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县域城乡办学条件与师资差异研究

福建县域城乡办学条件与师资差异研究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力促进均衡发展县域城乡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利于这项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8]一、福建省县域城乡办学条件与师资均衡发展下的差异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14]因而,要充分了解县域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发展情况,正确客观的对待差距。

福建县域城乡办学条件与师资差异研究[1]

胡晓娟[2]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上学”的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社会经济正处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不断增长,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性的机会。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入以地方投入为主的政策进一步拉大了区域与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3],同时国家对城乡间的义务教育要求也不尽相同,对经济及教育资源滞后的地区作低要求考虑,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二元价值观,“尽管近年来各地义务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4],造成了许多失衡问题的存在,这种非均衡发展极大地阻碍了教育公平。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除外),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5]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在2亿的中小学生中有1.6亿多学生生活在县镇和农村,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80%。[6]县域城乡承担着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主体部分。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成为了相对独立的基础教育规划区,加强了县级政府的办学责任以及调节权利,[7]县一级政府拥有了更多的教育管理自主权。这为探索县域条件下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及可能性。大力促进均衡发展县域城乡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利于这项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目前义务教育在县域城乡中普及率都已达到较高的比例,差距不是很大。2007年全面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制度,使得基础教育的巩固水平进一步提高,而差距主要体现在办学质量上,其中县域城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县域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指县域内各乡镇(教育规划单位)之间和城乡之间、县域内部各学校之间以及受教育者群体之间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8]

一、福建省县域城乡办学条件与师资均衡发展下的差异

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教育公平的重点就是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9]教育公平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价值诉求,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与具体体现。[10]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战略性的任务,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2005年5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贯彻落实“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地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那何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我国长期以来地域、城乡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一般的教育资源需求向优质的教育资源需求转变,这不仅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合理的大教育体系的必然。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本质是以教育公平及教育平等理论为原则,是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主要是指“县(区)政府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义务教育的发展思路,实现城市与乡村、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对均衡,以保障县域内的义务教育相对均衡优质的发展,让不同群体的受教育者在受教育机会、条件和学习结果等方面达到相对均衡。主要表现在县域内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同一县域内的学校实现建设的标准化、教师队伍配备的均衡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优质化”[11]

另一方面,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不等于平均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袁振国教授指出,“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如何既保持教育竞争力又将教育的差距限制在一个规定的范畴,既承认客观差距的合理性又采取‘保底’措施以保证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认识和追求目标”。[12]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是要求各校要依据地方、学校自身的特色办学,使区域间、城乡间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教育资源建设均衡发展,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接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而不是“大锅饭”式的九年义务教育或是“千校一面”。

当前人们最关注的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以下探讨福建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硬件与软件现状,并依据《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暂行办法》中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状况评估指标来进行分析。

(二)福建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异表现

福建省有90%的面积和75%的人口在县域,[1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福建省面临着解决“有学上”问题之后“上好学”的更大挑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还存在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薄弱,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然任重道远。[14]因而,要充分了解县域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发展情况,正确客观的对待差距。

1.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人数发展不均衡

从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数变化情况看(见图1、图2),2007—2011年间福建省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人数由原来的低于农村,发展到远远高出农村。具体来说,在初中阶段(见图1),分水岭出现在2009年,首次超过了农村学生人数,并且县镇学生人数的递增速度迅猛,第二年(即2010年)已达到了农村学生人数的2倍;而小学阶段(见图2)2007—2009年农村学生人数一直是县镇学生人数的2倍左右,到2010年县镇学生人数开始超过农村,并且呈现出差距逐年扩大的态势。借此可推知,近几年福建省各地区县镇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压力随着学生人数的急增,不断加大。

img26

图1 福建县域城乡初中学生人数变化对比(单位:人)

img27

图2 福建县域城乡小学学生人数变化对比(单位:人)

