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教育要着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要着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创造型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研究生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而且要重视和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要着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李坤元[1]

当前,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导致了一场全球性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谁掌握了创造型人才,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谁就能在新技术革命中取得领先地位,谁就能走在世界的前列。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国家四化建设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因此,研究生教育要着力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把培养研究生的创造能力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创造能力是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最关键的能力。所谓创造能力,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能力,是创造者在个人的能力范围内,把现有的素材进行新的组合,从而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技术、新的方法等的一种能力。人的创造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

一、开发智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前提

智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人的智力因素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其中思维能力起着核心作用。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创造最主要、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在科技创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1.知识是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无知必然无能,丰富的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可能取得的成就。因此,在当前重视加强能力培养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知识对能力形成的作用。通过研究生教育,要使研究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为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方式

一定的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但不能决定能力发展的程度。因为能力的获得不仅取决于传授知识的内容,而且在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传授知识的方式。在传授知识时采用启发式,还是注入式?采用少而精,还是满堂灌?采用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自学讨论式,还是由导师“抱着走”?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还是经典的、单一的考试方法……这都将对开发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导师在传授知识时要着重讲解对前人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启迪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保证

目前,我们培养的研究生,从知识结构来看,大多数属于“纵向深入型”,即研究生主要学习本学科、专业的课程。虽然也开设了一定数量的选修课,但是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无论从深度上看,还是从广度上看,都显得很不够,知识面比较窄,这样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开发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有一个合理的结构,以二级学科为基点,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工、理、文、管学科之间的横向交连,使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逐步向“纵横交叉型”不断完善。

二、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素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和推动智力因素发挥综合性的效应,使人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发展;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将阻碍和干扰智力因素的发挥和发展。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创造型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研究生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我们发现智力因素相似、入学考试成绩相近、入学后在近似的客观条件下进行培养的研究生,由于非智力因素的不同而造成人才质量上的较大差距。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而且要重视和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质量的关心不仅是智力因素,而且包括非智力因素。

1.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作用

兴趣,是人对于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兴趣也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创造的心理推动力之一。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能促使其感知活跃、观察敏锐、注意力高度集中、创造性思维积极、创造性想象丰富,从而提高创造效率。兴趣能使人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学习、思考和工作,甚至使人奉献毕生精力。在研究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要注意激发和培养研究生对事物的广泛兴趣,特别是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强烈而稳定的情绪,是科技工作者进行创造性活动时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积极的情绪状态能提高创造能力,消极的情绪状态将降低创造能力。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激发学生良好的情绪,而且要不断提供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条件,使研究生始终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

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科技创造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人的良好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导师要鼓励研究生正视困难,克服困难,自觉地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在撰写学位论文阶段,研究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培养研究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有利时机,导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这时机,加强对研究生的意志培养。

性格,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人的性格是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人的性格受人的世界观理想、信念等所制约。人的性格一般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理智型的人比较适合于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意志型的人比较适合于从事发展研究;情绪型的人从事科研工作,对工作的严肃性和严密性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导师要根据研究生的性格特点来把握科研和论文选题工作,在指导研究的过程中扬其长、避其短。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研究生教育的组成部分

非智力因素不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上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将影响研究生今后的工作成效。当前,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来源于大学本科毕业生。由于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方法,使研究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缺乏应有的基础。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重视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研究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培养研究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培养和促进研究生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使其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用人单位欢迎的新型人才。

3.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

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研究生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直接或间接地在导师的影响和教育下成长、成才。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教书”都在起着“育人”的作用,导师的思想、学识和作风都在对研究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导师要做育人的有心人,自觉、主动地把“育人”渗透到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可是,以往我们在谈到“育人”时,往往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导师重视和加强对研究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理想、情操等教育,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较低层次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不够,这样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脱节,失去了基础,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因此,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

三、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措施

培养创造型人才,除了要建立一个合适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强化创造意识

创造型人才,首先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强烈的创造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先决条件,没有创造意识的人,即使机遇到了眼前也将视而不见。研究化学的人很多,为什么偏偏是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因为他有强烈的创造意识,他做梦都渴望把元素排列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因此,导师要不断激发和鼓励研究生的创造意识,把强化研究生的创造意识作为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

2.积极鼓励和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实践是诱发研究生潜在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践活动中,研究生将面临各种各样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这就促使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创造性地作出应有的解答,从而培养了研究生的创造能力。研究生的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如:组织研究生科研协作活动;组织研究生兼做助教、科研助手;参加学术讨论;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做学术报告、讲学;论文调研、撰写;举办研究生刊物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有关部门和导师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引导,使研究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3.设置创造心理学、创造工程学等课程

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首先要加强创造心理和创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根据创造心理学的规律,向研究生提供创造过程和创造方法。为此,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可开设创造心理学、创造工程学、科学发明史、科学方法论等选修课。

(刊于1990年第1期)

【注释】

[1]李坤元,上海工业大学人事处处长、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