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吴宏翔[1]熊庆年顾云深[2]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特征是“创新”。浙江大学的学者还指出,研究生创新是在从事理论研究、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性能力。因此,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不强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这支生力军的创新能力不足有密切关系。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吴宏翔[1] 熊庆年 顾云深[2]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特征是“创新”。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研究生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要来源,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坚力量,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到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的强弱。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概念释义

1.创新与创新能力

创新概念源于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A.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熊彼特在1912年哈佛大学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在其创新理论的分析中,将企业的创新活动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①采用一种新的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市场;④掠夺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创新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拓展和泛化。因此人们对于创新能力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演进。关于创新能力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利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内涵涉及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协作精神、挑战风险的勇气等等。

2.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文中提出,人的创新能力除了悟性和记忆力外,创新素质至关重要。他认为,研究生创新素质主要包括:①好奇心和兴趣。好奇心和兴趣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爱因斯坦对于物理学的兴趣和相对论产生之间的必然联系就是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②直觉和洞察力。当一个科学家在从事创造性工作时,他常常犹如站在分岔路口,他的直觉和洞察力是决定他选择其中一条正确道路的关键。③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奥托弗里希回忆说:“爱因斯坦特别能集中注意力,我确信那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他可以连续数小时以我们大多数人一次只能坚持几秒钟的程度完全集中注意力。”这句话清楚地揭示出优秀科学家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④人文素质。创新人才应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有了这种胸怀,我们就容易与别人交流思想,就容易获得“两个思想”。

浙江大学瞿海东和陈慰浙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差异”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归类为5个因素,即5种能力,分别是自学能力、研究组织能力、人际表达能力、理论构思能力、前沿把握能力。浙江大学的学者还指出,研究生创新是在从事理论研究、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性能力。理论构思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是研究生创新的核心能力特征,决定了研究生创新的方向,也说明了研究生创新的特点。从统计结果看,研究生总体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研究组织能力比较薄弱,研究生对课题和实践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整体驾驭能力亟待加强。

诚如两位研究者所说的,“研究组织能力和人际表达能力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对创新同样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创新的质量。”但是,正如朱清时校长所论述的,“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等概念较难加以明确区分。根据现有的一些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我们很难把创新能力与能力、智力等概念区分开来,对其构成要素的分析也多为文字上的描述,难以作客观的判断。因此对研究生创新能力高或低的判断,有人主张根据研究生的行为表现(主要是研究成果,特别是毕业论文)来作出。

对于毕业论文的创新性,有关学术机构有相应的阐述。美国研究生院协会的《博士论文的作用与性质》中是这样阐述的:首创性问题(originality)就其一般意义而言,“首创”指前人没有做过的研究,或者创造了新知识的研究。尽管博士论文不应重复其他研究者或学者的工作,但是论文题目、研究项目、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必完全是研究生自己的。导师或其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独立从事博士论文的想法用来探索特殊题目或特殊研究项目。学生应当能够显示他的哪一部分学术成果代表着他自己的思考。耶鲁大学文理研究生院对毕业论文也有类似的阐述:毕业论文须证明学生掌握了相关信息资源与方法,并能为此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原创性贡献(original contribution)。毕业论文的原创性可以是发现了重要的新信息,完成了一种新的综合,发展了新理论或新方法,或者把已有方法应用于新的研究材料之中。

与其费力去探索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不如从研究生的成果来判断其创新能力。只要其研究成果具有前面两家机构所规定的“原创性、创新性”(original),并且其成果没有剽窃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成分,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该研究生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

二、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2004年9月28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第三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指出:“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综合2003年有关科技创新评价的结果,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之二: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专题报告》(征求意见三稿)指出:“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国家“创新主体的能力不强”。作为这一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一直是我国科技论文产出最多的部门,2002年高等学校发表论文占我国国际上发表论文总数的77.76%,也是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主要力量,但其创新能力总体上是不强的。

目前,在一些博士生人数较多的培养单位,以博士生为核心的研究生群体,已成为这些培养单位科研工作中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75%以上的科研项目都由在读研究生参与完成。因此,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不强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这支生力军的创新能力不足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者以弗尔德曼(Feldeman)创新能力纬度划分理论为工具,对上海市在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位于[85,100]这个闭区间的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博士生仅占总样本的15%不到(见图1),由此可以推断博士研究生总体的创新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数据和分析中得到初步说明。

1.科研实践参与度低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途径。但是,从教育部71所直属高校研究与发展课题情况(自然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见表1),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的研究不够广泛。

img87

图1 博士生创新能力分值分布图

注:纵坐标表示该区间的人数(单位:位),横坐标表示个体的创新能力个性心理倾向性表现值(百分制)。

表1 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情况

img88

资料来源: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2001年、2002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

