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和个体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和个体理论的区别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它对个体实践本身也作出了完整的科学规定。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存在是指个体生活的物质方面,是对个体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个体物质生活条件的统称。个体实践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共同构成了个体实践的真实结构。
个体实践_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人类个体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个体理论同以往一切旧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的最根本的区别是立足于实践活动来理解个体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本质,即把实践活动当做个体和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个体实践的内涵及特征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个体理论,首先需要准确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个体理论对个体实践内涵、特征、类型等所作出的科学规定。

1.个体实践的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所有的旧哲学和西方哲学都不可能对个体实践的内涵作出完整的科学界定。

首先,一切唯心主义哲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因为唯心主义往往从精神、意识或理论出发来理解个体人和社会的本质,因此,它所关注的往往是个体人的理论活动或抽象的精神活动,个体人的真正感性活动则不在它的视野之内。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黑格尔也只承认“抽象的精神的劳动。”

其次,旧唯物主义哲学没有注意到实践活动对人的世界能动的改造作用,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虽然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时强调要把个体人作为“跟思想客体确定不同的感性客体”来研究,但他没有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个体人,认为个体实践只是一种类似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不同,它特别强调要把个体人和人类社会作为实践活动来理解。与此同时,它对个体实践本身也作出了完整的科学规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存在是指个体生活的物质方面,是对个体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个体物质生活条件的统称。个体存在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又叫个体实践),个体实践从本质上说是个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这种活动一方面体现了个体人特有的自觉能动性,因而区别于纯粹的物质运动或动物的本能活动;另一方面又确实同物质不可分割,是一种物质性的而非抽象精神的活动。因此,个体实践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要素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相联系的中介。个体实践与个体意识(即个体独特的社会经历与社会地位的反映,是个体实践的产物)是相互关联的,个体实践是第一性的,它决定个体意识;个体意识是对个体实践的反映,但个体意识也对个体实践有影响和改变作用。

2.个体实践的特征

按照个体实践内涵的表述,个体实践具有主体性和客观性两大特征。个体实践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共同构成了个体实践的真实结构。

(1)个体实践的主体性

所谓个体实践的主体性,实际上就是个体实践的自觉能动性。个体存在表现为个体实践,个体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目的和意图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些目的和意图又反映了个体人所特有的内在需要和理想要求,并意味着个体人对现存感性世界的积极能动的改造。可见,个体实践作为真正的感性活动包含着主观因素,个体的精神、个体意识甚至个体的情感意志都在个体实践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主体性是个体实践的本质特征。

(2)个体实践的客观性

个体实践的客观性就是指个体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或物质形态。个体实践都有实践主体、实践过程、实践对象、实践结果,而这些都具有客观物质性。此外,个体实践从一开始就不是脱离社会进行的,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是根本不可能的。尽管有些活动表面上是以个人活动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实际上这些个人活动都离不开社会的联系,因为每个个体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同时个体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也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个体实践总是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广度和深度上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这就使得个体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阶段,个体实践的对象、范围、内容、方式、性质和水平往往是不同的。客观性是个体实践的本质特征得以确定的前提和条件。

二、个体实践的类型

根据个体实践的不同特点,可以把个体实践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1.个体奋斗

个体奋斗是一种最基本的个体实践,它是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实现的前提条件,但它绝不是只为个人的奋斗。个体奋斗的含义是指个体在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在社会所能提供的有利或不利条件下通过个人努力克服困难,自强、自奋、创造条件实现追求的目标的活动。任何人都是有理想的,而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正是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导致人们为理想实现进行至死不渝的奋斗。对人类来说,正是这种自强不息、战斗不止的搏斗使人类不断发展,一代优于一代;对个体来说,这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充分体现了个体的主体性。个体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理想目标就应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与困难,都应勇敢地走下去,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我们改造世界,不能离开现实,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我们正视现实,认识现实,在现实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向丑恶的现实斗争,改造现实,逐步地达到我们的理想。”[2]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血雨腥风的革命低潮时期,仍然为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实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多少科学家为一个自己认定的发明几百次、上千次地试验直至成功。“有志者、事竟成”,这就是无数伟人人生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刻苦耐劳、自强不息的民族,正是这种百折不挠、战斗不止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闪光的科技成就,至今仍以巨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人奉行“知足常乐”的人生信条,这无疑是消极的。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必然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懈怠、萎靡、失去创造性,其结果必然是个体主体性的丧失。