2.城乡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结构不均衡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7—2010年间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变化趋势相近,皆呈现逐年增长。但结合城乡小学和初中生人数变化(见图1、图2)可推知,农村学生总人数的逐年递减是形成其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县镇学生总人数在逐年递增的情况下,且依据我国国情中县镇土地面积普遍小于农村面积的背景,其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逐年递增,是教育财政加大该项目投入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后大力开展校安工程的结果。从两者变化的比例来看,2007—2010年福建县镇义务教育学生总人数增长了1.17倍,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增长了1.31倍;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总人数递减了2.11倍,但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只增长了1.32倍,赶不上人数的变化。从这一变化可以看出,福建县域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在教学及辅助房面积项目方面,县镇投入的比例要远高于对农村投入。

表1 福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变化对比

img28

当前福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及辅助用房主要分为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及土木结构四种。其中框架结构是目前安全度最高的建筑架构形式,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7—2010年福建县镇义务教育学校的框架结构用房面积占总教学及辅助及房面积的比例要高于农村,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小学,县镇小学的框架用房面积是农村小学的2倍,差距逐年拉大。简而言之,目前福建县域义务教育中农村学校的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的安全度要远远低于县镇的学校。

表2 福建县域城乡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框架结构比例对比

img29

3.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图书和计算机使用率不均衡

农村学校图书陈旧,可读性不强,图书和计算机总量的发展差距大,城乡学校图书管理差距大。得益于国家每年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力度加大,福建省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图书册数皆呈现逐年提高(见图3),2007年县镇义务教育生均图书册数为15册,2011年达到了生均21册;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图书册数2007年为19册,到2011年增加到了28册。从图3中可以看出,这五年间县镇义务教育生均图书册数低于农村。

img30

图3 福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图书册数对比     (单位:册)

但从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图书总册数的城乡对比情况来看(见图4),2007—2011年呈递增状态,2007年18113059册,2011年发展到29972075册;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则是呈现逐年递减,2007年39461638册,2011年降为25357165册。其中在2010年县镇义务教育学校图书总册数超过了农村学校,并开始逐步拉开差距。综合福建县域义务教育城乡学生总人数变化及生均图书册数变化,可以推知,虽然福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图书册数的差距在逐年拉大,但这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人数不断减少,县镇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图4中的对比,可知2007—2011年福建一直在加强对县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图书总量投入,对图书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提高生均图书册数,但同时生均图书册数仍低于农村,反映出当前县镇义务教育学校图书利用率较高;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图书投入力度远不如县镇,除了每年淘汰掉部分陈旧的图书外,新增的部分很少,甚至没有,图书利用率低。这些现状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img31

图4 福建省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图书册数变化对比

同时,计算机方面的情况与图书拥有量变化情况相同,具体来说,2007—2011年福建县域县镇义务教育学校拥有计算机总台数逐年递增,2007年是62917台,2011年增长为109158台;农村学校呈现相反的情况,逐年递减,2007年为143468台,2011年降到97325台。另一方面,每百名学生拥有的计算机台数(见图5),县镇学校表现出趋于平稳的缓慢递增状态,2007年的每百名学生拥有5台,发展到2011年每百名学生拥有7.5台,而农村学校表现的变化幅度总体要比县镇学校要大,尤其在2010年出现了大的增幅,总而言之,农村的百名学生拥有的计算机台数要高于县镇。

img32

图5 福建省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党校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变化趋势图

4.城乡生均教学仪器值增长幅度不均衡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提高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各地方政府也相应增加了对县域义务教育的投入,从生均教学仪器值(见图6)变化趋势看,县域城乡小学与初中在2007—2011年间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在2010年县镇初中生均教学仪器值增长幅度最大,是2009年的3.84倍,且超过了同年农村初中学校的生均值,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但在2011年这种现象就得到了大大的缓解。同时,小学学校生均值大幅度增长的现象则出现在2011年,县镇小学的增长幅度要大于农村。从图6的总体趋势来看,近五年间,县镇小学教学仪器生均值要高于农村,而县镇初中的教学仪器生均值略低于农村。

img33

图6 福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教学仪器生均值对比图 (单位:万元)

