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选择正确的论证模式,九类基本论证模式介绍

如何选择正确的论证模式,九类基本论证模式介绍

时间:2022-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选择正确模式的关键在于弄清研究问题所寻求的答案与文献研究得出的证据和前提之间的关系。当研究问题通过考察具有总体代表性的个体以确定总体的属性时,可以运用“从个体到总体”的论证模式。这个论证模式的逻辑与“从个体到总体”模式完全相反。当研究问题试图将特定案例与某种原型、典型或标准相比较,从而澄清或揭示其特征的时候,可以运用类比论证模式。这种比较与“平行案例”模式的区别在于,后

要对文献批评进行论证,请问一问自己以下问题:“如果前提是“关于研究问题,已有知识X”,那么能得出什么结论?”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弄清已知前提与研究问题本身之间的关系:研究问题要寻找什么信息?已有知识能够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如何建构“如果……那么……”的逻辑关联?埃宁格(Ehninger)与布洛克瑞德(Brockreide)在《辨论决策》(Decision by Debate,1960)一书中提出了隐含论证的九类基本模式,分析了研究问题和由发现式论证所得出的论断之间的关系,每个模式都建立在完整的逻辑规则基础之上,我们必须选择能够在前提与论点之间建立最佳逻辑关联的模式。

选择正确模式的关键在于弄清研究问题所寻求的答案与文献研究得出的证据和前提之间的关系。我们以一个简单的研究问题为例:“什么饮食习惯会导致儿童肥胖症?”回答这一问题的有用信息与肥胖症这一结果之间属于因果联系,所以最适合的逻辑关联就是“因果联系”。在这个研究问题中,结果已经指明,所要寻求的是原因,所以基于发现式论证的证据和前提必须要说明导致肥胖症的饮食与行为习惯。图表5.3是文献批评进行支持式论证时应用的一些基本逻辑模式和方法。图表下面是对九类隐含逻辑模式的简要总结和示例。这些模式将被用于文献批评的论证过程之中。每一模式都有各自的逻辑规则和先决条件;为了实现论证目的,必须在论证过程中体现这些先决条件。

图5.3 九种论证模式

1.从因到果。“原因导致结果”是支持这一模式的隐含逻辑规则。运用这个论证模式,你必须证明你的证据指向的是你在研究问题中界定的某种结果的原因。

下面的研究问题可以运用这一论证模式:

●“内地城市的少数民族高中生辍学的原因有哪些?”

●“多代福利依赖的原因有哪些?”

上述每个问题都界定了一个结果,然后寻求其原因。在发现式论证环节得出的前提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这些原因与你的主旨论点有关。

2.从果到因。“从果到因”模式所运用的是与“从因到果”模式刚好相反的逻辑规则。这一规则认为,所有的结果都源自一个或多个原因。要运用这个论证模式,你必须确保你的证据能够印证你在研究问题中所界定的情况可能导致的各种结果。

适宜这一论证模式的典型研究问题如下:

●“青少年酗酒的早期预防措施有何成效?”

●“强硬的合同协议对员工工作态度有什么影响?”

这些问题都界定了一个原因,然后寻求其结果。在发现式论证环节得出的前提条件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这些结果与你的主旨论点有关。

3.预示。当研究问题所寻求的是某个事件或行为的合理信号(signal)、指示(indicator)或征兆(symptom)模式时,可以使用符号模式。支撑这一模式的逻辑规则是:行为或事件的征兆、信号或指示的出现先于行为或事件本身。运用这个论证模式的前提是证明在探究论证环节得出的前提正是研究问题所界定的案例的合理征兆、信号或指示。

这一论证模式的研究问题如下所示: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征兆是什么?”

●“功能异常型群体的特征是什么?”

每个问题都是寻求预兆研究情况将会发生的符号或信号前提。这些前提将成为这些情况的特征,可以对其做出论断。从探究论证环节得出的前提必须提供行为或事件的征兆、信号或指示,从而形成论据,导出文献综述的论点。

4.从个体到总体。当研究问题通过考察具有总体代表性的个体以确定总体的属性时,可以运用“从个体到总体”的论证模式。支撑这一关联的逻辑规则是:对个体成立的命题,对总体亦成立。运用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论据主体中确认的个体必须确实能够代表研究问题所界定的总体,由此以来,“对个体成立的命题,对总体亦成立”这一规则才能够在前提与结论之间建立逻辑关联。

适合运用这一论证模式的研究问题如下所示:

●“根据过去10年的SAT成绩判断,加州的高中毕业生是否比其他州的高中毕业生做了更好的上大学准备?”

