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表现为同一个理论运动,是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可以说,他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的伟大先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和理论主体的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因此,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也是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王红云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摘 要:自20世纪20年代起,马克思这面鲜红的旗帜已经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飘扬了90多年。马克思主义自俄国传入中国之日起,它就不是被当做抽象的学理,而是作为观察和解决中国社会前途和命运问题的理论武器而存在。它作为一种理论主导了中国历史性巨变的整个过程,也通过实践不断证明了自身的真理性和威力。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特殊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中国所处国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结合的。在这个结合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理论成果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表现为同一个理论运动,是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其中,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关键,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主要强调通过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新的历史条件、时代主题和具体国情出发来进行理论创新。这样,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才不会停顿,才能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90多年的时间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随着时代主题和重心的转化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

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在毛泽东之前,李大钊、陈独秀、艾思奇等党的领导人和专家就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提出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等。可以说,他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的伟大先驱。他们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体和实践主体,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保障。李大钊先生在20世纪初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歌颂十月革命,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使中国社会开始接触和了解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奠基了良好的土壤。他在与胡适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最早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同时,陈独秀先生发起和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也为我国社会思想的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一大批进步青年的参与和支持下,共产主义小组于1921年初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有序地组织和成立起来。最终,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成立。而枟新青年枠杂志也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当时,毛泽东、李达、周恩来等一大批进步青年就开始加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中来,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和理论主体的确立。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做了题为枟论新阶段枠的报告,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和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2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率先冲破了教条主义的牢笼,他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历史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并向全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和“使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科学命题。毛泽东之所以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早在1928年,毛泽东为解决大革命失败后如何领导中国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向胜利的问题,先后发表了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枠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枠等文章,初步形成了“工农割据”的思想。1930年发表了枟反对本本主义枠,开始吹响反对本本主义的号角。1938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枟论新阶段枠的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毛泽东指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去应用它……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解决的问题。”[1]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最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而枟实践论枠枟矛盾论枠等哲学著作的发表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奠定了一定的哲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枠枟论十大关系枠等相关著作的发表,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毛泽东思想不是个别的方面,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他围绕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核心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观点,如: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和党的建设的理论等。他始终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方针贯穿于自己各个理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也是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其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是发展变化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1.3.1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在时代主题转化的背景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为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和吸收、借鉴人类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国内也面临着拨乱反正、全面改革的难题。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同时,他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基本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概括的论述,用新的思想和观点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否定了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条化、自由化的思想倾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主张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地解决和分析中国的问题。这些新的认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2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新的时代召唤新的理论,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作为指导。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以江泽民为主要领导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适应新的国内外环境并解决新的问题,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002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最新实际相结合长期思考的结果,是面向21世纪的新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1.3.3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

在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实际和新阶段,根据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构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产生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胡锦涛第一次将和谐社会作为重要目标提出。2003年9月,胡锦涛在江西考察时首次在公开场合使用“科学发展观”一词。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枟中共中央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枠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并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同时,胡锦涛总书记还提出了包括执政党建设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发展时期的新要求,更加全面、具体和实际。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总结

①为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坚持基础理论不动摇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中国的实践和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中国的实践,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3]不仅如此,邓小平也提出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一说,他说:“老祖宗不能丢。”[4]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保证准确、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基本规律的过程中提出新论断、新观点。[5]

因此,我们要积极防止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我们更多的是对马克思的教条式的理解,有时会将其只言片语作为完整的理论观点来理解,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扰,容易出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就是在汲取以往各种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所进行的理论创新。所以,无论在何种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在哪种背景和环境下,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先进性和正确性,并以其为指导,这样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并向这一方向前进,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②为防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僵化和滞后,在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不仅是要求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独立的修正和补充,进行大胆的理论创造,提出新理论、新结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6]“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就必须与特定的时代特征和一定的国情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根据时代与时俱进,根据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在过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一方面:防止将马克思主义僵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永远不变的教条。将马克思主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解和运用。事实上,部分作家的某些论断是具有局限性的,反映的只是某个时代的特征,不具有普遍性。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之所以还能充满活力,长盛不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另一方面,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本国基本国情的掌握,全面把握好历史定位,防止超越和滞后的历史定位,排除“左倾”和右倾思想的干扰。共产党过去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也证明,超越或者滞后的理论创新都会给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这种现象的出现,只有有效克服消极因素,才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使其继续成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的思想体系。

③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毛泽东曾经说过,思想武器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7]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如果马克思主义只是被少数精英人群掌握和信仰,那么马克思主义就仿佛空中楼阁,并不能为群众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从谈起。枟共产党宣言枠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8]因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理论品质,又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在不断指导人民群众运动、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它们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纳,从而为理论的传播和深化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使这些理论更好地被群众内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对于我国来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观上来。”[9]因此,只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和教育方式,才能让最广大群众接触、了解马克思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我国树立起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目标,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群众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要把握的未来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和优秀文化的结晶,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方向,也代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一种国际性的学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不断发展的环境也告诉我们,实践不止,理论创新就不会停止。世界各国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适合自己的创新理论思维和创新理论。在各个民族和地区,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实现继承和发展。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强调本民族特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国际性的学说,它是产生和发展于国际性的阶级斗争和革命浪潮中,积累和吸收了人类长期的文明成果而形成的思维积淀,超越和领先于当时的历史时代,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哲学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世界。但是,由于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各国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并成为自身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10]只有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获得坚实的实践基础。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也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之所以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炼和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于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体现中国的特色,突出民族特性,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才能永葆活力,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其次,重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加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交流和对话。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各民族和地域文化之间交流和碰撞的机会增多,期间发生的差异和冲突也表现得格外明显和突出,展现出了一体化与多样性同步发展的态势。[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内部矛盾的凸显,迫切要求各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进行对话和交流。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正处在新的热潮中,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所进行的研究活动及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重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一般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社群主义、生态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正在兴起的“美国次贷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的研究结合在一起。[12]由于我国国内学术研究氛围和环境的开放,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日益深入,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之间的交流。这样有利于从各个角度和方面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国内、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视野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最后,在全球化背景下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时代性。以科学技术、社会文明发展为特征的全球化,使全球不同民族和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成为了不可分割的“地球村”。全球化是伴随整个人类历史的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面对的是全球性问题。因此,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来说,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也不能全盘吸收西方文化,而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进行批判的吸收和借鉴。思想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然只会落后。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防止“本土问题”和“全球问题”,“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的脱节。我们所追求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一定是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的马克思主义,具体而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毫无疑问必须把“中国问题”作为我们的落脚点和聚焦点,但是,绝不能孤立地解决和研究中国问题,必须学会从中国的视野去透视世界问题,进而从世界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视角去审视中国问题。[13]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创新获得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8-659.

[2]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36-337.

[3]毛泽东.毛泽东文选: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9.

[5]俞可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60年[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173.

[6]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6).

[7]王彦坤,张彦台.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M]//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5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176.

[8]中共中央编译局,教育部社政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5.

[9]胡锦涛.枟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枠.2008-9-19.

[10]中共中央编译局,教育部社政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11]张森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之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76.

[12]袁银传.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述评[M]//马克思主义在中国60年.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293.

[13]衣俊卿.理论的力量——读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枠枟列宁专题文集枠[N].光明日报,2010-7-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