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鸿彬的从知识、能力到智力语文教改探索之路

宁鸿彬的从知识、能力到智力语文教改探索之路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鸿彬,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文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宁鸿彬的一系列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遵循了一条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语文知识能力到智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历史轨迹,呈现螺旋式上升之路。

宁鸿彬(1936—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文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1936年出生在北京,曾就学于崇贞学校小学部,北京第二中学。1952年从北京市二中毕业,考进了北京师范学校。1955毕业后做了三个月的小学教师,后调入中学任教语文,创造了“卡片辅助教学法”。他参加电大课程学习,1965年北京电视大学毕业。1976年调入北京市八十中学任教语文,进行六轮语文教学改革试验,直至退休。

守鸿彬热爱教育事业,努力耕耘,勤于探索,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实践反思,苦心经营,克服各种困难,在全面改革语文教学中创造出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1986年被评为特级教师,曾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出版专著有《怎样提高阅读能力》(北京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怎样阅读分析文章》(开明出版社,1998版),《宁鸿彬文选》(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还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等杂志发表50多篇文章,如《全面改革语文教学的探索》(载《语文教学通讯》,1990年第5期),《大家都来探索教学改革》(载《中学语文》,1998年第10期)。

一、从知识、能力到智力的语文教改探索之路

宁鸿斌进行六轮语文教学改革试验,走了一条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到世界观方法论的智力探索之路。这种艰苦的探索需要强大的动力。他在《宁鸿彬自传》中说:“在报考北师的时候,当一辈子教师的想法就已经坚定不移了。”在学生时代受到老师的潜移默化的感染。“老师们那慈祥的面孔,学者的风度,文雅的谈吐,渊博的知识令我敬慕,更使我向往。‘长大了去当老师’这个念头早就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心中了。”有了志向还不够,还需要理论支持,他在北京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喜欢教育学,以后广泛涉猎,学习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语文专业知识上,通过电大学习了汉语言文学的全部课程,有了扎实的专业功底。1978年,吕叔湘在人民日报发表批评语文教学的文章,指出当时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这引起了他的震动,看到被“文革”耽误的一代很痛心,绝不允许那扭曲的悲剧在我现在的学生身上重演。在1978年秋就启动了第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为目标,意在多快好省。采用了卡片辅助教学法、常规训练教学法、文言文四行对译法,教师精讲,以学生训练为主。在初中三年中,学生就读了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材,而且测验达标。

第二轮试验从1981年起,至1984年完成,以教会学生学语文为目标,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采用十步阅读法即阅读、思考、分析、质疑、概括、总结、获取、消化、提炼、运用。

第三轮试验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作业都在课内完成,课后不留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以日常的考核代替考试,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鼓励学生思考、谈看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虚心接受意见,改进“卡片辅助教学法”,提高意义记忆等。用初中两年时间完成三年的学习任务,并通过中考论证。

第四轮试验从1986年开始,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标,这就从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转向开发智力方面。第五轮、第六轮试验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层次上进行,并联系讲读教学艺术的研究。

宁鸿彬的一系列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遵循了一条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语文知识能力到智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历史轨迹,呈现螺旋式上升之路。每次试验,既全面又有重点,循序渐进,这与当时语文改革的总体趋势相向而行。开始实验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粉碎了“四人帮”,要扭转把语文课变成政治课的弊端,首先要重视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守住语文本质属性。再就在这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克服少慢差费的低效。这与当时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哲学思潮相适应,受国外建构主义思想的影响。最后发现培养学生内在的心理品质,强调创新思维,这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精神相适应,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世界观和方法的内容,使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使学生终身受用不尽。

二、系统思维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宁鸿彬在《全面改革语文教学的探索》一文说:“系统论提出:必须用整体系统的观点,从事物的一切方面研究事物;从整体的各个部分的各种联系中去研究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这使我认识到教学法的改革,仅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局部。只有从语文教学的一切方面,进行彼此谐调一致的改革,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于是,我从培养开拓型人才这一目标出发,制订了从教材、教法、考试和课外活动四方面进行改革方案,并付诸教学实践。”

(1)改革教材。给学生编了《听说读写知识》《初中语文自学词典》《课外阅读文选》作为辅助教材。与统编语文教材协调一致。特别是自学词典,把语文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习听说读写知识和语文课外读物。

(2)改革教法。如“比较式单元教学”,打破一篇一篇课文讲读的传统,而是在单元中把多篇课文进行比较,有求同,也有求异,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创新思维。如比较《一面》与《背影》的人物描写,使学生能抓住两篇文章各自的特点,不比较就难看出特点。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他提出“三不迷信”的要求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老师,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课堂上出现了各抒己见的生动活泼的局面。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在争辩、讨论中求得大体一致的看法,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学生众口扣标准答案的局面。传授学习方法,宁鸿彬说:“我认为,教学生怎样思考,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查异质疑法”“假设对照法”“理论检验法”等,结合课文阅读和写作训练进行传授。

(3)改革考试。宁鸿彬认为:“目前的考试都像绳索一样,束缚住了学生的手脚,使得他们只有争高分的愿望,而失去了思考一切,追求真知的探索热情。”他取消了平时、期中、期末的一切考试,以平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出听说读写想五个方面的考核记录,期末再总评。这样重视“过程评价”,以过程中的记录由老师综合作出“终结性评价”有利于学生重视平时的努力,而不是寄希望于“一卷定成绩”。

