互动整合,“案例分析”与“构造设计”等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建筑结构”、“建筑物理”课程也展开了类似教学方法。技术类课程的主讲老师以相关的技术问题为课题直接参与“建筑设计”课的教学,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设计中对建筑技术的关注程度,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合能力。

4.以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为特色的师资组织构架

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强调教学自身的研究性和学术性,其二则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尽快注入新的科研成果。我们认为,应当以科研与教学的互动观取代长期以来科研与教学之间取与舍的争辩,以此为导向,重组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研室与教授工作室有机组合、分板块分阶段的师资构架。

一般而言,高等院校的师资构架有三种常见类型,各自有其不同的运作模式。其一是梯队模式,由主持教授负责整体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教学实施过程由相应的梯队成员具体执行。其二是团队式,参与教学的教师彼此没有明确的等级差异,各成员执行共同的教学大纲,并允许教学实施过程的相对差异性。其三是独立的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在教学上独立负责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工作室可以是一个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教师,也可能是一个教授负责下的小型梯队。以上三种类型模式并不存在彼此的优劣之分,但却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弊端,重要的是如何选择或组合与专业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模式。建筑学院传统的师资构架在科研方向上以梯队为主,在教学组织上以教研室(梯队与团队的结合)为主。2002年以来,为配合整体的教学改革进程,我院进行了以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为取向,分板块分阶段的师资构架重组。教研室与教授工作室两种机制并行,各教研室负责相关课程的总体计划和评估工作,并负责组织日常的教学研讨。教授工作室强调不同的学科方向及课程特色。专业核心课“建筑设计”的教学,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师资组织形式。一年级采用梯队小组模式,统一教案,统一实施。二年级和三年级采用相对集中的团队式,由富有经验的教师负责协调教学小组的教案设计和教学实施工作。四、五年级采用相对独立的工作室模式,以上不同模式的运作仍由教研室整体负责教学的目标和考评。这种新的组织构架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质量,有利于基础教学的扎实性,同时也有利于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新成果迅速注入本科教学过程。

为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进程,建筑学院设立了青年教师专项教研基金(10万元/届),自2002年9月起按项目申报,每两年评定一次。此外,青年教师开设新课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者,学院将给予经费支持。这些举措收到了良好效果。

5.多层面、多方位的开放化合作教学与交流

开放化教学越来越成为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品质。近年来建筑学专业开放化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进一步加强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互通,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相互打通,通过必修与选修的差异性体现彼此间的权重关系。其二,加强兄弟院校之间,境内与境外之间的交流合作。东南大学的境外合作教学强调其选择性、针对性、互补性和实效性,尽量与预订的教学计划相协调。2002年10月聘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筑学院前任院长Jeffery Stinson教授展开二年级建筑设计课联合教学。2004年5月,奥地利TU学院Rainer Pirker教授和Michael Schultes教授来我院分别作了课题为“耕作城市——都市干预”(farm the city-urban interventions)和“充气建筑”的联合教学。2004年9月,龚恺教授率队赴奥地利维也纳TU大学开展了教学交流,这是一项名为“Made in China”的International Summer Workshop的计划。共有维也纳TU、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深圳大学建筑规划学院和香港大学四所学校参加。四年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系冯士达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王才强教授等国外知名专家和教授曾来本系执教。学院有计划地开展国内外教学访问,与境外建筑系互派学生,接收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建筑系等留学生开展联合教学等等。其三,在高年级的建筑设计评图程序中,一方面向学生开放并加入答辩程序,另一方面聘请校外专家参与评图程序并发表教学批评。其四,保持适当密度的校外专家学术报告,并有计划地推进学术报告的专题化和系列化。近年来推出的系列报告有建筑生态技术专题报告、北京新奥运专题报告、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专题报告、美国现代建筑专题报告等等。每学期的学术报告量约为25次。这些学术报告大大开拓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了解到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有效弥补了日常教学的不足。其五,探索信息化时代网络教学的新方法,推进网络课程和教学网站的进展,这一方法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校内校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二、项目研究成果

