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直以来高校学生工作的定位仅体现为德育的教育功能,表现为教育功能的弱化,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从未被纳入其职责范畴。因此,可以说,目前高校学生工作还要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目标之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刘志强

(上海政法学院 201701)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坚持理念先行、制度化运作和模式化培养三方面提出对高校学生工作进行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生工作模式 创新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现代社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求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较高的相关职业素质。现代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广泛,占有比重也较大,应该是目前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划分,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按照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战略和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985”高校或“211”高校基本以精英教育为主,以学科发展、知识创新为重要使命,突出学术型的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以培养对应于岗位需要的各类技能型人才为主,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绝对大多数本科院校、独立学院,都以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为主。虽然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也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其主要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技术或专业人才。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正是现代社会对这种人才的巨大需求,为各类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化和社会的转型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和良好的身心素质,而且要求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相关职业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各类高校面临着如何推进培养体制改革、如何率先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取得突破的重要选择,因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学生工作对维护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集中体现了不同高校的教育思想、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因此,深化高校学生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加强高校学生工作制度体系的建设,强化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应用型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

一、坚持理念先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工作指导理念

(一)学生工作要树立新的人才观

新时期学生工作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深入研究与落实如何以人为本,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如何提升学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可选择性,如何切实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工作改革成效体现在学生身上。首先,需要深入研究技能型、工程型和学术型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新的应用型人才观为基础的培养体系;其次,要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深入研究与分析知识、能力、技能与综合素质等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的要素;再次,要树立新的应用型人才观,深入研究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统筹处理好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结构、质量、特色和效益协调发展。

(二)学生工作要坚持顶层设计

学生工作在顶层设计上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养成的转变;大胆尝试,充分利用与依托行业企业、地方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职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规格,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前学生工作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分流培养机制,为以应用能力为优势或愿意自主创业、选择就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条件,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三)学生工作定位要明确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工作的定位仅体现为德育的教育功能,表现为教育功能的弱化,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从未被纳入其职责范畴。这不仅造成高校内部学生工作与教学活动的人为割裂,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定位及其演变过程,可总结为优先强调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希望通过深入的德育及有效管理来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学生工作的具体职责定位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校各级组织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进行有意识、有组织的指挥、协调和创新活动,具体承担着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功能。动态地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经历了一个以政治教育为中心,到德育与管理并驾齐驱,再到心理、就业和资助等学生事务日渐丰富、工作分工日趋细化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工作的三大功能在不同时期、不同教育背景和目标下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形成了目前“以德育为核心,强调服务,重视管理”的学生工作整体定位。

(四)学生工作目标要具体化

明确学生工作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外,结合我国目前高校大众化趋势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还应进一步延伸至有明确专业特征和职业导向性的素质。为此,学生工作在重视管理功能、增强服务功能的同时,应进一步延伸并强化应用型教育功能的核心地位,不断拓展其内涵,时刻以育人为核心追求。对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有学者总结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养成和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和指导学生正确的行为,以及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从中可以看出,教育功能的目标只局限于德育,只体现为公共的社会法律要求和一般性的道德行为规范,没有体现高校办学层次和专业特点的特殊要求。只是一种与教学活动高度分工的,针对所有专业、所有层次学生的一种普适性目标,对于应用型人才职业方面能力素质的特殊要求没有体现。因此,可以说,目前高校学生工作还要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目标之一。

二、坚持制度化运作,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工作体制机制

(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学生工作应坚持制度化导向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重视,具有一定职业特征的大学生能力、素质已备受社会关注。但知识并不必然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能力。因此,对于一些职业特征明显的能力素质,还需要在学生工作中培养、强化。为此,需要改变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培养目标的不同高校千篇一律的学生工作制度,建立有明确职业导向性和培养目标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把学生工作纳入学生培养的一个环节,承担起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使命,使能力、素质的培养日常化和生活化,变单纯的学生工作为职业化和应用型人才的塑造过程。但是,目前高校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少数原则性、指导性法规外,其他具体可操作的管理制度也多由学校层面的职能部门制定,无法细化到学科和专业层面。因此,尽管原则上高校学生工作制度应集中体现高校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但一直以来高校学生工作制度只局限于界定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管理、维护校园秩序与规范学生课外活动等方面。事实上主要起着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和思想教育的作用,专业教育功能在制度层面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学生工作应坚持校、院二级管理分权化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二级管理结构基本上都采用条块结合型的直线职能模式。学校层面上以学生工作的职能为划分,设立各个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学生工作。院系层面则针对各个校级职能部门配置相应机构或人员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由此构成条状直线命令链。各院系内部的块状二级学工系统也只向院系党委和校学工部门双重负责。这种条块结合与直线职能的组织模式,排除了其他学术部门和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组织途径,撕裂了教学活动与学生工作在专业层面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形成了学生工作的内循环封闭系统。因此,在学生工作活动中很难体现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另外,这种校级决策、院系执行的直线职能组织模式,也无法充分考虑目前我国高校多学科、多专业的特点,只能一味强化学生工作整体上的协调和德育传统。因此,条块结合的校、院二级管理方式在为学生提供基本服务、开展关键的管理、确保有效而高覆盖地开展德育方面有独特优势,但在体现学科专业特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明显不足。在坚持部分条块结合的直线职能的前提下,应该给院系下放部分管理权限,并纳入相关学术机构和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工作中。学校层面的职能部门在制定管理原则和保留监督权的前提下,由院、系二级管理部门制定并执行能反映学科和专业特点的具体管理制度;通过修订学术机构和专业人员职责范围和考评制度等措施,鼓励或要求相关学术机构和专业人员参与学生工作制度的修订以及日常学生工作活动,突出并不断强化学生工作的学科特色和职业方向性。