个体奋斗除了应正视现实、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外,还必须使个体的追求目标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个体强烈的价值追求,如果不与社会集体的追求相协调,就会发生价值取向上的冲突。同时个体奋斗的受制约性还表现在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了个体奋斗的行为特征和所能达到的成就。个体奋斗途径只能在现有社会条件所能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社会历史条件也先验地决定了任何个体奋斗所能达到的成就值域。

2.个体实现

个体实现离不开个体奋斗,个体奋斗最终有可能使个体目标得以实现。所谓个体实现是指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而在与对象的双向作用关系领域的价值实现。它体现为个体人格建构的结果。它也是由社会个体自觉能动性的本质决定的。人作为能动存在物,必然有自己追求的目标;目标是否实现,或实现到什么程度,从而由此造成的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就体现为个体生命存在的社会价值实现特征。

个体实现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社会发展依赖于社会个体的实现,个体实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中获得自己的外部显现。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个体的实现。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个体实现水平的高低区间,不同层次的社会差别可在不同社会的个体差别中得到体现。正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决定了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成为判定个体实现性质和方向的导向标。个体的目标实现,只有最终纳入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中,才是真正的个体价值实现;因为人的活动无论怎样说总是社会性的活动,违背历史发展方向的个体实现必然是落后的、反动的。

其实,个体实现过程就是个体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通过人的创造力、生命力的全面调动而使人占有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实现往往不是一种目标实现,而更主要的是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的充分发挥。这是由人的生命在时空上的有限性和理想实现本身艰巨性的矛盾决定的。革命先烈怀着为建立新社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却常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们存在的价值却依旧得到了充分的实现,人们将来永远纪念他们;无数的科学家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工作,虽至死未能获得他们需要的发现,却为后人铺垫了通向成功的道路,他们的价值是一种铺路石的价值。所以,个体的价值实现,往往不在于他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他是否为理想奋斗过、拼搏过,是否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过努力。

但个体实现与追求的目标又是密切相关的,追求的目标往往决定个体实现的性质和水平。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是多样的、无限的,需要的无限性构成了人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现实人生。人类无限需要的动力导向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人的需要又是分层次的,从低等的与动物共有的生理需要到高等的占有人本身而达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需要。对需要的追求就是对目标的追求,需要的层次性形成追求目标的梯级性,人所追求的目标越高,那么他作为个体价值实现的水平和层次也就越高。如果一个人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第一要旨,甚至不择手段地损害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为生理上的满足“进取”“拼搏”,那他获得的越多,对社会的负价值就越大,他作为社会个体存在的价值实现只是负价值实现;如果一个人把逍遥自在、平坦舒适作为自身的追求,既不考虑为社会贡献什么,也不打算从社会得到什么,给一份钱办一份事,那他的价值就是零价值。真正意义上的个体价值实现,应该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现自身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使这种力量对象化,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总之,个体实现是与社会发展与实现密切相关的。它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尽可能少地受自然的压迫和驱赶;在与社会的关系上,逐渐实现社会关系对个体的外在强制力,自我的活动不再纯粹是谋生的手段和进行片面性生产的手段,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自觉联系。很显然,这一切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本身的异化的消除才能完成。而这种完成与其说是目标,倒不如说是不断的追求。改造自然、完善社会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只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个里程碑,而最终的目标是人们永无止境的理想追求。