教育改革在目标上必须是前瞻的,在策略上则应当是渐进的。建筑教育以培养未来建筑师为对象目标,而形成一个成熟且素质全面的建筑师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项目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势必把握未来专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才能建立适当的改革目标。同时也必须看到,对于建筑学这样的传统学科,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在短暂时间内急速形成的。教学改革的力度和进程必须以稳定的教学秩序为前提。因此,既不能因求稳而止步不前,也不宜在缺乏必要且充分的研究和实验的状况下急于推展。我们的教学改革坚持研究先行、设计先行和实验先行,并且把整体的改革计划与寻求适合的切入点结合起来,一般与重点结合起来。在课题组的推动下,经过3年的持续探索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优良的改革效果,受到成果鉴定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建筑学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且积极的影响,起到了示范作用。

1.形成了一套以复合型优秀建筑学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筑设计”为核心,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为两翼,基础性与拓展性并重的本科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专业核心课“建筑设计”的教学改革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推进,现已形成一个前三年以基础性教学为主,后两年以拓展性教学为主的“3+2”连续的课程体系。

3.改变以“课程”罗列为模式的知识灌输方式,以“建筑设计”为核心目标,建设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在此框架下,“中国建筑史”、“视觉设计基础”、“建筑构造”和“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等课程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以科研与教学的互动观取代长期以来科研与教学之间取与舍的争辩,以此为导向,重组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研室与教授工作室有机组合,分板块分阶段的师资构架。

5.注重相关专业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和境内外合作教学的开放化教学探索取得积极成效。

2004年5月,建筑学专业以优秀成绩第三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2004年12月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近年出版或再版的多部教材如《中国建筑史》、《建筑物理》、《现代建筑理论》、《城市设计》等均获得部省级优秀教材或图书一、二等奖,是兄弟院校建筑院系的主要教学参考用书,在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并经建设部审定的4部“十五”重点教材编写计划中,有3部是东大主编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是国内建筑类教材编写和获奖最多的建筑院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学生作业》丛书正在出版。《建筑设计教学研究》系列丛书(1~4年级)、《视觉设计教程》、《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等教材基本完成编写,《建筑构造》已经出版。2000年以来,学生参加国内外竞赛和建筑设计作业评优获奖20余项,在历届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和优秀作业评选中成绩均名列前茅。2004年葛明博士指导的陈栋、蒋楠、夏宁等同学参加北京国际学生建筑艺术双年展,获得唯一的特等奖。

三、成果的创新点

1.新的教育理念

建筑教育的整体性表现为“三个统一”,即建筑教育应当是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其教育过程是阶段性与连贯性的统一,其目标是未来建筑师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的统一。因此,建筑教育应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基础,进一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创造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整合与开放的专业教学体系,造就高素质、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人才。按照建筑教育“三个统一”的思想,建筑学“人才”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含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性、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性、业务能力与交流能力的有机性等内涵。“整合”首先是一个目标理念,同时也是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方式,整合使散置的力量通向预期的目标。“开放”越来越成为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建筑教育机构保持持续生命力的必备品质。

2.新的教学模式

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培育高层次建筑人才应具备的创造性和超越平凡的意识。在全国率先实施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筑设计”为核心,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为两翼,基础性与拓展性并重的本科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提出前三年以基础性教学为主,后两年以拓展性教学为主的“3+2”建筑学教学模式。多层面、多方位的合作教学途径,使学生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灵活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重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本土建筑市场的现实需求,学以致用,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3.新的课程框架

以系统的观念重新审视已有教学体系,整合和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系统提出以“建筑设计”为核心,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为两翼,“学”与“用”互动的课程框架。“建筑史”和“视觉设计”等课程在全国率先实现理念和方法的全面创新。

4.新的师资组合

实现了以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为导向的,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研室与教授工作室有机组合,分板块分阶段的师资构架。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知识结构宽度与深度、知识传输与设计创新的综合平衡。

四、成果推广应用

近四年来,该项研究成果是在研究、实践、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现行的“建筑设计”核心课、“中国建筑史”、“视觉设计”和“建筑构造”等课程教案都已经过三年以上的检验并不断完善。2003级培养方案实施效果良好,相关的教学研究成果通过正式的论文发表或在历年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上发表,取得积极的反响,并对许多兄弟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或引导作用。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教学取得成功。2002年以后,新的师资组织构架适应了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我院学生在近年来的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评优中名列前茅。课题研究成果在2004年江苏省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于2004年12月30日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鉴定,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研究在教学思想、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新性强,特色鲜明,实践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