(三)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学生工作应坚持队伍专业化

各专业应有相对稳定的专职辅导员队伍,并接受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参与院系教学、管理部门共同组织的相关社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特点的常态化研究工作,以专业化为方向建立一支多元、开放的学生工作队伍。除了保证专职德育教师有较高的品德素养和学术水平,从事就业服务及心理咨询等相关服务功能人员具备相关专业学术素养外,以专业化为方向、多元开放的学生工作队伍还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确保相关学术机构和专业教师对学生工作的参与。具体可以参与学生工作制度的修订;学生工作效果的考核评估。也可以通过兼职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等形式直接参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这样可以确保制度制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以及执行过程的高效性。第二,直接从事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不仅要清楚学生管理的一般性目标,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专业的职业性特殊培养目标。

(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学生工作应坚持工作内容职业化

从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看,目前主要有思想品德教育、党团工作、行为规范、学风建设、就业指导、心理咨询、饮食服务、住宿管理、勤工俭学、贫困生救助、评优评先和社团活动等,除了较为具体地体现了服务和管理功能外,教育功能只体现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公共层次。行为规范倡导的也是守法和一般社会公德意识,具有职业针对性的应用型能力培养和素质约束还没有被纳入日常学生管理活动中。但是,学生工作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除了传统的体现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公共教育功能的内容外,目前还应大力开发有明确职业导向性的管理内容。高校要对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社会用人行业进行常态化跟踪研究,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及发展动态。对一些职业性的能力和素质要求除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等方式体现在学生管理中。充分利用我国高校学生大多住校生活的有利条件,拓展和深化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功能。

三、坚持模式化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工作模式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工作模式的重塑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规定了学生的基本特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和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要求高校能够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在各个产业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具有较高层次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高校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共性,又要具有个性,具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当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仅是专业能力,更应是综合能力;不仅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仅是再生性技能,更应是创造性技能。这里所要求的“技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不仅包括经验技术,也包括理论技术。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工作模式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或工作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第二,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或工作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第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或工作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应用型人才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与研究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更注重应用性知识的学习,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培养规格上,应用型人才应以服务地方社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进步为主,面向生产、建设、研发、市场、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明确的专业导向应该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特征,即知识的学习应体现明确的专业导向,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应强化并体现明确的职业导向。以此为基础重构高校学生工作,尤其是深化其教育功能并体现出明确的职业方向性,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需求对高校的期盼。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工作的课内外结合模式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只重视课内学习,而忽略了课外活动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应以综合素质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内、课外两种教学途径,突出学生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三项重要素质的培养,构建通识教育课平台、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和实践教学等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据调查和了解,大部分大学生都不再把学习当成大学生活的唯一内容或者主要内容,学生们认为,通过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是与学习同等重要的“必修课”,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学生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但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时存在普遍的盲目性问题,他们并未能认识到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对他们是最有用的,导致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课外活动因其丰富、灵活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突出作用。随着压缩课内学时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的自主时间越来越多。既然学生喜欢课外活动,学校何不充分利用,通过适当的有效指引,让学生把时间花在对他们能力提高最有用的地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既注重对学生课内学习体系的改革,更要加强对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引导,通过课内、课外两个途径,全方位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新时期学生工作的专业取向绝对不是管理内容和中心的简单迁移。而是要充分重视对学生工作系统的整体性研究,从学生工作与社会需求的基本矛盾和特殊规律出发,结合高校教育环境变化和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调整,大胆创新,科学实验,才能构建高效、和谐、有针对性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小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与实践[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2).

2.高军.论新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3).

3.赵勋蘼,葛邕,徐珊,谢静.适应新形势改变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4).

4.李永琳.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5).

5.吕晨飞.中美高校学生管理的职责界定与组织结构比较[J].中国青年研究,200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