同样,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也明显不足(见表2)。

表2 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课题情况

img89

数据来源: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2001年、2002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

2.国际学术论文数量偏少

学术论文的数量因其较强的客观性而成为衡量高校知识生产力的重要尺度之一。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发表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有较大增长,比如,1998年北京大学发表SCI论文970篇,2003年达2 217篇;1998年复旦大学发表SCI论文528篇,2003年达1 245篇。但总体而言,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1996年哈佛大学发表SCI论文8 342篇,1998年达8 158篇,1999年8 474篇,2003年7 220篇。1998年东京大学发表SCI论文5 751篇,2003年7 113篇。

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产出由于语言、意识形态等特殊性,可比性较差。但如果从国际性的角度看,用英文发表论文是提高大学国际学术地位的重要途径,因而人文、社会科学英文论文发表数也可以作为知识产出的一个参数。据东京大学2000年白皮书载,1999年美国、英国著名大学通常有800篇人文、社会科学的英文论文发表,东京大学约200篇,新加坡国立大学接近200篇。通过教育部社政司成果数据库检索,复旦大学用英文发表的社会科学论文1998年有10篇,1999年18篇,2000年44篇,2001年34篇,2002年33篇,2003年44篇,大约只有东京大学的约五分之一。其他重点大学情况也差不多。

博士研究生是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从博士生发表论文情况可以看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实状况。有学者分析指出,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在校期间平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9篇,其中一部分被SCI、EI等收录。2003年有研究者对上海市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5.1%的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没有公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表3 上海市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抽样统计

img90

3.学术成果质量不高

知识创新能力不足不仅表现在学术论文数量偏少,更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的质量差距较大。真正表现一篇论文内在价值的是它的被引用次数,真正表现一个学科在世界科学中学术影响力的是它的篇均被引用次数。有人统计,获诺贝尔科学奖的论文,大体被引用次数均在1 000次以上。在自然科学领域,许多诺贝尔奖得主在获奖之前其学术成就已闻名天下,他们的论文早已被广泛引用,主导着一个个科学领域的方向或潮流。如1967年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中,引用频率最高的4位科学家,在5年之内都相继获得了诺贝尔奖:盖尔曼1969年获物理学奖、巴顿1969年获化学奖、冯尤勒1970年获生理学或医学奖、赫兹伯格1971年获化学奖。从1993年到2003年,美国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为12.2,而我国只有2.8,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004年9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直言不讳地说,中国论文的增加率在不同学科有较大差别,且质量的提高可能滞后于数量的增加。《科学观察》也开诚布公地指出,中国内地科学家尚未跻身全球最有影响力论文的作者之列。据东京大学白皮书载,1991—1999年间,哈佛大学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达97 000余次,东京大学达44 000余次。

据美国科学情报所(ISI)提供的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1993—2003年数据库中的机构排名(此排名根据被引证情况进行,必须是在某领域中总被引次数在前1%的机构才能进入排名榜)摘编数据(见表4)显示:我国顶尖高校论文被引证次数和每篇论文被引证次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表4 有关高校论文被引证情况国际比较

img91

据英国《泰晤士高教增刊》2004年11月4日发表的世界大学200强排名,这个对88个国家的1 300所大学进行调查后的结果显示,在研究成果被引用上,中国重点大学的得分偏低(数据摘录见表5)。

表5 世界200强大学研究成果被引用情况比较

img92

以上两组数据,无论是“论文被引证次数”、“每篇论文平均被引证次数”,还是“研究成果被引用”得分,都客观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创新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一所学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状况。国内高校在上述指标上与世界前沿的差距,客观地反映了国内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论文产出有大幅度的提高,我国SCI论文总量的国际排名2000年就已到达世界第8的位置,但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升并不同步,据统计1981—1998年我国高质量的论文只占入围论文总数的0.061%。为此,郝柏林教授说:“大量发表低质量的论文乃是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却给某些科技界的领导带来良好的自我感觉。”

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2002年9月,教育部抽查了24所试办研究生院高校的120篇博士学位论文,优秀得票率只有28.8%。如表6所示,专家分析表明,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的559篇送选论文中,在高分数段的比例均未超过50%,说明获得专家一致肯定的论文不多,论文反映出的“选题意义”和“科研能力”两项指标评价最好;而表征创新性的“理论、方法上的创新”和“创新成果及效益”两项指标得分在低分数段(<75分)比例最大,在高分数段(曒90分)比例最小,说明创新性是我国博士学位论文的薄弱环节。