(三)福建县域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差异状况

福建城乡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由于诸多因素,县域城乡教师队伍建设的状况仍有不足之处,尤其是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1.城乡生师比趋于合理,但农村教师流出大

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总人数为142036人,到2011年减少为79522人,近一半的流失量;而县镇义务教育教师由2007年的76407人,增加到2011年的101351人。可推知,农村教师的流失量不完全都流入县镇。另一方面,从生师比来看(见表3)县镇初中生师比到2010年才达到福建省定编制标准,即“城市、县镇、农村义务教育初中学校统一按员生比1∶13.5配备教职工”[15],农村中学的情况要好于县镇,在2009年已基本达标。小学生师比总体上看,无论是县镇还是农村都已基本上达到了省定编制标准,但在2011年小学生师比出现了降低的现象,值得我们后续关注。

表3 福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生师比变化对比表

img34

2.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缺乏,城乡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量的差距大。2010年县镇初中26—40岁的青年教师达到50005人,40—55岁的骨干教师人数是18807人;而农村初中26—40岁的青年教师达到21394人,40—55岁骨干教师人数是5465人。对比可知,县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比要高于农村1.26倍,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更为年轻化,相比之下县镇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更为丰富。具体来看(见表4),2011年县镇中小学骨干教师人数比农村学校高出近2倍,可推知,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实力薄弱,教育教学质量低于县镇学校,城乡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发展不平衡。

表4 2011年福建县域中小学骨干教师情况表(单位:人)

img35

依据《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要求,初中学校专任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从图7中可知,2007—2011年县镇与农村差距扩大,到2010年县镇初中学校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量已达到33635人,而农村学校已降至18024人,简而言之,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差于县镇中学。

img36

图7 福建县域初中学校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量变化图

二、福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与师资差异状况的原因探讨

伴随着新时期下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而来的是法规、体制、人文、经济等不同层面的诸多挑战,尤其是其中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就现实发展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福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绝对水平提高了许多,但城乡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并影响着农村整体性发展,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城镇化进程中的产物

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经济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整体性的发展,当前城镇化作为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有助于改善“二元”经济体制的社会经济不均衡发展现状,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这些反映在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上则表现为农村学龄人口与优质师资单向流入城镇,而以生均经费为主要运转经费的农村学校来说,学生人数的减少意味着办学经费的下降,学校财力陷入举步维艰的恶性循环中。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学生数增加是正常的,但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有些管理者主观认为,扩大城镇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会缩小差距,似乎对教育均衡很有好处,因此很多地方正在兴起一波城镇学校建设的热潮[16]。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只会加剧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从已知的数据可以看到,福建县域城镇相应的生均图书、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占有率因此而提高了,但提高的比例与学生人数减少比例并不相同,另外农村中小学图书相对陈旧,更新换代缓慢,在生均教学仪器方面,小学县镇与农村的不均衡情况要高于初中学校。现今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与县镇间不均衡状况虽有改善,但并没有解决,伴随而来的农村优质生源与教师的流失,加剧了这种不均衡。同时,城镇化进程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上岗需求,县镇受教育人口密集度提高,教育需求更加旺盛且多样化,县镇公立教育系统担负的力度随之增大,自然县镇义务教育中小学也不能例外。

2.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经费增量不合理

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差距,是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状况取决于县域城乡经济能为其提供多少社会剩余产品,提供多少受教育的对象和提供多少时间用于智力活动。[17]福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的现状表明,县镇教育经费投入一直都高于农村,但由于县镇义务教育学生人数近年来的倍增,使得县镇教育资源压力不断加大,也拉大了城乡生均教育资源的差距。虽然农村的教育资源使用率低于县镇,且压力较小,但从现实状况可知,农村教育资源的总体质量是不如县镇学校的,而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继续增加县域教育的财政投入。