3.个体发展

个体实现最终目标就是促使个体得到发展。所谓个体发展是指一个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它是个体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确证,个体的价值不断得到实现,个体的主体性程度不断提高。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发展归根到底依赖于社会个体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社会个体力的平行四边形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终动力。虽然每个人的发展往往带有盲目的性质,但“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含在这个合力里面的。”[4]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个体的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个体发展水平的高低区间。马克思把个体发展概括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发展。”[5]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这个阶段的人受物的驱使和摆布。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人们在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自由、自主地发展”,人的各种潜能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成为真正具有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是个体发展的最高境界,个体的全面发展指个体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个体的平等发展是指每个个体都得到平等的发展、个体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享受平等的待遇。个体的完整发展是指个体的需要、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其中个体的能力发展是核心。个体的和谐发展是指个体的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包括个体与人类整体的和谐发展、个体和集体的和谐发展、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体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个体的自由发展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不受阻碍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发展不是由于外力的强迫而是由于人的内在需要和自主的选择。当然,个体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更不是离开个体奋斗就能达到的。同时个体发展要求个体奋斗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遵循个体自身发展和实现的规律,比如生理上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准,心理上的兴趣、爱好、天赋能力等,以及要求个体奋斗遵循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规律、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等。脱离了这些,个体盲目蛮干就无法达到自我的发展和实现。

4.个体超越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超越”是“超出、超过”的意思。[6]由此可以得出,个体超越就是指个体为了实现理想目标超过任何障碍,战胜任何困难、达到战胜自我。即超越世俗化的表象化的自我(即个体),给现实的自我(即个体)贯注一种面向未来的力量,既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也不满足于已经达到的境界,而是不停地向新的目标进击,向更高的境界攀登。任何时代个体的理想和现实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人的理想总是从自我所具有的、社会所给定的条件出发;但理想又高于现实,源于现实但不等于现实,理想之所以叫理想就因为它不是现实,现实之所以叫现实就因为还不是理想的。人的世界是创造的,人总是从现有的条件出发,通过自我努力,超越现有的条件,达到忘我的境界,实现理想的目标。

个体发展是无限的,个体超越也是无止境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正是依靠这种个体超越,人类社会才不断地与时俱进,每个个体才充分地表现出其主体性。个体超越与社会超越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社会的超越必须依赖于社会个体的超越。历史上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文明和进步,每一次跳跃式发展都是社会个体不断地超越自我,“对合力有所贡献”的结果。因此离开个体超越就没有社会的超越。另一方面,社会超越又反过来推动个体的超越。历史上每一次社会的大发展大进步都带来了人们观念的更新,都给社会个体战胜自我、挑战自我创造了一个好的机遇和条件。社会超越的水平决定了个体超越的水平的高低范围。正是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决定了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成了判定个体超越性质和方向的导向标。个体超越只有最终纳入社会超越的总目标中,才是真正的个体理想和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个体实践与科技发展

(一)个体实践影响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个体实践与科技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个体实践影响科技的发展。

1.社会个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造发明,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7]。“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8]在古代,由于畜牧业、农业、航海业发展的需要,人类个体不断思考钻研天文、计算,于是产生了天文学、数学。在近代,由于发展工业生产的需要,人类个体不断研究物理、化学,从而推动了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近30多年里,由于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的需要,人类个体不断研究高能物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遗传工程等许多新的学科,从而推动了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的发展。因此,离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离开人类个体创造发明,离开人类个体行为活动,任何科学发现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任何技术的发明和创造都是不可能的。