表6 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参评论文在各二级指标的得分情况

img93

从1999~2004年,6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共评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91篇。根据“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评选工作原则,最近几年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均未评满100篇,表明真正符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标准的论文数量不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

4.原创性成果稀少

创新能力的最高体现是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凭原创性的博士学位论文而折桂。一般而言,能够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往往都是学科前沿的课题,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具有挑战性和原创性,其学术价值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所以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情况,是衡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从近几年我国入选的优秀博士论文来看,有的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引起了同行专家的关注。例如,中国科技大学谢毅博士在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在国内外引起关注,在Science上就被引用4次;南京大学祝世宁博士在Science发表论文两篇,影响极大。但总体而言,我国博士研究生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还是极少数。我们从表7的统计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2002年10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上,参会的各位院长们认为,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研究生还是表现出习惯地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缺乏用批判的眼光对教师授课的内容提出问题的能力;许多研究生倾向于将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简单地重复或移植到自己的论文中,或者将前人的研究成果稍加推演或论证,或者证实已有成果的正确性,论文作者本人很少或根本没有自己对论文课题独到的见解,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少,这样就使得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有人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表现概括为“四个简单”:①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②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③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④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以上学者的这些论述,都深刻地指出了研究生的研究与探索缺乏原创性的现实。

表7 1999~2002年在读博士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国际比较

img94

注:①1999~2002年的统计数据只统计美国Science、英国Nature中文献类型为“Article”、“Letters”、“Review”的论文单位,且不区分第一作者和合作者。
②资料来源:www.utop.com。

5.学术失范蔓延

1997年,有学者在武汉地区5所院校对高年级硕士生和指导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硕士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有没有伪造或篡改数据的现象,调查的结果是:25.7%的导师发现过学生有抄袭行为,12.9%的导师发现过学生有剽窃他人成果行为。在导师对硕士生论文数据真实性的看法中,有23.4%的导师认为学生有过伪造或篡改数据的行为。导师对硕士生论文后参考文献阅读情况的看法是,只有10.6%的导师认为硕士生阅读过所列的全部参考文献,有71%的导师认为研究生只阅读过大部分参考文献,有16%的导师认为研究生只阅读了小部分参考文献,还有0.7%的导师认为某些研究生基本上没有阅读过。这反映了许多学生为应付对论文的形式审查,列出了并未“参考”的文献。这个调查虽是针对硕士研究生的,但它反映了研究生教育中学术失范现象的严重性。

同年,媒体揭露出某重点高校教授曾经通过抄袭获取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的事件,此后有类似的学术丑闻连续不断曝光。据美国研究者W·布劳德和N·韦德估计:“每一个大作弊者被揭露出来,就会有一百多个类似的大作弊者逍遥法外,而每发生一起大作弊,就会有一千来起小作弊得逞。”以此我们不难估计研究生学位论文剽窃现象的严重程度。可以看出,在研究生教育中,作假、抄袭、剽窃之风有蔓延之势。有人做过调查,其中一题为“在学位论文的实验中,因时间紧迫,修改一下实验数据可以拿到学位,而按事实可能拿不到学位,你想改还是不改?”结果是回答想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3%。如果考虑到回答这种涉及个人声誉问题的人为掩饰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实际的情况要比这一调查结果严重得多。

研究生已出现的学术失范行为主要有剽窃或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低水平重复或一稿多投多发,除此之外,还有标注虚假引文及参考文献、在论文署名时“搭便车”或让别人“搭便车”、通过关系或交大量版面费发表低水平作品、胡乱注明论文为某基金资助以及进行论文买卖交易等等。就研究生学术失范的表现形式及程度而言,虽然通过直接剽窃、抄袭或伪造、篡改实验数据来进行学术造假的研究生还只是少数,但是靠翻译几篇外国文献或对大量已有文献掐头去尾等“擦边球”式的论文拼凑现象却已经相当普遍,而更为泛滥的则是几近公开化的低水平重复或一稿多投、多发以及署名“搭便车”等行为。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蔓延,不仅反映了研究生学术道德风尚的不良,而且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缺乏学术自信、创新能力衰颓。若任其蔓延,将会影响研究生整体的创新能力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要是没有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人,社会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最大现状是创新能力不足,这一点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帮助我们发现问题之所在,以便研究应对之策,尽快加强和提升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刊于2005年第1期)

【注释】

[1]吴宏翔,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2]顾云深,复旦大学课题组组长,研究项目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2020年发展规划战略研究》项目(学位[2004]8号)的子项目《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创新能力培养》。本文是上述子项目的研究内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