●“根据学生参加司法考试的首次通过率判断,受美国律师协会资助的学生是否比未受资助的学生做了更好的上大学准备?”

这些研究问题都需要有关特定总体与待查个体的材料。应用这一模式,必须证明个体确实代表了总体,把具有总体代表性的个体作为论据材料。如果论证满足了这个逻辑规则,那么这一前提就能表明总体的逻辑结论(论点)。

5.从总体到个体。如果研究问题所寻求的是界定或描述个体,或者要运用有关普遍总体的数据来预测个体行为,那么就可以运用“从总体到个体”的论证模式。这一模式的逻辑规则是:对总体成立的命题,对具有总体代表性的个体亦成立。这个论证模式的逻辑与“从个体到总体”模式完全相反。在这个论证过程中,前提说明的是整个总体的特征,从总体特征出发推导研究问题所界定的个体的特征。

适用这一论证模式的研究问题如下:

●“卫生保健专家运用怎样的人际沟通技巧来引导患者配合治疗?”

●“管理者运用怎样的领导策略来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与合作态度?”

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关于总体的证据中得出前提条件,然后把这些论据直接用于研究问题所界定的个体。如果共性能够由个性推导得出,那么就可以使用这一论证模式,但必须证明在研究问题中界定的个体确实能够代表论据主体所确认的总体。

6.平行案例。很多研究问题所寻求的是两个相似案例的比较,而这一模式正是在两个相似案例的比较中展开批评论证。“平行案例”模式的逻辑规则是:当存在两个相似案例时,对于第一个案例成立的命题,对于第二个案例也成立。

适用这一论证模式的研究问题如下:

●“选定的精英学校的哪些教学策略能够为其他精英学校所借鉴,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某个示范性的高效管理团队的哪些社交技巧能够为其他高效管理团队所借鉴,从而促进积极的人际沟通?”

这些研究问题都以某典型案例在特征上的相似性为前提,探讨研究问题所界定的案例。运用这一模式,必须证明论据主体所确认的案例与研究问题所确认的案例具有相似性。

7.类比论证。当研究问题试图将特定案例与某种原型、典型或标准相比较,从而澄清或揭示其特征的时候,可以运用类比论证模式。这一模式同样也采用了比较的逻辑,将特定案例的某些相似部分与原型案例中的对应部分进行比较,以达到解释或澄清的目的。这种比较与“平行案例”模式的区别在于,后者所论证的是两个案例本身的相似,而前者所论证的是各个案例中包含的某些特性或部分的相似。

运用这一论证模式的研究问题如下:

●“将组织机构与生物机体进行类比,如何解释前者的内在运作?”

●“建构文献综述的步骤与玩拼图游戏有什么类似之处?”

上述问题代表了类比论证的运用。要运用这一模式,必须证明,倘若将论据主体所确认的案例与相似的案例进行比较,那么就能够澄清与解释某些未知之处。

8.权威论证。在形成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参照权威观点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模式。这种逻辑依赖于权威专家的论证或观察,从而能直接证实研究问题所界定的案例。这一模式的逻辑规则是:由于专家认为某个命题成立,而专家意见是确凿合理的参考资料,因此该命题为真。

运用这一论证模式的研究问题如下:

●“人类智能的本质是什么?”

●“复杂组织的有效领导的特征是什么?”

这些问题可以有效地运用相关的专家论证,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结论(即案例的论点)的合理性。运用这一模式,必须证明论据主体对于研究问题所提出的疑问提供了权威的解答。

9.结果-途径。如果研究问题所寻求的是某种较好的方向、方法或行为,那么便可以运用“结果-途径”模式来构造批评论证。这一模式所采用的逻辑规则是:一个结果可以直接归因于某种特定行为的执行。这个模式的前提是论据主体中论断的方向或行为能够达成研究问题所寻求的结果。

运用这一论证模式的研究问题如下:

●“培训者必须掌握哪些互动技能才能有效地引导第三方的介入?”

●“实习导师需要掌握哪些辅导技能才能成功地辅导一年级实习生?”

上述每一个问题都在寻求能够解决研究问题所提出的议题的方案。要顺利地运用这一模式,必须证明的是文献检索的论据主体确认的行为是为了达成研究问题确认的结果而设计的。

上述九类模式都提供了某种逻辑规则,确保了从前提(论据)到命题(结论)的论证的合理性,从而满足了论证的基本法则。九类推理模式提供了不同的方法,以证明支持式论证的结论,也就是文献综述的中心论点。每个模式都提供了前提(证据)证实论断(结论)的逻辑规则,因此,满足了论证的基本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