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开展对话式的讨论课模式

如何开展对话式的讨论课模式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话式讨论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学内容内化成内在认识,实现学生自我认知和教学内容的真正融合。对话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好的思政课也是一堂好的“问题教学课”。质疑式的教学要求教师以备课的不变应教学的万变,这就需要教师在研读教材、教学设计方面着力。

对话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不同,课堂上每一次对话的进行都是“你来我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灌输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6]。因此,没有交互,就没有真正的对话。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导者,通过确立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训练对话技巧,提高对话质量。在对话式讨论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学内容内化成内在认识,实现学生自我认知和教学内容的真正融合。因此,要开展有效的“对话式讨论式教学”,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指导课前准备是有效对话的前提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别人对此文本不同的解读,供学生质疑借鉴,或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采用小组课后讨论的形式,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供课堂讨论;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确立研究话题,让学生在文本中,或课外查阅资料找自圆其说的依据(如街亭之失谁之过),这样既节省课堂时间又不至于使对话肤浅,游离于文本目标之外。

2.巧设问题是有效对话的核心

对话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好的思政课也是一堂好的“问题教学课”。关于课堂提问法的研究表明:课堂中学生智慧技能的习得与发展与问题情景相伴而生,随答问能力提高而优化,以教师提问水平优劣为基准条件。质疑式的教学要求教师以备课的不变应教学的万变,这就需要教师在研读教材、教学设计方面着力。首先,提问要围绕文本的重点和难点,找好切入点。对话教学中,对话内容应体现为课文的具体目标,问题的预设要避免概念化,要抓住那些能对理解课文内容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设问才能有利于透彻理解文本,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其次,提问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让学生想知乐说的话题。要有逻辑梯度,难易适中,尽量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避免太易不屑回答或太难不会回答,以及太泛无从回答。

3.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是有效对话的保证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再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但还课堂给学生并不意味着让教师闭嘴,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只是在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在知识的占有、阅历的认知方面与学生一致。作为课堂的一个元素,教师的责任是运用其智慧撒下火种,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促成师生与文本、师与生、生与生合作交往成功。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自己不但要善于聆听学生不同的声音,予以中肯的评价,也要教会学生做尊重他人的聆听者,在合作生成中共享彼此独特的感受,体验敞开心扉交流的快乐。

4.调控对话场面,引发思维碰撞,使对话走向深入

对话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能在紧凑而富有节奏中安排学生学习,也要在对话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适时地引导和矫正讨论过程,补充信息,激化矛盾使讨论深入。在对话教学中,课堂失控常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说着说着就跑题了,二是说着说着就卡壳了。对跑题现象,教师要认真聆听判断学生发言,评价时及时予以巧妙的引导或制止,使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要放得开,收得拢。对于卡壳,教师要判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心里明确,表达困难,还是学生思维终止?针对前者,教师可用“你的意思是……”这样探寻的语气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引出学生要表达的内容;针对后者,教师可以用追问质疑、设置悖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材料等策略使之重新介入对话。偶尔的课堂意外事件也可能导致课堂失控。在对话教学中,这样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需要教师有宽广的胸怀,足够的耐心,更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