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的调查中,当前学生对勤工助学活动的基本评价普遍较好。参加勤工助学的动机调查结果表明,有79%的同学选择从事勤工助学时的目的是希望既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又能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

随着不少大学生在进行学业的同时“身兼数职”,大学生勤工助学似乎成了一个普遍现象。

勤工助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校期间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获取一定收入,补充自己求学的支出,如学费等。作为学生资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勤工助学在解决学生经济来源问题、锻炼动手能力以及培养自立精神,尽早适应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意愿

首先对大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勤工助学开展了调查:

(一)“您在大学期间有没有参加过勤工助学活动?”调查显示有63%的学生参加过,没有参加过的只占37%。这表明,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在学生群体是较普遍的。

(二)“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勤工助学?”其调查显示回答愿意的占70.2%,看情况而定的占23.3%,不愿意的只占6.7%。这说明在社会经济浪潮的影响下和学校勤工助学机构的双重推动下,勤工助学已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可。

(三)在“你认为勤工助学的利大还是弊大?”的调查中,当前学生对勤工助学活动的基本评价普遍较好。在调查勤工助学对学习的影响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其影响是正向的,勤工助学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动机

关于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动机调查显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动机主要有两个。

(一)减轻家庭负担,实现经济独立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渴望经济独立是大学生的重要愿望。有为数不少的家庭支付孩子学费方面存在困难,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孩子昂贵的大学费用。对这样的家庭而言,孩子在校期间寻找各种工作机会,做各类兼职,尽可能多地赚钱养活自己,有助于减免家里的负担。

即便对于家庭经济不太困难的学生来说,学生是纯粹的消费者,无固定的经济收入,上学的支出主要依赖家庭和亲友。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每年的生活费加学杂费仍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许多学生免不了要为钱所困,为了争取经济独立,不少学生也采取了勤工助学。

(二)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

在当今企业双向选择、择优取才的今天,大学生很看重自己实践经济的积累。在调查中,有不少同学认为在校最大的遗憾是与社会接触太少和实践知识欠缺,许多用人单位用“优秀成绩不等于工作能力”的评价难倒了不少英雄。参加勤工助学的动机调查结果表明,有79%的同学选择从事勤工助学时的目的是希望既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又能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他们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大学生通过尝试各式各样的兼职工作来历练自己,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兼职中,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各种“打工”经历也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铺设了一条与社会接轨的道路。

三、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方式

目前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近水楼台,校内活动

这种方式主要是不出校门,从事学校提供的岗位如协助老师搞研究。这是名副其实的“助学”,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和专长来协助老师进行科学研究,并赚取一定的劳务费。由于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往往只有个别高材生才能有此“荣幸”。学校提供的岗位还有图书馆管理、卫生区清洁等,这种方式从整体状况上存在范围窄、岗位少、稳定性差等特点。

(二)走出校门,自己打拼

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要离开学校,全靠自己了。学生在校外从事的勤工助学方式主要是做家教,这是最为普遍的办法,而且大多数学生愿意选择这种方式。在假期中到企业或公司打工。许多大学生在假期中到公司里面集中干一两个月,虽然辛苦一些,但收入较多。

(三)不限地点,有钱就赚

这种方式中最典型的是经商,也是收入最多的。在大学校园内,有的大学生俨然就是一个商人,手提公文包,拿着手机行走匆匆。但这种情况往往会影响学业,一般学校不提倡。另外,有些大学生还利用业余的时间做兼职工作导购、餐厅服务、市场调查、商品直销等等。

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主要类型是家教、推销、市场调查及学校提供的校内岗位等,企事业单位兼职的很少,这说明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还比较简单。总的来看,大学生勤工助学范围偏窄,岗位较少,稳定性差。

四、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特点分析

通过如上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一)普遍性

当前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带有普遍性,在调查中,无论年级、专业、性别,学生普遍都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勤工助学作为一个潜在的劳动力市场,在校园里各种用人需求随处可见,用人单位或家庭对大学生的需求具有普遍性。

(二)不平衡性

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的收益不平衡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在知识能力上的收获不平衡。在调查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困难时,有近一半的学生反应苦于没有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机会,其中对学生成才有很大促进作用的智力型需求更少。许多单位提供的需求岗位,都只是利用对大学生劳动力价格低廉这一优势,而并非是针对大学生的智力资源。

另一方面,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经济收益不平衡。在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获报酬不均衡,一般是付出的劳动多,而实际所获得的报酬相对偏低。

(三)分散性

勤工助学活动的参与程度虽然很高,但它不是一项集体活动,学生多是单个的分散的参加这一活动,这也说明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具有分散性特点。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活动的具体内容大都是分散的,由学生单个独立完成。

(四)不可控性

目前,供给和需求的数量和渠道都是无指导的、随意的和不稳定的。供需数量无法统计和预测,使得勤工助学活动难以控制。

五、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建议

针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建议结合大学生特点,努力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完善相关法规及校内规章制度,加强勤工助学管理;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大力推进勤工助学基地化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