(4)改革课外语文活动。他认为,课外是学生运用语言、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过程,可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如开展了自编手抄报,主办“星期六广播”,开展“难题征答”“求异竞赛”“畅想未来”等语文活动,学生获益很多。

三、将世界观、方法论融入语文教学

宁鸿彬将世界观方法论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主要依据“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统一”的原则,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因为语文教材是一篇篇文章组成的,而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离开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就失去了依据。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训练与人的认识水平有关,而认识水平又决定于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他说:“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绝不是在语文训练之外另加的内容,而是语文训练之中不可缺少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6]他举《蚊子和狮子》的教学说明,学生思考蚊子打败狮子的原因以及蚊子落入蛛网的原因,引出“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哲理。蚊子打败狮子的原因在于蚊子敢于斗狮子,并以智取胜,抓住狮子的弱点。这事件是偶然的,但从原因与结果联系看,又是必然的。蚊子落蛛网是偶然的,但蚊子因胜利而骄傲,得意忘形、失去警惕,落入蛛网,骄者必败又是必然的。

宁鸿彬将世界观方法论融入语文教学不是偶尔做一做,而是长期坚持,有意识、有计划地实行。这是宁鸿彬教育思想的一个亮点。“融入”是作为语文教学本身的一部分,不是外加,不是脱离语言训练的空洞说教,而是如糖与水相溶,合二而一。他设计的方法有导向性、指点式、评讲式、结合式、验证式、运用式等,不离语言,点到为止。如评讲式,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学生对某些问题各抒己见,教师不是评讲谁对谁错,而是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看问题。如教《驿路梨花》,提出谁是文章描写的主人公?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的看法不同。教师评讲引出“学会全面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论思想。关于谁是作品的主人公?从实写的角度看是包括梨花姑娘在内的众人,有雷锋精神的人。从虚写的角度看,喻意梨花一样因纯洁而美好心灵。关于文章的顺序,从老余与我的见闻看是顺叙,从建造茅屋、茅屋待客的始末看,是倒叙。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他的训练又有层次性,使学生容易接受。如由易到难,先选择《蚊子与狮子》《挺进报》课文,由浅入深,再选择《为学》和《狼》课文。

宁鸿彬世界观、方法论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他在《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举隅》一文中列举了一些方法,如联想训练,有类似性寻求、对比性寻求、相关性寻求、不及性寻求。想象训练法,有扩展性描述、组合性编写、传奇性编创、推测性填补。创造性思维训练,有多种性新角度评析、选优式隐义性表述等。选用智力竞赛题,报纸杂志上的短文,如《猪八戒照镜子》《男子汉穿裙子》等文章启发学生分析。有时用口头作文形式表述自己的看法,注意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多元组合,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读报常识》教学实录,初中一年级。请同学讨论16个字:“阅读报纸、详略适宜,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引起学生思考,教学生如何看报。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这四句话前面两句对,后面两句不完全对。因为人无论干什么都应该有详略主次,读报更是这样,也应该详略适宜。至于后面两句所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我平时阅读报纸的习惯不一样,因为我爱好体育,所以一拿报纸首先要看看有没有体育方面的消息,然后再看其他内容。”有的学生认为,《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一般都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的次序安排的,“所以我认为四句话都正确”。有的同学说像《语文报》不谈政治经济,后两句总结以偏概全。老师肯定同学的讨论各自的道理,大家都认为前两句正确,但报纸不是以某一个读者或少数读者为对象的,而是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一般是先看政治经济、后看文化教育,人人都要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至于某位读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来读报,不一定完全按16个字去做。

宁老师又教同学学习知识短文的方法。如“提纲法”,给每段加小标题。学生经过讨论给《读报常识》加小标题:作用、版面、内容、稿源、读法、积累、读者、办报。又学“提要法”,引导学生把每一段重要的话拿出来。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确定:宣传、教育、版面和表现形式;新闻、社论、评论、图片、文学作品、文摘、稿源、记者、选择报纸、浏览、精读与略读;积累有用的论述、事例、图片、词语;报纸与读者的关系;学习办报。教学生区别“要点”和“非要点”。又如“提问法”,教学生在读报时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又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其方法多种多样。

(1)创造性复述。如教《七根火柴》,让学生以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讲解无名战士的党证和六根火柴(原七根火柴,后已用了一根,只剩六根)的来历。这是一个“假”设的情境,学生要熟悉故事内容,以讲解员的口吻,组织材料,叙述无名战士以生命为代价保存七根火柴的故事。这种复述有一定创造性。

(2)以想象补白。如教《七根火柴》一课,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之际,只交代七根火柴要送到红军连,有许多心里话无力说出。老师要求学生以无名战士的身份把他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这也需要学生自己组织内容。

(3)改换词语。这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如老师要求学生改换“七根火柴”的标题,并说明理由。学生想出来许多标题:“点燃生命之火的火柴”“烈士的遗物”“无声的回答”“跳动的火焰”“点点星火映人心”“舍己为国的无名战士”“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火柴”“永恒的火花,永恒的路标”等。

(4)发散思维。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如教《七根火柴》,要求学生用概括的语言描述草地的气候。学生各抒己见:恶劣、奇怪、天气莫测、千变万化、变化无常、变化多端等。学生思路开阔,最后认为“天气莫测”较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