2.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大力发展生产,推动经济发展,造福人类社会,使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9]邓小平也明确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首先,社会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使科学技术与自身有机结合起来,迅速提高了自身智能和素质。其次,社会个体不断地把科学技术与劳动资料相结合,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手段,如射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高能加速器和电子计算机等,从而突破了人类个体的生理器官的局限。从人类发展史看,生产工具的每一次变革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如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近代科学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发明了纺织机、蒸汽机,生产发展非常迅速,从而一度成为“日不落帝国”。事实证明社会个体充分地把科学技术与劳动资料相结合,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再次,社会个体把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相结合,从而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规模和范围,使劳动对象的用途日益广泛和充分。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应用的各种材料、能源为25万种,20世纪80年代,就达到30多万种。进入21世纪初,各种合成、复合材料大量涌现,各种新材料、新能源不断取代许多天然资源。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人类个体广泛地把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与劳动对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大量的新产品和新的劳动对象。最后,社会个体也把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管理中实现了生产过程中人、财、物的最佳调配与组合,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赢得了最佳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更多社会财富,提高了人类个体的生活水平,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3.少数个体唯利是图,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危害社会,对人类、自然、资源、环境构成威胁,使人类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使科技发展出现停滞和畸形状态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一方面贬低科学技术、轻视科学知识,推行压制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给科学技术发展制造障碍,另一方面又利用权势使科学技术成为满足私欲、聚敛财富、发动侵略战争的手段。在封建社会,地主为了利用宗教巩固自己的地位,肆意压制科学,要求科学服从于神学,结果使科学长期停滞不前。如中世纪欧洲社会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科学沦为神学婢女,主要为上帝的存在进行各种论证,因此使欧洲的科学在一千多年中停滞不前。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有很大发展,但是资本家受其私利所支配搞技术保密、封锁,限制科学技术传播和充分利用,同时把大量的科学技术用在军事战争方面,满足其侵略和干涉别的国家内政的目的,致使科学技术处于畸形发展状态。这说明,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个体如果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就会对某些科学事实作出错误的解释,甚至迷失研究方向,偏离认识真理的道路,阻碍科学的发展。牛顿在前半生是唯物主义者,在科学上有许多创造发明,如牛顿第一定律,但在后半生是唯心主义者,在科学上没有任何成就。事实充分说明,科学作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不能不受到社会个体的世界观和行为活动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不管自然科学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10]同样,社会个体如果是落后的政治法律观点,其思想也会受到禁锢,从而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的影响,科学技术成果遭受到社会个体不合理使用,出现“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大爆炸、能源危机、粮食资源危机、生态失衡、核战威胁等。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让社会个体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改变、影响科技发展的环境条件;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宣传教育,使社会个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影响科技发展的思想观念条件;建立、完善科学技术成果使用的制度机制,使社会个体能正确合理使用科学技术成果,改变影响科技发展的无序状态。最终目的,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11]让社会个体能广泛、自由地参加各种实践,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从而促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人类造福。

(二)科技发展影响个体实践

科技发展对个体实践和思想也同样有很大影响。

1.科技发展促使社会个体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社会个体在生产中应用机械力学、热力学等方面的成果,制造出各种机器,用自然力代替人力,改革生产技术,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比以往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社会个体运用电磁学原理制造出发电机、电动机以及运输机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0世纪40年代以后,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生产实现了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个体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科技发展引起社会个体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变化

社会个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每一次新的满足、协调和一致都是随着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而引起的。在远古时代,当社会个体学会了制造工具以后,才真正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发现和发明,对社会个体生活方式的影响更为明显。蒸汽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利用、人工育种、人造纤维等等,不但改变了社会个体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的内容和方式,而且也改变了社会个体的知识、思想、感情等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3.科技发展改变了社会个体的劳动方式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时社会个体主要靠自己的体力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社会个体主要依靠自己的智力和技能操纵各种机器,科学技术对社会个体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科技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个体的智能迅速提高,由“体力型”“经验型”向着“智能型”“科技型”发展,由“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发展。

4.科技发展促使社会个体思想观念变化

由于科技发展,社会个体主动地改变不适应科技发展的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同时,科技发展使社会个体的思想观念日益现代化和科学化,易形成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养成尊重实践、追求真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和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再者,科技发展也促进社会个体智力资源得到开发和智能的全面提高,实现着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消费观念、人际关系观念的更新,促使社会个体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注 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16

[2]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12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44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4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85

[6]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12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52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5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2.21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533

[11]章辉美,张忠良,朱有志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46-2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