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分析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分析

时间:2022-09-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3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政务电子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一些国家已经建设起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电子政务体系。四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4.3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政务电子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一些国家已经建设起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电子政务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上还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既是我们的劣势,又为我国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条件。我国可以借鉴各国成熟的经验,充分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手段,通过面向需求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信息化不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在推进传统政府职能和运行模式转型的同时,跳过发达国家在发展电子政务上的某些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现代电子政务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4.3.1电子政务建设的“十五”目标与成就

(1)电子政务建设“十五”目标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发挥支持作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这些工作完成后,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和加强,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将初步形成,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期的电子政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电子政务建设“十五”成就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较大的发展,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4]:

①《电子签名法》的生效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深层次应用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②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的若干建议》进一步明确了电子政务的核心任务,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大幅度提高电子政务的绩效。

③电子政务重在构建服务型政府,重在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坚持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方针和首要目标。

④电子政务的管理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宏观层面上,我国省级政府终于在电子政务的领导体制和组织保障取得了标志性突破;微观层面上,国家的重要的部门,如银行、电力、电信等,从实践中已经认识到得到内部IT管理的极端重要性,从而迈向IT管理的新阶段,相关人才培训和技能管理培训正在呈上升趋势。

⑤具有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电子政务建设各个领域中有了长足发展,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低成本的技术、产品、方案。

⑥具有示范性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电子政务建设更趋务实和理性化。

尽管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就电子政务的整体而言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重硬轻软,重纵轻横,重网络轻应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还很严重,尤其是在宏观和政策方面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已经对“十五”期间的电子政务建设带来了损害,并对“十一五”期间的政务建设带来了挑战。

4.3.2电子政务建设的“十一五”目标与任务

为了更好地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推进新时期电子政务的建设,国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新形势下推行电子政务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要求,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调机制,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动信息化发展,面向政务需求,服务人民群众,搞好统筹规划,加快建设步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

(1)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

(2)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促进五个转变,一是要从电子政务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二是要从信息网络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三是要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四是要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五是要从信息网站自建自管向发挥社会力量转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任务主要是要着力抓好七项工作[5]:

一是深化电子政务的应用,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及时准确地发布政务信息。围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和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来深化电子政务的应用,提升电子政务的服务功能。

二是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对已建系统,要通过法规政策、行政协调和技术支持等手段来推动互联互通;在建系统要根据互联互通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新建系统要加强规划,把互联互通作为立项审批的重要条件;对应用系统要统一格式、标准,在硬件上能连接,软件上能适应,切实解决“信息孤岛”这一制约电子政务效能发挥的瓶颈问题。

三是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继续推进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间的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推进财政、税务、银行、国库间的信息共享;推进居民身份、个人征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共享;推动建设、商务、劳务、质量等领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继续抓好金农、金水、气象支农工程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农村信息共享和服务机制;继续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建设包括人口、资源、空间地理等基础信息库,开发利用好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信息资源。

四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曾培炎强调,要按照《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意见》,用3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全国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保中央到省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对接,实现纵向和横向的互联互通。要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体制,建立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加强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运行管理。

五是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要认真贯彻“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要统筹建设安全基础设施体系和应急响应、灾难备份等体系;做好风险评估和分级、分层、分域信息保障措施;正确处理好保障安全和促进发展的关系;立足自主创新,加强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研发。

六是加强法规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按照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加快信息公开、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网络管理、项目管理、电子认证等法规体系的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抓紧研究制订急需的共性、基础性标准;加强电子政务培训和宣传,提高电子政务的社会认可度和服务功能。

七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吸引社会参与,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有利于电子政务合理建设、科学管理、有效运行及维护的机制。要通过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促进电子政务发展;要探索投资多元化、建设与运行维护社会化的发展机制;同时,研究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制度,建立激励竞争机制。

【注释】

[1]张锐昕著.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锐昕著.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张锐昕著.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陈拂晓.总结经验,实现电子政务跨越式发展[J].电子政务,2006.

[5]曾培炎.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发言[C].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