农村税费改革后未建立起新型的基础教育筹资体制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涉及基础教育资源在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筹集问题。[18]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县域城乡的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省、乡级政府次之,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中央政府才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所以,如果县级政府无力承担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由省、市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加以解决,但是这一规定在实施中基本上是“空的”,“分级管理,以县为主”很多时候变成了事实上的“由县全包”。[19]而县级财政在现实中处于各级财政的末端,能用于义务教育事业的投入是有限的,虽然县级财政对义务教育资源的投入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提高,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大,仍无法减轻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的负担,城镇中小学的生均教育资源在近几年已明显低于农村学校。虽然这是城镇化进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但若没有及时缓解,不利于义务教育事业良性循环的持续性推进。

3.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断裂下流失且激励机制不足

我国的教师队伍主要以师范院校培养为主,国家的师范补助或公费为保障,通过中小学课程设置延伸出的专业结构对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素养进行不间断的培养和补充。这种制度安排为农村教师培养和输送提供了稳定的保障,也为一些人通过调动、改行、跳槽以求改变农村教师身份和离开农村提供心理动力,成为农村教师流失的制度根源。[20]师范教育所培养的师资面向的是整个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而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不愿走进基层农村学校,城镇学校的师资指标又无法满足所有的毕业生,这就形成了师范生就业难,农村学校高素质教师难招的局面。

另一方面,二元化的经济现状还让农村教师享有的福利、工资待遇与城镇教师相比,存在差距。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免除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用等各种政策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这些大多都惠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对教师利益的照顾很少,随着义务教育生均经费的严格规定,对一些农村中小学而言,办学经费是相当紧张,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师的福利就受到了不少的影响。因为虽然公共财政下拨了义务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但教师工资主要由县级财政承担,基本工资虽然有了保障,但单位自筹的工资部分普遍没有着落,“三险一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得不到保障[21]。这些都不利于稳定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

三、促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发展与师资建设的建议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是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任务重、难度大,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各级人民政府要牢固树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首先落实到义务教育上来的思想;牢固树立解决好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要依靠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思想,切实重视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针对福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发展情况,有以下三点建议:

1.明确中央与省级政府在县域教育投入上的责任,强化城乡教育资源贡献的措施

教育经费是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很多层面上决定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师资力量的提高。从已知的数据看,福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存在差异的最根本缘由就在于教育财政投入,而对县域教育投入来说,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责任较小,更多责任是压在县级政府身上,但县级的财政又是有限的,要实现县域城乡的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水平均衡相当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现县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同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给与补偿相结合的义务教育投入原则,这就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国家和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承担较大比例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投入比例;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各级政府必须把指定的义务教育资金用于发展义务教育,使义务教育均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有所保障,才能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收入。[22]因此,要真正实现县域城乡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就需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入力量,明确各级行政部门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权责,通过共同的努力来解决教育经费的问题。

当然,扩大对县域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并不意味着平均化,以目前中央和各级政府财政很难做到县域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完全均等化,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成为缓解经费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办学条件方面,可以集中力量加大对图书和网络、计算机的投入,全面支持县域城乡中小学教育教学形成现代远程教育的环境,形成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还可以建立电子图书库和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下进行共同备课或研讨课堂教学经验,学生可以运用图书库的材料补充知识,实现城乡教育的资源一体化,缓解城乡办学条件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模仿时下许多地区在试验中的“集团式办学模式”,以县镇中小学的优质资源向周边农村学校辐射,扶植起一些基础较好的农村中小学,再由这样的农村中小学去影响其他农村学校,形成一种良性资源循环发展。

2.加大对农村及薄弱学校义务教育教师的“定位”式输送,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与福利

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鼓励人才到农村一线工作,对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在研究生招录和教师选聘时优先。”目前我国师范教育中只有教育部师范院校实行免费制教育并“定位”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若干年限,并鼓励他们长期驻扎在农村或薄弱学校中,为推广和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资队伍开了好头。因此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响应这一举措,依据地方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有条件地对部分专业实行免费或减免部分学杂费的相关政策,来为地方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定位”式的培养师资力量;可以与自愿回农村基层工作的在校生签订协议,在助学贷款等项目上予以优先等等;还可以由地方在师范院校的经费投入中设立专项经费,定向招收为农村服务的师范生,鼓励有支教经历的毕业生回城继续深造后能回到农村去。这样不仅增加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公益的导向性质,也有利于高校有针对性的对农村义务教育一线教师进行培养。

《决定》还指出:“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目前福建省实施的“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鼓励大学生毕业到农村任教”、“开展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等计划,都是缓解城乡师资力量不均衡的有效形式。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农村教师工资和福利的保障,缩小县域城乡间教师的工资差距。应该对长期坚守在办学条件艰苦的农村的中小学教师予以适当的补贴,对农村中优秀教师给予必要的物质及荣誉上的鼓励,实现城乡教师工资同步增长。可以考虑有条件地将农村教师纳入区域惠农政策的受益主体中,增加农村教师职位的长效吸引力。

3.完善县域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在岗深造

200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指出:“要落实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从2009年起,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农村学校任(支)教一年或薄弱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的经历,其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农村学校任(支)教二年以上的经历。”这一举措的实施为福建城乡教师的良性流动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应继续巩固,同时为避免单一以评聘职称为目的的支教功利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支教目的做出具体相关规定(对不合格的支教给予否定),如支教的一至两年内,所教授的学生的满意度应达到良好;所授科目总成绩在年段排名的提高;对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师进行“传帮带”,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支教的学校开展一至两个课题的研究,获得一些成果等。只有通过考核来规范城镇教师的支教行为,才能确保县域城乡教师流动的质量,有利于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从而达到缩小城乡师资力量的差距的目的。另外,城镇教师对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的支教仅有一至两年的年限过短,很难起到帮助弱校的作用,可以适当考虑放长年限,且对支教过程中取得优异成果的教师应予以奖励或评聘职称的优先权,以此促进教师对这一流动性制度的参与积极性。

《意见》还指出:“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明确任务职责,加强培训能力建设,提高为广大教师学习进修服务的水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加强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二是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三是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这三个有梯度的教师培训层次对福建县域教师队伍的培训、深造、提高,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对于县域城乡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了第二层次的培训压力上。应着重加大对农村一线教师的培训,在开设培训班或讲座会议时可向农村或薄弱学校一线教师倾斜,或是城镇优质教师团队定期安排到农村学校中进行经验交流或开设公开课程。这样还能减轻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应统筹各县域内的教师资源,调控区域内的教师编制指标,在相同条件下,给予农村学校更多的惠利。

【注释】

[1]文中未注明出处的数据均来源于《福建省教育事业统计简明资料(2007—2011年)》及其数据统计整理。

[2]胡晓娟,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3]张洁:“基础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的研究——对南京市、大丰市部分学校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第14页。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文,2005年5月25日。

[5]“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中国县域经济网。

[6]陈小娅:“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人民教育》,2005年第7期,第4页。

[7]黄爱兰、田汉族:“县域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农业教育》(双月刊),2005年第6期,第1页。

[8]黄爱兰、田汉族:“县域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农业教育》(双月刊),2005年第6期,第1页。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4页。

[10]黄雄英:“县域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县为例”,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5月,第13页。

[11]黄明凤:“浏阳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12]袁振国“:建立教育均衡发展系数,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人民教育》,2003年第6期,第36页。

[13]“福建县域经济基本情况”,人民网http://expo.people.com.cn/GB/57923/228719/228720/15434868.html,2011年8月17日。

[14]“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闽政办2012(201)号文,2012年11月28日。

[15]“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文件,闽政文(2008)344号文件,2008(11)。

[16]程方生:“加快城镇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基于江西的调查与思考”,《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第63—66页。

[17]黄受兰:“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24页。

[18]王媛媛:“县域基础教育城乡发展差异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温江区、叙永县为例”,四川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44页。

[19]史学仙:“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义务教育均衡化问题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6月,第23页。

[20]阮成武、李子华:“新中国农村教师培养制度:历史、现状与未来”,《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第57页。

[21]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第3页。

[22]董玲玲:“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对策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第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